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11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机制
1
作者 马建伟 杜会博 温晓竞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77-80,共4页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坏死性凋亡的影响
2
作者 王海丽 杨爱玲 +2 位作者 刘兆东 郭达茹 潘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参照改良Zea-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模型,观察七氟醚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 目的参照改良Zea-longa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模型,观察七氟醚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实验,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4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七氟醚预处理(Spre)组、七氟醚后处理(Spo)组,每组各10只。造模结束后,采用Longa评分法评测神经行为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Caspase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相对于Sham组,IR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MDA水平、NOX4、Caspase3的表达、神经元凋亡数明显升高,SOD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Spre组和Spo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MDA水平、NOX4、Caspase3的表达、神经元凋亡数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中,七氟醚预处理和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导致的神经元坏死性凋亡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灸法预处理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蒋洁 刘娟 +2 位作者 于燕艳 杨越 王千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488-2493,共6页
背景:艾灸预处理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在前驱症状出现时给予艾灸预处理在多种疾病发病过程中可明显减轻发病症状,延缓发病进程,但其具体起效机制仍待研究。目的:探讨SIRT1/FoxO3通路在灸法预处理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 背景:艾灸预处理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在前驱症状出现时给予艾灸预处理在多种疾病发病过程中可明显减轻发病症状,延缓发病进程,但其具体起效机制仍待研究。目的:探讨SIRT1/FoxO3通路在灸法预处理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灸法预处理组、灸法预处理+EX527(SIRT1抑制剂)组,每组各12只。灸法预处理组在造模前给予百会、大椎、足三里麦粒灸,每穴灸3壮,每日1次,共治疗7 d;灸法预处理+EX527组在每次艾灸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15 mg/kg)。在末次艾灸30 min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模型,脑缺血处理2 h后,拔除中动脉线栓,再灌注12 h;假手术组仅给予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剥离,而并不插入线栓。再灌注12 h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TC染色法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试剂盒检测梗死组织中氧化应激因子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区中SIRT1、FoxO3、p-FoxO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缺血再灌注12 h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模型组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灸法预处理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灸法预处理组低于灸法预处理+EX527组(P<0.05)。②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明显梗死灶,模型组大鼠右侧脑组织可见明显缺血灶(P<0.01),灸法预处理组大鼠右侧梗死体积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灸法预处理+EX527组大鼠右侧梗死体积较灸法预处理组变大(P<0.01)。③再灌注12 h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丙二醛表达明显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和灸法预处理+EX527组相比,灸法预处理组丙二醛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④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IRT1、FoxO3、p-FoxO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灸法预处理组SIRT1、FoxO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明显升高(P<0.01),p-FoxO3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灸法预处理+EX527组相比,灸法预处理组SIRT1、FoxO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升高(P<0.05),p-FoxO3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论:灸法预处理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FoxO3通路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SIRT1 FoxO3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缺血后处理减轻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李爱梅 吴建江 +1 位作者 姜巧巧 戴晓雯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13,共6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缺血后处理(IPostC)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15周龄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D-SO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n=10)和NAC联合缺血后处理组(D-NAC+IP...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缺血后处理(IPostC)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15周龄雄性db/db糖尿病小鼠30只,分为假手术组(D-SO组,n=10)、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R组,n=10)和NAC联合缺血后处理组(D-NAC+IPostC组,n=10)。D-SO组小鼠开胸后不做任何处理;D-I/R组小鼠干预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60 min,后复灌15 min。