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战争游戏法的网络舆情治理应用研究——以“雪乡宰客”事件为例
1
作者 夏茹 王晓慧 《图书情报研究》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治理与社会稳定、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战争游戏法可预测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该方法有助于解决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应对能力不足、关键要素分析不全面以及应对不及时而造成舆情迅速...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治理与社会稳定、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战争游戏法可预测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该方法有助于解决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应对能力不足、关键要素分析不全面以及应对不及时而造成舆情迅速蔓延等痛点问题。[方法/过程]首先,对网络舆情治理及战争游戏法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其次,分析网络舆情治理的痛点以及战争游戏法对网络舆情治理的适用性,建立基于战争游戏法的网络舆情治理分析框架;最后,以“雪乡宰客”事件为例对该框架进行验证。[结果/结论]战争游戏法从仿真模拟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治理要素,实证分析证实所构建的战争游戏法分析框架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治理 战争游戏法 网络舆情 “雪乡宰客”
下载PDF
智媒时代提升党员干部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研究
2
作者 李嘉豪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85-91,共7页
智媒时代使得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都发生了嬗变,进一步催化了网络舆情的发展热潮,对党员干部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党员干部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存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缺位,导致其难以应对网络舆情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为此... 智媒时代使得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都发生了嬗变,进一步催化了网络舆情的发展热潮,对党员干部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党员干部的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存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缺位,导致其难以应对网络舆情所带来的挑战和风险。为此,党员干部要正视并深入了解网络舆情,提高危机意识和信息驾驭能力,在完善相关法律的同时健全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从而打造一支“网络媒介素养过硬、舆情治理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员干部 网络舆情治理 舆情素养 智媒时代
下载PDF
协同治理视域下政务微博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3
作者 田子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和网络舆论扩散的局面,拉近了互联网与民众的距离。政务微博作为微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政务新媒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明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和网络舆论扩散的局面,拉近了互联网与民众的距离。政务微博作为微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政务新媒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明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寻求政务微博与协同治理理论的契合性,分析协同治理视域下政务微博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并提出优化政务微博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旨在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增强政府公信力和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理论 政务微博 网络舆情治理
下载PDF
主流价值引领破解网络舆情治理新命题
4
作者 翁贤锋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9期157-159,共3页
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讯设备的全面普及,信息传播进入大众传播时代。新兴媒体应运而生并广受关注,网络受众从信息传播末端转变为贯穿整个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均是自媒体,技术和理念的迭代极大地提升了信... 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发展及移动通讯设备的全面普及,信息传播进入大众传播时代。新兴媒体应运而生并广受关注,网络受众从信息传播末端转变为贯穿整个传播链条的参与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均是自媒体,技术和理念的迭代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给予人们更大的传播主动权和网络话语权。但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不断的信息传递中为网络舆情治理和传播环境塑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滋生了大量的网络传播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网络舆情传播特点出发,分析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传播乱象,思考网络舆情治理的难点与堵点,并提出利用主流价值引领网络舆情治理的新举措,以期为网络舆情治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价值引领 网络舆情传播 网络舆情治理 新难点 新举措
下载PDF
网络舆情治理的范式变革与优化路径
5
作者 张侃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7-99,共3页
智能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扩张和创新突破给网络舆情治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智能时代的网络舆情治理范式在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过程三个维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治理范式转型的同时,网络舆情治理还面临着虚假信息泛滥、后真相时代兴... 智能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扩张和创新突破给网络舆情治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智能时代的网络舆情治理范式在治理主体、治理手段、治理过程三个维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在治理范式转型的同时,网络舆情治理还面临着虚假信息泛滥、后真相时代兴起、舆论极化加剧等问题。网络舆情治理需要通过转变治理理念、强化算法治理、实施大数据治理等优化举措,推进智能技术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的全面有机融合,以开创智能时代有效的网络舆情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时代 网络舆情治理 范式变革 算法治理 大数据治理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热点与脉络演化——基于文献计量视角
