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原苏尼特羊脑中磷脂型DHA萃取及其结构特性研究
1
作者 包音都古荣·金花 和硕特麦丽斯 +3 位作者 呼格吉勒图 侯荣伦 于波 周欢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39,61,共7页
旨在为绿色天然草原羊脑中磷脂型二十二碳六烯酸(DHA-PL)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以苏尼特冻干羊脑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其中的粗脂肪,用冰丙酮沉淀得到磷脂,再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其中的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丝氨酸(PS)。测定了粗脂... 旨在为绿色天然草原羊脑中磷脂型二十二碳六烯酸(DHA-PL)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数据,以苏尼特冻干羊脑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其中的粗脂肪,用冰丙酮沉淀得到磷脂,再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其中的磷脂酰胆碱(PC)和磷脂酰丝氨酸(PS)。测定了粗脂肪中胆固醇含量,以及磷脂中PC和PS的含量,分析了粗脂肪、磷脂、PC和PS中DHA含量,以及PC和PS中sn-2位的DHA含量。结果表明:采用体积比2∶1乙醇-正己烷萃取冻干苏尼特羊脑中粗脂肪,粗脂肪得率较高,为45%;羊脑粗脂肪中胆固醇含量为29.42mg/g,粗脂肪的脂肪酸组成中DHA含量为8.89%;磷脂的脂肪酸组成中DHA含量为11.41%;磷脂中PC和PS含量分别为27.67μg/g和10.69μg/g,PC和PS的sn-2位脂肪酸组成中DHA含量分别为8.06%和2.59%。综上,可以从苏尼特羊脑中制备易于吸收的DHA-P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苏尼特羊脑 磷脂型DHA sn-2位脂肪酸 脂肪酸组成 DHA含量
下载PDF
中医治疗羊脑包虫病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永钊 冯建鹏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羊脑包虫病是因多头蚴寄生于羊的大脑、脊髓中所引发的神经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因该病的病原为多头蚴,因此该病也被称之为多头蚴病。临床上,患脑包虫病的羊会出现明显的发烧、不合群、食欲差以及转圈等神经型症状,因此养殖人员要密... 羊脑包虫病是因多头蚴寄生于羊的大脑、脊髓中所引发的神经性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因该病的病原为多头蚴,因此该病也被称之为多头蚴病。临床上,患脑包虫病的羊会出现明显的发烧、不合群、食欲差以及转圈等神经型症状,因此养殖人员要密切留意,及早发现并诊治,减少经济损失。中兽医治疗羊脑包虫病,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要重视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人畜共患病 多头蚴 神经型 中医治疗 养殖人员 中兽医治疗 传染病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学科 《畜禽业》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羊脑包虫病又被称为羊多头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能够寄生羊、牛等反刍动物脑部、脊髓等组织,导致反刍动物出现神经机能障碍,给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目前,针对羊脑包虫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对羊脑包虫病的致病原因、症状表现及诊断方... 羊脑包虫病又被称为羊多头蚴病,是一种寄生虫病,能够寄生羊、牛等反刍动物脑部、脊髓等组织,导致反刍动物出现神经机能障碍,给养殖户带来较大损失。目前,针对羊脑包虫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对羊脑包虫病的致病原因、症状表现及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症状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巴桑次仁 土登尼玛 《畜牧业环境》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羊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该病在藏区的流行较频繁,羊群发病后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以及多种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其生长性能,导致养殖户经济损失,影响基层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还需要养殖户能够正确认识该病的危害,了解其症状表现等... 羊脑包虫病又称多头蚴病,该病在藏区的流行较频繁,羊群发病后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下降以及多种精神症状,严重影响其生长性能,导致养殖户经济损失,影响基层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还需要养殖户能够正确认识该病的危害,了解其症状表现等,以便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法,减少该病造成的损失。基于此,本文就羊脑包虫病主要症状及疗法进行了分析,同时还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为当地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症状 治疗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方 孙三龙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1期89-90,共2页
羊脑包虫病,又称转圈疯或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寄生虫病。虫体的位置与羊只的运动方向有关,严重危害神经系统,阻碍生长羊的发育,对羊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笔者深入探讨了羊场中... 羊脑包虫病,又称转圈疯或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羊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寄生虫病。虫体的位置与羊只的运动方向有关,严重危害神经系统,阻碍生长羊的发育,对羊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笔者深入探讨了羊场中羊脑包虫病的防控策略并根据实践提出建议。通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羊脑包虫病对羊的危害,确保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多头绦虫 多头蚴病 神经症状 防控策略 防控措施 虫体 寄生虫病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治措施
