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对SD大鼠缺血皮瓣愈合时ICAM-1和MC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聂芳菲 杨清默 +2 位作者 夏有辰 马建勋 陈东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SD大鼠缺血皮瓣创面愈合时组织中炎症反应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表达,探讨其促进缺血皮瓣愈...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SD大鼠缺血皮瓣创面愈合时组织中炎症反应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的表达,探讨其促进缺血皮瓣愈合的机制。方法在20只雄性SD大鼠背部两侧对称各制备2个皮瓣,蒂位于尾侧,长6 cm,宽1 cm,2个皮瓣间距离2 cm。实验侧(实验组)皮瓣术后行半导体激光照射,每天1次,连续照射数天直至取材,同时遮挡对照侧(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情况和皮瓣存活面积,分别于术后4、7、10、14 d取皮瓣中段组织进行病理学染色,分析制备的大鼠皮瓣血管形成情况和炎症反应因子ICAM-1和MCP-1的表达。结果皮瓣远端发生明显的缺血坏死。术后7 d,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84.6±10.8)%和(79.8±11.3)%,实验组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5,t=7.299,P=0.002)。术后4、7、10、14 d实验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74.160±25.968)、(115.937±17.827)、(87.330±21.383)、(69.644±12.126)个/m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460±8.310)个/mm^2(t=3.089,P=0.037)、(36.685±7.693)个/mm^2(t=11.741,P=0.000)、(43.474±7.400)个/mm^2(t=4.185,P=0.014)、37.104±8.721(t=5.218,P=0.006)。术后4 d实验组炎症因子ICAM-1的表达量0.063±0.015明显高于对照组0.045±0.017(t=8.430,P=0.001);术后7 d实验组炎症因子ICAM-1和MCP-1的表达量分别为0.022±0.008、0.041±0.00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42±0.015(t=4.309,P=0.013)、0.065±0.007(t=6.731,P=0.003)。结论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SD大鼠缺血皮瓣能调节创面愈合时炎症因子ICAM-1和MCP-1的表达,是促进缺血皮瓣愈合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缺血皮瓣 炎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VEGF和bFGF联合应用促进缺血皮瓣存活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薛斌 贺光照 黄崇本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64-565,共2页
目的 观察并探讨VEGF和bFGF联合应用 ,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皮瓣存活率的影响 ,以了解两者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4 8只 ,分为 4个组 ,每组 12只。在鼠背部制作蒂位于尾侧的缺血皮瓣 ,7cm× 1cm。术后 7d观察皮... 目的 观察并探讨VEGF和bFGF联合应用 ,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皮瓣存活率的影响 ,以了解两者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4 8只 ,分为 4个组 ,每组 12只。在鼠背部制作蒂位于尾侧的缺血皮瓣 ,7cm× 1cm。术后 7d观察皮瓣存活面积比、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等。结果  4个组中VEGF&bFGF组的皮瓣活面积比及单位面积微血管密度与其它 3个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用药各组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较空白对照组好。结论 VEGF和bFGF能促进缺血皮瓣存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BFGF 缺血皮瓣 协同效应
下载PDF
水蛭素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栋梁 张雷 +4 位作者 王亚康 薛宏斌 杨喜明 郭建斌 侯国玲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1期1584-1588,共5页
目的研究水蛭素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10只SPF级SD大鼠,分别于大鼠背部中线双侧制备缺血皮瓣模型,右侧皮下注射水蛭素2 ATU(实验组),左侧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 d,对皮瓣组织行H... 目的研究水蛭素对大鼠缺血皮瓣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10只SPF级SD大鼠,分别于大鼠背部中线双侧制备缺血皮瓣模型,右侧皮下注射水蛭素2 ATU(实验组),左侧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7 d,对皮瓣组织行HE染色,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后计算血管密度值;术后7 d时,计算皮瓣成活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l)、p38 MAPK及ERK1/2磷酸化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3、7 d时皮瓣组织坏死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新生血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7 d时皮瓣成活率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术后3 d对照组皮瓣组织表皮层、真皮层均出现明显坏死;术后7 d时,由于对照组皮瓣组织大面积坏死,未观察到成功染色的血管;实验组术后3、7 d时皮瓣组织均未见明显坏死区。实验组术后3、7 d时血管密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实验术后7 d时血管密度值明显高于术后3 d(P<0.05)。