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通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姜海伦 朱巍明 +3 位作者 张超 孟祥刚 李姗姗 孟智宏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2-1196,1202,共6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卫生经济负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低氧响应的关键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卫生经济负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低氧响应的关键因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同样显示出显著优势。针刺调控HIF-1α信号通路可能是针刺产生疗效的关键机制之一。既往研究初步表明针刺对HIF-1α的调控作用可能不仅与疾病的损伤类型相关,还可能与HIF-1α的表达的时效效应以及针刺的介入时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 缺血再灌注 血管再生 神经保护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赵晓慧 李德辉 高维娟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73-79,共7页
目的:参照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核心穴位,并预测核心穴位治疗ICV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以醒脑开窍法为原则的针刺治疗ICVD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软件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软件... 目的:参照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核心穴位,并预测核心穴位治疗ICVD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以醒脑开窍法为原则的针刺治疗ICVD的相关文献,使用Excel软件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eler软件对穴位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以获取核心用穴;运用Cytoscape软件将穴位-靶点-疾病互作网络可视化;运用String数据库筛选核心靶点,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通过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关键靶点进行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并运用Bioinformatics免费在线平台对富集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共纳入文献70篇,相关腧穴17个;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醒脑开窍针灸的核心用穴为:人中、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及委中;通过穴位-靶点-疾病网络可以看出作用于核心用穴可使TIMP-1、BDNF及VEGF等33个表达因子上调,使MMP-9、NSE、IL-6及TNF-α等49个表达因子下调;通过蛋白质互作网络得出核心用穴的核心作用靶点包括AKT1、IL6、TNF及IL1B等17个;通过富集分析得出,醒脑开窍法治疗ICVD可能是作用于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流体剪切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实现的。结论:人中、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和委中为醒脑开窍法治疗ICVD的核心用穴,核心用穴通过调控AKT1、IL6、TNF与IL1B等核心靶点,参与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治疗IC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醒脑开窍 核心用穴 缺血性脑血管
下载PDF
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
3
作者 刘钰婉 郭新娥 +4 位作者 韩凝 徐子璨 于东梅 侯佳楠 陈青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治的138例老年CIS并发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 目的探讨深刺纳阳针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分别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并发尿失禁对膀胱最大容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诊治的138例老年CIS并发尿失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9例(深刺纳阳针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对照组69例(常规针刺疗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排尿日记指标、尿流动力学、尿失禁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单次尿量、排尿间隔时间高于对照组,48 h排尿次数、48 h漏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膀胱最大容量高于对照组,最大逼尿肌压、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刺纳阳针法配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CIS并发尿失禁的疗效显著,且优于常规针刺疗法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排尿症状、尿流动力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纳阳 常规疗法 生物反馈电 尿失禁
下载PDF
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会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5期73-77,共5页
目的观察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和芎蛭通脉方口服,记录... 目的观察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n=75),给予针刺运动疗法和芎蛭通脉方口服,记录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S),上下肢运动功能(握力、6 min步行直线距离),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水平的变化,客观评价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NIHSS评分、AS评分、上下肢运动功能和SAA、NFL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末,2组患者NIHSS评分、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A、NF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半身不遂侧握力、6 min步行直线距离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芎蛭通脉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明显提高,肢体运动能力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蛭通脉方 运动疗法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宗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脑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及对患者脑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动力学参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阻力、动脉搏动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7%(71/75),高于对照组的78.67%(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2/75),低于对照组的12.00%(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管动力学参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尼莫地平 脑血管动力学参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下载PDF
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艾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64-66,共3页
在针对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我们研究了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7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在针对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我们研究了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收集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的7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0例。在治疗过程中,参照组接受尼莫地平治疗,而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针刺治疗。我们观察了组间血管狭窄情况、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比较了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前,实验组和参照组之间的血管狭窄情况没有明显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意义(P>0.05)。然而,在治疗30天后,实验组的血管狭窄情况明显改善,Vd和Vs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并且血管狭窄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P均<0.05)。另外,实验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治疗前与参照组相比,在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功能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意义(P>0.05)。然而,在治疗30天后,实验组的FMD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ABI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并且NIHSS评分也明显低于参照组(P均<0.05)。最终,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在治疗30天后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因此,针刺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脑血管动力学参数,改善神经功能,并且副作用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樊凌 常小荣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3期165-167,176,共4页
