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羌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江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0-64,共5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羌族文化遗产进行翔实记录,建立基于Web的羌族文化交流平台,使羌族文化遗产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与传播。文化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既能为羌人的传统文化学习提供丰富资源,亦将支撑起汶川地震后羌寨的"文化观光&q...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羌族文化遗产进行翔实记录,建立基于Web的羌族文化交流平台,使羌族文化遗产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与传播。文化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既能为羌人的传统文化学习提供丰富资源,亦将支撑起汶川地震后羌寨的"文化观光"产业。但如何以"信息化"为契机,实现羌族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与"动态传承"相结合,尚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政府、学校和社区间的合力,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融入羌族社区的灾后重建之中,并注重彰显羌族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羌族文化遗产 静态保护 活态传承
下载PDF
羌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重点、难点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王正惠 蔡文君 黄健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25-28,共4页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现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区。2008年的“5·12大地震”致使羌族文化遭受重创,虽经过近几年的恢复重建,羌族文化逐渐焕...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现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市的北川县、平武县等地区。2008年的“5·12大地震”致使羌族文化遭受重创,虽经过近几年的恢复重建,羌族文化逐渐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恢复了原有的活力,但保护羌族文化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如何采取数字化的手段有效保护羌族文化遗产,更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复杂工程。这就必然需要我们科学区分羌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并针对这些重点、难点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此提高羌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而促进羌族文化遗产的大繁荣、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重点 难点 对策
下载PDF
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研究
3
作者 赵家豪 马宁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3-80,共8页
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活态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其众多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出宁强县作为“古羌圣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在传承过程中,... 宁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活态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其众多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出宁强县作为“古羌圣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在传承过程中,宁强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家族传承逐渐向社会传承转化过渡,呈现出开放化特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与旅游业相结合,走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而积极探索其系统性保护工作,才能实现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强县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下载PDF
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廖恒 邓陈亮 《音乐探索》 CSSCI 2012年第2期13-19,共7页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献计献策、出财出力。在过去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颁布了羌族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建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震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献计献策、出财出力。在过去三年的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颁布了羌族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建立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行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建立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库,涌现了大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成果,重建了羌族文化基础设施,抢救与保护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还存在羌语难以传承,缺乏有效的供血机制,缺乏羌族文化认同感,缺乏长远规划和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等问题。因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依然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成效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延续羌族文化之脉——5·12地震灾区羌族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 被引量:11
5
作者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调研组 《中国人大》 2008年第21期35-37,共3页
5·12特大地震的震中和极重灾地区为我国唯一的羌族居住区,广大羌族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民族文化遗产损毁严重,抢救和保护我国古老、唯一、濒危的羌族文化遗产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羌族群众热切期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件大... 5·12特大地震的震中和极重灾地区为我国唯一的羌族居住区,广大羌族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民族文化遗产损毁严重,抢救和保护我国古老、唯一、濒危的羌族文化遗产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羌族群众热切期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件大事。为了及时了解羌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文化 抢救保护 特大地震 羌族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人 文化遗产保护 代表性传承人 北川羌族自治县 地震灾区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族自治立法模式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实证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云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48-52,共5页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行法律框架中,国际公约、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作用。民族自治立法是我国地方立法的特殊形式,对保护和传承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针对性和天然优势,易于形成利用...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行法律框架中,国际公约、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作用。民族自治立法是我国地方立法的特殊形式,对保护和传承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针对性和天然优势,易于形成利用特色立法制度调整和规范特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特契合"的最优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自治立法 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木锁”的保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宁 周毓华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4-6,17,共4页
羌族木锁及其制作技艺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保护。文章探讨了羌族木锁的来历,制作和使用情况,提出了面临的困难和保护对策。