D-NAC+IPostC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前30 min腹腔注射NAC150 mg/kg,缺血后处理的干预方式为小鼠缺血60 min后即刻进行3个周期再灌注/缺血,然后再灌注15 min。于再灌注结束后颈动脉取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检测湿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计算肺损伤评分,测定肺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D-SO组比较,D-I/R组小鼠光镜下病理学损伤严重(P<0.05),肺W/D比值增加(P<0.05),血清TNF-α、CRP水平降低(P<0.05),MCP-1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MDA含量增加(P<0.05),SOD及GSH活性降低(P<0.05),肺组织HIF-1α及VEGF表达上调(P<0.05)。与D-I/R组比较,D-NAC+IPostC组肺组织镜下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P<0.05),肺W/D比值降低(P<0.05),血清TNF-α、MCP-1水平降低(P<0.05),CRP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氧化应激因子MDA含量降低(P<0.05),抗氧化应激因子SOD及GSH活性升高(P<0.05),肺组织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表达增高(P<0.05)。结论NAC联合IPostC可减轻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小鼠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肺损伤 N-乙酰半胱氨酸 缺血后处理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1年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5
作者 张丽娜 张艳阁 伍永权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1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20年5月经手术治疗髋部骨折老年患者314例,男116...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1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s)的影响。方法:2015年4月至2020年5月经手术治疗髋部骨折老年患者314例,男116例,女198例;年龄60-76岁;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Ⅱ-Ⅲ级。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根据是否进行RIPC将患者分为两组,157例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应用RIPC为干预组,男56例,女101例,年龄(68.12±7.13)岁;另157例为对照组,男60例,女97例,年龄(68.24±7.0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MACEs事件。结果:应用RIPC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非致命性心搏停止、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严重心律失常、周围动脉血栓形成、心血管疾病再住院、术后1年全因死亡影响的OR值分别是1.269、1.304、0.977、1.089、1.315、1.335、0.896、0.774、1.19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部骨折术后1年内,RIPC并未明显影响改变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非心脏手术中RIPC对临床心血管结局的长期影响需要在适当的随机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髋部骨折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膜修复蛋白MG53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章征兵 万彩云 +3 位作者 罗春芳 冯应辉 李明 ZOU Yong 《江西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237-239,243,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膜修复蛋白MG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需要手术纠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C组为对照组,S组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七氟醚吸入30 min,维持1.0 MAC,随后洗...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膜修复蛋白MG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需要手术纠治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C组为对照组,S组为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于气管插管后给予七氟醚吸入30 min,维持1.0 MAC,随后洗脱10 min,使主动脉阻断前七氟醚吸入浓度为零;C组则单纯行空-氧混合通气,其余两组患儿麻醉方案相同。两组患儿分别于诱导(T0)和主动脉开放3 h(T1)、6 h(T2)经中心静脉抽血测定CK-MB、cTnl的浓度,并在CPB开始前(T3)和心脏再灌注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20 min(T4)后,剪取适量未损伤的右心耳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中MG53蛋白的表达,同时记录患儿术后临床指标。结果组内比较T1、T2时S组和C组的CK-MB、cTnI较T0时增高(P<0.05);组间比较,S组的CK-MB、cTnI在T1、T2时较C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时两组MG53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时两组患儿MG53蛋白表达量均较T3时低(P<0.05);同时T4时S组MG53表达量高于C组(P<0.05);两组患儿术后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增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修复蛋白MG53的表达,从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MG53
下载PDF
双下肢缺血后处理保护再灌注心肌时效性及对线粒体通路调控的研究
7
作者 邢大一 张涌 +4 位作者 李毅 梁法禹 王志斌 郭林静 秦东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5,共9页
目的:观察双下肢缺血后处理(即远隔器官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保护缺血再灌注小鼠心肌的时效性及对心肌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和坏死通路的调控。方法:成年雄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 目的:观察双下肢缺血后处理(即远隔器官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保护缺血再灌注小鼠心肌的时效性及对心肌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和坏死通路的调控。方法:成年雄性C57BL/6J野生型小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组、缺血后处理组、RIpostC组及RIpostC延迟1、5、10、15、30和60 min组。阻断左冠脉45 min,再灌注24 h,建立MI/R模型;气囊袖带阻断双下肢血流5 min,再灌注5 min,实施RIpostC。再灌注24 h后,Evans blue和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与血清心肌钙蛋白I变化。