6
作者 周茂春 钱磊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20期8-14,共7页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普及、信息传播迅疾、公众表达意愿高涨,共同催生并加速了网络舆情的形成,进而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网络舆论,实现有效的舆情治理和公共参与,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运用CiteSpace... 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普及、信息传播迅疾、公众表达意愿高涨,共同催生并加速了网络舆情的形成,进而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网络舆论,实现有效的舆情治理和公共参与,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量化分析2005—2023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720篇核心文献。结果表明:1)网络舆情治理年度发文量总体上升、局部波动,特别是随国家政策法规的实施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表现更为明显;2)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合作寡薄、地域差异明显,呈现出集聚与疏离相结合的空间地域特征;3)研究热点逐渐细化,其发展脉络演化为萌芽、扩展和深化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舆情引导 沉默的螺旋理论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演化聚类 时空特征
下载PDF
新形势下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7
作者 王需 《中国传媒科技》 2023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的积极作用,并对短视频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治理难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践提出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策略。【方法】文献分析、资料分... 【目的】通过对新形势下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的积极作用,并对短视频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治理难点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实践提出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的有效策略。【方法】文献分析、资料分析以及实践案例研究等方法,为确保本次研究具有实践性,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保证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研究的严谨程度。【结果】通过研究发现高校治理网络舆情有利于高校和谐网络文化的建设,同时也总结了网络舆情基本制度建立、舆情治理措施多元化构建、多部门联合参与等建议。【结论】目前我国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研究还存在问题,舆情管理复杂,舆情管理难度大,而在具体实施舆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合作,多举措并行,才能确保高校短视频网络舆情治理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高校 短视频 网络舆情治理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路径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喜桃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17期22-24,共3页
高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主阵地,高校网络舆情也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领域。全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内在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 高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主阵地,高校网络舆情也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领域。全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内在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是助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应更新思维观念,打造专业队伍,完善制度机制,统筹平台协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全方位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舆情治理
下载PDF
网络舆情治理背景下高校科技社团助力志愿者服务体系建构研究
9
作者 林玫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37-39,42,共4页
网络舆情治理背景下,探索基于以全媒体信息传播矩阵为中心向外辐射至网络社会领域360°全覆盖的外圆的“铜钱”框架治理模式。通过开发治理通识教育指导活页、借助高校科技社团平台纵横交错式的培养和储备志愿者、构造专业群区域治... 网络舆情治理背景下,探索基于以全媒体信息传播矩阵为中心向外辐射至网络社会领域360°全覆盖的外圆的“铜钱”框架治理模式。通过开发治理通识教育指导活页、借助高校科技社团平台纵横交错式的培养和储备志愿者、构造专业群区域治理网格并培养更加精准化治理志愿者,努力打造高校科技社团纵横交错的“铜钱外圆”式网络舆情治理的志愿者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技社团 网络舆情治理 志愿者服务体系
下载PDF
全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困境及应对策略
10
作者 冯海兵 《新闻世界》 2023年第1期29-32,共4页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突发性舆情事件频频发生,传统的舆论格局面临严峻的挑战,并进一步影响了公共政策和政府决策。本文从舆情学角度对舆情的概念进行了字义梳理并基于全媒体环境分析了舆情传播新特征,发现当前舆情在...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突发性舆情事件频频发生,传统的舆论格局面临严峻的挑战,并进一步影响了公共政策和政府决策。本文从舆情学角度对舆情的概念进行了字义梳理并基于全媒体环境分析了舆情传播新特征,发现当前舆情在传播主体、交流方式、沟通渠道、情绪表达和舆论场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以此分析了舆情潜伏、爆发、蔓延、消退四个时期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详细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媒体 网络舆情治理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时度效视角下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11
作者 董雪璠 廉莹 《传播与版权》 2023年第23期83-87,共5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党建在培养新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网络舆情的迅速传播和迅猛发展,使得高校党建在意识形态引导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思政政治工作任务更加复杂而艰巨。在此背景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党建在培养新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网络舆情的迅速传播和迅猛发展,使得高校党建在意识形态引导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思政政治工作任务更加复杂而艰巨。在此背景下,文章提炼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舆情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时度效理论在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映射,提出建立多主体协同闭环式管理机制、加强可量化度量体系建设、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管理体系、建设人才专业化队伍的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舆情治理的建议,为增强高校基层党建网络舆情治理的精准性与效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建 时度效理论 网络舆情治理
