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6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与发病预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苏未 张颖 马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75-2381,2387,共8页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公认死亡率最高且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使我国居民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进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是医疗卫生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目的比较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与风险因...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公认死亡率最高且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使我国居民的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进行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及预测分析是医疗卫生政策关注的重要议题。目的比较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与风险因素,预测其变化趋势,为开展缺血性心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GBD 2019)数据库,采用Joinpoint对数线性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和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趋势检验,借助R 4.3.0进行2020—2035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预测。结果1990—2019年,我国缺血性心脏病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率均低于全球水平,但总体均呈上升趋势,而全球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及全球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DALY率多发于老年人群。2020—2035年中国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预计整体呈下降态势[发病率、死亡率、DALY率的年均增长率(AAPC)分别为-0.400、-1.167、-1.318,P<0.001],中国和全球男性人群各指标的降幅均较女性更大。结论我国缺血性心脏病防治形势严峻,男性和老年人群的疾病负担尤为沉重;由伤残所致的疾病负担较重;高收缩压、高低密度脂蛋白是重要风险因素。未来应当关注我国缺血性心脏病的疾病负担增长趋势,重点加强男性及老年人群的预防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全球疾病负担报告 风险因素 预测分析
下载PDF
中国1990—2019年代谢因素对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的长期影响及趋势研究
2
作者 张馨月 张良文 方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88-3394,共7页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负担日趋沉重,代谢因素影响逐渐加重,且当前在探讨因代谢因素所致的IHD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面,尚存在研究不足的情况。目的深入分析中国1990—2019年,由于代谢因素所造成的IHD疾病负担的长期影响及其变化趋势,...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负担日趋沉重,代谢因素影响逐渐加重,且当前在探讨因代谢因素所致的IHD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面,尚存在研究不足的情况。目的深入分析中国1990—2019年,由于代谢因素所造成的IHD疾病负担的长期影响及其变化趋势,从而为IHD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坚实而有力的科学支撑与依据。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获取1990—2019年中国不同年龄、性别IHD归因于代谢因素的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及其相应标化指标。运用Joinpoint模型对疾病变化的时间趋势进行系统的评估。结果中国全人群归因于代谢因素的IHD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从1990年的38.01/10万、944.68/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03.34/10万、1972.50/10万。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居民归因于代谢因素的IHD死亡率、DALY率及其相应标化指标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的特点。就性别而言,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代谢因素的IHD男性的标化死亡率逐渐高于全球水平,而全人群、女性标化死亡率始终低于全球水平。三者标化DALY率均显著低于全球水平。就年龄而言,1990—2019年归因于高BMI的DALY率在人群中均呈上升趋势并占据主导地位,肾功能不全在老年人群中逐渐凸显。结论自1990年以来,中国的IHD疾病负担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代谢因素导致的IHD疾病负担日趋加重,应继续加大IHD防控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男性、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管理,更好地指导卫生政策的制定,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医疗服务的布局结构,以更好地满足公众健康需求,更大程度减轻中国IHD疾病负担,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代谢因素 疾病负担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Joinpoint模型
下载PDF
脂蛋白(a)水平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支架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刘盈盈 刘美丽 +4 位作者 梁潇 王珊 何乔 赵彩燕 任高跃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53-559,共7页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与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密切相关。PCI术是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的重要治疗方式,但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然...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与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密切相关。PCI术是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的重要治疗方式,但术后新发心房颤动(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NOAF)是常见并发症之一。然而,目前尚缺乏Lp(a)水平与IHD患者行PCI术后NOAF相关性的研究。故本研究旨在探索IHD患者行PCI术后Lp(a)水平对NOAF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最终入选IHD行PCI术的患者522例。所有患者根据基线Lp(a)水平的三分位间距分为3组。研究终点为NOAF。随访时间为3年。使用生存分析评估3组患者NOAF的发生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计算Log-rank P。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分析IHD患者行PCI术后基线Lp(a)水平与NOAF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以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函数用于检验Lp(a)与NOAF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随着基线Lp(a)水平增加,NOAF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26)。Kaplan-Meier曲线同样表明:随着基线Lp(a)水平增加,NOAF的发生率显著增加(Log-rank P=0.024)。Cox回归分析模型表明,随着基线Lp(a)水平的增加,患者NOAF(组1作为参考;组2 HR,95%CI:1.66,0.76~3.66,P=0.207;组3 HR,95%CI:2.93,1.44~5.97,P=0.003)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RCS曲线表明,Lp(a)与NOAF结局之间呈非线性关系,NOAF发生风险随着Lp(a)的增加而增加(非线性P值<0.001)。结论:在IHD行冠状动脉PCI术的患者中,随着Lp(a)水平增加,NOAF发生率显著升高,且二者呈非线性关系。Lp(a)水平同时也是该人群NOAF的独立预测因素。本研究结果仍需在前瞻性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a) 缺血性心脏病 新发心房颤动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4