目的介绍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古今临床应用,探求其作用机制。方法从古代文献和近年来的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 目的介绍针刺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古今临床应用,探求其作用机制。方法从古代文献和近年来的临床、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针刺疗法
下载PDF
基于星型胶质细胞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谭信哲 王东岩 +5 位作者 董旭 王若愚 韩沂晓 廖智超 王庚鉴 李东霞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星型胶质细胞(AS)作为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血管及其他胶质细胞联系密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针刺疗法具有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的特点。针刺对AS的整体调控作用表现在:抑制AS活化... 星型胶质细胞(AS)作为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血管及其他胶质细胞联系密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针刺疗法具有多靶点、多途径调节的特点。针刺对AS的整体调控作用表现在:抑制AS活化、促进AS增殖与抑制AS过度增生和有利于超微结构的稳定性。本研究以AS为靶点,从针刺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调控兴奋性氨基酸代谢、调节能量代谢、调控血管再生、抑制氧化及炎症反应、调节细胞通讯、抑制脑水肿、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和抑制胶质瘢痕的过度生成等方面总结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机制,为发挥针灸治疗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星形胶质细胞 疗法 兴奋性氨基酸
下载PDF
腹针结合常规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刘青松 慈玉莹 +1 位作者 迟文成 邹香妮 《河北中医》 2024年第5期804-808,814,共6页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常规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1例同时联合腹针+常规针刺法治疗。2组均以6天为1个...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常规针刺法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1例同时联合腹针+常规针刺法治疗。2组均以6天为1个疗程,休息1天,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S)评分、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AR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47/51),对照组总有效率76.5%(39/5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DHI-S、DAR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双侧颈动脉、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O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ET-1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结合常规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够迅速缓解眩晕症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安全性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疗法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针刺通过良性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10
作者 文林月 杨丽芳 +1 位作者 欧小燕 柳刚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10期1139-1146,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大鼠海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常规针刺组和颈椎横突尖针刺组,每组8只。采取手术结扎... 目的观察针刺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大鼠海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常规针刺组和颈椎横突尖针刺组,每组8只。采取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的方法制备PCIV大鼠模型。常规针刺组针刺百会、双侧风池和内关,颈椎横突尖针刺组取双侧C2、C4、C6颈椎横突尖,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予以抓取和固定,不予针刺,每日1次,持续14 d。治疗结束后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大鼠前庭神经核(vestibular nerve nucleus,VNN)血流量,Western blot测定大鼠海马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A1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补体C3d和A2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S100钙结合蛋白A10(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10,S100A10)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技术观察海马A1、A2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VNN血流量减少(P<0.01),平衡木测试评分升高(P<0.01),海马C3d表达上升而S100A10下降(P<0.01),大鼠海马A1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增加而A2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针刺组大鼠VNN血流量均增加(P<0.01),平衡木得分均下降(P<0.01),海马C3d表达下降而S100A10表达上升(P<0.05),A1细胞均减少而A2细胞均增多(P<0.01)。与常规针刺组比较,颈椎横突尖针刺组大鼠VNN血流量增加(P<0.01),平衡木得分降低(P<0.01),C3d下降而S100A10升高,A1星形胶质细胞减少而A2星形胶质细胞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有效增加PCIV大鼠前庭供血,抑制A1伤害性星形胶质细胞并上调A2保护性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针刺治疗PCIV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良性调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极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星形胶质细胞极化 大鼠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日 周敏亚 +1 位作者 吴小山 李丹丹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4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期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及神经功能损伤,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康复期 半夏白术天麻汤 疗法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针刺处方治疗脑血管疾病
12
作者 赵锐 张丽红 +1 位作者 顾相如 张民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63-567,共5页
目前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受影响人数最多的疾病,吴以岭院士脉络学说之营卫理论揭示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机“凝”→“壅”→“塞”→“不通”的传变规律,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脉络学说之营卫理论进行辨证选穴,其... 目前脑血管病成为我国受影响人数最多的疾病,吴以岭院士脉络学说之营卫理论揭示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机“凝”→“壅”→“塞”→“不通”的传变规律,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脉络学说之营卫理论进行辨证选穴,其治疗干预的核心为调和营卫气血、疏通络脉。针刺处方中合谷、足三里调和营卫、化瘀通络,三阴交、血海行气活血,内关、百会活血化瘀、开窍醒神,这些穴位组合能够在不同环节、不同层面阻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级联反应,体现了中医学“控上游因素,治当前病变,防下游传变”的“治未病”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营卫理论 脉络学说 穴位处方
