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罗兰·巴尔特叙事学角度分析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 |
刘海峰
|
《今古文创》
|
2023 |
0 |
|
2
|
罗兰·巴尔特的零符号思想与“越界”伦理 |
王东
李兵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3
|
能指的狂欢:罗兰·巴尔特的意义 |
王青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4
|
罗兰·巴尔特“文本观”的核心理念与发育轨迹 |
周启超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5
|
罗兰·巴尔特互文观视角下的群文阅读教学研究 |
刘大伟
贾敏
|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6
|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视角下的“写作观”研究 |
司文会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7
|
文本的欢欣——罗兰·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的美学思想及其审美现代性 |
蔡洞峰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8 |
3
|
|
8
|
主题与结构:寻找“深在的作者”——深度解读罗兰·巴尔特的《米什莱》 |
钟晓文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9
|
在历史与诗学之间——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美学 |
陈倩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2
|
|
10
|
破解神话: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探微 |
沈朝华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1
|
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思想评介 |
李启军
|
《新闻研究导刊》
|
2016 |
2
|
|
12
|
语言乌托邦及其审美——试论罗兰·巴尔特零度写作理论的辩证美学思想 |
蔡洞峰
|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4 |
1
|
|
13
|
“中性”:罗兰·巴尔特美学的辐辏 |
金松林
|
《美育学刊》
|
2017 |
1
|
|
14
|
“文学性”的法国历险——以罗兰·巴尔特为中心 |
江飞
|
《法国研究》
|
2017 |
1
|
|
15
|
论罗兰·巴尔特关于现代神话的符号解读 |
晏斌
|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
2005 |
1
|
|
16
|
论罗兰·巴尔特符号学的社会面向 |
唐小林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7 |
1
|
|
17
|
论自由的读者——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的批判 |
钟晓文
|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8
|
“中性之欲”:罗兰·巴尔特的解构论美学 |
金松林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9
|
想象的救赎:罗兰·巴尔特的中性思想与佛道之间的关系 |
钱翰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20
|
罗兰·巴尔特私人化的文学现象学 |
孔德罡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