实验组术后7 d时V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SP-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7 d时p38 MAPK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K1/2磷酸化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水蛭素具有促进大鼠缺血皮瓣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诱导血管内皮生长促进因子VEGF的表达和下调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TSP-1的表达,可能与p38 MAPK、ERK1/2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皮瓣 水蛭素 血管生成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血小板反应蛋白1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液对缺血皮瓣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恒术 薛斌 +1 位作者 沈为民 黄崇本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5-516,共2页
目的 旨在探讨银杏叶提取液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缺血皮瓣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白鼠分为银杏叶提取液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背部制作典型缺血皮瓣 ,术后 6、12、2 4h取皮瓣组织分别测定SOD和MDA含量 ,术后 7d计算皮瓣存活面... 目的 旨在探讨银杏叶提取液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缺血皮瓣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白鼠分为银杏叶提取液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背部制作典型缺血皮瓣 ,术后 6、12、2 4h取皮瓣组织分别测定SOD和MDA含量 ,术后 7d计算皮瓣存活面积比、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结果 A组皮瓣存活面积明显高于B组。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A组显著多于B组。A、B组在术后各时点与注射前相比 ,皮瓣中SOD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 .0 1) ,且随时间延长其含量更低 ,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1) ,随时间延长其含量升高 ;而在同一时点上 ,A组皮瓣中SOD含量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 ,而MDA含量则显著高于B组(P <0 .0 5 )。结论 银杏叶提取液能促进缺血皮瓣的血运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液 缺血皮瓣 自由基
下载PDF
川芎嗪治疗大鼠缺血皮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贾明 虞渝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川芎嗪对超长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缺血皮瓣的可能性及疗效。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四组,构筑经典的大鼠“McFarlane flap”模型;空白对照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低剂量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盐酸川...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川芎嗪对超长随意皮瓣存活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缺血皮瓣的可能性及疗效。方法:实验大鼠分为四组,构筑经典的大鼠“McFarlane flap”模型;空白对照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kg;低剂量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15mg/kg;中剂量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150mg/kg;高剂量组每只每天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225mg/kg;测定皮瓣成活面积及百分率,观察川芎嗪对缺血皮瓣成活的影响。结果:皮瓣成活率,中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皮瓣成活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全身适当剂量使用川芎嗪治疗可提高局部缺血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arlane flap”模型缺血皮瓣 川芎嗪成活率
下载PDF
VEGF以明胶海绵为载体可提高糖尿病的大鼠缺血皮瓣成活能力
6
作者 王继红 刘学政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皮瓣下放置携带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明胶海绵对糖尿病大鼠缺血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15只为对照组(A组),其余45只尾静脉注射STZ,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只。均于背部作6cm×1.5cm... 目的:观察皮瓣下放置携带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明胶海绵对糖尿病大鼠缺血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15只为对照组(A组),其余45只尾静脉注射STZ,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5只。均于背部作6cm×1.5cm蒂位于双侧髂棘连线上的全层缺血皮瓣。B组在皮瓣下注射生理盐水,C组皮瓣下注射VEGF生理盐水溶液,D组皮瓣下放置含VEGF生理盐水溶液明胶海绵,原位缝合皮瓣。术后3,7,14d观察缺血皮瓣的成活面积,并进行组织学观察;CD31测定皮下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CDK4阳性细胞的灰度值。