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中风先兆刍议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子明 《河北中医》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共4页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证多发证,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然而,它的发生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病理基础,在多种诱因作用下;促使了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表现出部分“先兆症状”。这就提示我们,中...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证多发证,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与健康。然而,它的发生并非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病理基础,在多种诱因作用下;促使了其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表现出部分“先兆症状”。这就提示我们,中风后的治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防病于未然”,有效地控制中风先兆的发生,对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余不揣浅陋,现就对本、“证”的诊治及预防体会,略陈管见,与同道切磋,欲获抛砖引玉之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先兆 中老年人 病理基础 先兆症状 中风 发病率 “证”
下载PDF
小中风——缺血性中风先兆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铮 林亚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7-30,共4页
就近 2 0年来有关小中风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总结了临床应用于治疗小中风的主要制剂。
关键词 中风 缺血性中风先兆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58例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卫 陈惠琴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284-285,共2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中的疗效。方法 :5 8例中风先兆患者分为 4型 ,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作血流变学检查。结果 :防治率为 73.5 % ,发病率为 16 .7%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在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中的疗效。方法 :5 8例中风先兆患者分为 4型 ,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作血流变学检查。结果 :防治率为 73.5 % ,发病率为 16 .7%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先兆 补阳还五汤 中医药疗法 益气活血法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先兆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4
作者 蔡铮 林亚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本文就近二十年来 ,有关缺血性中风先兆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总结了临床应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先兆的主要制剂。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先兆 中风 中医药疗法 诊断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葛桂参蛭汤加减治疗风寒袭络型缺血性中风先兆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美娥 常彦美 +1 位作者 张凤强 李芳 《四川中医》 2020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葛桂参蛭汤加减治疗风寒袭络型缺血性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94例风寒袭络型缺血性中风先兆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观察葛桂参蛭汤加减治疗风寒袭络型缺血性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94例风寒袭络型缺血性中风先兆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葛桂参蛭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并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头晕目眩)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清相关指标[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素(E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预后(复发次数,非致死性脑梗死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血清CGR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升或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患者复发次数及非致死性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葛桂参蛭汤加减治疗风寒袭络型缺血性中风先兆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液流变学水平,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桂参蛭汤加减 风寒袭络型 缺血性中风先兆 血液流变学 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血管内皮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