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分析评分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萌 杜俊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相关性肺炎(SAP)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肺炎(AIS-APS)评分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选择1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P感染分为SAP组(n=70)和非SAP组(n=90),分析AIS患者感染SAP的危...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相关性肺炎(SAP)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肺炎(AIS-APS)评分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选择16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P感染分为SAP组(n=70)和非SAP组(n=90),分析AIS患者感染SAP的危险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收集AIS患者痰液标本,记录标本来源并进行菌种鉴定,用ROC曲线分析AIS-APS评分对AIS患者感染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年龄、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表(NIHSS)评分>8、AIS-APS评分是影响AIS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均P<0.05)。70例感染SAP患者共检测出病原菌85株,最多的是格兰阴性杆菌一共56株在其中占比65.88%,其次是格兰阳性菌一共16株占比18.82%,真菌一共13株占比为15.29%。ROC曲线分析显示,AIS-APS评分对AIS患者感染ASP的预测AUC为0.75,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74.29%(均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时NIHSS评分>8、AIS-APS评分是影响AIS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AIS-APS评分是预测AIS患者感染SAP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AIS-APS评分 预测价值 病原菌
下载PDF
清肺化痰汤治疗重症缺血性脑梗死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研究
2
作者 吴孝文 李鹏翔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研究清肺化痰汤治疗重症缺血性脑梗死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21.01~2022.12.31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名重症缺血性脑梗死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常规治... 目的:研究清肺化痰汤治疗重症缺血性脑梗死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21.01~2022.12.31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名重症缺血性脑梗死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常规治疗组包含60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清肺化痰汤治疗患者6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1周治疗后的NIHSS评分、CPIS评分PCT、CRP变化。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NIHSS评分及CPIS评分均较前下降,观察组CPIS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PCT及CRP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PCT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清肺化痰汤用于重症缺血性脑梗死合并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可靠,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梗死 相关性肺炎 清肺化痰汤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东美 吴晶晶 +1 位作者 于佳芳 徐小红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2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分组,未...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2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分组,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n=104),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n=110)。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鼻饲饮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男56例,女54例,年龄(73.59±8.21)岁;对照组男45例,女59例,年龄(65.32±5.62)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鼻饲饮食、NIHSS评分、GCS评分、是否气管插管、是否呼吸机辅助通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1、χ^(2)=11.622、t=5.721、t=4.282、χ^(2)=6.868、χ^(2)=6.145,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饲饮食(OR=5.447,95%CI:2.477~11.976)、NIHSS评分(OR=8.339,95%CI:2.598~26.768)、GCS评分(OR=7.660,95%CI:3.369~17.413)、气管插管(OR=6.184,95%CI:2.447~15.628)、呼吸机辅助通气(OR=4.302,95%CI:1.830~10.110)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鼻饲饮食、病情严重程度、意识障碍、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应及时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合并肺部感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通气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调查
4
作者 徐拓 孟冬冬 +2 位作者 郑龙龙 崔博宙 杨倩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304-1307,1313,共5页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培养共检出70株菌株,其...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痰培养共检出70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9株,占比70%,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并且对多种常用的抗菌药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菌15株,占比21.43%,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除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部分抗菌药耐药外,其余的对抗菌药都较为敏感。真菌6株,占比8.57%,以白色念珠菌居多。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占比最多,同时耐药率也较高,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坠积性肺炎预后及意识改变的影响
5
作者 黄荣 徐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0-0073,共4页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干预,应用俯卧位通气,对预后影响、意识改变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20例)、... 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干预,应用俯卧位通气,对预后影响、意识改变的影响展开详细分析。方法 纳入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坠积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4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20例)、观察组(常规护理+俯卧位通气,20例),应用昏迷程度的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GCS)对意识改变情况对比;血氧饱和度、肺功能对比。结果 对照组干预后GCS评分为(6.17±2.09)分低于观察组(10.38±1.36)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氧饱和度(97.26±2.13)%高于对照组(93.67±2.082)%(P<0.05);干预后肺功能指标,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很容易并发坠积性肺炎,因此,需要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快康复进程。俯卧位通气具有显著性效果,可以获得患者的充分满意,对意识状态和肺功能有显著改善,并且能使肺过度充气能力和右心室后负荷相对减轻,肺泡血管阻力相对下降,右室收缩功能得到显著性改变,氧合指数显著提高,肺动脉压力持续下降,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持续稳定,感染概率下降,静脉回流不断增加,有利于患者痰液迅速排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坠积性肺炎 俯卧位通气 意识改变情况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ICU缺血性脑中卒合并重症肺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涵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30期69-71,共3页