结果:14天时,D组皮瓣的成活面积率明显高于其余组,微血管记数密度D组高于A、C组,A、C组间无差异并高于B组,且于7天时表达量最高。CDK4的灰度值B组明显低于其余组,而C组又低于D组。结论:VEGF的局部应用,可以加速皮瓣内血管再生,从而改善了糖尿病大鼠缺血皮瓣远端的血供状态,尤其采用明胶海绵携带VEGF皮瓣下放置的方法,更能明显地增强糖尿病大鼠缺血皮瓣的成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缺血皮瓣 明胶海绵 成活率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缺血皮瓣存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斌 贺光照 黄崇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并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皮瓣存活面积比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动物,将其分为VEGF组和对照组,并在其背部制作典型缺血皮瓣,术后7天观察皮瓣存活面积,计算存活面积比、单位... 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并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皮瓣存活面积比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动物,将其分为VEGF组和对照组,并在其背部制作典型缺血皮瓣,术后7天观察皮瓣存活面积,计算存活面积比、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光镜观察组织愈合情况、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结构和功能。结果:两个组中WEGF组的皮瓣存活面积比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显示VEGF组较对照组多,且有显著性差异。电镜观察结果显示VEGF组成纤维细胞形态和功能较对照组好。结论:VFGF能促进缺血皮瓣的血运重建从而加强组织修复,促进缺血皮瓣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缺血皮瓣 存活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存活率
下载PDF
pcD2/hVEGF对缺血皮瓣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月利 汤苏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4期197-198,共2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pcD2/hVEGF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分2组,每组12只。在鼠背部制作蒂位于尾侧的缺血皮瓣(7cm×1cm)。实验组皮下注射pcD2/hVEGF,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术后7天观察皮瓣存活面积比... 目的观察并探讨pcD2/hVEGF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分2组,每组12只。在鼠背部制作蒂位于尾侧的缺血皮瓣(7cm×1cm)。实验组皮下注射pcD2/hVEGF,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术后7天观察皮瓣存活面积比、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和及VEG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2组中pcD2VEGF组皮瓣存活面积比、单位面积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cD2VEGF能促进缺血皮瓣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缺血皮瓣
下载PDF
局部应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缺血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继红 刘学政 《右江医学》 2007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缺血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局部更有效的给药途径。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5只。于背部作6 cm×1.5 cm蒂位于双侧髂棘连线上的全层缺血皮瓣。A组在皮瓣下...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缺血皮瓣存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局部更有效的给药途径。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5只。于背部作6 cm×1.5 cm蒂位于双侧髂棘连线上的全层缺血皮瓣。A组在皮瓣下注射生理盐水,B组皮瓣下注射VEGF生理盐水溶液,C组皮瓣下放置含VEGF生理盐水溶液明胶海绵,原位缝合皮瓣。术后第3,7,14 d观察缺血皮瓣的成活面积,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用RT-PCR方法检测皮瓣中VEGFmRNA的含量。结果14天时,C组皮瓣的成活面积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且B组高于A组(P<0.05)。B组VEGFmRNA表达水平高于A组但低于C组(P<0.01)。结论VEGF的局部应用,可以加速皮瓣内血管再生,从而改善了大鼠缺血皮瓣远端的血供状态,尤其采用明胶海绵携带VEGF皮瓣下放置的方法,更能明显地增强缺血皮瓣的成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缺血皮瓣 明胶海绵 成活率
下载PDF
缺血皮瓣应用低剂量X射线照射的效果及对大鼠皮瓣成活效果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张鹏 董启榕 +3 位作者 秦建忠 冯安平 王宗允 万金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0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皮瓣应用低剂量X射线照射的效果及对大鼠皮瓣成活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两组大鼠均于背部逆行切取一蒂部靠尾侧任意缺血皮瓣。实验组术后立即给予总... 目的探讨缺血皮瓣应用低剂量X射线照射的效果及对大鼠皮瓣成活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体重相近的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两组大鼠均于背部逆行切取一蒂部靠尾侧任意缺血皮瓣。实验组术后立即给予总量为1Gy的低剂量X射线皮瓣局部照射,对照组不给予照射。比较两组大鼠皮瓣的成活率、血管密度以及血管的直径。结果在术后14 d应用低剂量X射线照射的实验组大鼠皮瓣内的新生血管数量要明显增多,而对照组可见新生血管数量较少,且管腔细小不规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大鼠皮瓣成活率要高于对照组的成活率(P<0.05)。结论缺血皮瓣采用低剂量的X射线照射会改善其缺血症状,促进大鼠的皮瓣成活,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和推广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皮瓣 放射疗法 低剂量X射线 大鼠 成活 效果
