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网络造句背后的集体记忆和社会无意识 |
程寅
黄锦章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2
|
“反讽”的狂欢──中国青年网民“网络造句”现象的文化心理研究 |
季欣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3
|
网络造句:公共议题构造的社会动员与公共修辞艺术 |
刘涛
|
《江淮论坛》
CSSCI
|
2012 |
15
|
|
4
|
“网络造句”与狂欢的中国──对当前文化心理、文艺走向和深层社会图景的分析 |
季欣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5
|
网络造句:大众文化的狂欢盛宴 |
汪振
军常钦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6
|
后现代语境下网络造句现象的解读与反思 |
陶鹏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7
|
“网络造句”现象透视 |
张莉钥
翟菁
|
《新闻世界》
|
2012 |
0 |
|
8
|
网络造句现象初探 |
聂丛
|
《新闻爱好者》
|
2012 |
0 |
|
9
|
网络造句的流变规律——新浪微博网络造句(2010~2014)内容分析 |
文凤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5 |
0 |
|
10
|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造句运动分析——以“十年体”和“子弹体”为例 |
杨卫红
|
《科技信息》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