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召叶
崔广阳
+1 位作者
郭艳苓
赵芸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4期1-4,9,共5页
目的评估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滕州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依据统计学软件生成的分组序列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选取43例;参照...
目的评估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滕州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依据统计学软件生成的分组序列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选取43例;参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判别比对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6个月后抑郁复发情况。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抑郁症状评分(6.18±1.03)分与中医症候评分(3.97±0.82)分均低于参照组的(8.02±1.15)分、(5.85±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5、8.933,P<0.05);NIHSS评分(5.22±1.51)分低于参照组(7.36±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7,P<0.05),Barthel评分(79.78±5.02)分则高于参照组(72.65±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9,P<0.05);且该组治疗后6个月抑郁总复发率(6.98%)低于参照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效果优异,其能明显减轻抑郁与中医症候,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同时可进一步预防后期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
柴胡疏肝散加减
抑郁
症状
中医候症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复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强扬刺百会穴早期辅治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洪亮
崔友祥
+3 位作者
胡方梅
刘国华
段洪波
袁春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究加强扬刺百会穴早期辅治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
目的探究加强扬刺百会穴早期辅治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用药连续治疗60 d,针刺连续治疗2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抑郁病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6/50),高于对照组的78%(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在氟西汀西药抗抑郁治疗基础上,早期辅以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有助于减轻抑郁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扬刺法
百会穴
早期治疗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针情感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焦虑症25例观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利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7期509-509,共1页
笔者运用电针情感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焦虑症,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至2017年在我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均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且与焦虑症共病。依据统计分析软件随...
笔者运用电针情感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焦虑症,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至2017年在我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均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且与焦虑症共病。依据统计分析软件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8—73岁,平均58.28±8.3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
焦虑症
情感区
电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预防作用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何召叶
崔广阳
郭艳苓
赵芸
机构
滕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滕州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
滕州市中医医院中医内科
滕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
出处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4期1-4,9,共5页
文摘
目的评估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滕州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86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依据统计学软件生成的分组序列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选取43例;参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判别比对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6个月后抑郁复发情况。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抑郁症状评分(6.18±1.03)分与中医症候评分(3.97±0.82)分均低于参照组的(8.02±1.15)分、(5.85±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5、8.933,P<0.05);NIHSS评分(5.22±1.51)分低于参照组(7.36±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7,P<0.05),Barthel评分(79.78±5.02)分则高于参照组(72.65±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9,P<0.05);且该组治疗后6个月抑郁总复发率(6.98%)低于参照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1,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效果优异,其能明显减轻抑郁与中医症候,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同时可进一步预防后期复发。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
柴胡疏肝散加减
抑郁
症状
中医候症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复发
Keywords
Depress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
Chaihu Shugansan addition and reduction
Depressive symptoms
Chinese medicine symptoms
Neurological deficits
Daily living ability
Relapse
分类号
R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强扬刺百会穴早期辅治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疗效观察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洪亮
崔友祥
胡方梅
刘国华
段洪波
袁春晓
机构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63-366,共4页
基金
沧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41302082)
文摘
目的探究加强扬刺百会穴早期辅治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盐酸氟西汀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用药连续治疗60 d,针刺连续治疗2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抑郁病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改良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46/50),高于对照组的78%(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在氟西汀西药抗抑郁治疗基础上,早期辅以加强扬刺百会穴治疗,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并有助于减轻抑郁病情,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可靠。
关键词
加强扬刺法
百会穴
早期治疗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
Keywords
strengthened early shallow surround needling
Baihui point
early treatment
depression after ischemic stroke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情感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焦虑症25例观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利明
机构
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人民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第7期509-509,共1页
文摘
笔者运用电针情感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焦虑症,效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至2017年在我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50例,均明确诊断为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且与焦虑症共病。依据统计分析软件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8—73岁,平均58.28±8.35岁.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后抑郁
焦虑症
情感区
电针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预防作用研究
何召叶
崔广阳
郭艳苓
赵芸
《中外医疗》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加强扬刺百会穴早期辅治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疗效观察
王洪亮
崔友祥
胡方梅
刘国华
段洪波
袁春晓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针情感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患者焦虑症25例观察
杨利明
《浙江中医杂志》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