下载PDF
PRP及前列地尔对兔缺血皮瓣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东升 蒋婷 +4 位作者 熊爱兵 彭海涛 杨泽龙 刘强 贺丝雨 《西部医学》 2021年第9期1270-1275,共6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前列地尔注射液及其联合应用对兔缺血皮瓣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0组,每组2只,每只兔背部设计两块以中线对称的10cm×2.5cm大小超长宽比例任意皮瓣,形成每组4个兔背缺血皮瓣模型。...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前列地尔注射液及其联合应用对兔缺血皮瓣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20组,每组2只,每只兔背部设计两块以中线对称的10cm×2.5cm大小超长宽比例任意皮瓣,形成每组4个兔背缺血皮瓣模型。每组随机分为对照瓣及实验瓣1、试验瓣2、试验瓣3。对照瓣:采用局部及静脉均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瓣1:局部注射PRP,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瓣2:局部注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0.8mL/kg);试验瓣3:局部注射PRP,静脉注射前列地尔注射液。术后7d在统一标准下拍照并取材。测量各瓣存活面积,计算皮瓣存活率;HE染色后镜下观察各瓣组织结构层次、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微血管口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D34表达、测量微血管密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术后7d,各瓣远端均发生不同程度坏死,经测量计算后得出:各瓣平均存活面积、存活率、微血管密度、VEGF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实验瓣3>实验瓣1>实验瓣2>对照瓣,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E染色后镜下观察可见:所有实验瓣较对照瓣组织水肿轻,新生毛细血管增多;实验瓣3较对照瓣及实验瓣1、实验瓣2结构、层次更清晰分明,新生毛细血管最多,大部分管腔扩大,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组织水肿轻;实验瓣1较实验瓣2组织结构分明,新生毛细血管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较少,但实验瓣2血管管腔直径更大。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前列地尔注射液单独应用时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兔缺血皮瓣缺血坏死,提高皮瓣存活率,并且二者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PRP) 前列地尔注射液 缺血皮瓣 存活率 VEGF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改善糖尿病大鼠随意皮瓣缺血坏死的机制
12
作者 王晓武 朱仙懂 +4 位作者 王永强 吴志炫 温知楷 吴大洲 陈吉彩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7-98,共12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改善糖尿病大鼠随意皮瓣缺血坏死的分子机制。方法:①建立Wistar大鼠I型糖尿病模型,将这些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组)和实验组(DM+NGF组)两组,设计9 cm×3 cm的改良McFarlane皮瓣并进行皮瓣移植,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改善糖尿病大鼠随意皮瓣缺血坏死的分子机制。方法:①建立Wistar大鼠I型糖尿病模型,将这些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组)和实验组(DM+NGF组)两组,设计9 cm×3 cm的改良McFarlane皮瓣并进行皮瓣移植,观察两组皮瓣的存活情况并统计存活面积。采集大鼠皮瓣组织,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皮瓣存活与血管生成的关系,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研究两组CD31、VEGF血管指标蛋白表达差异以及AGE-RAGE/MAPK-ERK1/2信号通路的变化。②利用建立的高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模型,将细胞实验分为细胞模型组(DM组)和细胞实验组(DM+NGF)组两组,通过CCK-8增殖实验、MCM2+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血管成管实验,分析在高糖环境下NGF对HUVE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形成的影响。利用STRING数据库探讨NGF对VEGF、SDF1α、HIF-1α、PDGFA、TGF-β1等常见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互作情况以及功能富极化分析;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NGF对其表达的影响。通过RNA-seq测序和Western blot分析NGF对HUVEC的影响机制。结果:动物实验方面:DM+NGF组比DM组皮瓣存活面积多(P<0.01);CD31免疫组化染色发现DM+NGF组CD31阳性微血管密度比DM组高(P<0.01),且DM+NGF组CD31和VEGF表达均较DM组高(P<0.05);而皮瓣组织AGE-RAGE/MAPK-ERK1/2信号通路的RAGE下降(P<0.05),而p-ERK1/2上调(P<0.05)。细胞实验方面:成功建立了25 mmol/L高糖模型,100 ng/mL NGF能促进HUVEC的增殖(P<0.01);与DM组比,DM+NGF组的细胞迁移和细胞血管生成能力明显加强(P<0.01),且DM+NGF组的VEGF、PDGFA、HIF-1α、Arg-1和bFGF相对表达量更高(P<0.05),而KEGG和GO功能富集化富集结果主要与血管形成和AGE-RAGE/MAPK-ERK1/2信号通路途径等相关。结论:NGF可能通过影响AGE-RAGE/MAPK-ERK1/2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大鼠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从而改善随意皮瓣的缺血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皮瓣 转录组学 神经生长因子 AGE-RAGE信号通路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及优势
