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的MTHFR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小群 刘际 +2 位作者 赵晶晶 周江宁 孙中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9-722,共4页
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alar disease,SIVD)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目的研究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alar disease,SIVD)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技术检测46例SIVD患者和43名正常人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 SIVD组T/T型、C/T型基因频率分别为36.96%、34.78%,分别高于对照组(20.93%、23.26%)。SIVD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35%、32.56%,P<0.01)。T/T型、C/T型患SIVD风险度较C/C型分别高3.487倍(95%CI,1.1217~9.993)和2.954倍(95%CI,1.045~8.350)。结论 MTHFR基因T等位基因可能是SIVD的遗传易感因子,而C等位基因则具有一定保护作用,MTHFR基因C677T点突变与SIVD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患者步态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青 高素琴 曹萌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年第11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步态障碍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进行平衡功能评定及步态分析,平衡功能评定采用Berg量表,步态分析采用足印法收集步态资料,主要测量每位患者的步幅、步速。结臬:皮...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步态障碍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进行平衡功能评定及步态分析,平衡功能评定采用Berg量表,步态分析采用足印法收集步态资料,主要测量每位患者的步幅、步速。结臬: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平衡功能的下降,经过高压氧治疗后平衡功能、步幅、步速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改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步态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 步态障碍 高压氧治疗
原文传递
皮质下缺血性疾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尿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小容 聂本刚 +3 位作者 曾春 王秀容 方登富 陈秋 《西部医学》 2015年第2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依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将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患者60例分为两组:3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MCI)患者(VMCI组)和30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UA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VMCI组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性别SIVD患者血清UA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疾病 血尿酸
下载PDF
颈中、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对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绍鹏 李英杰 +1 位作者 马泮义 贾德全 《华北国防医药》 2002年第3期155-156,共2页
目的 观察颈中、颈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对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分析技术 ,测定颈中、颈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前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m)。 结果 发现两组行一侧 (左侧 )交感神经阻滞后基底... 目的 观察颈中、颈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对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流分析技术 ,测定颈中、颈下交感神经节阻滞前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Vm)。 结果 发现两组行一侧 (左侧 )交感神经阻滞后基底动脉Vm均显著增高 (P <0 0 1)。 结论 颈中、颈下交感神经阻滞同样可改善脑血流 ,但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 (MCGB)操作简便、安全 ,故建议临床上用该方法代替传统的颈下交感神经节 (又称星状神经节 )阻滞 (SGB) ,治疗缺血性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血流动力学 缺血性血管性疾病 颅面部 经颅多普勒超声 交感神经节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