作者 吴霞 张译匀 +3 位作者 姚承志 赵湘铃 熊文婧 让蔚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5-312,共8页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导致中国居民疾病负担的第二大原因,饮食因素干预被认为是减少疾病负担有效及可行的措施。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以期为中国IHD的饮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提取... 背景缺血性心脏病(IHD)是导致中国居民疾病负担的第二大原因,饮食因素干预被认为是减少疾病负担有效及可行的措施。目的分析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变化及未来变化趋势,以期为中国IHD的饮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21)数据库中1990—2021年中国、全球、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的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相关数据,应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1990—2021年中国、全球、不同SDI地区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中国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以及归因于不同类型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利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2—203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变化趋势。结果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为44.26/10万、标化DALY率为820.87/10万,与全球水平接近,高于高SDI地区,低于其余4类SDI地区。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AAPC=-0.17%,P<0.001)、标化DALY率(AAPC=-0.50%,P<0.001)与全球及五类SDI地区一致,均呈现下降趋势,全球下降幅度明显高于中国,高SDI地区下降速度最快。1990年与2021年中国男性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均高于女性;1990—2021年中国男性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AAPC=0.25%,P<0.001)呈上升趋势,女性标化死亡率(AAPC=-0.71%,P<0.001)、标化DALY率(AAPC=-1.23%,P<0.001)均呈下降趋势。1990与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疾病负担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70岁人群的死亡率、DALY率最高;1990—2021年50~69岁人群死亡率、DALY率呈下降趋势,而15~49岁、≥70岁人群呈上升趋势(P<0.001)。1990年与2021年归因于13种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排名前两位的饮食因素均是钠摄入过量、全谷物摄入不足;1990—2021年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上升趋势较明显的是含糖饮料摄入过量、加工肉摄入过量、红肉摄入过量。BAPC模型显示,未来10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1990—2021年中国归因于饮食因素的IHD标化死亡率、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与高SDI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男性和老年人群负担较重,因此仍需重视IHD的饮食防控策略,加强宣传健康的膳食模式,倡导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钠盐、含糖饮料、加工肉、红肉的摄入,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有效干预以减轻其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缺血性心脏病 全球疾病负担 饮食因素 趋势 预测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心脾同治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
5
作者 孙立莹 韩卓君 王培利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758-761,共4页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心脾同治法,即益气活血健脾法,作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符合缺血性心脏病气虚血瘀的本质。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与中医的脾脏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影响缺血性心脏病的发... 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健康。心脾同治法,即益气活血健脾法,作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符合缺血性心脏病气虚血瘀的本质。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与中医的脾脏关系密切,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影响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心脾同治类中药通过肠道菌群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预后。本研究探讨心脾同治类中药通过抑制不良产物、促进血管新生、抗炎等方面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心脾同治 肠道菌群 中药
下载PDF
伤残调整寿命年结合人力资本法估计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间接经济负担
6
作者 付蓉 陈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5,79,共5页
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及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方法 基于江苏省调研数据,利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测算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人群的间接经济负担,使用人力资本法测算患者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各年龄段不同性别... 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及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方法 基于江苏省调研数据,利用伤残调整寿命年测算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人群的间接经济负担,使用人力资本法测算患者家庭的间接经济负担。结果 江苏省缺血性心脏病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人群间接经济负担合计为4048528万元(社会角度);调研样本中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家庭经济负担为22526902.53元,平均每户家庭间接经济负担为101017.5元(家庭角度)。结论 青壮年患者群体和农村低收入低劳动力患者群体缺血性心脏病间接经济负担较重,需引起重视。在降低患病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以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间接经济负担 伤残调整寿命年 人力资本法
下载PDF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宛书 杨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853-858,共6页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种无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方法。自该方法诞生以来,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证实了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并减轻患...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SWT)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种无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方法。自该方法诞生以来,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涉及机制、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证实了体外心脏震波治疗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并减轻患者症状。尽管经过多年发展,该方法在临床上仍未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 机制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QT间期变异昼夜规律及心率变异性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