目的:评估在传统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血必净)治疗ICU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ICU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 目的:评估在传统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血必净)治疗ICU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ICU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西药治疗,试验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utrophil,NEU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WBC、NEUT、CRP相比于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ICU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常规西药联合中药(血必净)比单独西药治疗,前者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相关指标,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肺部阴影快速消失。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结合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海梅 符慧颖 +2 位作者 白扬 刘颖 降建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探讨炎症标志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将259例AIS患者分为SAP组81例与非SAP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公式计算出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探讨炎症标志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是否发生肺炎将259例AIS患者分为SAP组81例与非SAP组1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公式计算出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AIS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进一步从区分度、校准度、临床实用性及等方面比较仅纳入传统因素和同时纳入炎症指标两个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重分类分析评价列线图模型对AIS患者发生SAP风险预测价值的改善程度。结果与非SAP组比较,SAP组吸烟、糖尿病、吞咽困难比率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酰甘油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SIRI、SII、NLR显著升高,高血压比率显著降低(均P<0.05)。糖尿病(OR=2.505,95%CI:1.070~5.850,P=0.034)、吞咽困难(OR=3.492,95%CI:1.501~8.119,P=0.004)、入院NIHSS评分(OR=1.310,95%CI:1.188~1.446,P<0.001)、SIRI(OR=2.417,95%CI:1.327~4.401,P=0.008)、NLR(OR=1.434,95%CI:1.101~1.860,P=0.007)是AIS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不含炎症因子的预测模型与纳入炎症因子的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8(95%CI:0.725~0.852,P<0.001)和0.884(95%CI:0.838~0.930,P<0.001)。校正曲线显示预测风险与观察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对预测SAP具有显著的净收益。此外,通过计算净重新分类指数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发现列线图模型预测AIS患者发生SAP风险方面有显著改善。内部验证也证明了列线图模型的可靠性。结论入院时SIRI、NLR是AIS患者发生SAP的独立预测因素。在传统模型中加入SIRI及NLR可显著提高对AIS患者SAP发生风险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缺血性 肺炎 列线图
下载PDF
PPIs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长期死亡风险的关联:基于MIMIC-Ⅲ数据库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8
作者 覃偲偲 张慧涛 +2 位作者 潘海燕 朱瑶丽 曾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 研究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长期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纳入年龄≥18岁、首次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 目的 研究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长期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纳入年龄≥18岁、首次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是否使用过PPIs(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将患者分为PPIs组和非PPIs组。对比2组基线数据后,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使用PPIs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ICU死亡风险、30 d死亡风险、90 d死亡风险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1 015例患者,其中PPIs组402例,非PPIs组613例。基线资料显示,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ICU死亡率、30 d死亡率、90 d死亡率分别为15.37%,13.60%,20.10%。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相对于非PPIs组,PPIs组的ICU死亡风险较低(P=0.002)。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在调整多个变量后的结果显示,PPIs组相对于非PPIs组的ICU死亡风险比为0.671 9 [95%CI(0.478 8,0.942 8),P=0.021],但2组患者30 d和90 d的死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使用PPIs可能会有效降低患者的ICU死亡风险,但对患者的30 d死亡风险和90 d死亡风险没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重症缺血性 死亡风险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风险评分构建与验证
9
作者 周小明 倪伟伟 +4 位作者 许哲 翁杰 王志翊 林佳颖 陈莹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7期974-97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AIS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构建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AIS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高龄、入院时GCS评分低、既往卒中病史、糖尿病史、吞咽障碍及低白蛋白血症是AIS患者住院期间并发吸入性肺炎危险因素。该模型预测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0.786~0.876),内部验证预测吸入性肺炎发生风险的AUC为0.827(0.782~0.873)。Hosmer-Lemeshow检验:χ^(2)=12.585,P=0.127。结论 本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与校准度,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AIS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吸入性肺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吸入性肺炎 预测评分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的风险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0
作者 彭滢 李丽娜 吴亚琨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目的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构建预测风险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北京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40例AIS伴有DM的患者... 目的讨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构建预测风险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北京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40例AIS伴有DM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卒中后肺炎分为卒中后肺炎组(n=30)和非卒中后肺炎组(n=110)。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风险模型,受试者工作曲线(ROC)、Homst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H-L)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价。并另选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模型外部验证。结果AIS伴有DM的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的概率为21.43%。根据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高血压、慢性肺病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吞咽困难是AIS伴有DM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回归方程Logit(P)=1.804×吸烟史+1.421×高血压+1.354×慢性肺病史+0.344×NIHSS评分+1.609×吞咽困难-5.977。内部验证的H-L检验结果显示,χ^(2)=13.904,P>0.05,模型拟合情况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84(P<0.001,95%CI=0.806~0.963),灵敏度为73.30%,特异性为94.50%,最大约登指数为0.678。外部验证的H-L检验结果显示,χ^(2)=5.292,P>0.05,模型拟合情况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869(P<0.001,95%CI=0.761~0.977),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86.70%,最大约登指数为0.667。结论吸烟史、高血压、慢性肺病史、NIHSS评分、吞咽困难是AIS伴有DM患者发生卒中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拟合情况良好,可在临床上对高风险人群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糖尿病 肺炎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针刺联合截喘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观察