TUNEL和高迁移率族盒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1,HMGB1)染色观察心肌凋亡和坏死;线粒体水肿实验观察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MI/R组比较,RIpostC及RIpostC延迟1、5、10和15 min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RIpostC延迟30和60 min组则无明显改变。缺血后处理与RIpost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类似保护效应。RIpostC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坏死发生。RIpostC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亲环蛋白D(cyclophilin D,CypD)、Bax和Bak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心肌再灌注后15 min内实施RIpostC能够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保护作用与缺血后处理类似;RIpostC通过调控线粒体依赖性凋亡和坏死通路减轻M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远隔器官缺血后处理 细胞凋亡 坏死 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点”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钠钙交换体1的影响
8
作者 宁文华 李礼 +6 位作者 张宝瑜 杨沙 张丽丽 樊小农 沈燕 张亚男 王舒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相、不同缺血区域钠钙交换体1(NCX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0、1、2和24 h亚组,每亚组各7只。电针刺激大鼠“百会”...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永久性脑缺血大鼠不同时相、不同缺血区域钠钙交换体1(NCX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再分0、1、2和24 h亚组,每亚组各7只。电针刺激大鼠“百会”、双侧“内关”和“三阴交”,疏密波,频率2/15 Hz,强度1 mA,每次20 min,连续5 d。于末次电针后2 h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观察电针预处理对不同时相(0、1、2和24 h)、不同缺血区域(缺血区、非缺血区)皮层NCX1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的调控模式。结果:缺血区,3组间0 h时相NCX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NCX1蛋白表达于1、2和24 h均低于同时相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NCX1蛋白表达于1 h、2 h显著高于同时相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24 h降至最低,与同时相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缺血区,3组间0 h时相NCX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CX1蛋白表达于2 h、24 h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可上调2 h、24 h时NCX1蛋白表达,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后缺血区、非缺血区皮层NCX1蛋白表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电针预处理可以上调缺血区1 h、2 h NCX1蛋白及非缺血区2 h、24 h NCX1蛋白表达,可能是其脑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预处理 缺血耐受 钠钙交换体
下载PDF
HMGB1-TLR4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在腺苷预处理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9
作者 张振祥 高守媛 +2 位作者 栗延伟 季禾 谭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腺苷预处理对此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新乡医学院动物中心选取体质量220~270 g的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F组(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AP组(腺苷预处理... 目的:探讨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腺苷预处理对此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新乡医学院动物中心选取体质量220~270 g的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F组(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AP组(腺苷预处理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动物行为学评分法对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量化分析,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脑细胞形态结构,TTC染色观察脑梗死并计算梗死部位的体积;IHC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的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应用SPSS26.0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I/R组、AP组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大鼠神经功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其评分均明显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P组神经功能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C染色显示AP组、I/R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F组[(93.670±4.509) mm^(3)、(123.670±7.234) mm^(3) vs (0.000±0.000) mm^(3)],且AP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较I/R组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大鼠的HMGB1、TLR4、NF-κB蛋白均有少量表达,但AP组、I/R组较F组表达显著,且AP组各亚组大鼠的HMGB1、TLR4、NF-κB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可以通过减少HMGB1、TLR4、NF-κB蛋白的表达,进而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HMGB1 TLR4 NF-ΚB
下载PDF
七氟烷后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0
作者 唐琼琳 姜静静 +3 位作者 邓静宜 吴晓峰 卢建旺 李恒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692-697,共6页
