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动式头针联合PNF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晓秋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互动式头针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互动式头针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PNF治疗,观察组予以PNF联合互动式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上肢运动功能改善50%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独立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改善50%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独立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联合PNF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提高患者恢复情况,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式头针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段英辉 战甜 +1 位作者 李敬鹏 鞠波 《中国疗养医学》 2019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12月来某院神经科求诊的35例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月至8月来某院神经科求诊的45例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纳入观察...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12月来某院神经科求诊的35例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月至8月来某院神经科求诊的45例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6%、82.9%,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综合痉挛量表(CSS)、下肢Fugl-Meyer评分(FMA)以及BB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基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RO)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有助于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形神并调”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吕慧淼 吴非泽 王嘉麟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7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形神并调”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康复训练,针刺组在此基础上行“形神并调”针... 目的:探讨“形神并调”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联合康复训练,针刺组在此基础上行“形神并调”针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评分量表(MES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针刺组脑卒中疗效分级和肢体痉挛疗效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针刺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ESSS评分均下降(P<0.05),且针刺组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I指数均升高(P<0.05),且针刺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下降(P<0.05),针刺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神并调”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肢体痉挛程度,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改善卒中后情绪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痉挛性偏瘫 “形神并调”针法 康复训练 疗效
下载PDF
中药熏蒸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促效作用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燕 黄光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2期310-31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营养脑神经、改善微循环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营养脑神经、改善微循环及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2.3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治疗2周及治疗4周NIHSS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评分;治疗后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整体运动功能,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不适,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熏蒸 缺血性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凤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施加神经肌肉电刺激...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头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3月~2020年3月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共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施加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头针疗法,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症状积分(肢体不遂、肢体强急、肢体麻木)、下肢肌张力水平及肌痉挛程度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下肢肌张力水平及下肢肌痉挛程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可显著缓解患者偏瘫症状,降低患者下肢肌张力,对下肢肌痉挛状态改善产生积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神经肌肉电刺激 头针 痉挛性偏瘫 下肢肌张力
下载PDF
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乐 黄丽娜 +1 位作者 蒋冰容 杨复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1∶1的比例随机分成4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择时穴位贴敷、C组为常... 目的探讨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1∶1的比例随机分成4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择时穴位贴敷、C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择时坐式偏瘫复原操锻炼、D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择时穴位贴敷和坐式偏瘫复原操,各30例。4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采用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4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D组各项评分优于A、B、C组(P<0.05)。结论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锻炼,能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择时 穴位贴敷 坐式偏瘫复原操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智达 白东媛 马金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 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6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 目的 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16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83)和对照组(n=8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TEAS+tDCS治疗,共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侧上下肢痉挛改善情况,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Fugl-Meyer评分(包括上肢的FMA-UE评分和下肢的FMA-L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和10 m步行时间、患侧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腕伸肌和腕屈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结果 观察组上肢和下肢痉挛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8%、92.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15%、8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FMA-UE评分、FMA-L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54.19±8.75)、(26.12±7.03)、(65.71±11.0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2.41±8.52)、(20.05±6.67)和(54.18±1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FAC分级为(3.86±0.40)级,显著高于对照组[(3.06±0.37)级],而10 m步行时间为(59.33±6.17) s,显著短于对照组[(73.02±7.02)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4周后的胫骨前肌、腓肠肌内侧头、腕屈肌和腕伸肌表面肌电RMS分别为(50.08±2.96)、(51.36±4.13)、(67.55±9.07)、(94.31±11.14)μV,显著高于对照组[(39.10±2.89)、(41.77±4.22)、(58.06±9.62)和(85.07±11.45)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S+tDC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可显著改善患者患侧上下肢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运功功能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缺血性 偏瘫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常规康复疗法结合功能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8