13
作者 何波 何志军 +3 位作者 刘涛 马岁录 魏晓涛 王威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4065-4071,共7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和诱导血管新生等作用而被用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作用机制和最新进展,为其进一步理论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NK...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和诱导血管新生等作用而被用于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的作用机制和最新进展,为其进一步理论研究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间充质干细胞;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条件培养基;外泌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血管新生”。英文检索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flap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onditioned medium;exosomes;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ory reaction;Angiogenesis”。检索2010年以来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文章剔除研究内容与文章主题关系不大、质量较差及内容陈旧文献,最终纳入74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间充质干细胞在抗氧化、抑制炎性反应及诱导血管新生等方面作用显著,在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蕴含着巨大潜力。②然而,间充质干细胞自身的缺陷及近年来治疗效果的下降使间充质干细胞的发展和应用陷入了瓶颈期,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及其外泌体和间充质干细胞可塑性研究应运而生,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间充质干细胞。③因此,更全面地了解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和最新治疗进展,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条件培养基 外泌体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血管新生
下载PDF
活化蛋白C通过调控Nrf-2/HO-1信号通道改善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王浩 杨建强 +2 位作者 张彬 柯友群 湛梅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66-70,共5页
目的:研究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观察术后72 h内模型大鼠皮瓣形态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皮... 目的:研究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药物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20只。观察术后72 h内模型大鼠皮瓣形态变化,HE染色观察大鼠皮瓣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法染色观察皮瓣组织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水平,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分别测定皮瓣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皮瓣组织中Nrf-2、HO-1、γ-GC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皮瓣红肿、坏死程度、病理损伤程度减弱;TUNEL法染色观察,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皮瓣组织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ELISA法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TNF-α、IL-6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Westernblot法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Nrf-2、HO-1、γ-GCS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升(P<0.05)。结论:APC能改善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减少细胞凋亡、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蛋白C Nrf-2/HO-1信号通道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组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基于TMT蛋白组学探讨消肿止痛合剂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马岁录 何志军 +3 位作者 刘涛 李岩 何元旭 何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87-1997,共11页
