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佳穿刺区域选择法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后并发症和患者舒适度对比研究
1
作者 王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65-0168,共4页
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最佳穿刺区域选择法(ZIM)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选取航天中心医院148例PICC置管病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1~12。双盲法分组,对照组74例凭置管操作者经验选择穿刺区域置管,观察组74例采用... 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最佳穿刺区域选择法(ZIM)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选取航天中心医院148例PICC置管病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1~12。双盲法分组,对照组74例凭置管操作者经验选择穿刺区域置管,观察组74例采用ZIM法选择肘上7-14cm处穿刺,观察比较两种方法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FAS%),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IRC)发生情况,并对比患者舒适度评价结果。结果 置管FAS%比较,对照组为86.49%、观察组为95.9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IRC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合计发生10例,发生率为13.50%;观察组合计发生3例,发生率为4.05%;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度评价,观察组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ZIM是一种标准化选择PICC置管穿刺点的方法,并且是可复制、可测量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PICC置管,可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有效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穿刺区域选择法 超声引导穿刺 PICC置管 舒适度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评价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小儿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纪明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0124-0127,共4页
在小儿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针对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并探讨该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在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中,本研究从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治疗的患儿中,选取了80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 在小儿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针对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并探讨该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在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中,本研究从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治疗的患儿中,选取了80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成干预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在对照组中,护理人员基于患儿情况实施基础护理,在干预组中,护理人员基于患儿的情况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种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中患儿发生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干预组患儿的发生率更低(P<0.05);(2)在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留置时间方面,干预组患儿的置管质量明显更优(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中心进行小儿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护理人员针对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能够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置管质量,使患儿获得良好的预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小儿血液净化 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置管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32
3
作者 姚婷婷 孙颖 +1 位作者 曲宝君 刘军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318例肿瘤患者,记录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单...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318例肿瘤患者,记录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 318例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发生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9.5%,其中置管相关并发症主要以导管相关性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置管方式、血栓史、导管管腔数及导管留置时间对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免疫功能低下、年龄、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方式为影响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免疫功能低下、高龄、导管置管时间长及盲穿是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化疗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相关并发症 危险因素 预防护理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通过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海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7期275-276,共2页
目的:探讨对通过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其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通过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对通过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其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通过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置管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对通过PICC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其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恶性肿瘤 PICC 化疗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改进的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丁嘉祥 甘红兵 +3 位作者 赵蕊 方晓完 任晓英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通过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方法和流程,提高置管成功率,规避相关并发症。方法 24例使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其中使用常规穿刺10例,改进组14例。改进的方法包括手术前及术中超声技术的辅... 目的通过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方法和流程,提高置管成功率,规避相关并发症。方法 24例使用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其中使用常规穿刺10例,改进组14例。改进的方法包括手术前及术中超声技术的辅助,使用介入用血管鞘穿刺套装代替常规使用的套装穿刺针或气腹针,在切口方向及进针角度的调整等,比较常规组和改进组穿刺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常规组穿刺成功率为70%,而改进组则达到100%,有明显提高(70%比100%,P=0.028)。置管相关并发症没有统计学差异(30%比7.1%,P=0.139)。结论通过改进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和流程有助于提高穿刺技术成功率,避免置管相关的出血和腹部脏器损伤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通路 经皮穿刺置管技术 SELDINGER法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高频超声优化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与常规穿刺置管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廖伟增 李桥福 +2 位作者 蔡敏娴 郭奇龙 梁玉枫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0年第11期2101-2104,共4页
目的:通过应用高频超声优化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置管方法和置管流程、规避相关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患者手术舒适性。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统一按照入... 目的:通过应用高频超声优化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置管方法和置管流程、规避相关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患者手术舒适性。方法:从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统一按照入院号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穿刺组(A组),高频超声优化组(B组)。高频超声优化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方法包括术前、麻醉、术中均辅助使用高频超声技术,比较两组的即时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术中的镇痛效果。结果:A组穿刺成功率为68.2%,B组穿刺成功率100.0%(χ2=6.942,P=0.01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6.0%VS 4.0%,χ2=2.000,P=0.349)。B组患者T1、T2、T3、T4时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T0时,两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优化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手术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置管相关出血、脏器损伤等不良反应,镇痛效果良好,患者舒适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通路 经皮穿刺置管技术 高频超声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秀娥 梁碧青 黄于青 《当代医学》 2020年第4期120-123,共4页
目的研究腔内心电图技术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94例PICC置管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7例纳入参照组,剩余47例纳入研究组,参照组在常规穿刺成... 目的研究腔内心电图技术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抽选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94例PICC置管新生儿纳入本研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7例纳入参照组,剩余47例纳入研究组,参照组在常规穿刺成功后采用X线摄片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研究组则采用腔内心电图技术确定PICC导管尖端位置,统计并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PICC置管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以床旁X线胸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敏感性及特异度。结果研究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87.23%高于参照组的68.09%,置管时间(3.21±0.41)min短于参照组的(15.47±2.32)mi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8.51%低于参照组的2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床旁X线胸片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PICC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敏感性及特异度均为100.0%。结论腔内心电图技术对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定位效果显著,可以提高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率,避免新生儿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相较于X线定位技术,其还具有可以缩短PICC置管时间、操作简单、经济实用以及无需放射影像学的辅助、减少辐射照射等优点,可作为X线定位的替代技术应用于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定位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腔内心电图定位 新生儿 置管一次性到位率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脐静脉置管方法在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永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脐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行脐静脉导管置入的新生儿563例(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根据脐静脉置管手法不同分为2组,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脐静脉置管术在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行脐静脉导管置入的新生儿563例(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根据脐静脉置管手法不同分为2组,改良组222例采取改良的置管手法,包括置管过程中不同于传统的脐带末端留取长度、送管的手法和固定方法;对照组341例采取非改良置管方法。观察2组置管成功率和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和对照组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6.85%(215/222)和95.89%(327/34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置管打折率为4.50%(10/222),位置异常率为3.15%(7/222),腹胀发生率为2.70%(6/222),对照组分别为10.26%(35/341)、4.39%(15/341)和1.47%(5/341),改良组置管打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位置异常率、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改良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的置管方法和固定手法可以简化操作和减少置管打折发生,不易发生导管脱落,更方便对留置管情况观察和护理,且操作简单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方法 新生儿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梁碧青 黄于青 朱秀娥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5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PICC置管新生儿90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参照A组、参照B组和研究组,各30例。3组分别采用X线定位、超声定位和腔内心电图定位... 目的研究不同定位方法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PICC置管新生儿90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参照A组、参照B组和研究组,各30例。3组分别采用X线定位、超声定位和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判断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对比3组的首次置管异位率、导管尖端定位操作时间以及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参照B组首次置管异位率均为6.67%,均低于参照A组的26.67%(P<0.05);研究组导管尖端定位操作时间(3.26±0.43)min短于参照A组的(14.93±2.02)min和参照B组的(5.31±0.62)min(P<0.05);研究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参照A组的26.67%和参照B组的23.33%(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判断中,采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和超声定位方法,均可降低首次置管异位率,但腔内心电图定位方法的定位操作时间更短,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定位方法 新生儿PICC导管尖端位 首次置管异位率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ICU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庆益 《医疗装备》 2022年第5期113-114,119,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拟于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行肠内营养支持的86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鼻空肠管置入术,试验组在床旁超声引...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拟于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ICU行肠内营养支持的86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鼻空肠管置入术,试验组在床旁超声引导下行鼻空肠管置入术,比较两组的置入成功率及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置入成功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9.07%,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ICU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床旁超声 鼻空肠管入术 置管成功 置管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