目的观察七氟烷(Sevo)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老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IRI组)、2%Sevo后处理组(2%... 目的观察七氟烷(Sevo)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健康雄性老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IRI组)、2%Sevo后处理组(2%Sevo组)、3%Sevo后处理组(3%Sevo组),每组10只。除Sham组外余下3组采用左颈总动脉夹闭闭塞法构建CIRI大鼠模型。在模型构建后后处理组分别吸入2%、3%Sevo 30 min,Sham组、CIRI组则自主呼吸30 min。恢复灌注24 h后,使用Garci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灌注72 h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随后收集血清并处死大鼠,利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活性;收集大鼠缺血侧脑皮质组织,通过ELISA实验检测其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10浓度。结果恢复灌注24 h后,CIRI组Garcia评分为(9.932±0.349)分,显著低于Sham组,Sevo后处理组Garcia评分较CIRI组升高,其中2%Sevo组效果显著(P<0.05)。恢复灌注72 h后,CIRI组各时段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Sham组,穿越平台次数亦显著低于Sham组,Sevo后处理各组各时段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升高,其中2%Sevo浓度组表现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RI组大鼠血清LDH、CK、MDA和脑组织IL-1β、IL-6、IL-10水平分别为(614.89±76.48)U/L、(1369.52±218.03)U/L、(10.68±1.25)nmol/mL和(2.91±0.48)pg/mg、(2.89±0.69)pg/mg、(11.62±1.94)pg/mg,均显著高于Sham组,血清SOD水平为(89.15±6.12)U/mL,显著低于Sh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vo后处理组各指标水平趋势与之相反,其中2%Sevo浓度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对CIRI大鼠有明显的脑部保护作用,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并能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与脑内炎症反应,以2%Sevo浓度效果最显著。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后处理 学习记忆功能 氧化应激 缺血
下载PDF
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毛艺锟 王士雷 +2 位作者 吴秀云 赵芹 李瑜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5-129,133,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PF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I/R+七氟烷后处理组(ISP组)、脑I/R+七氟烷后处理+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PF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I/R+七氟烷后处理组(ISP组)、脑I/R+七氟烷后处理+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组(ISPB组),每组20只。除S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 h并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脑I/R损伤大鼠模型(S组大鼠只在大脑中动脉下穿线不结扎)。ISP组大鼠于再灌注即刻吸入3%七氟烷30 min,ISPB组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Nrf2抑制剂鸦胆子苦醇(2 mg/kg),其余处理同ISP组。建模成功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随后获取大鼠左心室血及脑组织病理切片,以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联x(Bax)、半胱胺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大鼠脑组织细胞核内外Nrf2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ISP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以及血清IL-1β、TNF-α、MDA水平和脑组织总蛋白Bax、Caspase-3水平均下降(t=5.76~18.39,P<0.05);血清中SOD水平及脑组织总蛋白Nrf2、HO-1、Bcl-2水平均升高(t=5.73~14.08,P<0.05),Nrf2免疫荧光强度增强。与ISP组相比,ISP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以及血清中IL-1β、TNF-α、MDA水平和脑组织总蛋白Bax、Caspase-3水平均升高(t=3.06~8.19,P<0.05);血清中SOD水平和脑组织总蛋白Nrf2、HO-1、Bcl-2水平均下降(t=2.67~9.01,P<0.05),Nrf2免疫荧光强度减弱。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以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减轻大鼠脑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缺血后处理 缺血 再灌注损伤 NF-E2相关因子2 信号传导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锌转运体Zip1在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大鼠七氟烷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12
作者 方雨露 李佳颖 +1 位作者 贺建东 韩冲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锌转运体Zip1的表达变化与七氟烷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4组: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组、七氟烷后处理组(I/R+SEV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糖尿病...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锌转运体Zip1的表达变化与七氟烷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4组:心肌缺血再灌注(I/R)组、七氟烷后处理组(I/R+SEV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M+I/R组)、糖尿病七氟烷后处理组(DM+I/R+SEV组),每组15只。4组大鼠均采用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M+I/R组和DM+I/R+SEV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8周后腹腔注射35 mg/kg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然后再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SEV组和DM+I/R+SEV组于再灌注开始前1 min,通过挥发罐持续吸入2.5%七氟烷10 min。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浓度;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Zip1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Zip1、Drp1、PINK1、Parki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I/R+SEV组血清cTnI含量和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P<0.05),Zi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p1、PINK1、Parki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DM+I/R组血清cTnI含量和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P<0.05),Zip1表达显著降低(P<0.01),Drp1表达升高(P<0.05),PINK1、Parkin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I/R+SEV组比较,DM+I/R+SEV组血清cTnI含量和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升高(P<0.05),Zip1表达显著降低(P<0.01),Drp1表达显著升高(P<0.01),PINK1、Parkin表达降低(P<0.05)。与DM+I/R组相比,DM+I/R+SEV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七氟烷后处理心肌保护效应的消失可能与糖尿病大鼠心肌Zip1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转运蛋白Zip1 缺血再灌注损伤 自噬 七氟烷后处理 糖尿病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及神经损伤的影响
