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骊靬是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商榷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光华
谢玉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17,共15页
关键词
罗马战俘
公元前
亚历山大大帝
《史记》
罗马
军队
永昌县
哈里斯
匈奴
《汉书》
中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永昌:古罗马战俘安置地?──史学专家认为,“骊靬与罗马战俘说”于史无据
2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罗马战俘
史学
甘肃
永昌县
古
罗马
军团
学术道德
古丝绸之路
历史研究
科学研究
平均寿命
原文传递
甘肃永昌“罗马城”质疑
3
作者
何立波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70-73,共4页
近年来 ,有关甘肃永昌县发现“罗马城”的报道接连不断 ,而这实际上并不存在。从西方古典文献来看 ,克拉苏之子及罗马远征军残部的下落均有明确的记载 ,且罗马没有木城 ,罗马军团的乌龟阵也不是什么“鱼鳞阵” ;从中国古代典籍来看 ,陈...
近年来 ,有关甘肃永昌县发现“罗马城”的报道接连不断 ,而这实际上并不存在。从西方古典文献来看 ,克拉苏之子及罗马远征军残部的下落均有明确的记载 ,且罗马没有木城 ,罗马军团的乌龟阵也不是什么“鱼鳞阵” ;从中国古代典籍来看 ,陈汤所获的百余名战俘并不是什么“罗马战俘” ,而是北匈奴人 ,且已分给西域 1 5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永昌县
西汉
罗马
城
罗马战俘
陈汤
木城
罗马
远征军
克拉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失踪的古罗马军团与找不见的骊靬城
被引量:
1
4
作者
顾柄枢
《文史杂志》
1995年第1期16-18,共3页
中古时,一支罗马败军在中亚神秘失踪;巧的是在那之后不久,西汉中国在今甘肃永昌一带突然出现了一个名字与罗马古称相同的“骊靬县”,二者之间究竟有无关系? 猜想、推论与发现 据《后汉书》记载,古罗马朝廷很想与汉中国做丝绸贸易,因地...
中古时,一支罗马败军在中亚神秘失踪;巧的是在那之后不久,西汉中国在今甘肃永昌一带突然出现了一个名字与罗马古称相同的“骊靬县”,二者之间究竟有无关系? 猜想、推论与发现 据《后汉书》记载,古罗马朝廷很想与汉中国做丝绸贸易,因地理上为安息王国(今伊朗一带)所阻隔而不能直达,便在东征中发动了对安息王国的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
罗马
军团
哈利斯
罗马
城
克拉苏
罗马战俘
《后汉书》
兰州大学
丝绸贸易
永昌县
军事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骊靬”意为“罗马军团”
被引量:
1
5
作者
姜青青
《丝绸之路》
1998年第6期53-53,共1页
西汉骊县,或作丽、犁、犁、黎、,皆同音异字。由于中外不少学者称骊县故址(今甘肃永昌市附近)是一个安置罗马战俘的地方(详见《人民日报》1989年12月15日第三版:郗永年、孙雷钧《永昌有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
西汉骊县,或作丽、犁、犁、黎、,皆同音异字。由于中外不少学者称骊县故址(今甘肃永昌市附近)是一个安置罗马战俘的地方(详见《人民日报》1989年12月15日第三版:郗永年、孙雷钧《永昌有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所以近年来,有关“骊”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
军团
罗马战俘
古
罗马
军团
《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说文句读》
半独立国家
《史记》
历史地理学家
《汉书补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哪有罗马城?
6
《新闻爱好者》
1999年第10期41-41,共1页
“2000多年前,一支失败了的古罗马军团进入中国,随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他们去了哪儿……”。一段时间以来,认为甘肃永昌境内的骊(革干)遗址是古罗马战俘安置地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 这些报道以当地农民形似欧洲人作为该论点的依据,但史...