6
作者 付月星 王美丽 《畜牧业环境》 2024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由多头绦虫幼虫引起的严重人兽共患病,对羊群健康及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本文综述了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防策略。通过对该病的深入分析,旨在为兽医及养殖户提供科学的... 羊脑包虫病是一种由多头绦虫幼虫引起的严重人兽共患病,对羊群健康及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本文综述了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防策略。通过对该病的深入分析,旨在为兽医及养殖户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降低羊脑包虫病的发病率,保障羊群健康,促进畜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多头绦虫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预防
下载PDF
藏区羊脑包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分析
7
作者 贡觉江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150-0153,共4页
随着西藏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羊脑包虫病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威胁。针对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发展现状,本文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了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对策。首先,作者提出要加强畜牧业管控,实施定期的羊只检查和隔离,确保病羊... 随着西藏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羊脑包虫病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威胁。针对本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发展现状,本文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了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对策。首先,作者提出要加强畜牧业管控,实施定期的羊只检查和隔离,确保病羊不进入食品供应链,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其次,通过公共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羊脑包虫病的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危害,并自觉采取预防措施。最后,还需加大政府在医疗和卫生监督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为羊脑包虫病的防控提供更为有力的体制保障。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西藏地区开展羊脑包虫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 羊脑包虫病 预防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8
作者 周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0079-0082,共4页
羊脑包虫病在羊群养殖期间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寄生虫性疾病,又名羊多头蚴病。羊脑包虫病具有人畜共患性,在我国多数羊养殖区内均有发生,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羊群一旦感染羊脑包虫病后,传染率、致死率较高,严重制约我国羊养殖... 羊脑包虫病在羊群养殖期间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寄生虫性疾病,又名羊多头蚴病。羊脑包虫病具有人畜共患性,在我国多数羊养殖区内均有发生,分布范围广、危害严重。羊群一旦感染羊脑包虫病后,传染率、致死率较高,严重制约我国羊养殖产业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羊脑包虫病致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措施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高效防治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治措施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控
9
作者 成大荣 朱瑾雯 《农家致富》 2024年第13期39-39,共1页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部或脊髓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能引起羊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一、病原特性多头绦虫长40~100毫米、宽5毫米左右,有200多个节片,成熟的节片两端狭小,外形... 羊脑包虫病又称羊多头蚴病,是由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在羊脑部或脊髓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能引起羊脑膜炎、脑炎等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一、病原特性多头绦虫长40~100毫米、宽5毫米左右,有200多个节片,成熟的节片两端狭小,外形似瓜子,寄生在犬、狐等动物小肠内,中间宿主为羊或牛、马等,能在脑和脊髓等处形成多头囊尾蚴,引起羊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头绦虫 羊脑包虫病 多头蚴病 神经症状 病原特性 中间宿主 囊尾蚴 节片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措施
10
作者 如先古丽·扎依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0045-0047,共3页