下载PDF
钩草平肝汤联合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13
作者 胡小花 黄纡寰 段小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133-13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钩草平肝汤联合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自拟钩草平肝汤联合针刺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钩草平肝汤口服及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经颅多普勒(TCD)血流检查指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TCD各项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钩草平肝汤联合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肝阳上亢证 钩草平肝汤 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大鼠脑皮质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炜 钟广伟 +7 位作者 王素娥 李臻琰 唐红梅 邓干初 刘远诊 周凌燕 颜永平 李智 《中医药导报》 2008年第1期9-11,18,共4页
目的:寻找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特异蛋白质并探讨针刺对其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正常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针刺组大鼠的总蛋白质,经考马斯亮兰染色,PDQuest 7.0软件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匹配,缺血性脑... 目的:寻找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特异蛋白质并探讨针刺对其差异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正常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及针刺组大鼠的总蛋白质,经考马斯亮兰染色,PDQuest 7.0软件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匹配,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与针刺组大鼠脑皮质图象匹配率分别为82%、85%,且重复性较好,其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等电点pI4-8,分子量Mr20-75 kD范围。与正常组比较,缺血性脑血管病组中蛋白质点表达上升2倍及以上的点有9个,下降2倍及以上的点有11个。而在针刺组中这些表达上升的点均有下降,有10个点下降达2倍以上,其中有6个下降后接近于正常组;这些表达下降的点均有上升,有7个点上升达2倍以上,其中有4个上升后接近于正常组。结论:上述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蛋白;针刺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也可能与上述蛋白质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蛋白质组 脑皮质 2-DE电泳
下载PDF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振坤 栾瑞芝 王威岩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4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血管疾病患者 缺血性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脂 临床资料
下载PDF
早期针刺治疗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鑫 张智龙 许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 观察早期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组及西药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口服,每晚睡前服用1次,每次5 mg... 目的 观察早期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组及西药组,每组各30例。西药组给予西比灵胶囊口服,每晚睡前服用1次,每次5 mg,针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采用调气化痰定眩法针刺,穴取中脘、丰隆、支沟、四神聪等,留针30 min, 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izziness assessment rating scale, DARS)评分,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评分,检测大脑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血流速度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西药组为73.33%(22/3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DARS评分、DH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针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针药组治疗后双侧VA、B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快(P<0.01),且快于西药组(P<0.01)。结论 早期针刺治疗能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表现,其机制可能与改善VA、BA血流速度、增加血流、提高脑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痰浊上蒙证 疗法
下载PDF
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悦 杨海涛 +2 位作者 邝伟川 黄凡 陆彦青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Ⅰ组),模型组(Ⅱ组),模型+针刺组(Ⅲ组),每组30只。采用颈内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处死前30min行针刺干预,观察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出现受体表达水平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表达水平呈上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针刺组同样出现表达水平的增加,24h时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同时段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经针刺干预后mGluR1、mGluR3、mGluR8的表达受到抑制。结论:针刺可抑制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大鼠脑组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表达,从而减轻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下载PDF
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琼珊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75-77,8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AIS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4例AIS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推拿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平衡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MA和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30/32),高于对照组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针刺推拿联合运动疗法可提高AIS偏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运动疗法 急性缺血性卒中 偏瘫 神经功能缺损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小卿 刘立 张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通过介绍近些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探求它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综述,发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针刺后脑微循环、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确有其... 通过介绍近些年来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探求它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综述,发现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制非常复杂,针刺后脑微循环、氧自由基和细胞凋亡等方面都发生相应的改变。可见,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确有其科学基础,值得推广应用,以提高其在医学领域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机制
下载PDF
激光辐照血液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敏 骆清铭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激光辐射血液疗法 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