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4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1
作者 李姗姗 王晓月 陈萌萌 《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郑华信民生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64例ICVD患者(ICVD组)与30例非ICV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纳入人群均已完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 目的探究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郑华信民生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接收的64例ICVD患者(ICVD组)与30例非ICV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纳入人群均已完成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颈总动脉(CCA)的中层厚度(IMT)、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斑块位置及斑块回声性质。分析上述有因素与ICV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间的关系。结果ICVD组CCA的IMT、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VD组64例患者共检出89个颈动脉斑块,对照组30例患者共检出22个颈动脉斑块,ICVD组颈动脉斑块厚度与长度高于对照组,斑块回声性质中强回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A的IMT、PSV、EDV、RI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厚度、斑块长度、斑块回声性质均为颈动脉斑块形成后引起ICVD的相关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IMT、血流参数及斑块特征与ICVD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颈动脉IMT、PSV、EDV、RI升高,颈动脉斑块厚度、长度增加,强回声性质斑块增多,均可能导致ICVD发生风险提升,临床有必要加强对存在此类特征患者的病情监测,尽早明确其是否患有ICVD,及时予以科学诊疗,改善其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颈动脉斑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斑块厚度 斑块回声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与128层CT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
作者 李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59-0062,共4页
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过程中将颈部血管超声与128层CTA作为诊断工具的价值。方法 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出21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会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颈部血管超声与128层CTA检查,... 探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过程中将颈部血管超声与128层CTA作为诊断工具的价值。方法 在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出21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会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颈部血管超声与128层CTA检查,比较颈部血管超声与128层CTA的对疾病的诊断情况。结果 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128层CTA检查的差异表现为诊断动脉中重度狭窄时128层CTA有更高的特异度和准确度(P<0.05),同时128层CTA可以更准确的检出ICA处斑块和钙化斑块(P<0.05)。而两种检查在灵敏度,检出椎动脉斑块、CCA部位斑块、软斑块和混合性斑块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可以采用颈部血管超声与128层CTA对患者的动脉狭窄情况和斑块性质进行判断,但相对而言128层CTA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颈部血管超声 128层CTA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湃 王峰 朱虹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VUS)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VUS、...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VUS)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13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VUS、TCD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VUS、TCD及联合诊断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临床诊断结果显示,130例患者中,轻度狭窄118例(90.77%),中重度狭窄12例(9.23%)。CVUS检出轻度狭窄114例,中重度狭16例;TCD检出轻度狭窄110例,中重度狭窄20例;联合诊断检出轻度狭窄100例,中重度狭窄例30。联合诊断灵敏度高于TCD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VUS与联合诊断的灵敏度,CVUS、TC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VUS及TCD分别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诊断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颅内动脉狭窄程度 颈部血管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进修医师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韩丽娟 张曦 +4 位作者 陈志斌 金佳丽 王翀 徐运 李敬伟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进修医师培训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介入培训的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即将多种... 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模式在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诊疗进修医师培训质量和效率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脑血管介入培训的进修医师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即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交叉的培训模式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进修医师满意度及其在培训前后介入诊疗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55名进修医师,年龄32~50岁,其中男性51名(92.73%)。89.09%的进修医师对多元化教学模式非常满意;分别有83.64%和85.45%的进修医师认为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培训后,能够独立完成颅外支架置入治疗的进修医师显著增加(41.82%vs. 12.73%,P=0.002)。结论 多元化教学模式是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进修医师培训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介入培训 多元化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分阶段培训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常亚歌 段新平 +1 位作者 杨洁 史景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29-032,共4页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环节颈部血管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入院诊治的患者,考量患者是否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患有该疾病,对照组未患有该疾病。两组诊断环节,均采...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环节颈部血管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入院诊治的患者,考量患者是否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患有该疾病,对照组未患有该疾病。两组诊断环节,均采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模式。对两组的病变检出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管病变检出率较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较高,且观察组总动脉内径高于对照组,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大,P<0.05;观察组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低,血管阻力指数等较高,P<0.05。结论 临床领域中,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环节,颈部血管超声的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可对血管异常状况加以识别,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状况,对血流动力学等指标进行分析,使得诊断结果愈加准确,为治疗方案的完善提供支持,提升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磁共振血管成像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付豪 黄文亮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97-98,101,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可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比较MRA、MRI-DWI及二者联合对缺血性... 目的: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可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比较MRA、MRI-DWI及二者联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血管狭窄程度分级0级、1级、2级、3级患者MRI-DWI高信号占比显著高于4级(P<0.05);MRA联合MRI-DWI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敏感度显著高于MRA、MRI-DWI单独诊断(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与MRA、MRI-DWI单独诊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RA联合MRI-DWI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进修中的应用分析
