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析从“人肉搜索”走向“网络暴政”
- 1
-
-
作者
孙霄
邹晓红
-
机构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
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项目号:2008B12100
-
文摘
"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处于互联网规范与现实社会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近年来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方强烈关注。本文在深入探讨"人肉搜索"走向"网络暴政"的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法律救济及实践操作策略。
-
关键词
人肉搜索
网络暴政
侵权行为
法律救济
-
分类号
D920.1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网络暴政:蒙面人的自由行动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向民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1,共3页
-
文摘
越来越多的民众倾向于把互联网视为推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渠道,认为网络公民社会业已形成。然而,由于大众民主参与具有通向暴政的管道,网络社会具有网络人虚拟匿名性、网络信息的无法认证,以及网络社会的感性和暂时性等特征,以至于网络公民社会只是一种"公共领域的幻觉",是虚幻的乌托邦。
-
关键词
网络暴政
民主参与
信息传播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
被引量:25
- 3
-
-
作者
熊光清
-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1,共8页
-
基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随着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网络多数暴政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背离了民主的价值取向。网络空间中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会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现阶段中国网民的非理性和不成熟,以及数字鸿沟的存在,是中国网络多数暴政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和避免中国网络多数暴政的产生,应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引导网民理性看待网络舆论;正确认识网络民主,适时消解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缩小数字鸿沟,并保障反论权的实现;建立健全网络法制,增强网民法律意识。
-
关键词
网络民主
多数暴政
网络多数暴政
网络政治
-
Keywords
Cyberdemocracy
Tyranny of the Majority
Internet Tyranny of the Majority
Cyberpolitics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我国网络多数暴政的表现、成因及其危害探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丁宁
姚勇
-
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现代商贸工业》
2012年第10期161-162,共2页
-
文摘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深深融入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网络影响力越来越大、网民越来越庞大,并且发生了一系列轰动性的网络多数暴政事件的网络时代,网络多数暴政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
-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网络空间
网络多数暴政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网络集群事件处置与防范对策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智慧
谢晓专
-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情报学系
-
出处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1,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虚拟社区中的信息交流与导控机制研究"(11CTQ026)
北京社科规划项目"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北京地区虚拟社区综合治理机制研究"(11SHC02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网络集群事件虽以其强大的监督作用和社会威慑力量促进了现实事件的解决,但网络集群中非理性的相互感染会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匿名状态下的网络狂欢可能会堕入网络暴政的歧途,从而对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各级政府要多措并举,加强对网络集群事件的处置与防范工作。
-
关键词
网络集群事件
非理性
网络暴政
防范对策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网络舆论与政府回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丁白云
顾丽梅
陈贤生
-
机构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安徽合肥工业大学
-
出处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3,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参与和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批准号10BZZ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文章分析了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的差异及网络舆论多元化的表达途径,探讨了其对官民互动,监督政府行为和解决民众诉求,缓解社会矛盾方面的作用,以及它的局限性,即形成数字鸿沟、网路暴政、网络水军,以及网络新意见阶层的非理性冲动等。政府应通过技术发展,扩大民意收集手段,引导传统媒体与网络舆论的互动,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转变治理方式等方法加大对网络舆论的回应力度。
-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回应机制
网络暴政
-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