13
作者 费增焱 栗延伟 +1 位作者 谭军 薛倩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变化以及腺苷对脑IR损伤大鼠的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腺苷预处理(AP)组,每组12只。AP组大鼠造模前每天...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变化以及腺苷对脑IR损伤大鼠的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腺苷预处理(AP)组,每组12只。AP组大鼠造模前每天腹腔注射2 mL腺苷注射液,连续3 d;Sham组及IR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连续3 d。IR组和AP组大鼠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Sham组大鼠仅分离颈动脉,不结扎血管。造模2 h后,采用5分制神经行为学评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估。恢复大脑中动脉血流灌注24 h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出脑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缺血半暗带区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的共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中M1型小胶质细胞释放的促炎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M2型小胶质细胞释放的抗炎因子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相对表达量。结果IR组及AP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Sham组,IR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AP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脑组织中细胞结构完整,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排列紧密,无间质水肿;IR组大鼠脑组织中细胞结构明显破坏,细胞排列不整齐,间质疏松,胞体内出现空泡;AP组大鼠脑组织中细胞结构较IR组完整,正常细胞数量较多,排列较整齐,细胞核较完整。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IR组、AP组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区域M1型、M2型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高于Sham组,IR组大鼠M1型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高于AP组,M2型小胶质细胞数显著低于AP组(P<0.05)。qRT-PCR结果显示,IR组、AP组大鼠脑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NOS和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TGF-β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Sham组(P<0.05);AP组大鼠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NOS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IR组(P<0.05),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TGF-β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IR组(P<0.05)。结论AP可促进大鼠脑IR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由M1型极化为M2型,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增加抗炎因子的释放,对脑IR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 M1型小胶质细胞 M2型小胶质细胞 炎症
下载PDF
运动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区VEGF/VEGFR2/Dock6信号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孙晓莹 周璐 +4 位作者 唐丽亚 刘锦灿 蒋心如 瞿启睿 艾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0-177,共8页
目的:从VEGF/VEGFR2/Dock6信号途径探索运动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每组18只。造模前,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处理,运动... 目的:从VEGF/VEGFR2/Dock6信号途径探索运动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侧脑组织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每组18只。造模前,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处理,运动预处理组大鼠给予适应性跑步训练3d,电动跑台坡度为0°,速度10m/min,每天1次,每次20min。适应性训练结束后,运动预处理组给予为期3周的正式跑步训练,每周连续训练6d,休息1d,电动跑台坡度为0°,速度15m/min,30min/d。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采用Koizumi栓线法加以改良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皮肤,不插栓线。采用Zea-Longa评分和改良神经严重程度评分(mNSS)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缺血侧大脑皮质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侧大脑皮质CD31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测定VEGFA、VEGFR2、Dock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Zea-Longa评分:再灌注麻醉清醒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2组大鼠Zea-Longa评分均增高(P<0.01),且2组间Zea-Longa评分无显著性意义;再灌注72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Zea-Longa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运动预处理组大鼠Zea-Longa评分显著降低(P<0.05)。②mNSS评分:再灌注72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mNSS评分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运动预处理组大鼠mNSS评分显著降低。③TTC染色: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大(P<0.01);与模型组相比,运动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相对减小(P<0.05)。