8
作者 张哲 张翼 +1 位作者 龙文军 卜缓缓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QT间期变异昼夜规律及心率变异性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3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85例,女45例,年龄55~75岁。对照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 目的探讨QT间期变异昼夜规律及心率变异性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30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85例,女45例,年龄55~75岁。对照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130例健康人群,其中男87例,女43例,年龄54~76岁。两组研究对象均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比较两组QT间期、QT间期变异、QT/HR斜率及其与缺血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心率昼夜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夜晚QT间期及白昼和夜晚QT间期变异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昼和夜晚QT/HR斜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性心脏病与QT/HR斜率和白昼QT间期变异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704和0.658,95%CI分别为0.623~0.904和0.569~0.842),与夜晚QT间期和夜晚QT间期变异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80和1.007,95%CI分别为0.542~2.548和1.001~1.425)。结论缺血性心脏病与QT/HR斜率和白昼QT间期变异呈负相关,与夜晚QT间期和夜晚QT间期变异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电生理学 缺血性心脏病 QT间期
下载PDF
纳米粒子技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平平 杨丽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缺血性心脏病作为常见心脏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治疗策略为口服药物和手术,但还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技术,通过修饰或负载药物,主动或被动靶向心脏区域的细胞和分子,通过增加... 缺血性心脏病作为常见心脏病,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的治疗策略为口服药物和手术,但还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技术,通过修饰或负载药物,主动或被动靶向心脏区域的细胞和分子,通过增加药物在特定部位的聚集、生物利用度及半衰期来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对纳米粒子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中的文献研究及相关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纳米粒子 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死
下载PDF
GBD 2021全球主要死因:缺血性心脏病、COVID-19、中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10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37,共1页
《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表GBD 2021分析,估计了1990—2021年20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811个国家以下地区按年龄-性别-地区-年份分列的288种死因造成的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结果发现,2019年全球年龄标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与1990年相同:从... 《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表GBD 2021分析,估计了1990—2021年20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811个国家以下地区按年龄-性别-地区-年份分列的288种死因造成的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结果发现,2019年全球年龄标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与1990年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下呼吸道感染。但在2021年,COVID-19大流行改变了死因排名,全球年龄标化死亡的主要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COVID-19、中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其他大流行相关死亡。2019—2021年,全球预期寿命净减少1.6岁,这主要是由于COVID-19和其他大流行相关死亡率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缺血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年龄标化 主要死因 中风 预期寿命
下载PDF
阿司匹林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小鼠模型的心肌纤维化
11
作者 史嘉然 杨坤 +2 位作者 高日峰 葛均波 孙爱军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左前降支动脉结扎术诱导的缺血性心脏病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选用C57BL/6小鼠24只,均行左前降支结扎术。术后第4周,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12只;阿司匹林组小鼠每日予20 mg/kg阿司匹...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左前降支动脉结扎术诱导的缺血性心脏病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选用C57BL/6小鼠24只,均行左前降支结扎术。术后第4周,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12只;阿司匹林组小鼠每日予20 mg/kg阿司匹林灌胃,对照组小鼠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均干预4周。术后第4周(干预前)和第8周(干预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采用Masson染色评估心肌纤维化程度(心肌瘢痕相对长度、心肌纤维化比例)。术后第8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环氧合酶1(Cox-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α1-Ⅰ型胶原(Col1α1)蛋白质相对表达量。结果术后第4周,两组间小鼠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8周,阿司匹林组小鼠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5),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两组间小鼠心肌瘢痕长度和纤维化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8周,阿司匹林组小鼠心肌瘢痕长度和纤维化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术后第8周,阿司匹林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ox-1、α-SMA、Col1α1的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阿司匹林可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小鼠模型的心功能障碍及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环氧化酶1 心肌纤维化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药物调控mTOR相关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庞自豪 贾青青 +1 位作者 韩博文 张莉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26-331,共6页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调控蛋白质合成、细胞生长、增殖和自噬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近年来研究证实mTOR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就mTOR及...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调控蛋白质合成、细胞生长、增殖和自噬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近年来研究证实mTOR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现就mTOR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心脏病药物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再灌注 缺血性心力衰竭 心脏重构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综合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效果