关键词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年木锁 保护 对策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茂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成新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70-73,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有效利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提高旅游开发的能效,成为羌族地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茂县羌族非遗旅游资源丰富,等级评价高,通过对茂县羌族非遗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进而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有效利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提高旅游开发的能效,成为羌族地区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课题。茂县羌族非遗旅游资源丰富,等级评价高,通过对茂县羌族非遗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进而对其进行策略研究,提出了明确主题定位、打造体验式旅游、发展特色风情民宿、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多途径推广宣传等策略,并细化了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县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资源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大数据视角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用高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22期177-178,共2页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受全球化及现代化冲击、自然灾害影响下,变得日渐式微;采用数字化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努力一直在推进,受观念影响及技术局限,使得保护作用非常有限;大数据技术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数据科学发展到一定程...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受全球化及现代化冲击、自然灾害影响下,变得日渐式微;采用数字化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努力一直在推进,受观念影响及技术局限,使得保护作用非常有限;大数据技术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数据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综合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的平台应用到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及活态传承中有其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超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5-12,共8页
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焦点之一,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相关问题也被广泛关注。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 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焦点之一,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其相关问题也被广泛关注。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和直接参与者,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传承人的主位视角对当下羌族地区传承人面临的新困境进行反思,提出系列建议,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困境
下载PDF
高校美术课程传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研究——以阿坝师范学院羌族纳啵特色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珂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13-115,共3页
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高校美术课程中,以羌族纳啵艺术课程为依托,实现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在高校美术教育功能中得到的充分释放。同时,在课程中建构产学研... 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高校美术课程中,以羌族纳啵艺术课程为依托,实现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在高校美术教育功能中得到的充分释放。同时,在课程中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新路径,开发羌族纳啵工艺品创造市场价值服务地方经济,为弘扬羌族传统民族文化而培养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纳啵特色课程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经济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亚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6期71-77,82,共8页
文章以Skilbeck的"文化分析模式"理论和SWOT模式为研究工具和分析框架,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与课程意蕴进行理论解析和现实考察。据此构建基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开发的SWOT分析矩阵,并提出有效实施路径。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SWOT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十年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超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11,29,共12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羌族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也促进了社会各界对羌族文化的关注。近年来又逢国家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样...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羌族地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也促进了社会各界对羌族文化的关注。近年来又逢国家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因此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以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为时间节点,对十年间围绕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所开展的各类学术活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所采取的各项政策与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进一步分析问题并提出意见与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力争为下阶段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十年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对羌族文化旅游的价值
14
作者 袁俊江 焦虎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第10期52-53,共2页
羌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据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对羌族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可以直接促进羌区旅游业的大发展,推动羌区乡村旅游业升级换代与创新与创业。
关键词 羌族文化遗产 数字化 旅游业
下载PDF
社会变迁进程中羌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15
作者 于铭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羌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变迁进程中羌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且无法避开的重大课题。对此,需要加强对羌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加强羌族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发挥民俗节日活动的作用,积极建设具有羌... 羌族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变迁进程中羌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且无法避开的重大课题。对此,需要加强对羌族音乐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加强羌族民族语言文化传承,发挥民俗节日活动的作用,积极建设具有羌族音乐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实现新兴媒介传播与羌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统一,妥善处理好市场需求与羌族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羌族音乐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原文传递
试从桃坪羌寨旅游业看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6
作者 张希茜 《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5X期167-,共1页
桃坪羌寨是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应以应以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桃坪羌寨作为民族特色旅游村寨,虽受到商业化等冲击,仍应坚持以旅游业的发展来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桃坪羌寨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寨旅游业
下载PDF
对口援建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洪波 何思南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3-11,共9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在中央统筹协调下,我国迅速启动灾后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机制,组织东中部地区省市支援受灾地区。
关键词 对口援建 社会主义制度 威州 对口支援机制 对口支援模式 汶川特大地震 汶川县威州镇 地震灾区 地震 余震 灾后恢复重建 直接经济损失 灾后重建 受灾人口 羌族文化遗产 次生灾害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