目的应用Tandem Mass Tag(TMT)体外定量蛋白组学技术研究消肿止痛合剂治疗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Flap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FIRI)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肿止痛合剂组(消肿组),每组10只;正常... 目的应用Tandem Mass Tag(TMT)体外定量蛋白组学技术研究消肿止痛合剂治疗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Flap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FIRI)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肿止痛合剂组(消肿组),每组10只;正常组腹腔麻醉后切开背部约5 cm*6 cm皮肤及其皮下筋膜,未游离皮瓣,模型组与消肿组腹腔麻醉后完全游离背部大小约5 cm×6 cm带蒂皮瓣,模拟FIRI;消肿组给予消肿止痛合剂灌胃(1.8 mL·kg^(-1)),每天1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8 mL·kg^(-1)),每天1次,3组大鼠连续灌胃7天;7天后取大鼠背部皮瓣组织进行TMT蛋白组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通路富集(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共同差异蛋白分析,并建立差异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结果本次实验通过蛋白质定量共筛选出5005个蛋白质,其中鉴别到4996个蛋白质,筛选出消肿组/模型组之间141个上调和132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有机体细胞代谢、细胞组分的发生与结合、分解代谢、细胞器形成、线粒体形成、细胞内物质催化、分子结合、水解酶活化、核苷酸调节等分子机制。KEGG通路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有机体细胞代谢、核糖体转录翻译、蛋白酶体系统、细胞周期等信号通路。PPI分析发现共同表达差异蛋白Mrpl32、Psma2、Mrpl34、Psma4、Psmb1、Srp9位于相互作用网络的关键节点。结论消肿止痛合剂治疗大鼠FIRI可能与线粒体核糖体相关信号通路、20S蛋白酶体系统信号通路等有关,其中差异蛋白Mrpl32、Psma2、Mrpl34、Psma4、Psmb1可能是药物发挥作用的关键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痛合剂 TMT蛋白组学 缺血再灌注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自噬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
16
作者 朱克玉 宋渊 +3 位作者 沈稼轩 乔靖 韩潇 王恒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431-436,共6页
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指组织经历缺血、重新获得血液灌注或供氧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损伤,是导致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钙超载、铁死亡、细胞凋亡等是目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发生机制... 皮瓣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指组织经历缺血、重新获得血液灌注或供氧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损伤,是导致皮瓣坏死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钙超载、铁死亡、细胞凋亡等是目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发生机制。皮瓣发生缺血、缺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刺激时常常会启动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进而加重皮瓣I/R损伤。中医药具有多通路、多靶点协同作用,能够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自噬途径,改善I/R病理改变,发挥防治I/R损伤的作用。本文介绍内质网应激-自噬在I/R中的作用,并总结中药单体、中药及中药复方干预内质网应激、自噬相关因子治疗I/R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I/R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提高皮瓣成活率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内质网应激 自噬 中药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研究进展
17
作者 梁旭东 沈稼轩 +3 位作者 张团庄 乔靖 朱克玉 宋渊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flap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FIRI)是指皮瓣在较长时间缺血的情况下重获血液灌流或氧供后反而损伤加重的现象。该文主要阐述了中医学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从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 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flap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FIRI)是指皮瓣在较长时间缺血的情况下重获血液灌流或氧供后反而损伤加重的现象。该文主要阐述了中医学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的认识,从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抑制钙超载和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进行多中心、多角度的探讨,并对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献进一步归纳、总结,以期今后在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及研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医药 病因病机 综述
下载PDF
消肿止痛合剂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代谢组学作用机制
18