作者 王可升 董静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疗法结合功能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治疗对象。将2022年6月—2022年9月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0月—2023年1月治疗的43例...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疗法结合功能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1月在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治疗对象。将2022年6月—2022年9月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10月—2023年1月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功能电刺激组。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同时给予常规的被动训练和按摩治疗等。功能电刺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功能电刺激治疗。治疗后,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患者临床痉挛指标评分、平衡功能障碍评分、10 m步行速度、神经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功能电刺激组患者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大于对照组,临床痉挛指标评分小于对照组,平衡功能障碍评分大于于对照组,10 m步行速度大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小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疗法结合功能电刺激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功能电刺激 阿司匹林 被动训练 康复按摩
下载PDF
中医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
9
作者 田应均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8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肌力[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MT)]、四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低于对照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MMT评分,上、下肢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缺血性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效果确切,可减轻其肢体痉挛程度,提高肌力,并进一步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效果优于单用常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推拿 穴位按摩 缺血性 痉挛性偏瘫 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
下载PDF
综合肺康复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疲劳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陆秋芳 应燕萍 +2 位作者 马娟 黄安石 覃艳勤 《蛇志》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肺康复方案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卒中后疲乏、运动功能及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某三级综合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1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20年... 目的探讨综合肺康复方案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卒中后疲乏、运动功能及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某三级综合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1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重度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符合入选标准的7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肺康复方案,两组患者均在实施干预前后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进行评定患者的疲乏程度、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试验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提高,试验组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的肺炎发生率为21.79%(17/78),试验组的肺炎发生率为8.22%(6/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2,P=0.020)。结论实施综合肺康复方案可降低卒中后疲劳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减少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康复 缺血性 偏瘫 疲劳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宏莉 李鹏 +1 位作者 胡杰 吕祥龙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5期788-795,共8页
目的 探究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HTRI)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BST)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CIS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CIS... 目的 探究活血通络方离子导入(HTRI)联合丁苯酞序贯疗法(BST)对缺血性脑卒中(CIS)偏瘫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诊治的CIS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CIS偏瘫患者分为BST组(BST治疗)和联合组(BST联合HTRI治疗)。研究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4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治疗4周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ACA)、中动脉(MCA)及后动脉(PCA)]、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国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SS)评分]和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研究共纳入患者87例,BST组43例、联合组44例。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ST组(P<0.05),且两组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两组脑动脉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CA、PCA、MCA血流速度以及FMA、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而NIHSS和CSS评分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与单独BST治疗相比,HTRI联合BST对CIS偏瘫患者疗效更显著,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离子导入 丁苯酞序贯疗法 缺血性 偏瘫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治痿独取阳明”理论探讨乙酰胆碱与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正宁 何旭 +2 位作者 姚震 解晓霞 陈钧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从中医学的文献和理论研究入手,系统地阐述“治痿独取阳明”理论,并从乙酰胆碱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中的作用机制方面对“治痿独取阳明”理论与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联系进行阐述论证,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提供更多的临床诊疗思路。
关键词 缺血性 偏瘫 乙酰胆碱 治痿独取阳明
下载PDF
循经感传扶阳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偏瘫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屈玉华 范润平 +1 位作者 王红艳 陈凤鸣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循经感传扶阳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性偏瘫的影响,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住院治疗的痉挛性偏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循经感传扶阳灸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痉挛性偏瘫的影响,为改善其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院住院治疗的痉挛性偏瘫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B组(传统灸法组)、C组(循经感传扶阳组),各组均40例,治疗8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综合痉挛量表(compopsite spasticity scale,CS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肢体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干预第4及8周时,三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得分的干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时间效应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治疗部位皮肤均无异常。结论循经感传扶阳灸可缓解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提高运动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感传 扶阳灸 缺血性 痉挛性偏瘫
下载PDF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中医证候显著关联 被引量:1
14
作者 古联 杨怡冰 +3 位作者 苏莉 梁宝云 宋潇宵 罗伟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9-1553,共5页
目的 探讨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74例IS患者、79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使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 目的 探讨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缺血性脑卒中(IS)及其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774例IS患者、793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使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I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基因分型,运用PLINK软件进行遗传关联统计分析。结果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与IS发生风险显著相关(加性模型、显性模型),且与IS痰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血瘀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及气虚证(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0.05,P<0.01)。另外,rs16981448多态性与IS患者尿酸(UA,显性模型)、同型半胱氨酸(Hcy,加性模型、显性模型)、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和三酰甘油(TG,加性模型、显性模型)具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CRNKL1基因rs16981448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IS常见危险因素(UA、Hcy及血脂代谢)而影响IS痰证、血瘀证和气虚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KL1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 医证候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娟 王艳 +5 位作者 韩雅娜 刘晓彤 王月红 王腾 张海娇 唐丽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4期2215-2217,2221,共4页