13
作者 孙锁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6期96-98,102,共4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路径的方式以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60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提供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提供综合护理路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 目的探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路径的方式以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60例患者为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提供传统护理方式,实验组提供综合护理路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服务后的知信行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接受综合护理路径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促进患者快速康复,还能够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综合护理路径 实施效果
下载PDF
沉香四味散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周伟平 罗琰 +1 位作者 彭夏萍 薛晓彤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7期17-22,26,共7页
目的:探究沉香四味散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出沉香四味散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平台检索IHD靶点,构建沉香四味散与IHD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提取关键靶点... 目的:探究沉香四味散治疗缺血性心脏病(IH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平台筛选出沉香四味散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平台检索IHD靶点,构建沉香四味散与IHD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提取关键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获得药效成分28个,药效靶点226个,疾病靶点1570个,药物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关键靶点196个、KEGG通路169条。结论:沉香四味散治疗IHD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山奈酚、柚皮素、(2-苯基乙基)色酮类,核心靶点为NTRK1、APP、TP53、EGFR、CUL3、ESR1、UBC、FN1。初步揭示了沉香四味散治疗IHD的作用机制,为沉香四味散的临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沉香四味散 缺血性心脏病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与健康人左室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对比研究
15
作者 曾雅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6-20,25,共6页
目的:探讨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左室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的比较研究。方法:纳入2023年1月—12月在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内科住院诊断为SIHD的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其中53例显示至少1支冠脉病变,2... 目的:探讨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SIH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左室功能及心肌损伤指标的比较研究。方法:纳入2023年1月—12月在四川大学望江医院内科住院诊断为SIHD的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其中53例显示至少1支冠脉病变,22例冠脉造影结果无异常。纳入同期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记录受检者的基本资料及心肌损伤等检验参数,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了左室基本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HD组的吸烟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SIHD组的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VPWds)、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Ts)、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VA)、E/舒张早期最大速度(Em)、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增高,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VE)、VE/VA、Em、舒张晚期最大速度(Am)、Em/Am、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HD造影狭窄组的吸烟率、臀围、收缩压、CK-MB及NT-ProBNP较造影正常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HD造影正常组相比,SIHD造影狭窄组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LVEDD)、IVSTs、LVPWds、LVESV和LVEDV均增高,而VE/VA、Em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HD患者表现为左室舒张及收缩功能下降,心肌功能受损。无论是造影正常还是狭窄的SIHD患者,均存在心肌功能损害,包括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左室收缩功能 左室舒张功能 CTNI CK-MB
下载PDF
从“气虚血瘀”病机探析线粒体动力学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娜 姚魁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缺血性心脏病是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心脏是人体高耗能器官,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转移与利用是心肌细胞耗能的主要来源。线粒体是心肌细胞ATP生成的主要场所,维持心肌细胞的代谢,因此... 缺血性心脏病是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心脏是人体高耗能器官,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转移与利用是心肌细胞耗能的主要来源。线粒体是心肌细胞ATP生成的主要场所,维持心肌细胞的代谢,因此作为心肌细胞的“发电站”,线粒体在缺血性心脏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心肌线粒体氧化代谢为心肌细胞提供能量,虽然心肌细胞在动物出生后不再分裂,但线粒体则可以不断更新。中医“卫气”的物质属性是现代医学的“线粒体”,西医的“线粒体”的功能体现中医“卫气”的作用,心居于胸中,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气能行血,血液的运动有赖于气的温煦和推动。若气虚则失去温煦和推动,导致血脉闭塞瘀阻,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痛。从气虚血瘀探讨线粒体动力学不仅对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病理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阐释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学术思想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气虚血瘀证 线粒体动力学 和合思想
