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13,6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杰 贾仕林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有效性,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要求、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内在需求以及大学生管理的新形势,均使得人文关怀成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有效性的... 切实提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有效性,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基本要求、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的内在需求以及大学生管理的新形势,均使得人文关怀成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需求。在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必须着眼于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做到教育者"目中有人"、教育内容贴近人、教育方法引导人。不仅要看到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功能,更要看到其促进人自身建设的更本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素养教育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2
作者 李嘉慧 陶品月 +4 位作者 梁颖 卢舒雨 梁奕 秦科 陈春锡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为了解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师网络思想政治(简称思政)教育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符合标准的451名教师,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情况调查。研究显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师对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其课程... 为了解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师网络思想政治(简称思政)教育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符合标准的451名教师,进行网络思政教育情况调查。研究显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师对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前景持乐观态度,但其课程思政育人意识需加强,需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政教育能力。建议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完善网络思政教育评价及激励机制,通过综合培训提升教师网络思政素质,建立多样化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以推动高等医学院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附属医院教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型构建——以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闫瑶瑶 赵争东 寇赟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1期31-33,共3页
文章以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型,为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为促使青年... 文章以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型,为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为促使青年一代成长成才,推动国家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模型
下载PDF
信息碎片化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梅 赵鹏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当前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碎片化对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言语的影响力,进一步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效... 新媒体时代,信息碎片化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分析当前新媒体信息传播中的碎片化对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言语的影响力,进一步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效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创新性地提出可操作、可复制的实践路径,着力于工作成效,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信息碎片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提升问题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刚 黄丹晴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在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是适应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增强教育主体的互动沟通能力,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及提升思政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有敏锐的媒介信息觉知意... 在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是适应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增强教育主体的互动沟通能力,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及提升思政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有敏锐的媒介信息觉知意识、成熟的媒介信息处置能力及崇高的媒介道德法治素养。提出了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利用校内资源和实践平台开展理实辅导、通过学科交叉融合达成资源的优势互补、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提升政治引领力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提升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媒介素养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爽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3,共5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传统文化与网络思政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可为网络思政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如何通过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传统文化与网络思政教育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可为网络思政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如何通过新媒体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思政教育进行融合,推进课程建设、主题活动、网络宣传等,构建网络育人新模式,打造文化育人新体系,值得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网络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欢 冯小卫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7,10,共3页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更新、改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以进一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此,只有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困境...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更新、改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以进一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为此,只有从网络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困境进行解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有益的创新教育路径,促进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路径
下载PDF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任杰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3期12-14,共3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仅仅通过传统课堂接收思想政治内容和理论知识,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者来说,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非常重要,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仅仅通过传统课堂接收思想政治内容和理论知识,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者来说,深入研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非常重要,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育内容,拓宽教学方法,进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教育者需要意识到这一点,并相应地做出调整,以确保教学内容更广泛、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载体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吴素红 陈庆宾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美好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发力点和教育效果的检验器。教育实践主体性和交互性发挥不充分,教育内容供给思想力与感召力表达不平...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美好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发力点和教育效果的检验器。教育实践主体性和交互性发挥不充分,教育内容供给思想力与感召力表达不平衡,教育队伍建设专业化与时代化体现不明显,教育环境多维化与多元化融合不顺畅等是影响获得感提升的现实困境。应从教育供给、教育环境和教育队伍建设出发,构建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生态,破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以提升大学生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提升路径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建构与优化——以“带着国旗去旅行”全民网络活动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敏 黄俊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开展已成为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带着国旗去旅行”全民网络爱国活动,以生活叙事活化爱国话语,以数字化+仪式营造爱国活动的共联共境,以寓意驱动建构情感共同体,通过创新性的仪式展演流程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仪式的开展已成为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带着国旗去旅行”全民网络爱国活动,以生活叙事活化爱国话语,以数字化+仪式营造爱国活动的共联共境,以寓意驱动建构情感共同体,通过创新性的仪式展演流程和数字化仪式展演手段,成功地将爱国情感融入网络空间,引起参与者的强烈共鸣。该活动从仪式符号运用、仪式时空构建、仪式展演形式、仪式传播模式四个方面成功地将教育仪式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了全民网络爱国活动的仪式化建构。为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仪式实效,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创新仪式符号话语表现形态、拓展仪式时空、促进仪式教育资源融合共进、扩展仪式传播的多维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仪式 “带着国旗去旅行” 运行机理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11
作者 张志雄 李桂锋 黄国坤 《经济师》 2024年第7期164-165,170,共3页