“2000多年前,一支失败了的古罗马军团进入中国,随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他们去了哪儿……”。一段时间以来,认为甘肃永昌境内的骊(革干)遗址是古罗马战俘安置地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 这些报道以当地农民形似欧洲人作为该论点的依据,但史学专家对此提出质疑。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共乐先生说:“大量的中外史料表明,西汉骊(革干)城与罗马战俘无关,中国境内哪有罗马城!”他指出,西汉骊(革干)城的设置的时间较早,即使有所谓的罗马战俘,按当时罗马人的平均寿命也不可能活到建城之日,而且当时的罗马战俘都有明确的下落。 那么如何解释当地一些村民长得像欧洲人呢?杨共乐先生解释说,永昌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人群迁移及混杂的过程相当复杂。因此,当地一些村民长得像欧洲人是不足为奇的。 对此葛剑雄教授指出:“任何科学研究都不妨大胆假设,但要作出结论就得讲科学,重证据,历史研究也是如此。有关‘罗马战俘’的猜测由来已久,有兴趣的人完全可以继续探索研究,但将猜测当作事实,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强行炒作,是有悖学术道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战俘
罗马
城
古
罗马
军团
学术道德
古丝绸之路
历史研究
科学研究
平均寿命
北京师范大学
探索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者陈正义 揭开古罗马军团落脚中国两千年之谜
7
作者
高耀峰
刘绍荣
《神州》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公元前53年,世界头号强国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克拉苏率4万大军远征伊朗,兵败卡莱,全军覆没。克拉苏战死,仅有其子普布里乌斯率数千人突围,却不知所终。30年后的公元前22年,罗马和伊朗言和,伊方交还罗马战俘,其中却无克拉苏之子及所属将士...
公元前53年,世界头号强国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克拉苏率4万大军远征伊朗,兵败卡莱,全军覆没。克拉苏战死,仅有其子普布里乌斯率数千人突围,却不知所终。30年后的公元前22年,罗马和伊朗言和,伊方交还罗马战俘,其中却无克拉苏之子及所属将士。伊方亦不知其下落。但相隔2000年后,在遥远的东方--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却发现这支突围兵团的后裔。立时,这一重大发现轰动全世界,被世界史学界称为"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东西两半球的交流史推进了1300多年。这一震惊世界的千古之谜是怎样发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
罗马
军团
克拉苏
两千年
罗马
共和国
罗马战俘
河西走廊
中国甘肃
世界史学
公元前
重大发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骊靬历史的动态考察
8
作者
唐相龙
曹雪
《城市学刊》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骊靬隶属于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德效骞认为"骊靬县是为罗马战俘而设",从国内外对于骊靬历史的研究文献,以及对骊靬县名由来、地域划分、设县年代等历史要点来,认为"骊靬即是安置罗马战俘之城"和"...
骊靬隶属于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德效骞认为"骊靬县是为罗马战俘而设",从国内外对于骊靬历史的研究文献,以及对骊靬县名由来、地域划分、设县年代等历史要点来,认为"骊靬即是安置罗马战俘之城"和"骊靬与罗马战俘无关"是目前学术界分歧最大的争论焦点。为了进一步澄清骊靬真相,一些学者则另辟蹊径,从"生物遗传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视角多学科展开实证考察,但其研究结论仍然存在诸多质疑的观点。当前,对骊靬的研究重点则集中在骊靬文化包容性、艺术性和骊靬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因此,关于骊靬历史研究仍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深化之中,今后需要对骊靬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才能全面提升关于骊靬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骊靬
古
罗马战俘
历史争议
古城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汉骊靬县与犁靬国无关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光华
《丝绸之路》
1994年第3期21-23,63,共4页
西汉骊靬县与犁靬国无关无关刘光华汉代张掖郡之骊县,古代即引起学者重视,重视原因有二,一为其归属问题,一为其得名之缘由。骊县之归属,由许慎引起,他在《说文解字》中说:“武威有丽县”(卷六)。骊本属张掖郡,而许慎言属武威...