作者 何波 何志军 +1 位作者 刘涛 马岁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653-3659,共7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消肿止痛合剂能够缓解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关于其代谢组学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尚未报道。目的:探究消肿止痛合剂抗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代谢组学相关...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消肿止痛合剂能够缓解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关于其代谢组学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尚未报道。目的:探究消肿止痛合剂抗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利用代谢组学相关技术分析正常大鼠、模型大鼠以及给予消肿止痛合剂干预后大鼠血清样本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差异,检索及鉴定生物标志物并构建代谢通路。结果与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够显著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皮瓣组织的病理变化。筛选出显著性差异代谢物丙二酸和3-(3羟基苯基)丙酸,将差异代谢物导入在线数据库MetaboAnalyst 4.0及KEGG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得出消肿止痛合剂干预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代谢的途径涉及嘧啶代谢、苯基丙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消肿止痛合剂通过对嘧啶代谢、苯基丙氨酸等代谢通路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调节,为阐明消肿止痛合剂治疗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痛合剂 代谢组学 缺血再灌注 丙二酸 3-(3羟基苯基)丙酸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移植促进缺血皮瓣存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易成刚 郭树忠 +6 位作者 张琳西 刘忠 韩岩 夏炜 舒茂国 艾卫兵 伍锦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3-478,共6页
目的探讨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移植于裸鼠随意皮瓣,皮瓣早期断蒂... 目的探讨VEGF165基因转染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移植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皮瓣存活率。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血中EPCs,利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体外转染EPCs,然后移植于裸鼠随意皮瓣,皮瓣早期断蒂。结果脐血中分离培养的EPCs表达CD34、KDR及CD133,VEGF165基因转染EPCs体外及体内检测均有VEGF165蛋白的表达。转染VEGF165基因的EPCs组和EPCs组移植裸鼠皮瓣后,EPCs整合到缺血部位新生血管中,与对照组的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7 2% ±2 8%、60 3% ±2 1%、34 2% ±1 8% (P<0 05 ),而且前二组毛细血管密度、血流灌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 05)。术后第7d时三组皮瓣中的EPCs密度分别为136个/mm2 ±10个/mm2、75个/mm2 ±6个/mm2、0个/mm2 (P<0 05 ); 第11天时EPCs密度分别为305个/mm2 ±26个/mm2、199个/mm2 ±18个/mm2、0个/mm2 (P<0 05)。结论脐血中的EPCs体外培养后移植体内可促进缺血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而转染VEGF165基因的EPCs具有更强大的促血管新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165 缺血皮瓣 移植 基因转染 血管内祖细胞 血管新生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活率 密度 存活
原文传递
外用前列腺素E_1治疗缺血皮瓣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迟 于东宁 +3 位作者 王浩 马春旭 陈辉 孙永华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 观察外用不同浓度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皮瓣血液循环障碍的疗效。  方法于 30只兔背部两侧各制作 1条超长比例皮瓣 (长 6 .0cm、宽 2 .5cm)。配制质量浓度 0 .2 %、0 .4 %、0 .8%的PGE1乳膏涂抹于皮瓣表面 ,依次分为A、B、C 3个... 目的 观察外用不同浓度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皮瓣血液循环障碍的疗效。  方法于 30只兔背部两侧各制作 1条超长比例皮瓣 (长 6 .0cm、宽 2 .5cm)。配制质量浓度 0 .2 %、0 .4 %、0 .8%的PGE1乳膏涂抹于皮瓣表面 ,依次分为A、B、C 3个用药组 ,每组 10条皮瓣。以实验兔自身对侧皮瓣涂抹无PGE1的基础乳膏为对照组 ,共 30条。于用药前、用药后 5、10、15、2 0、30、4 5、6 0min观测皮瓣的血液灌流情况。用药后 2h取皮瓣组织标本 ,染色后行病理学观察并镜下测量皮瓣内微血管管腔横截面积。于术后 3d测定皮瓣的成活面积 ,计算其相对成活长度。在此基础上 ,对 7例临床上可能出现坏死的皮瓣外用 0 .4 %PGE1乳膏 ,观察皮瓣的转归。 结果 动物实验中可见A、B、C组用药后皮瓣的血流灌注单位明显升高 ,普遍于用药后 30~ 6 0min达到高峰 ,分别为 (8.4± 0 .5 )、(9.1± 0 .9)、(15 .6± 1.9)Pu。与对照组 (6 .1± 0 .7)~ (6 .2± 0 .8)Pu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0 5);显微镜下见A、B、C组皮瓣内微血管明显扩张 ;术后A、B组实验兔的皮瓣成活面积和相对成活长度较其他组明显升高 (P <0.0 1)。7例患者用药后皮瓣远端全部成活。  结论 外用 0 .2 %、0 .4 %的PGE1软膏可明显改善皮瓣的血液灌流 ,促进皮瓣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缺血皮瓣 临床观察 外科 血液灌注 整形外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