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3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医病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烨 安建峰 邱根全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2-683,共2页
本文旨在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参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机进行初步探讨。认为“气虚血瘀、闭阻经脉”,“肝肾阴虚、肝风内动”,“痰瘀互结、脑脉阻滞”,“脑脉失养、毒伤脑髓”是其主要病机。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中医研究 中西医结合理论 初步探讨 气虚血瘀 肝肾阴虚 肝风内动 痰瘀互结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和脑血管造影分析
2
作者 李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49-0052,共4页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其与脑血管造影结果之间的关联,为中医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利用问卷确定其中医体质类型,并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体质与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为...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探讨其与脑血管造影结果之间的关联,为中医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利用问卷确定其中医体质类型,并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体质与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联,为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依据。结果 按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度与重-闭塞两组的结果表明,与其他体质类型相比,血瘀质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前、后循环闭塞或狭窄情况进行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脑动脉闭塞或狭窄分布情况,青年患者血管闭塞程度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医体质类型确实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状态相关。该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中医体质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气虚血瘀与补阳还五汤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运克 《中医研究》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医病机 气虚血瘀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中医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崔雪玉 金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8-0161,共4页
论中医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2021.01-2023.08),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结合中医针药,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 论中医针药并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2021.01-2023.08),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对症药物治疗,观察组结合中医针药,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MMSE评分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选择中医针药的效果明显,利于改善认知、神经、肢体等功能,可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价值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针药 缺血性脑血管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雄新 王大成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7期5961-5963,共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脑主要动脉的血流短暂或持久降低所引起,其病理过程涉及复杂的时间、空间级联反应,而对该病的治疗也不能用单一模式。近年来该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已成为当前...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脑主要动脉的血流短暂或持久降低所引起,其病理过程涉及复杂的时间、空间级联反应,而对该病的治疗也不能用单一模式。近年来该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已成为当前临床工作者不容忽视及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工作者 理过程 级联反应
下载PDF
中医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的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红云 吴琼仙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7年第10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中医科及内科住院经颅脑螺旋CT或MRI结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诊断明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后均给予活血... 目的探讨中医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中医科及内科住院经颅脑螺旋CT或MRI结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诊断明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后均给予活血化淤的丹参类中药静脉注射制剂,2组所给药物、成分和剂量无差异,对照组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观察组采取医用雾化药氧治疗仪进行药氧法给药。结果2组经颅彩色多普勒诊断显示,脑血管缺血情况的2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2χ=4.09、p<0.05)。结论中医药氧疗法对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氧疗法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护理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7
作者 蔡永亮 任明山 +1 位作者 杨任民 王共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47-74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9例ICVD患者随机分为A组 (川芎嗪 12 0mg)、B组 (川芎嗪 2 4 0mg)、C组 (川芎嗪 4 80mg) 3组 ,观察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9例ICVD患者随机分为A组 (川芎嗪 12 0mg)、B组 (川芎嗪 2 4 0mg)、C组 (川芎嗪 4 80mg) 3组 ,观察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组、C组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总有效率 :A、C两组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血液流变学 ,与治疗前比较 ,A组 1项、B组 3项、C组 7项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大剂量川芎嗪治疗ICVD具有临床疗效好 ,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昊飞 刘轲 《光明中医》 2017年第5期764-766,共3页
通过查阅近5年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中医药抑制脑缺血时细胞能量耗竭及酸中毒、炎症因子表达、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等角度出发,对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的临床保护机制... 通过查阅近5年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保护机制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中医药抑制脑缺血时细胞能量耗竭及酸中毒、炎症因子表达、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损伤、细胞凋亡等角度出发,对近年来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损伤的临床保护机制予以综述。旨在进一步阐释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体作用机制,并为开发新药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缺血性脑血管 综述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9
作者 陈晓明 张志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6-768,共3页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在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病是引起死亡的第2位原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219/10万。近代医学和新技术研究认为,不...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在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病是引起死亡的第2位原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219/10万。近代医学和新技术研究认为,不论何种脑血管疾病均存在以脑缺血为基础的脑循环和代谢障碍等一系列脑缺血一缺氧性生化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脑血管异常。组织缺氧是局灶性脑缺血发生细胞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缺氧在缺血性细胞死亡中的重要作用,脑缺血后恢复足够的氧供成为脑组织恢复的一个关键因素。高压氧能明显地增加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使血氧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高压氧治疗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 细胞死亡 脑血管异常 局灶性脑缺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误区与出路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洪海 吴兵兵 +4 位作者 周德生 胡华 陈瑶 刘利娟 李中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570-574,共5页
作者基于近30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取得的成就,从理论、实验模型、治疗等方面分别概述其研究进展。虽然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收获颇丰,但仍然存在一定研究误区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病因病机认识不统一、临证重辨病... 作者基于近30年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取得的成就,从理论、实验模型、治疗等方面分别概述其研究进展。虽然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收获颇丰,但仍然存在一定研究误区与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病因病机认识不统一、临证重辨病轻辨证、临床运用微观指标特异性不大、临床科研设计不足。作者指出其出路在于掌握现代医学,熟读中医经典;应用现代辅助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突出中医优势;正确运用科研方法,提高临床科研水平。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需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技术、方法,不断加以深化和提高,以提高中医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缺血性脑血管 述评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泰 曾祥发 +5 位作者 陆晖 苏毅强 顾国龙 陈晓峰 张永全 吕晶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4次血浆胃动素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且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各中医证型中痰热腑实、风痰瘀阻型和痰湿蒙神型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意义显著(P<0.01),随着病情好转胃动素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初步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的辨证分型,特别是痰热腑实等证型的确定及通腑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个客观指标,将充实和完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辨治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中医 辨证分型 血浆 胃动素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被引量:35
