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传统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立荣 王光杰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在追逃、制止继续犯罪、收集犯罪证据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侦查价值,它的理论基础是托尔曼关于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三大变量理论,其事实基础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本质上看,它属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范...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在追逃、制止继续犯罪、收集犯罪证据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侦查价值,它的理论基础是托尔曼关于犯罪环境、犯罪心理、犯罪行为的三大变量理论,其事实基础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本质上看,它属于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范畴,是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继承,但是并非简单的继承,而是发展基础上的基础。它延伸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思维过程,同时拓宽了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应用对象、适应的案件类型,以及实施的目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画像技术犯人犯罪后行为
下载PDF
刑法分则中罪后行为对刑事责任的减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光华 艾诗羽 《刑法论丛》 CSSCI 2017年第1期96-122,共27页
我国刑法分则、司法解释中存在大量关于罪后行为对刑事责任减免的规定.现有规定存在如下问题:随意性且减免理由与标准不明确、未遵循同类规则、部分规定背离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必须在坚持刑法基本原则和刑法谦抑的前提下,通过对罪... 我国刑法分则、司法解释中存在大量关于罪后行为对刑事责任减免的规定.现有规定存在如下问题:随意性且减免理由与标准不明确、未遵循同类规则、部分规定背离罪刑法定与罪刑均衡。必须在坚持刑法基本原则和刑法谦抑的前提下,通过对罪后行为的类型划分析,加强规则设置及解释适用中的说理。应对部分现有规定进行重新解释,同时,立法上应做到:在刑法总则中肯定罪后行为对刑事责任的减免、结合犯罪的轻重进行区别化的罪后减免、对因罪后行为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应明确规定减轻或免除处罚、修正现有的减免幅度过大的部分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后行为 减轻处罚 免除处罚 刑均衡
原文传递
论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的侦查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立荣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5,共3页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奠基于美国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三大变量系统理论",其赖以实施的事实基础是犯罪人的成长环境、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人实施犯罪后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以及视频、通信、网络等各种社会监控... 犯罪人罪后行为分析技术奠基于美国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三大变量系统理论",其赖以实施的事实基础是犯罪人的成长环境、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犯罪人实施犯罪后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以及视频、通信、网络等各种社会监控手段。它能为追逃、顺利收集犯罪证据、制止继续犯罪、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等提供指导性意见。和传统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比较,它拓宽了工作对象、拓宽了所适用案件的类型、拓宽了利用范围;和信息化侦查比较,它对物质化的侦查条件要求更低,价域也更为宽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后行为分析技术侦查价值犯心理画像信息化侦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