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罗隐传说在福建的传布及其特点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志阳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罗隐系唐末五代著名文人,其传说广泛分布于各地,福建是其传说的主要传播地区。在福建传布的罗隐传说具有分布范围广、传播模式单一的特征,起因是罗隐非凡的才华和多蹇的命运之间的矛盾正契合唐末五代福建士大夫的心境,为罗隐传说在福建...
罗隐系唐末五代著名文人,其传说广泛分布于各地,福建是其传说的主要传播地区。在福建传布的罗隐传说具有分布范围广、传播模式单一的特征,起因是罗隐非凡的才华和多蹇的命运之间的矛盾正契合唐末五代福建士大夫的心境,为罗隐传说在福建传播的种子,而其传说盛行的原因则是罗隐"乞食命,皇帝嘴"的故事正契合福建重然诺的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隐传说
重然诺
矛盾体
文化土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特征——江西省石城县“罗隐秀才传说”调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施爱东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2-32,共11页
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着“讨饭骨头圣旨口”的罗隐秀才传说,从石城县的传说在地化调查中可见,各地民间传说相似性、稳定性的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创编思维的相似性,只要社会条件、叙事目的、思维逻辑三者相似,虽说是各自创编,但故事的结构思路...
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着“讨饭骨头圣旨口”的罗隐秀才传说,从石城县的传说在地化调查中可见,各地民间传说相似性、稳定性的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创编思维的相似性,只要社会条件、叙事目的、思维逻辑三者相似,虽说是各自创编,但故事的结构思路是相似的;二是接受心理的相似性,故事传播中,相似的生活逻辑导致流传地民众毫无障碍地接受了这些故事,并使之在地化为本地传说。民间传说的变异性也有二种表现:一是记忆偏差导致的传说变异,大凡故事中核心设置相似的人物传说,尤其容易发生情节互渗,共享一些由该设置而派生的情节类型;二是判断偏差导致的传说变异,主观意愿和情感偏向,会影响到传播者的判断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研究
传说
研究
罗隐传说
故事创编
变异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俗学视野中的罗隐及其传说、故事
被引量:
2
3
作者
吕洪年
《杭州研究》
200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唐末五代诗人罗隐,是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曾得到吴越王钱锣的提拔。由于其才具不凡、一生历史的曲折与起伏,引起当时人与后世人的极大关注,在民间传说中,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涂上了一层颇为神异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仍为人...
唐末五代诗人罗隐,是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曾得到吴越王钱锣的提拔。由于其才具不凡、一生历史的曲折与起伏,引起当时人与后世人的极大关注,在民间传说中,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涂上了一层颇为神异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以至越传越广,越广越奇,终于成为一个“箭垛”,凡遇“出口成谶”之事,便都归到他的头上,成为一个典型,从而出现一个庞大的“故事群”。本文从民间口头文学遗产的视角,探求这一传说现象的发展轨迹,不啻是对民间文艺学与民俗文化学的一种突破与拓展,至少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不无启迪与引领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隐
的历史
罗隐传说
罗隐
故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隐秀才传说的叙事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帆
《艺术与民俗》
2022年第1期68-74,共7页
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的罗隐秀才传说,大多围绕“乞丐骨圣旨口”这一标志性特点展开。该特点是罗隐之死的叙事驱动设置,一语成谶的“圣旨口”成为他死亡的直接原因。《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县卷本共有29则罗隐之死传说,情节大致...