④HE染色: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出现显著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运动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病理学改变减轻。⑤CD31免疫组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中CD31(P<0.01)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运动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中CD31(P<0.01)进一步升高。⑥VEGF、VEGFR2、Dock6蛋白质免疫印迹: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VEGF(P<0.05)、VEGFR2(P<0.05)、Dock6(P<0.01)蛋白表达含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运动预处理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中VEGF(P<0.05)、VEGFR2(P<0.05)、Dock6(P<0.01)蛋白表达含量进一步升高。结论:运动预处理可有效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以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激活VEGF/VEGFR2/Dock6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运动预处理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细胞分裂蛋白6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通过调控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损伤
15
作者 贺春艳 李丹 +4 位作者 张燚格 何妙嬴 柳冬冬 唐雅妮 王超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抽取6只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剩余大鼠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失(MIRI)大鼠模型,并在造模前1周分别进行电针内关预处理、雷帕...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抽取6只为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剩余大鼠采用冠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失(MIRI)大鼠模型,并在造模前1周分别进行电针内关预处理、雷帕霉素预处理和雷帕霉素+电针内关预处理。造模结束后用HE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CK-MB和IL-6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Beclin1、Caspase3及磷酸化的AKT、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肌纤维断裂减少、细胞间质出血减少,其损伤程度与假手术组较为接近;与雷帕霉素组比较,雷帕霉素+电针组心肌纤维断裂减少、细胞水肿程度减轻。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K-MB、IL-6、Beclin1和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AKT、p-mTOR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CK-MB、IL-6、Beclin1和Caspase3表达明显下调,p-AKT、p-mTOR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雷帕霉素+电针组大鼠IL-6、CK-MB、Beclin1和Caspase3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p-AKT、p-mTOR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电针内关预处理减轻大鼠MIRI可能与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预处理 内关 细胞自噬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药物预处理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亚茹 胡宇凡 +1 位作者 闫瑾 朱正华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肝部分切除术和肝移植术是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及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方法。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则是此两类手术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之一,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提示,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HIRI。其中,经... 肝部分切除术和肝移植术是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及终末期肝病的重要方法。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则是此两类手术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之一,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预后。大量基础及临床研究提示,预处理可以有效减轻HIRI。其中,经典缺血预处理效果确切,但临床实际应用受限;远程缺血预处理临床效果仍存争议;而药物预处理受到更多重视,包括减轻炎症反应或氧化应激反应的药物、抑制特异性酶的药物、改善肝脏微循环的药物、拮抗Ca^(2+)超载的药物等。目前最具临床应用前景的药物包括甲基强的松龙、右美托咪定、乌司他丁、七氟醚、褪黑素等。联合用药可能具有更大潜在价值,但需要更多临床高等级证据支持。本文对临床可减轻HIRI的药物预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为接受肝部分切除术或肝移植术患者的早期肝脏功能恢复和远期预后改善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预处理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切除术 肝移植
下载PDF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芸燕 张传武 +4 位作者 陈靖 曾名望 杨超 张文福(综述) 梁伟东(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AIS治疗过程中造成缺血脑组织二次损伤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多发病,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是AIS治疗过程中造成缺血脑组织二次损伤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关于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认为IRI是多种损伤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炎症因子的分泌和炎性细胞的浸润,在这一损伤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分泌可诱导神经元凋亡或坏死,引起微血管功能障碍,继发脑出血或脑水肿,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性损伤。炎症相关基因的功能多态性可能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结局的重要因素。研究证实,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可通过调控神经炎症等机制有效减轻AIS患者缺血后脑组织IRI,产生脑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炎症反应的调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防治策略及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缺血预处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肺癌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8