目的 研究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6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伤残接受度量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焦虑自... 目的 研究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96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伤残接受度量表、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量表得分为(65.63±11.30)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对病情了解情况(P<0.05),自我管理能力与其伤残接受度呈正相关(r=0.557,P<0.01),社会支持度与其伤残接受度呈正相关(r=0.363,P<0.05),焦虑与其伤残接受度呈负相关(r=-0.665,P<0.01)。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接受水平较低,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焦虑呈负相关,医务人员应给予重视,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促进伤残接受度水平的提高,改善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伤残接受度 影响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旭明 柯先金 +1 位作者 孙波 孙振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AIS老年住院病人共234例,依据急性期内复查CT或MRI结果,将病人分为HT组(n=50)和非HT组(n=184)。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SHR、HbA1c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后HT的价值。结果 2组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FPG、HbA1c水平,房颤、TOAST分型和梗死大面积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SHR(OR=39.443,95%CI:1.847~842.343)、HbA1c(OR=1.777,95%CI:1.091~2.859)以及大面积梗死(OR=3.093,95%CI:1.359~7.036)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SH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的AUC分别为:0.631(95%CI:0.541~0.721)、0.656(95%CI:0.654~0.748)、0.741(95%CI:0.665~0.816)。HbA1c联合SHR预测的AUC显著大于两指标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水平SHR和HbA1c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出血转化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百会穴久留针法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节 高婷 +2 位作者 朱婷婷 何其英 杨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目的研究百会穴久留针法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通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模型1组、久留针1组、普通留针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 目的研究百会穴久留针法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通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1组、模型1组、久留针1组、普通留针组,每组12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手术造模后第1天起久留针1组和普通留针组分别给予百会穴久留针和普通留针治疗,连续14 d。另选择雄性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2组、模型2组、久留针2组、久留针3组,每组10只。后3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针灸治疗前分别给予腺相关病毒100μl单次尾静脉注射。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及水迷宫实验的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评价神经功能。结果与假手术1组比较,模型1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BDNF、TrkB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1组比较,久留针1组和普通留针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BDNF、TrkB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Caspase-3表达明显降低,且久留针1组上述变化较普通留针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久留针2组比较,久留针3组mNSS评分、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及缺血脑组织中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及裂解型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16.41±2.25)%vs(7.59±1.09)%;1.46±0.16 vs 0.94±0.12,P<0.05]。结论百会穴久留针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小鼠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激活BDNF/TrkB通路是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百会 留针 神经保护 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B通路
下载PDF
影像学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帆 王效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203,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复发患者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尽早确定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风险人群、筛查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降...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复发患者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尽早确定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风险人群、筛查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延缓复发进展。本文就影像学预测CIS复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强对复发性CIS的认识,减少复发引起的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复发 影像学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活络柔筋汤加减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
19
作者 路小坦 高希言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22-27,共6页
目的:观察活络柔筋汤加减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阴虚风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阴虚风动证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治疗,A组另采用NJF,B组另给予活络柔筋汤加减... 目的:观察活络柔筋汤加减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阴虚风动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阴虚风动证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治疗,A组另采用NJF,B组另给予活络柔筋汤加减,研究组另给予活络柔筋汤加减联合NJF。治疗前后比较4组中医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量表(FMA)评分及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4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组主症、次症及总中医症状评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低于其余3组(P<0.05),A组、B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其余3组(P<0.05),A组、B组低于对照组(P<0.05);4组FMA、MBI评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其余3组(P<0.05),A组、B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其余3组(P<0.05)。治疗后,4组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红细胞比容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其余3组(P<0.05),A组、B组低于对照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柔筋汤加减联合NJF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阴虚风动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偏瘫 阴虚风动证 活络柔筋汤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医症状评分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下载PDF
脑血容量指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远期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琦 杨树 +2 位作者 成旭东 黎炳护 余能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0.3 vs≥0.3)和脑血容量(CBV)指数(>0.7 vs≤0.7)进行分组,将组间临床资料及术后1年mRS评分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术后1年达到良好预后的有34例(55.7%)。高CBV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低CBV组(76.9%vs 40%),低HIR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高HIR组(73.9%vs 44.7%)(P<0.05)。CBV指数是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保护因素(P=0.046)。结论CBV指数可预测AIS患者EVT远期预后情况,有望为患者EVT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内治疗 CT灌注 血容量指数 低灌注强度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