下载PDF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内涵、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晶 吴国毅 黄艳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79,共7页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内涵,对湖北地区600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结合文献和调研资料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治理理念亟待更新、治理信息化技术匮乏、治理组织管理落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qu...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内涵,对湖北地区600名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访谈。结合文献和调研资料分析发现,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存在治理理念亟待更新、治理信息化技术匮乏、治理组织管理落后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理念-方法-模型"维度系统地提出了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策略:以观念建设为引领,更新网络舆情治理理念;以主体培育为起点,打造网络舆情治理队伍;以客体教育为中心,培养学生网络自律行为;以环体优化为保障,营造网络舆情治理生态;以介体开发为落脚点,掌控网络舆情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网络舆情治理 治理模型
下载PDF
网络舆情治理的政府供给侧改革路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永军 詹成大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纳入企业战略规划服务体系,网络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内容丰富化和速度快捷化,不断改变着政府、媒体组织和公众的互动机制。另一方面,随着中国... 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纳入企业战略规划服务体系,网络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内容丰富化和速度快捷化,不断改变着政府、媒体组织和公众的互动机制。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同时存在着缺位、越位和错位的现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逻辑困境,给政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以政府供给侧制度改革为视角,总结出当前网络舆情的现实特点和我国网络舆情治理现状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对我国政府当前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设计、政府行动逻辑及其现实困境进行分析,从全球治理层面给出网络舆情治理的政府供给侧改革路径,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公共政策供给、人才资源供给、科技供给、全球资源有效供给和法治供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治理 政府供给侧改革 全球治理 制度与科技供给 人才与资源供给
下载PDF
网络舆情治理象限:由总体目标到参照标准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3,共9页
互联网对于公众政治生活的全面渗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与民主法治建设,但也导致网络舆情泛滥。以维稳为导向的网络舆情治理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来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多主体双向持续互动过程中,... 互联网对于公众政治生活的全面渗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与民主法治建设,但也导致网络舆情泛滥。以维稳为导向的网络舆情治理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来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在多主体双向持续互动过程中,达成网络舆情治理目标的前提条件就是掌握网络舆情演化的实时状态并设定相对具体且具有一般适用性的参照标准。网络舆情治理是政府等多元主体对网络舆情内容及活动带有目的性的主动双向干预,能预防集体行动事件的发生,进而消除造成现实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在网络舆情治理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互联网使用与集体行动的中间环节,特别是动员与情绪两个治理维度,同时在实践中分别把握好"过"与"不及"这两种管制尺度,以维度和尺度为基础构建一个"九宫格"网络舆情治理象限,为网络舆情治理措施的作用对象、作用力度和作用向度等提供相对客观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治理 参照标准 治理维度 管制尺度 治理象限
下载PDF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网络舆情治理:作用、风险和路径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明德 邝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共10页
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为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资源、技术手段和治理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舆情治理的全面化、自动化、科学化、精准化和个性化,增强了网络舆情治理的效能;同时,大数据与... 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为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信息资源、技术手段和治理范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络舆情治理的全面化、自动化、科学化、精准化和个性化,增强了网络舆情治理的效能;同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网络舆情治理中仍存在着算法呈现舆情与真实社会民意存在偏差、舆情预测干涉和情绪分析复杂性导致舆情误判、虚假新闻和信息茧房问题误导舆情引导决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隐私伦理、数据垄断、数据滥用信息管理风险等新挑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优化技术升级,推进网络舆情治理综合化技术发展;完善舆情治理法制和理念,实现舆情数据管理应用机制升级;壮大人才队伍,培养复合型舆情治理专业人才;加强平台自律,提升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和算法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跨学科融合 网络舆情治理 大数据 人工智能
下载PDF
网络舆情治理下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国毅 刘晶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112,共4页