11
作者 欧阳媛 楼衷晗 +1 位作者 洪珍梅 叶卫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0期1788-1792,共5页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截喘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相关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信封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西药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截喘...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截喘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相关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信封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常规西药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中药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截喘汤加减治疗)和联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针刺和截喘汤加减治疗)各28例。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致病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常规组的67.86%、中药组的78.57%和针刺组的78.57%(P <0.05),常规组、中药组和针刺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针刺组、中药组和联用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WBC、CRP、IL-6水平均低于针刺组和中药组,IgM、IgG水平均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 <0.05),而针刺组和中药组间的中医证候积分、WBC、CRP、IL-6、IgM、Ig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用组致病菌清除率为46.43%,高于常规组的10.71%、中药组的21.43%和针刺组的21.43%(P <0.05),常规组、中药组和针刺组组间致病菌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截喘汤加减在AIS相关性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致病菌清除率高,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且不会加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肺炎 针刺 截喘汤加减 痰热壅肺证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血清检测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庞婷婷 陈梓焜 +2 位作者 李婧 胡跃强 黎军宏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伴吞咽障碍(swallowing disorders,SD)患者的血清检测值对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为减少卒中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快康复进程...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伴吞咽障碍(swallowing disorders,SD)患者的血清检测值对并发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为减少卒中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加快康复进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363例AIS合并S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AP组47例,非SAP组31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入院血清检测值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最佳预测值,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并验证其预测性能。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SAP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单核细胞、血小板压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指标显著高于非SAP组(P<0.05);血糖、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显著低于非SAP组(P<0.05),发生意识障碍的人数和饮酒、吸烟人数多于非S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意识障碍、血糖是AIS合并SD患者发生SA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26、6.71、0.936,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意识障碍、血糖异常是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三因素综合分析有利于预测SAP的发生风险,可为临床工作者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提前采取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急性 吞咽障碍 肺炎 血清 预测价值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AIS-APS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卒中相关性肺炎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
13
作者 吕瑾 朱晓璐 +2 位作者 张悦 杨乐津 袁媛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160-1168,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评分(AIS-APS)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评分(AIS-APS)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iley等数据库关于使用AIS-APS评分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发生SAP风险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质量评估工具(QUADAS-2)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涉及7117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AIS-APS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SAP风险合并灵敏度为0.82[95%CI(0.74,0.88)],合并特异度为0.73[95%CI(0.66,0.80)],合并阳性似然比为3.08[95%CI(2.53,3.76)],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25[95%CI(0.18,0.34)],合并DOR为2.52[95%CI(2.20,2.84)],合并优势比为12.40[95%CI(9.01,17.06)]。AIS-APS预测缺血性脑卒中SAP的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5%CI(0.81,0.87)]。Deek′s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P=0.73),范根图显示该评分在临床适用性良好。结论:现有证据表明,AIS-APS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生SAP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对临床病人进行初步筛查,识别发生SAP高风险病人,以便做出进一步的预防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相关性肺炎 AIS-APS评分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模型并验证
14
作者 李雅楠 朱明芳 +6 位作者 杨孟丽 冯英璞 赵瑞 李璐璐 叶林 杨梦园 王媛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目的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2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患者发生SAP的影... 目的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62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分析患者发生SAP的影响因素,按7∶3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集(n=434)和测试集(n=186),训练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RF)、决策树(DT)、支持向量随机(SVM)、K最近邻(KNN)等6种预测模型,对各模型性能进行评估,测试集进行验证,Shapley加法解释(SHAP)对各变量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采用LASSO回归筛选出8个变量特征,以此构建的XGBoost、Logistic回归、RF、DT、SVM、KNN等6个预测模型中,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性能最优,在测试集中AUC为0.872,灵敏度为0.787,特异度为0.839,在校准曲线中辨别能力与DCA曲线中临床效益表现良好。SHAP图显示SAP发生的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分别为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吸烟史、年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高血压、糖尿病、留置胃管。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发生SAP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作为筛查SAP的辅助工具,为识别高风险人群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吞咽障碍 相关性肺炎 机器学习算法