西汉骊靬县与犁靬国无关无关刘光华汉代张掖郡之骊县,古代即引起学者重视,重视原因有二,一为其归属问题,一为其得名之缘由。骊县之归属,由许慎引起,他在《说文解字》中说:“武威有丽县”(卷六)。骊本属张掖郡,而许慎言属武威郡,后人在注释《汉书·地理志》或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骊靬县
司马迁
匈奴
西域传
亚历山大大帝
公元前
《说文》
地中海地区
《汉志》
罗马战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骊靬是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商榷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光华
谢玉杰
机构
兰州大学历史系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出处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17,共15页
关键词
罗马战俘
公元前
亚历山大大帝
《史记》
罗马
军队
永昌县
哈里斯
匈奴
《汉书》
中亚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永昌:古罗马战俘安置地?──史学专家认为,“骊靬与罗马战俘说”于史无据
2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罗马战俘
史学
甘肃
永昌县
古
罗马
军团
学术道德
古丝绸之路
历史研究
科学研究
平均寿命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甘肃永昌“罗马城”质疑
3
作者
何立波
机构
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文史教研室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70-73,共4页
文摘
近年来 ,有关甘肃永昌县发现“罗马城”的报道接连不断 ,而这实际上并不存在。从西方古典文献来看 ,克拉苏之子及罗马远征军残部的下落均有明确的记载 ,且罗马没有木城 ,罗马军团的乌龟阵也不是什么“鱼鳞阵” ;从中国古代典籍来看 ,陈汤所获的百余名战俘并不是什么“罗马战俘” ,而是北匈奴人 ,且已分给西域 1 5国 。
关键词
甘肃永昌县
西汉
罗马
城
罗马战俘
陈汤
木城
罗马
远征军
克拉苏
Keywords
Roman City
Roman war captures
Crassus
Chen Tang
trees cities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4.1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失踪的古罗马军团与找不见的骊靬城
被引量:
1
4
作者
顾柄枢
机构
甘肃
出处
《文史杂志》
1995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摘
中古时,一支罗马败军在中亚神秘失踪;巧的是在那之后不久,西汉中国在今甘肃永昌一带突然出现了一个名字与罗马古称相同的“骊靬县”,二者之间究竟有无关系? 猜想、推论与发现 据《后汉书》记载,古罗马朝廷很想与汉中国做丝绸贸易,因地理上为安息王国(今伊朗一带)所阻隔而不能直达,便在东征中发动了对安息王国的战争。
关键词
古
罗马
军团
哈利斯
罗马
城
克拉苏
罗马战俘
《后汉书》
兰州大学
丝绸贸易
永昌县
军事技术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骊靬”意为“罗马军团”
被引量:
1
5
作者
姜青青
出处
《丝绸之路》
1998年第6期53-53,共1页
文摘
西汉骊县,或作丽、犁、犁、黎、,皆同音异字。由于中外不少学者称骊县故址(今甘肃永昌市附近)是一个安置罗马战俘的地方(详见《人民日报》1989年12月15日第三版:郗永年、孙雷钧《永昌有座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所以近年来,有关“骊”之...
关键词
罗马
军团
罗马战俘
古
罗马
军团
《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说文句读》
半独立国家
《史记》
历史地理学家
《汉书补注》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哪有罗马城?