羊脑包虫病是牧区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和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主要危害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到脑部组织功能完善,具有潜伏期长,难以彻底根除的特征。最近几年,新疆库尔勒市羊养殖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在... 羊脑包虫病是牧区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疾病和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主要危害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到脑部组织功能完善,具有潜伏期长,难以彻底根除的特征。最近几年,新疆库尔勒市羊养殖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在养殖规模扩大背景之下,羊脑包虫病的发病流程率逐渐升高,已经成为影响当地畜牧养殖业的重要威胁,同时由于很多农牧民群众对该种疾病的认知不足,再加上病死羊处置不到位,经常造成脑包虫病向着人类群体传播蔓延,引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羊脑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希望对更好的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诊断 防治措施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诊断及防治技术应用
11
作者 张晓磊 刘志刚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18期110-111,共2页
羊脑包虫病是羊养殖时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也被称为多头蚴病,对人畜健康危害甚大,患病羊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盲目转圈、步态不稳等,严重的会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防控羊脑包虫病成为行业工作... 羊脑包虫病是羊养殖时常见的一类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也被称为多头蚴病,对人畜健康危害甚大,患病羊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盲目转圈、步态不稳等,严重的会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防控羊脑包虫病成为行业工作者研究思考的关键问题。一、流行病学羊脑包虫病的致病源为多头蚴,该寄生虫是绦虫的幼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脊髓、脑部,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狼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其粪便中有大量孕节片,然后对草场、草料、饮水等造成污染,健康羊接触并吞食含有孕节片的草料、饮水后就会感染,进而侵入羊的肠黏膜血管中,随血液进入脑脊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成为具有危害性的多头蚴,最终诱发以神经性症状为主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人畜共患病 肉食动物 食欲减退 多头蚴 流行病学 养殖 孕节
下载PDF
脱脂羊脑蛋白水解多肽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12
作者 常飞 杨雪果 +3 位作者 肖士成 蒋鹏飞 黄慧娜 段旭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为制备羊脑蛋白抗氧化肽,本实验对脱脂羊脑蛋白含量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不同酶解时间的酶... 为制备羊脑蛋白抗氧化肽,本实验对脱脂羊脑蛋白含量及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对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不同酶解时间的酶解液分子质量进行了分析;采用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和Sephadex G-15对羊脑酶解产物进行了逐级分离纯化,以羟自由基(·OH)和亚硝酸根离子清除能力为指标对分离组分进行抗氧活性评价,并对纯化后的组分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脱脂羊脑粉中蛋白含量为60.55%,在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这两种酸性氨基酸含量最高,且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羊脑蛋白经酶解后,分子质量集中在10 k D以下;经Sephadex G-25纯化后,得到了6个组分,其中组分F4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F4经Sephadex G-15纯化后,得到3个组分,其中组分F4-2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组分F4-2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亚硝酸根离子的半数抑制率IC_(50)分别为1.64、2.47、7.98、5.14 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蛋白 多肽 分离纯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脱脂羊脑蛋白酶解条件优化及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常飞 杨雪果 +1 位作者 肖士成 段旭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4-121,共8页
以脱脂羊脑蛋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法建立脱脂羊脑蛋白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水解回归模型,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在体外研究脱脂羊脑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脱脂羊脑蛋白底物质量浓度为... 以脱脂羊脑蛋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法建立脱脂羊脑蛋白的枯草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水解回归模型,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在体外研究脱脂羊脑中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脱脂羊脑蛋白底物质量浓度为3.03 g/100 mL,酶添加量为5 653.20 U/g,温度为39.4 ℃时,脱脂羊脑蛋白水解度最高,达到(14.59±1.26)%。当脱脂羊脑蛋白水解度为(14.39±1.17)%时,酶解产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最强;当脱脂羊脑蛋白水解度为(12.48±0.71)%时 ,酶解产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最强;当脱脂羊脑蛋白水解度为(12.48±0.71)%时,酶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OH、O2-?、亚硝酸根阴离子的IC50分别2.49、3.13、10.37、10.89 mg/mL,酶解产物对Fe2+螯合率的IC50为7.48 mg/mL,证明脱脂羊脑蛋白酶解产物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蛋白 酶解产物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夏俊 王光雷 +7 位作者 董春霞 陈世军 喻昌盛 刘丽雅 郭会玲 薛晶 金映红 卓丽菲娅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258-259,共2页