作者 陆微 朱丹艳 +2 位作者 姜小峰 饶效 彭文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4期19-23,共5页
目的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探究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ermissive hypercapnia,PHC)联合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对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脑氧饱和度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择期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2例。对照组术中正常通气,联合组给予允许PHC并进行RIPC,PaCO_(2)保持在45~50mmHg(1mmHg=0.133kPa)。记录术前(T_(0))、单肺通气后10min(T_(1))、单肺通气后30min(T_(2))、肺复张后10min(T_(3))及手术结束时(T_(4))5个时间点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jugular venous blood,SjvO_(2))、计算脑氧摄取率(cerebral oxygen extraction rate,CERO_(2))和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值(CaO_(2)-CjvO_(2))。监测上述5个时间点心率(heart rate,HR)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记录术前1d和术后1d、3d认知功能评分;术前、术后24h及术后48h检测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Aβ)及S100β蛋白(S100β);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T_(1)至T_(4)时刻联合组患者rSO_(2)、SjvO_(2)高于对照组而CaO_(2)-CjvO_(2)及CERO_(2)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0至T_(4)时刻MAP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d联合组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术后24h及术后48h联合组患者血清中NSE、Aβ及S100β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相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联合RIPC可提高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的脑氧饱和度,改善脑氧代谢水平,降低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β淀粉样蛋白及S100β蛋白水平,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远端缺血预处理 肺癌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远隔缺血预处理分离液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19
作者 戴文俊 裴汉军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87-92,共6页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分离液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时间对照组、H/R、RIPC处理组、自噬干预组。时间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培养,RIPC组细胞使用RIPC分离液预处理,自...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分离液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缺氧/复氧(H/R)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HK-2细胞分为时间对照组、H/R、RIPC处理组、自噬干预组。时间对照组细胞在正常条件下培养,RIPC组细胞使用RIPC分离液预处理,自噬干预组细胞在RIPC处理基础上,加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后三组细胞使用三气培养箱进行H/R构建损伤模型。模型成功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状态,应用Western blot观察LC3Ⅱ/Ⅰ蛋白、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镜下示RIPC分离液可明显减轻H/R对HK-2细胞的损伤,加入自噬抑制剂,RIPC分离液对HK-2细胞H/R损伤的保护作用被阻断。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IPC分离液可使HK-2细胞线粒体中的自噬特异性蛋白LC3Ⅱ/Ⅰ、Beclin1表达水平增高。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H/R组比,RIPC组LC3及Beclin1的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加入自噬抑制剂,HK-2细胞线粒体中的自噬特异性蛋白LC3Ⅱ/Ⅰ、Beclin1表达降低,LC3及Beclin1的mRNA表达量同时也明显降低。结论:RIPC分离液对HK-2细胞H/R后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隔缺血预处理分离液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 缺氧/复氧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有肺保护作用:160例随机对照试验
20
作者 杨杨 刘刚 +1 位作者 欧毅 鹿文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40)、艾司氯胺酮组(SK组,n=40)、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组,n=40)、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组(SKR组,n=40)。在麻醉诱导前,SK组以艾司氯胺酮0.5 mg/kg(稀释成10 mL)静脉注射;R组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阻断一侧下肢血流5 min,然后恢复血流5 min,重复3次;SKR组联合上述两组处理方法;C组静脉给10 mL生理盐水,并仅于左下肢腘窝上1~2 cm绑止血带(无压力)30 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0.5 h(T0.5)、单肺通气1 h(OLV T1)、双肺通气后1 h(T3),抽取患者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采集静脉血样,ELISA测定法检测诱导前(T0)、OLV 1 h(T1)、OLV 2 h(T2)、双肺后1 h(T3)、术后24 h(T4)时间点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SP-D),克拉拉细胞蛋白16(CC-1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最终C组有35例患者,R组33例患者,SK组34例患者,SKR组32例患者纳入分析。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SK组及R组相比,SKR组的CC-16、SP-D、TNF-α浓度更低(P<0.05);与C组相比,SK组、R组及SKR组住院时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低,且SKR组住院时间较SK组及R组更短,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抗炎反应,减轻急性肺损伤,缩短肺癌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 肺癌 肺损伤 肺保护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