下载PDF
蒙药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17
作者 贾鑫 刘红爱 +3 位作者 王玥璇 李斌鑫 朱小玲 董玉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5-663,共9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蒙药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关键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 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蒙药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药效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筛选关键靶点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4.2软件对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和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对筛选得到的34个活性化合物和35个缺血性心脏病关键靶点进行拓扑分析,揭示了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靶点为PIK3CA、JAK2、MAPK14、KDR、PIK3CB、PTGS2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参与了蛋白磷酸化正调控、血管新生正调控、胞质钙离子正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正调控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大多数基因富集到了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肿瘤坏死因子通路、肿瘤蛋白多糖、癌症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因此,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揭示了蒙药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深化肉豆蔻五味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肉豆蔻五味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朱家峰 古建昌 +2 位作者 杨茂全 董世慧 张兰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DALY率及其年龄标准... 目的: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死亡率、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DALY率及其年龄标准化率和年度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结果: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年龄标准化DALY率分别为16.88/10万和352.24/10万,明显高于全球(9.78/10万、210.38/10万)及不同社会人口指数(SDI)地区(高SDI地区为4.09/10万、80.27/10万,中高SDI地区为12.53/10万、257.41/10万,中SDI地区为12.81/10万、269.77/10万,中低SDI地区为9.38/10万、216.00/10万,低SDI地区为7.32/10万、153.57/10万)。2019年,在中国16.38%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由高盐饮食所致。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DALY分别增加至30.71/10万与704.46/10万,死亡率与DALY率分别增加了1.05%和0.73%。男性死亡人数、死亡率、DALY和DALY率均高于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均呈上升趋势。结论: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缺血性心脏病疾病负担高于全球及不同SDI地区,疾病负担较为沉重,且不同性别、年龄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饮食 缺血性心脏病 疾病负担 中国
下载PDF
梓醇对缺血性心脏病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立志 尹晓荣 +1 位作者 申程 曹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219-223,共5页
缺血性心脏病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中药地黄具有清热养血、养阴生津等功效,梓醇是从地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活性成分,近年来梓醇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显示出了潜在的治疗作用。文章从抗氧化应激、抗炎、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自... 缺血性心脏病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中药地黄具有清热养血、养阴生津等功效,梓醇是从地黄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活性成分,近年来梓醇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显示出了潜在的治疗作用。文章从抗氧化应激、抗炎、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自噬等方面,对梓醇保护缺血性心脏病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梓醇的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梓醇 氧化应激 凋亡 炎症
下载PDF
非冠状动脉梗阻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冠状动脉微循环缺血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艳娇 张克成 +4 位作者 王丽杰 韩培天 王文州 王田林 李文慧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非冠状动脉梗阻性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a and no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OCA)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冠状动脉微循环缺血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 目的探讨非冠状动脉梗阻性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a and no 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OCA)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冠状动脉微循环缺血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INOCA患者104例,根据是否发生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分为CMD组44例和非CMD组6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参数差异。结果CMD组患者年龄、高脂血症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60.60±7.82)岁、40.91%和(3.98±0.91)mmol/L,明显高于非CMD组患者(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09±0.41)mmol/L,明显低于非CMD患者(P<0.05)。CMD组患者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储备为(2.10±0.88),明显低于非CMD组(P<0.05),而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为(13.02±2.10),明显高于非CMD组(P<0.05)。CMD组和非CMD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每搏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左心房收缩期二尖瓣口血流速度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和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储备是INOCA患者发生CMD的影响因素(P<0.05)。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储备预测INOCA患者发生CMD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和0.76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NOCA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缺血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储备有关,同时受患者高脂血症、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冠状动脉梗阻性缺血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