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未成年人的网络媒介使用及个人信息保护--以检例第141号为切入点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清河 时潇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5-34,共10页
党和政府对媒体的管理,表征为对顶层制度设计、人财物配置、传播内容规制、媒体经管机制等多维化层面的立体统筹与监管。当前,强化和优化对未成年人涉网权益的保护,既是推进“党管媒体”方式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更是营造“清朗”网络环... 党和政府对媒体的管理,表征为对顶层制度设计、人财物配置、传播内容规制、媒体经管机制等多维化层面的立体统筹与监管。当前,强化和优化对未成年人涉网权益的保护,既是推进“党管媒体”方式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更是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的必由之环。《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制定和修订,为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全链条的机制框架,但检例第141号案例中未成年人涉网被害的现实,仍反映出当前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媒介时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护未成年人的媒介使用权利和个人信息权利,应从以下五个维度展开:其一,在顶层设计上,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治理,从法律适用、裁判执行等方面建立起综合司法保护机制;其二,在政策规制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强化行政力量行业监管,发挥行政合力,落实普法责任制;其三,在制度优化上,司法部门与行政监管部门完善行刑衔接制度及其实践;其四,监护人和学校提高网络素养及安全意识,提高对未成年人媒介使用的干预水平;其五,互联网平台与网络媒体等相关企业不断推进行业自律和社会责任履践机制等。要对网络媒体等网络平台治理综合施策,堵塞漏洞,以达到“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网络媒介使用 个人信息保护 网络媒体治理 党管媒体
下载PDF
网络媒介使用对中国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龙 卢春天 +2 位作者 曾玉华 马波 金玉柱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61,共8页
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数据,探讨网络媒介使用对中国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影响效应在地域与阶层之间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网络媒介使用对居民体育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过度媒介使用则会降低居民体育... 利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数据,探讨网络媒介使用对中国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影响效应在地域与阶层之间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网络媒介使用对居民体育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过度媒介使用则会降低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网络媒介使用对居民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域和阶层异质效应,即相对于城市与东部地区,网络媒介使用对农村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影响效应更大;与较高阶层相比,网络媒介使用对较低阶层群体的影响效应更明显。研究认为,加快中国互联网普及,促进网络媒介与体育深度融合,对提升居民体育参与的公平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参与行为 网络媒介使用 城乡差异 阶层区隔 异质性分析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下载PDF
网络媒介使用如何影响在线政治参与?——基于“心理倾向—情境认知”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天山 《国际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30,共25页
网络媒介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存伦理与活动方式,也重新形塑了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在线政治参与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本文尝试建构“心理倾向-情境认知”分析框架,引入政府信任和政治效能感,探讨网络媒介使用对在... 网络媒介不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存伦理与活动方式,也重新形塑了公民政治参与模式,在线政治参与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参与方式。本文尝试建构“心理倾向-情境认知”分析框架,引入政府信任和政治效能感,探讨网络媒介使用对在线政治参与的影响作用机制。通过对2629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政府信任水平中介网络媒介使用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网络媒介使用负向影响公众的政府信任水平,而公众的政府信任度又负向影响在线政治参与,即网络媒介使用越频繁,对政府的信任度越低,而较低的政府信任度又显著提高了公众的在线政治参与度。同时,政治效能感调节政府信任度与在线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公众的政治效能感越强,政府信任度对在线政治参与的负向影响作用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介使用 政府信任 在线政治参与 政治效能感
原文传递
文化间性与回归:在美中国留学生的网络媒介使用、双文化认同整合与跨文化传播意愿 被引量:4
4
作者 莫莉 卢咏珊 《新闻大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1,116,117,共16页
地方是文化相遇的空间载体。在互联网环境下,身居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在现实物理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感受中美文化相遇的间距与关联,从而形成对两种文化在距离“遥远—接近”和结合“和谐—冲突”方面的认知。本研究以在美中国留学生为研究... 地方是文化相遇的空间载体。在互联网环境下,身居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在现实物理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感受中美文化相遇的间距与关联,从而形成对两种文化在距离“遥远—接近”和结合“和谐—冲突”方面的认知。本研究以在美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究他们对网络媒介的使用如何影响了双文化认同整合和跨文化传播意愿。回归分析发现:对两国网络媒介的使用均有助于提升双文化认同整合水平,其中,中国网络媒介使用显著提升“文化距离”的接近性感知,同时,网络媒介使用通过双文化认同整合正向影响跨文化传播意愿。深度访谈发现,在交融的网络媒介中,自我和他者不断被重新定义,留学生在文化之间借由他者回归自我,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网络媒介使用 文化间性 双文化认同整合
原文传递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大学生媒介使用行为特点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姚思嘉 周江南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11期65-67,共3页
Web3.0时代,当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信息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时,信息将真假难辨。大学生是网民中占比最大的群体,时常活跃在互联网并且热衷于互动,但其价值观尚不完全成熟,容易被煽动情绪,一旦高校发生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极易呈现情... Web3.0时代,当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信息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时,信息将真假难辨。大学生是网民中占比最大的群体,时常活跃在互联网并且热衷于互动,但其价值观尚不完全成熟,容易被煽动情绪,一旦高校发生公共事件,网络舆论极易呈现情绪化的一边倒现象。因此,研究大学生媒介使用行为特点,有助于高校优化网络舆情管理。文章以湖南省5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和访谈调查,总结归纳不同年龄、性别、学校的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方式、面对舆情的态度、对学校舆情管理的评价等。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发生在校园内外的网络事件有着较高的关注度,回应态度不够积极、不能及时回应学生关切、错失解除网络舆情危机最佳时间等都会导致高校引导力、公信力下降。若能及时有效处理网络舆情,抢占舆论先机,不仅能够有效化解危机,还能够提升高校形象,并且在危机事件后部分学生KOL还会自发宣传,真正将舆情“转危为安”。因此研究大学生群体媒介使用行为特点,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高校 网络媒介使用 网络舆情 用户行为
下载PDF
长春市农民网络媒介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以新立城村为例
6
作者 段梦柔 李娇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第11期81-82,共2页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农民应用网络媒体的动机、态度和使用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农民网络媒介使用现状,总结农民在网络媒介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农民虽然对网络媒介的接触率高,但网络媒介接触目的以娱乐社交为主,通过网络...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农民应用网络媒体的动机、态度和使用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农民网络媒介使用现状,总结农民在网络媒介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农民虽然对网络媒介的接触率高,但网络媒介接触目的以娱乐社交为主,通过网络寻找农业生产有效信息的能力较低。本文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农民网络媒介使用能力提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网络媒介使用 农业信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