针对网络舆情治理下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亟待更新、过程管理不足、治理手段落后、治理队伍薄弱等问题,文章提出从更新网络舆情治理理念,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把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完善网络... 针对网络舆情治理下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亟待更新、过程管理不足、治理手段落后、治理队伍薄弱等问题,文章提出从更新网络舆情治理理念,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把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手段,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建设网络舆情治理队伍,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加强网络舆情治理保障,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等五个方面创新高职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治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
下载PDF
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佳慧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127,133,共6页
以内容分析法和软件工具对公开可得的48份由政府机构发布的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政府机构治理目标较为单一,出发点仍为消除负面影响,维护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从治理原则来看,政府机构注意到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责任问题、... 以内容分析法和软件工具对公开可得的48份由政府机构发布的政策文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政府机构治理目标较为单一,出发点仍为消除负面影响,维护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从治理原则来看,政府机构注意到网络舆情治理中的责任问题、协作问题、治理艺术和治理效果等。政府机构需要在网络舆情的研判和网络舆情工作的评价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治理 政策文本 内容分析
下载PDF
基于SEIR演化博弈模型的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祁凯 彭程 +1 位作者 杨志 黎冰雪 《现代情报》 CSSCI 2022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目的/意义]复杂网络环境中,“网络大V”与官方媒体的博弈行为增加了舆情演化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不同的舆情治理效果。因此,实现网络舆情高效治理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方法/过程]本文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基于SEIR构建网络舆情... [目的/意义]复杂网络环境中,“网络大V”与官方媒体的博弈行为增加了舆情演化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不同的舆情治理效果。因此,实现网络舆情高效治理成为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方法/过程]本文在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基于SEIR构建网络舆情传播模型,同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网络大V”与官方媒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并进一步引入政府部门惩罚机制和协调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条件下的舆情传播阈值与演化趋势,以及博弈双方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最后结合多案例进行多情境模拟仿真实验研究。[结果/结论]仿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舆情传播阈值大小能够预示舆情的演化趋势;舆情的传播热度能够影响“网络大V”与官方媒体的行为决策。政府部门通过合理介入能够敦促“网络大V”与官方媒体理性决策,并通过推动“政民”交流平台的建设减少粉丝数量的差异,同时妥善处置突发危机事件,降低突发危机事件热度,能够使得舆情治理效果最佳,从而加速系统内网络舆情的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危机事件 SEIR演化博弈模型 网络舆情治理
下载PDF
大数据视野下网络舆情治理的政府监管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文博 颜吾佴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41-45,共5页
网络是大数据时代社会民意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媒介,被誉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现代化第四媒体。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舆论焦点,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实现对其进行量化监测和分析的重要途径... 网络是大数据时代社会民意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媒介,被誉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现代化第四媒体。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舆论焦点,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实现对其进行量化监测和分析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完善网络舆情政府监管机制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研究在介绍网络舆情的内涵及其对政府治理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主体、治理格局与治理策略方面的变化,探究大数据视野下网络舆情治理的现实困境,提出应通过建立健全政府网络舆情大数据监管体系、基于顶层设计制定网络舆情大数据治理规划以及基于立法革新和协同合作完善依法治网模式等改革措施,来有效提升政府对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舆情治理 政府监管
下载PDF
公共危机中的多元舆论博弈与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艳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46,共3页
网络舆情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因缺乏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及媒介素养,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不高。在多元舆论的共赢博弈中实现网络舆情治理的现代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导向、坚持依法治... 网络舆情治理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因缺乏网络舆情危机意识及媒介素养,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不高。在多元舆论的共赢博弈中实现网络舆情治理的现代化,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导向、坚持依法治理与柔性治理相结合,重塑网络舆情治理理念;要将网络舆情治理范式从舆情管控治理范式转变为网民整合治理范式;要精准把控好速度、广度、深度,不断提升舆情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公共危机 舆论博弈 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