在新时代下,网络已然成为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平台,其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是适应社会发展、传播现代价值观、弘扬正确舆论导向的迫切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 在新时代下,网络已然成为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的主要平台,其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是适应社会发展、传播现代价值观、弘扬正确舆论导向的迫切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快捷化。如何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文章围绕此目标,从多维度、多角度进行了剖析,探讨有效措施,为全面提升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权 提升策略
下载PDF
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因素分析
12
作者 刘嵘 姜潮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08-109,116,共3页
普及的网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得充分利用好网络,发挥出网络思政重要作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打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主动仗,引... 普及的网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要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得充分利用好网络,发挥出网络思政重要作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打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主动仗,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要因势而谋,梳理网络话语权的发展,阐释网络话语权的内涵和意义,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因素,统筹联动相互促进,引领网络意识形态发展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话语权 因素 分析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数字素养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玉萍 何玲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9期81-84,共4页
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而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开放共享,助推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终身学习,引领专业发展;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彰显育人价值... 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而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开放共享,助推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终身学习,引领专业发展;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彰显育人价值。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数字化意识不足、数字素养培训规范性针对性不强、数字技术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能力欠缺、数字素养评价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对此,可通过增强数字化意识、完善数字化培训体系、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优化评价机制等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增强数字软实力,推动教育数字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 数字素养
下载PDF
面向国家安全素养提升的安全情报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交叉的三重逻辑
14
作者 罗方禄 胡锡晟 +1 位作者 贺林豪 陈琳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24年第4期79-85,共7页
实现维护国家安全目标的前提在于维护安全的主体对安全态势的感知能力不断提升,并成为处置安全风险的正确的人,且该能力可以通过教育主体不断增强国家安全素养来实现。对此,安全情报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但学科发展不均... 实现维护国家安全目标的前提在于维护安全的主体对安全态势的感知能力不断提升,并成为处置安全风险的正确的人,且该能力可以通过教育主体不断增强国家安全素养来实现。对此,安全情报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但学科发展不均衡,各自面临的学科建设现状与现实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文章采用逻辑演绎和比较分析法,指出二者的交叉面临维护国家安全功能拓展不足、安全情报缺乏大众化的支撑等问题;相比安全情报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在面向大众方面较为成熟。推动安全情报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安全教育功能拓展赋能,可采取推进“大安全”与“大思政课”融合、推进全民国家安全素养教育、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情报学等对策。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情报教育都注重人的主体性发挥,二者交叉融合,能共同应对安全风险挑战,维护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素养 安全情报学 思想政治教育 学科交叉
下载PDF
网络直播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15
作者 熊强强 曾美琳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最近几年在互联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影响和推动下,网络直播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大学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构建对大学生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发... 最近几年在互联网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影响和推动下,网络直播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大众休闲娱乐、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大学生起着关键的作用,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构建对大学生自身、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网络直播的影响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大学生价值观,所以,本文对网络直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网络直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以期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和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困境与路径优化
16
作者 李敏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4-19,共6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活”起来和“火”起来的关键环节,也是亟待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数字殖民”催生的意识形态演变风险、内容有待优化、教学实践有待加强等问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活”起来和“火”起来的关键环节,也是亟待深入思考和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数字殖民”催生的意识形态演变风险、内容有待优化、教学实践有待加强等问题。高校需要科学规划顶层设计,构建网络育人的新格局;优化内容生产与传播,夯实网络育人的新基建;发挥“网红”的正向激励作用,探索网络育人的新举措;建设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拓展网络育人的新场域,这些举措是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高质量发展 路径
下载PDF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挑战与优化路径
17
作者 佘时珍 《党政干部论坛》 2024年第8期40-41,共2页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的、旨在通过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和引导教育客体的思想和行为,并推动双方互动成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现实的人在网络环境下与他人以及现实世界关系的总和。高校网络思想政...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的、旨在通过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影响和引导教育客体的思想和行为,并推动双方互动成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现实的人在网络环境下与他人以及现实世界关系的总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高校时代新人培育的质量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关系 教育客体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路径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维探赜
18
作者 华敏 魏浩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56,共8页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具有强大技术优势,能够有效助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从价值逻辑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把握、内容丰富以及交互创新提供技术赋能。但同时,生成式人...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具有强大技术优势,能够有效助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发展。从价值逻辑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现实应用,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把握、内容丰富以及交互创新提供技术赋能。但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介入也可能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主体失语、客体失聪、内容失真,甚至意识形态失控的风险挑战。鉴于此,必须着力强化教育主客体技术素养,以摆脱“技术依赖”,打破“信息茧房”;打造基于自主数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变“数据未知”为“数据已知”;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透明“算法黑箱”,使之“为我所用”;建立人机一体化教育平台,打造“网络思政”的“智能空间”,从而真正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流价值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19
作者 石莉 韩玲玲 张乐乐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3期49-53,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然后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包括重视算法与数据伦理,从源头上防范,在过程中化解;保持价值理性与技术理性;增强智能素养。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人工智能 智能素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评《网络时代红色文化的认知传播研究》
20
作者 肖世才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15-I0015,共1页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达10.92亿人。其中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互联网影响很大。高校要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时空中,让红色...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达10.92亿人。其中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群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受互联网影响很大。高校要塑造浓厚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在网络时空中,让红色文化成为大学生前进的旗帜,用红色文化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人氛围 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引领 认知传播 年度报告 网络时代 网络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