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的罗隐秀才传说,大多围绕“乞丐骨圣旨口”这一标志性特点展开。该特点是罗隐之死的叙事驱动设置,一语成谶的“圣旨口”成为他死亡的直接原因。《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县卷本共有29则罗隐之死传说,情节大致是罗隐走到山边,说石头会塌落,话语应验,罗隐被压死。罗隐总是死于“圣旨口”,这保证了故事的逻辑性。罗隐秀才传说的叙事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相关型,只有罗隐一个角色,由他主动说出谶语;另一类是复合相关型,引入其他角色,在与他人共同避雨或休息的罗隐故意说石头(或洞穴)要塌落,话语成真。引入其他角色增加了故事的转折性和丰富性,故文本数量最多,传播最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隐
秀才
传说
死亡叙事
人物形象
叙事驱动设置
原文传递
题名
罗隐传说在福建的传布及其特点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志阳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13,共6页
文摘
罗隐系唐末五代著名文人,其传说广泛分布于各地,福建是其传说的主要传播地区。在福建传布的罗隐传说具有分布范围广、传播模式单一的特征,起因是罗隐非凡的才华和多蹇的命运之间的矛盾正契合唐末五代福建士大夫的心境,为罗隐传说在福建传播的种子,而其传说盛行的原因则是罗隐"乞食命,皇帝嘴"的故事正契合福建重然诺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
罗隐传说
重然诺
矛盾体
文化土壤
Keywords
Luo Yin's legend
laying stress on promises
contradictions
cultural soil
分类号
I276.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特征——江西省石城县“罗隐秀才传说”调查
被引量:
1
2
作者
施爱东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2期22-32,共11页
文摘
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着“讨饭骨头圣旨口”的罗隐秀才传说,从石城县的传说在地化调查中可见,各地民间传说相似性、稳定性的表现主要有二:一是创编思维的相似性,只要社会条件、叙事目的、思维逻辑三者相似,虽说是各自创编,但故事的结构思路是相似的;二是接受心理的相似性,故事传播中,相似的生活逻辑导致流传地民众毫无障碍地接受了这些故事,并使之在地化为本地传说。民间传说的变异性也有二种表现:一是记忆偏差导致的传说变异,大凡故事中核心设置相似的人物传说,尤其容易发生情节互渗,共享一些由该设置而派生的情节类型;二是判断偏差导致的传说变异,主观意愿和情感偏向,会影响到传播者的判断偏差。
关键词
故事研究
传说
研究
罗隐传说
故事创编
变异性
Keywords
story research
legend research
legend of Luo Yin
story creation
variability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I2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俗学视野中的罗隐及其传说、故事
被引量:
2
3
作者
吕洪年
机构
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出处
《杭州研究》
200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文摘
唐末五代诗人罗隐,是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曾得到吴越王钱锣的提拔。由于其才具不凡、一生历史的曲折与起伏,引起当时人与后世人的极大关注,在民间传说中,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涂上了一层颇为神异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以至越传越广,越广越奇,终于成为一个“箭垛”,凡遇“出口成谶”之事,便都归到他的头上,成为一个典型,从而出现一个庞大的“故事群”。本文从民间口头文学遗产的视角,探求这一传说现象的发展轨迹,不啻是对民间文艺学与民俗文化学的一种突破与拓展,至少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不无启迪与引领的价值。
关键词
罗隐
的历史
罗隐传说
罗隐
故事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隐秀才传说的叙事
被引量:
1
4
作者
罗帆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与民俗》
2022年第1期68-74,共7页
文摘
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的罗隐秀才传说,大多围绕“乞丐骨圣旨口”这一标志性特点展开。该特点是罗隐之死的叙事驱动设置,一语成谶的“圣旨口”成为他死亡的直接原因。《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县卷本共有29则罗隐之死传说,情节大致是罗隐走到山边,说石头会塌落,话语应验,罗隐被压死。罗隐总是死于“圣旨口”,这保证了故事的逻辑性。罗隐秀才传说的叙事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相关型,只有罗隐一个角色,由他主动说出谶语;另一类是复合相关型,引入其他角色,在与他人共同避雨或休息的罗隐故意说石头(或洞穴)要塌落,话语成真。引入其他角色增加了故事的转折性和丰富性,故文本数量最多,传播最广。
关键词
罗隐
秀才
传说
死亡叙事
人物形象
叙事驱动设置
Keywords
Legends of Luo Yin
Death Narrative
Character
Narrative Driving Setting
分类号
I276.3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罗隐传说在福建的传布及其特点
王志阳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特征——江西省石城县“罗隐秀才传说”调查
施爱东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民俗学视野中的罗隐及其传说、故事
吕洪年
《杭州研究》
200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罗隐秀才传说的叙事
罗帆
《艺术与民俗》
2022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