7
作者 杨斌 马妍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相比于非问题为导向的线下学习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进修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中心接受过系统培训的152名进修医师...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相比于非问题为导向的线下学习模式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专业进修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中心接受过系统培训的152名进修医师进行回访。根据进修时间以及学习模式的不同,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进修方式为非问题为导向的线下学习模式的进修医师纳入非问题为导向组,将2020年2月至2023年1月进修方式为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的进修医师纳入以问题为导向组。于培训结束时以及结束2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进修医师的性别、年龄,参与培训前已有的工作年限,参加进修培训的目的,培训时长,对培训的感受、建议和意见,培训结束后是否开展新手术(主要包括颅内外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杂交手术、动脉旁路移植术、急诊取栓术或其他)和培训结束后开展的新手术数量。结果(1)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52份,参与问卷调查并完成反馈者136名,其中4份问卷填写不全或填写错误,排除无效问卷后,剩余有效问卷调查表共132份,回收率和有效应答率分别为89.5%和97.1%。参与培训时,进修医师的年龄为25~44岁,平均(34±4)岁。医师的工作年限分布不等,>10年者占22.7%(30/132),>5~10年者占40.9%(54/132),0~5年者占36.4%(48/132)。不同工作年限者间是否开展新手术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1,P=0.012)。(2)参与以问题为导向和非问题为导向两种培训模式的人数分别为70人和62人。以问题为导向组中,希望通过培训学习新技术和提高手术能力的进修医师占88.6%(62/70),而在非问题为导向组中,该比例为87.1%(54/62),两组进修医师的进修培训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P=0.796)。对培训体会进行分析显示,认为现有的培训形式合理和内容较为充实的进修医师占比为96.2%(127/132),以问题为导向组和非问题为导向组中比例分别为97.1%(68/70)和95.2%(59/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4,P=0.552)。(3)经过培训后,以问题为导向组开展新手术的进修医师比例为80.0%(56/70),非问题为导向组的比例为66.1%(41/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47,P=0.072)。在开展新手术的数量方面,以问题为导向组和非问题为导向组中,开展新手术数量≥30例的进修医师比例分别为70.0%(49/70)和46.8%(29/6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7,P=0.007)。(4)在非问题为导向组中,开展新手术例数≥30例的进修医师进修时长为3、6、12个月者分别占13.8%(4/29)、82.8%(24/29)、3.4%(1/29);在以问题为导向组中,开展新手术例数≥30例的进修医师进修时长为3、6、12个月者分别占4.1%(2/49)、57.1%(28/49)、38.8%(19/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1,P<0.01)。结论以问题为导向联合线上学习模式有助于中青年神经外科医师的新手术开展以及增加开展的新手术数量,但需结合既往的工作年限和进修时长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脑血管 以问题为导向 培训模式
下载PDF
全脑CTP结合CTA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8
作者 张元立 阮素娜 +1 位作者 谭卫锋 潘玉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P)结合CT血管成像(CTA)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老年疑似ICV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全脑CTP和CTA检查。以DSA... 目的探讨全脑CT灌注成像(CTP)结合CT血管成像(CTA)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老年疑似ICV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全脑CTP和CTA检查。以DSA检查为“金标准”,统计脑CTP和CTA阳性检查结果,并分析其诊断ICVD的效能;分析CTP异常区参数[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结果以DSA检查为“金标准”,100疑似ICVD患者,共检出阳性84例,阴性16例;脑CTP诊断阳性68例,阴性32例;CTA诊断阳性63例,阴性37例;两者联合诊断阳性87例,阴性13例,其诊断阳性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43%、91.00%,均高于单一诊断方式(P<0.05)。CTP异常区患侧CBF和CBV水平低于健侧,TTP和MTT水平高于健侧(P<0.05)。CTP异常区同侧狭窄程度高于对侧(P<0.05)。结论全脑CTP结合CTA诊断老年ICVD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缺血性脑血管 CT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赵馥蕾 谢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采用颈部血管超声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将其患侧情况纳入试验组,将其健侧情况纳入对照组,给予全部研究对象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组间颈...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采用颈部血管超声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将其患侧情况纳入试验组,将其健侧情况纳入对照组,给予全部研究对象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组间颈部动脉血管异常检出情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动脉管腔狭窄检出情况、临床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试验组血管异常检出率为98.33%,对照组为1.67%,试验组明显较高(P<0.05);试验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以及动脉管腔狭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总动脉内径、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诊断中颈部血管超声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判断血管异常情况,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内膜增厚等情况,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将诊断准确性全面提高,为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和支持,促进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的提升,为患者健康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10
作者 李艳华 李阔 +4 位作者 姬春雪 王丽轩 黄少越 郭建 李东旭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D患者298例(ICD组)、健康体检者300名(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D患者298例(ICD组)、健康体检者300名(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斑块积分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分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检测血清Aβ、CHI3L1、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血清Aβ、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ICD组血清TG、TC、LDL-C、Aβ和CHI3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轻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和重度硬化组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血清Aβ、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与ITM、斑块积分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ICD患者血清Aβ和CHI3L1水平升高,且与颈动脉病变密切相关,或可作为反映ICD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颈动脉 缺血性脑血管
下载PDF
