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思想道德建设夯实大学生网络政治行为规范基础
1
作者 刘铭 《文理导航》 2019年第4期83-84,共2页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核心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型民主政治建设所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基层民主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十九大的胜利召开,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核心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型民主政治建设所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基层民主的制度和法律保障也不断得到夯实。这为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有力指引和重要理论支撑。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我国人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大学生作为公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网络政治参与有较高的积极性,但由于年龄和阅历不足等问题,导致其在政治参与行为选取上容易存在不规范、不恰当之处。因此,从高校层面入手,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政治行为,具有现实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建设 核心价值观建设 德育文化建设 网络政治行为
下载PDF
政治动机、政治技能和社团参与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基于公民自愿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少华 谢榕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基于公民自愿模型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均影响显著,其中作为政治资源的政治技能和作为社会网络的社团参与... 基于公民自愿模型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动机、政治资源和社会网络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均影响显著,其中作为政治资源的政治技能和作为社会网络的社团参与程度的影响作用尤为显著;在政治动机包含的两个变量政治兴趣和政治效能感中,则政治兴趣的影响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政治资源 政治兴趣 政治效能感 政治技能 社团参与
下载PDF
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丹红 黄少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政民互动意识和网络信息公开意识对网民参与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 基于结构化理论视角,以城市居民为例,定量分析了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政治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政民互动意识和网络信息公开意识对网民参与网络政治意见交流表达和网络政治行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网络政治意识
下载PDF
试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规制引导 被引量:2
4
作者 鄂文强 敖祖辉 +3 位作者 杜辉 冯琳琳 张旭 孔祥梅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年第4期75-76,共2页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意识与政治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着促进作用。鉴于大学生在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中的特殊地位和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规制引...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行为意识与政治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意识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着促进作用。鉴于大学生在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中的特殊地位和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规制引导路径:是主流网站优势政治论坛的打造和培育;建立学校,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网络政治文化气氛;用法律手段规范网络政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规制引导
下载PDF
黑龙江大学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提升路径
5
作者 敖童 段卉 吕慧杰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年第1期74-75,共2页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是新媒体时代的新生事物,也是大学生政治诉求的新型渠道。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意识能够支配和引导其政治参与行为,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大学生在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中的特殊地位...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是新媒体时代的新生事物,也是大学生政治诉求的新型渠道。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积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意识能够支配和引导其政治参与行为,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大学生在未来中国政治走向中的特殊地位和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研究和剖析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与大学生日常网络使用习惯的相关性,从而最大化地探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提升路径,具有重大的划时代意义。以黑龙江大学为例,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从态度、动机、效价、效能等多维度综合分析,在网络使用习惯下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有效提升路径是:改变网络政治参与使其更向社会基层开放;打造和培育主流网站优势政治论坛;建立"三位一体"的网络政治文化氛围;完善网络监督预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使用习惯 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提升路径
下载PDF
人格特质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研究——基于武汉市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吴先超 陈修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140,共8页
影响人们网络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元的,人格特质是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网络政治参与结构维度进行分析,以大五人格问卷为基础,对武汉市三所211高校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期探讨人格特质等因素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 影响人们网络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元的,人格特质是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网络政治参与结构维度进行分析,以大五人格问卷为基础,对武汉市三所211高校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期探讨人格特质等因素在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在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偏向于以浏览和转发等为主要形式的围观式参与;学生干部、中共党员、文史类及高学历层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频率相对较高;大学生人格特质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开放性人格和尽责性人格对网络政治参与有正向促进作用,神经质人格和开放性人格对围观式参与行为有正向促进作用,宜人性人格对网络政治参与有负向预测作用。因此,应针对大学生不同群体及不同人格特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政治参与教育引导,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人格特质
下载PDF
民族地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云、桂、黔三省区部分高校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涛 杨丽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9-68,共10页
文章通过对云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1200名学生(其中335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三维结构和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实现政治理想"... 文章通过对云南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和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1200名学生(其中335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三维结构和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实现政治理想"和内在政治效能感对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外在政治效能感对信息获取因子和内容互动因子存在显著性正向作用,但与权利行使因子并无显著性影响。各民族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中并无显著性差异。信念型和利益型是影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的两种主要动机。基于此,本文建议应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身边公共事务、打造公开透明的政民互动平台、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等方面改善云、桂、黔三省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促进有序网络政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行为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爱国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江 毛启蒙 《思想理论教育》 2011年第7期34-37,95,共5页
以空前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大学生网络群体性爱国行为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政治现象。在致力于营造祥和社会氛围的背景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网民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正常抒发,采取理性的态度和行动来反击某些反华言论和行... 以空前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载体,大学生网络群体性爱国行为成为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政治现象。在致力于营造祥和社会氛围的背景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网民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正常抒发,采取理性的态度和行动来反击某些反华言论和行为,并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预案和应对机制成为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群体性爱国行为 网络政治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