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罗拉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赵冬芝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2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罗拉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门诊诊治的60例神经衰弱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罗拉西泮治疗,...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罗拉西泮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空港医院门诊诊治的60例神经衰弱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罗拉西泮治疗,研究组养血清脑颗粒+罗拉西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神经衰弱过程中,采用西药罗拉西泮治疗的同时联合养血清脑颗粒能够从整体上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症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积极作用,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血清脑颗粒 罗拉西泮 神经衰弱 应用效果
下载PDF
罗拉西泮治疗社交恐怖症双盲自身对照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建中 孙同勋 +1 位作者 胡天贵 孟凡美 《上海精神医学》 1995年第4期262-263,共2页
目的 探讨罗拉西泮对社交恐怖症的疗效。方法 按双盲自身对照方式用罗拉西泮与安慰剂治疗社交恐怖症18例。用序贯方法进行检验。结果 当试验进行到第10例时,显示试验药与安慰剂有明显差异。结论 罗拉西泮对社交恐怖症的疗效较为明显。
关键词 罗拉西泮 恐怖症 药物疗法 神经系统药
下载PDF
罗拉西泮治疗躁狂症
3
作者 宋立升 陈美娟 +1 位作者 崔海松 钱建琴 《上海精神医学》 1993年第3期182-183,共2页
虽然碳酸锂对情感性障碍躁狂发作具有肯定的疗效,但是在碳酸锂发挥作用之前的一段时期,临床上通常选择其它作用快速的药物进行合并治疗。近年来不少研究从苯二氮(?)类药物中进行筛选,取得一些进展。本研究采用罗拉西泮(Lorazepam)治疗... 虽然碳酸锂对情感性障碍躁狂发作具有肯定的疗效,但是在碳酸锂发挥作用之前的一段时期,临床上通常选择其它作用快速的药物进行合并治疗。近年来不少研究从苯二氮(?)类药物中进行筛选,取得一些进展。本研究采用罗拉西泮(Lorazepam)治疗躁狂症,评价该药的抗躁狂疗效及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躁狂症 罗拉西泮
下载PDF
罗拉西泮治疗紧张症
4
作者 孙建中 张桂云 王天祥 《上海精神医学》 1992年第2期100-100,99,共2页
作者使用小剂量罗拉西泮治疗7例紧张症,效果良好,其中6例为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另一例为抑郁性木僵。
关键词 罗拉西泮 紧张症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首次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5
作者 赵福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革类药物(BDZ)使用情况。 方法从病案室选取2002年1月-2002年12月首次住院的613例患者的病历(排除曾在外院治疗者),应用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BDZ的名称、原因、剂量及连续使用时间...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苯二氮革类药物(BDZ)使用情况。 方法从病案室选取2002年1月-2002年12月首次住院的613例患者的病历(排除曾在外院治疗者),应用自编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BDZ的名称、原因、剂量及连续使用时间)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BIZ使用率61.3%,当天应用73%,以罗拉西泮为最多,其次为氯硝安定、三唑仑,主要用于催眠及抗焦虑,使用率最高的病种为神经症,最低的为精神分裂症,整个住院日全程应用,无超剂量现象。 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BDZ的使用率较高是出于病情及用药安全的考虑,住院期间BDZ的使用是合理的。院外BDZ的调整很关键,避免形成医源性药物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氮ZHUO类药物 精神病 药物使用 罗拉西泮 氯硝安定 三唑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