CTA/CTP评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周新华 陈良义 张丹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CTA及CTP检查,分析其影像资料,探究CTA及CTP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脑血容量(CBV)比较:缺血半暗带>健侧>梗死区(P<0.05);脑血流量(CBF)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目标组织中浓度达峰时间(TTP)、目标组织中所有残余功能全部达峰时间(Tmax)比较:健侧<缺血半暗带<梗死区(P<0.05)。CTA检出左侧、右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或狭窄分别59例(29.50%)、91例(45.50%),左侧、右侧颈内动脉(ICA)闭塞分别16例(8.00%)、12例(6.00%),双侧ICA狭窄为6例(3.00%);代偿分支血管显影基本满意129例(64.50%),显影不足71例(35.50),其余16例(8.00%)患者CTA影像资料显示无异常,敏感度为92.00%。预后不良组患侧CBV、CBF小于预后良好组,MTT、TTP、Tmax长于预后良好组,代偿血管建立比例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CBV、CBF、MTT、TTP、Tmax对介入治疗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P<0.05),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15、0.673、0.713、0.710,其中CBV预测效能最高,敏感性为83.20%,特异性为73.33%。结论CTA/CTP可反映大脑、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代偿分支建立情况,也可反映血流灌注情况,在介入治疗合理时机的判断方面可提供准确依据,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血管 介入治疗 指导 预后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对血液透析患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马丽洁 韩秋霞 +1 位作者 孙芳 孙倩美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99-404,409,共7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液透析患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AICE)的相关性,评估MPV对AIC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01至2021-12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为研究对象(n=232),根据是否发生AICE分为AICE...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血液透析患者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AICE)的相关性,评估MPV对AIC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5-01至2021-12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为研究对象(n=232),根据是否发生AICE分为AICE组(n=77)与非AICE组(n=155),比较两组间MPV及临床特征等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I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MPV对血液透析患者AIC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AICE组比较,AICE组患者MPV[10.7(10.3,11.3)fl vs.10.3(9.7,10.8)fl,Z=3.8938,P<0.001]明显升高,年龄、吸烟、CAD病史、1周平均超滤脱水量、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均高于非AICE组,白蛋白低于AICE组。多因素Cox回归显示,矫正后AIS病史、吸烟、超滤脱水量增加、白蛋白降低、MPV增高[HR1.601(1.219,2.102);P<0.001]是AI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MPV预测血液透析患者AI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特异度为0.883,敏感度为0.716。结论MPV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I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AICE发生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血小板体积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关系
13
作者 崔敏 杨超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488-491,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关系。方法 选择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脑梗死30例(脑梗死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关系。方法 选择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脑梗死30例(脑梗死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关系。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脑梗死组(P<0.05)。Logtis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随着斑块面积增大,血清尿酸水平升高(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关系密切,血清尿酸水平是患者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早期监测血清尿酸水平,可更好地评估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为疾病早期诊治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血清尿酸水平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异常的价值
14
作者 崔嘉倩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7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超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异常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0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颈部血管彩超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超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血管异常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10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再选取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颈部血管彩超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照组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观察组患者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差异;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1)颈部血管彩超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差异无意义(P>0.05);(2)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颈动脉狭窄检出率、血流动力学指标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的诊断价值高,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彩超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5
作者 刘新华 邓建中 吕高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87-91,97,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ICVD治疗的患者83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颈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神经标志物与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缺...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ICVD治疗的患者83例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颈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神经标志物与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管收缩期峰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血管狭窄程度均呈下降趋势,且对照组的PSV、EDV和血管狭窄程度下降幅度均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正五聚蛋白-3(PTX-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有降低,血管扩张功能(FM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有提升,且观察组的PTX-3、NSE低于对照组,VEGF、F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均降低,且对照组NIHSS评分和MESSS降低幅度小于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0%,低于观察组的9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和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能够有效提高ICVD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血管狭窄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 颈动脉狭窄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全流程护理核查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6