12
作者 崔海月 王庆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91-292,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作用机理可能涉及到氧自由基的形成、钙超载、NO和NO合成酶的作用、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炎症细胞因子损害、凋亡调控基因的激活、缺血半暗带功能障碍等方面。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够深入,希望随着中... 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作用机理可能涉及到氧自由基的形成、钙超载、NO和NO合成酶的作用、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炎症细胞因子损害、凋亡调控基因的激活、缺血半暗带功能障碍等方面。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够深入,希望随着中医药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治疗进展,其发病机制也随之会更深入地阐明,从而更好地为临床和理论研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综述 脑/理学
下载PDF
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候的多元统计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霍清萍 孔林 +3 位作者 李金菩 王宇新 梁芳 王兵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临床采集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系统聚类方法对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集中分布于...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临床采集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应用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系统聚类方法对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集中分布于风阳上扰兼督脉不利或气郁血瘀、气虚血瘀兼瘀热内盛、肝肾阴亏兼痰湿内滞、痰浊上蒙兼气虚血瘀4个主要证型。结论:结合应用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和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证候研究,有助于客观、全面地揭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中医证候 主因子提取 系统聚类
下载PDF
新版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中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出血性脑血管病修定的疾病名介绍 被引量:23
14
作者 郑海农 林益芳 蒋爱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8年第2期91-91,共1页
近20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分类一直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分类方法。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研究的深人和检查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不断更新,原分类方法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中华医... 近20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分类一直采用1995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分类方法。近年来,随着脑血管病研究的深人和检查治疗技术手段的进步,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不断更新,原分类方法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求。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经过多次讨论,修订重新改写成了《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心脑血管病防治》编委宋水江参加了修定)[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性脑血管 缺血性脑血管 脑血管疾病 中国 中华医学会 类中 分类方法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晓勇 栾松 +5 位作者 刘娟 宋艳引 范永新 李浩东 刘猛 朱月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4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影响。方法全脑血管造影术并脑血管介入手术246例(其中颈动脉支架182例,椎动脉支架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强化...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影响。方法全脑血管造影术并脑血管介入手术246例(其中颈动脉支架182例,椎动脉支架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强化组术前7d至术后6个月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80mg晚一次口服,对照组术前7d至术后6个月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mg晚一次口服,分别于7d前、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术后3个月、6个月超声或脑血管造影评估支架稳定情况、血管再狭窄情况及随访记录术后3个月、6个月主要脑血管事件。结果 2组监测肝功能、肌酸激酶未见明显异常差别,术后3个月、6个月血管超声或脑血管造影评估支架稳定情况、血管再狭窄情况强化组未出现血管再狭窄,对照组出现8例血管再狭窄,记录介入治疗后近-中期随访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率,强化组未发生脑血管疾病事件,对照组为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前及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脑卒中发生风险,中远期血管再狭窄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 脑血管介入 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自拟益气活血方结合尼莫地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与NIHSS评分、B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丽群 黄文新 +3 位作者 饶凯华 饶旺福 刘海顺 于晓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4期72-76,共5页
目的:探析自拟益气活血方结合尼莫地平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自拟益气活血方结合尼莫地平注射液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方。比较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偏瘫、神识昏蒙、头痛、饮水呛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偏瘫、神识昏蒙、头痛、饮水呛咳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结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自拟益气活血方 尼莫地平注射液 中医症候评分
下载PDF
院内系统教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跃红 王苹 +2 位作者 王灵民 张艳艳 王功朝 《全科护理》 2014年第26期2490-2491,共2页
[目的]探讨院内系统教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院内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及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应用... [目的]探讨院内系统教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院内系统健康教育计划及流程实施系统性教育,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对两组病人于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前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测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均比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院内系统性健康教育流程对病人进行教育,能明显降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介入治疗 系统教育 疾病不确定感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超声检测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志伟 刘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6期936-937,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等。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狭窄及栓子脱落是导致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因其位置表浅,超声检测可清晰反映动脉内-中膜(IMT)及斑块的... 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等。研究表明,颈动脉硬化狭窄及栓子脱落是导致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颈动脉因其位置表浅,超声检测可清晰反映动脉内-中膜(IMT)及斑块的存在和病变程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并可用于筛查高危人群,进行预防和针对性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 中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医诊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红 王虹虹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1年第6期18-21,共4页
1中医病因中医理论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较多,以内因引发者居多,具体如下。1.1情志郁怒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 1中医病因中医理论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较多,以内因引发者居多,具体如下。1.1情志郁怒五志过极,心火暴甚,可引动内风而发卒中。临床以暴怒伤肝为多,因暴怒则顷刻之间肝阳暴亢,气火俱浮,迫血上涌则其候必发。至于忧思悲恐、情绪紧张均为本病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中医诊治 中医 中医理论 肝阳暴亢 情绪紧张 暴怒
下载PDF
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证候的多元统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霍清萍 孔林 +3 位作者 李金菩 王宇新 梁芳 王兵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研究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临床系统采集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系统聚类。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中医证候以风阳上扰(型)兼督脉不利、或气郁血瘀... 目的研究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临床系统采集3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运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系统聚类。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中医证候以风阳上扰(型)兼督脉不利、或气郁血瘀;气虚血瘀(型)兼瘀热内盛;肝肾阴亏(型)兼痰湿内滞;痰浊上蒙(型)兼气虚血瘀四大证型为主。结论将多元统计主因子提取、系统聚类方法结合应用,可较好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归类分析,有益于揭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中医证候 主因子提取 系统聚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