下载PDF
康复介入对女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张菊 《妈妈宝宝》 2024年第4期160-161,共2页
当前人们针对急性缺血脑卒中重症的态度可以用“谈虎色变”这个成语来形容,急性缺血脑卒中是人类生命的杀手,它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脑梗死,这种疾病如果得不到科学的治疗,往往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埋下隐患。受女性身体构造影响,容易在... 当前人们针对急性缺血脑卒中重症的态度可以用“谈虎色变”这个成语来形容,急性缺血脑卒中是人类生命的杀手,它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脑梗死,这种疾病如果得不到科学的治疗,往往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埋下隐患。受女性身体构造影响,容易在治疗和护理中出现意外,增加了救治的难度。康复介入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医护人员可以加强对康复介入的研究和应用,让更多的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介入 急性缺血性 急性缺血 治疗和护理 医护人员 患者的影响 梗死 重症
下载PDF
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在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赵艳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173-176,共4页
对比分析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证明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这一护理措施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研究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对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本研究采用常规护理和鼻胃管减压联合... 对比分析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措施,以证明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这一护理措施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研究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对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本研究采用常规护理和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再通过对比相关指标,进行探讨分析。研究对象共42例,分两组,各21例。结果 患者经鼻胃管减压联合鼻肠管营养支持护理干预后 ,其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都呈现出较好的效果,并且NIHSS评分也显著下降。另外,该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和应激性溃疡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护理干预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重症患者具有更好的护理价值,对于症状缓解和预后等方面也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胃管减压 鼻肠管营养 缺血性 重症患者 护理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
17
作者 石秋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05-0011,共7页
验证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实践研究:采用非同期随机对照试验,选取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 验证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实践研究:采用非同期随机对照试验,选取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周期为10日,对比两组干预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临床症状(吞咽障碍、咳嗽及咳痰情况)、各类评分(AIS-APS评分、GUSS筛查得分、MUST评分、OHAT评分)及血液炎性指标检查结果的差异,将所获数据录入Excel进行整理,采用SPSS26.0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集束化护理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集束化护理方案降低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及口腔状况,优化了血液炎性指标检查结果,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吸入性肺炎 集束化护理
下载PDF
早期摄食训练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
18
作者 董晓曦 巩越丽 +3 位作者 吴超 杜杰 孙萃影 沈伟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75-3380,共6页
目的:探究早期摄食训练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究早期摄食训练监测在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3月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12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干预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护理方案,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摄食训练监测。比较两组吞咽功能等级、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口咽性吞咽障碍、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住院天数、胃管拔除后再插管率。结果:干预组吞咽功能等级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误吸发生率为3.17%,对照组为25.40%,干预组低于对照(P<0.05);干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6.35%,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0.63%,干预组低于对照(P<0.05);干预组口咽性吞咽障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摄食训练监测对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病人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吞咽障碍 摄食训练监测 康复护理 误吸 吸入性肺炎 护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ICU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
19
作者 沈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65-166,共2页
探究ICU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ICU收治的66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一组为采取西医对症治疗的对照组,另一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设为... 探究ICU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ICU收治的66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3例,一组为采取西医对症治疗的对照组,另一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指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均更优,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治疗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结合疗法 ICU 缺血性 重症肺炎
下载PDF
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4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DVT发生率;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2023年4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DVT发生率;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分析患者DVT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96例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8例发生DVT,占比29.17%。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组的年龄>60岁、体重指数(BMI)>24 kg/m^(2)、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C反应蛋白(CRP)水平>10 mg/L、D-二聚体(D-D)水平>0.5 mg/L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占比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7.459,95%CI(2.804,19.846)]、BMI>24 kg/m^(2)[OR=2.833,95%CI(1.144,7.017)]、有高血压史[OR=3.796,95%CI(1.464,9.846)]、有糖尿病史[OR=5.160,95%CI(1.923,13.849)]、CRP>10 mg/L[OR=7.667,95%CI(2.721,21.601)]、D-D>0.5 mg/L[OR=2.908,95%CI(1.165,7.258)]是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发生风险较高,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BMI>24kg/m^(2)、有高血压史、有糖尿病史、CRP>10mg/L、D-D>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重症监护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