作者 丁杨 陈睿 +1 位作者 叶姗 庄一渝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8期71-76,共6页
目的观察全流程护理核查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基于文献检索和专家会议结果制定全流程护理核查单,包括介入治疗前、中、后护理核查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9... 目的观察全流程护理核查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基于文献检索和专家会议结果制定全流程护理核查单,包括介入治疗前、中、后护理核查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9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的33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行介入治疗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采取普适版评估单,试验组使用全流程护理核查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准备时长、治疗前交接情况反馈率、治疗前漏服药率。结果患者病房治疗前准备时长由25.0(16.0,40.0)min缩短至15.0(11.0,23.0)min(Z=-49.691,P<0.001),治疗前漏服药率由1.7%下降至0.0%(P<0.05)。对照组7例(2.4%)异常情况反馈、试验组1例(0.3%)异常情况反馈(P<0.05)。结论使用全流程护理核查单可优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流程、规避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神经内科 血管内治疗 核查单 护理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
17
作者 畅慧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IC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联合组(60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的疗效及对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IC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联合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联合组接受替格瑞洛联合丁苯酞治疗。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清学指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80.00%高(P<0.05);两组治疗2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DF)量表评分及血清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表(MoCA)评分及血清CGRP水平均较治疗前高(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对照组ADR分别为8.33%、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D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疗效较佳,可调节血清CGRP、Hcy水平,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减轻负面心理,且ADR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替格瑞洛 缺血性脑血管 心理状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18
作者 刘泉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深入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严谨选取32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为确... 深入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 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严谨选取32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为确保诊断准确性,特邀两位主任医师深入分析,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综合评估中,重点对比了TCD与颈动脉超声在狭窄检出率、血流速度及异常血流检测结果。结果 经过对320例患者的审查,结果显示,TCD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在动脉狭窄检出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分析狭窄程度时,TCD在血流速度上普遍高于颈动脉超声。无狭窄患者中,两者血流速度差异不显著(P>0.005)。但轻中重狭窄患者中,两者血流速度差异显著(P<0.005)。TCD异常血流率高于颈动脉超声,差异显著(P<0.005)。 结论 TCD检查方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更精细地观察血管内部结构和血流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相较于DS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TCD具有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和实时监测等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医生提供丰富且详尽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 颅内动脉狭窄 诊断作用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罗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15-118,共4页
观察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人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10月30日就诊的ICVD患者164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308例患者同期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 观察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人颈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10月30日就诊的ICVD患者164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308例患者同期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颈动脉超声对颈动脉狭窄的检查诊断情况。结果 DSA检查显示,1640例ICVD病人中,颈动脉超声检出颈动脉硬化病变者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共计检出1146例(3441块),斑块的主要分布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处(BIF)、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起始段及颈外动脉(ECA)。颈动脉超声对颅外颈动脉<70%的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分别是28.90%、5.19%,DSA检查时依次是31.49%、5.19%,差异不显著 (X2分别为0.361、1.000,P分别等于0.941、0.856均>0.05)。DSA对颈动脉狭窄程度70%~99%的检出率是39.61%。高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2.99%,有统计学意义(X2=3.924,P=0.031<0.05)。结论 颈动脉超声对ICVD病人颅外颈动脉<70%的狭窄及闭塞情况检出率和DSA相近,颈动脉狭窄≥70%时,颈动脉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小于DSA,但其在检测颅外颈动脉斑块方面体现出了良好效能,体现出了一定临床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检查 效果观察
下载PDF
颈部血管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吕红梅 刘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索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临床诊断过程中颈部血管超声(CVU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80例ICVD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对照组),均实施CVUS检查,对照分析其... 目的:探索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临床诊断过程中颈部血管超声(CVUS)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收治的80例ICVD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来院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对照组),均实施CVUS检查,对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颈部动脉正常检出率、脑血流量、颈动脉收缩最大流速、颈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平均脑血流速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观察组重度狭窄检出率、颈部动脉狭窄检出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内动脉中膜厚度增厚检出率、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颈动脉分叉处检出率、颈总动脉主干处病变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CVUS运用于ICVD临床诊断环节中,能提高动脉狭窄、颈动脉指标、颈部病变位置的检出率,通过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辅助临床医师诊断疾病,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 缺血性脑血管 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