6
出处
《新闻爱好者》
1999年第10期41-41,共1页
文摘
“2000多年前,一支失败了的古罗马军团进入中国,随后就神秘地失踪了。他们去了哪儿……”。一段时间以来,认为甘肃永昌境内的骊(革干)遗址是古罗马战俘安置地的报道不断见诸媒体。 这些报道以当地农民形似欧洲人作为该论点的依据,但史学专家对此提出质疑。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杨共乐先生说:“大量的中外史料表明,西汉骊(革干)城与罗马战俘无关,中国境内哪有罗马城!”他指出,西汉骊(革干)城的设置的时间较早,即使有所谓的罗马战俘,按当时罗马人的平均寿命也不可能活到建城之日,而且当时的罗马战俘都有明确的下落。 那么如何解释当地一些村民长得像欧洲人呢?杨共乐先生解释说,永昌县位于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人群迁移及混杂的过程相当复杂。因此,当地一些村民长得像欧洲人是不足为奇的。 对此葛剑雄教授指出:“任何科学研究都不妨大胆假设,但要作出结论就得讲科学,重证据,历史研究也是如此。有关‘罗马战俘’的猜测由来已久,有兴趣的人完全可以继续探索研究,但将猜测当作事实,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强行炒作,是有悖学术道德的”
关键词
罗马战俘
罗马
城
古
罗马
军团
学术道德
古丝绸之路
历史研究
科学研究
平均寿命
北京师范大学
探索研究
分类号
I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者陈正义 揭开古罗马军团落脚中国两千年之谜
7
作者
高耀峰
刘绍荣
出处
《神州》
2005年第1期67-70,共4页
文摘
公元前53年,世界头号强国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克拉苏率4万大军远征伊朗,兵败卡莱,全军覆没。克拉苏战死,仅有其子普布里乌斯率数千人突围,却不知所终。30年后的公元前22年,罗马和伊朗言和,伊方交还罗马战俘,其中却无克拉苏之子及所属将士。伊方亦不知其下落。但相隔2000年后,在遥远的东方--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却发现这支突围兵团的后裔。立时,这一重大发现轰动全世界,被世界史学界称为"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把东西两半球的交流史推进了1300多年。这一震惊世界的千古之谜是怎样发现的?
关键词
古
罗马
军团
克拉苏
两千年
罗马
共和国
罗马战俘
河西走廊
中国甘肃
世界史学
公元前
重大发现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骊靬历史的动态考察
8
作者
唐相龙
曹雪
机构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出处
《城市学刊》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68024
51568033)
文摘
骊靬隶属于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德效骞认为"骊靬县是为罗马战俘而设",从国内外对于骊靬历史的研究文献,以及对骊靬县名由来、地域划分、设县年代等历史要点来,认为"骊靬即是安置罗马战俘之城"和"骊靬与罗马战俘无关"是目前学术界分歧最大的争论焦点。为了进一步澄清骊靬真相,一些学者则另辟蹊径,从"生物遗传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视角多学科展开实证考察,但其研究结论仍然存在诸多质疑的观点。当前,对骊靬的研究重点则集中在骊靬文化包容性、艺术性和骊靬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因此,关于骊靬历史研究仍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深化之中,今后需要对骊靬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才能全面提升关于骊靬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水平。
关键词
骊靬
古
罗马战俘
历史争议
古城文化
Keywords
Liqian
ancient Roman prisoners of war
historical disputes
ancient city culture
分类号
K878.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汉骊靬县与犁靬国无关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光华
出处
《丝绸之路》
1994年第3期21-23,63,共4页
文摘
西汉骊靬县与犁靬国无关无关刘光华汉代张掖郡之骊县,古代即引起学者重视,重视原因有二,一为其归属问题,一为其得名之缘由。骊县之归属,由许慎引起,他在《说文解字》中说:“武威有丽县”(卷六)。骊本属张掖郡,而许慎言属武威郡,后人在注释《汉书·地理志》或校...
关键词
骊靬县
司马迁
匈奴
西域传
亚历山大大帝
公元前
《说文》
地中海地区
《汉志》
罗马战俘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骊靬是西汉安置罗马战俘城商榷
刘光华
谢玉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肃永昌:古罗马战俘安置地?──史学专家认为,“骊靬与罗马战俘说”于史无据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1999
0
原文传递
3
甘肃永昌“罗马城”质疑
何立波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失踪的古罗马军团与找不见的骊靬城
顾柄枢
《文史杂志》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骊靬”意为“罗马军团”
姜青青
《丝绸之路》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哪有罗马城?
《新闻爱好者》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学者陈正义 揭开古罗马军团落脚中国两千年之谜
高耀峰
刘绍荣
《神州》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关于骊靬历史的动态考察
唐相龙
曹雪
《城市学刊》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西汉骊靬县与犁靬国无关
刘光华
《丝绸之路》
199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