从典型羊脑包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治疗、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羊脑包虫病进行介绍,以为养殖户及基层兽医进行羊脑包虫病防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羊脑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洪奇 冯健 +1 位作者 修翠娟 朱万琴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羊脑 水解工艺 蛋白水解液 哺乳动物 神经器官 神经递质 罗马尼亚 营养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玉田 付彩霞 李毅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2期44-45,共2页
文章就脑包虫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病理变化、防治措施进行全面阐述,以引起养殖户、兽医工作者的关注。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诊治 发病原因 诊断方法 病理变化 防治措施
下载PDF
羊脑包虫与羊李氏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左清 丁勇 +2 位作者 孙燕 郑玉海 袁枭龙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12期99-99,共1页
羊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脑多头蚴还可为害黄牛、奶牛、牦牛、猪、马与人等。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狼、狐等,... 羊脑包虫病(又称脑多头蚴病)是由于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在绵羊山羊的脑脊髓内,引起脑炎,脑膜炎及一系列神经症状,甚至死亡的严重寄生虫病,脑多头蚴还可为害黄牛、奶牛、牦牛、猪、马与人等。成虫主要寄生在犬、狼、狐等,肉食兽的小肠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 多头蚴 羊脑包虫病 李氏杆菌病 多头蚴病 多头绦虫 混合感染 神经症状 钩蚴 肠粘膜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玉田 付彩霞 李毅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6年第2期54-56,共3页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头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的多节绦虫亚纲带科。多头蚴是狗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幼虫,传染给羊,多寄生在羊脑部或椎管内,亦会感染人... 羊脑包虫病的病原体是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头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的多节绦虫亚纲带科。多头蚴是狗多头绦虫(Taenia multiceps)的幼虫,传染给羊,多寄生在羊脑部或椎管内,亦会感染人,侵害羊、人神经系统,发生人、羊脑包虫病。2004年在河北大厂县某农场的羊群中发现有走路转圈、卧地不起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测诊断为脑包虫病。病早期用吡喹酮50 mg/kg治疗5天或70 mg/kg治疗3天,脑部浅层包虫手术摘除,并切断传播途径等措施之后,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脑包虫病 诊治
下载PDF
兔、羊脑泡状棘球蚴病动物模型的MRI与病理对比分析
19
作者 姜春晖 王俭 +3 位作者 张德清 姜涛 姚卫宏 张黎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343-1346,1350,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兔、羊2种不同实验动物脑泡状棘球蚴病模型的MRI表现及病理表现,探讨不同动物模型在脑泡状棘球蚴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颅骨穿刺法及颈动脉穿刺法分别建立兔脑泡状棘球蚴病模型及羊脑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于兔建模型后3... 目的对比分析兔、羊2种不同实验动物脑泡状棘球蚴病模型的MRI表现及病理表现,探讨不同动物模型在脑泡状棘球蚴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颅骨穿刺法及颈动脉穿刺法分别建立兔脑泡状棘球蚴病模型及羊脑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于兔建模型后30、60、90d及羊建模型后90、180d与1a分别行MRI扫描检测是否成模成虫,成模动物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羊模型成模率为36.36%,兔模型成模率为12.24%。颅骨穿刺法成模率为20.83%;颈动脉穿刺法无一例建模成功。2种模型在90d时MRI均可检测出全部病灶,仅有1例羊模型1a观察时MRI表现似人脑泡状棘球蚴病,T2WI呈"煤炭黑"样低信号并可见多发高信号小囊泡。1 H-MRS兔模型90d在1.33ppm处显示Lip及Lac峰。羊模型在180d时,检测到NAA、Cho、Cr峰,各峰均降低,NAA/Cr、Cho/Cr及NAA/Cho比值降低,在1.33ppm处显示Lip峰和乳酸Lap峰。兔模型病理未见六头蚴头节及生发膜,羊模型成虫见六头蚴及生发膜。结论兔、羊脑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与人脑泡状棘球蚴病的MRI及病理表现相似,可为人脑泡状棘球蚴病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提供良好的研究模型,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状棘球蚴病 羊脑 动物模型 MRI 病理
下载PDF
羊脑包虫病的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柳松柏 房莉莉 《养殖技术顾问》 2010年第1期82-82,共1页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 羊多头蚴病又称羊脑包虫病,由多头带绦虫寄生于羊脑和脊髓引起的疾病。主要侵害羊,特别是2岁以内的羊,终末宿主是犬、狼等肉食动物。羊多头蚴(羊脑包虫)为鸡蛋大的囊泡,泡内充满透明的液体,囊壁薄,囊内膜有100~200个头节,呈白色粟粒大结节状。羊吃到多头带绦虫卵而感染,随着血液到达脑及脊髓,经2~3个月发育成多头蚴而感染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羊脑 治疗 多头蚴病 终末宿主 肉食动物 带绦虫 脊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