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耐震时程法的羌族碉楼易损性分析
1
作者 袁博 吴冠仲 +2 位作者 柳杨 李虓 沈林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10902-10909,共8页
羌族碉楼是羌藏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极具历史文物价值。近年来地震频发,四川阿坝州、甘孜一带羌族碉楼出现开裂、崩塌等震害,为有效保护该类历史文物建筑,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结构进行修复加固,并通过有限元模... 羌族碉楼是羌藏民族的传统民居建筑,极具历史文物价值。近年来地震频发,四川阿坝州、甘孜一带羌族碉楼出现开裂、崩塌等震害,为有效保护该类历史文物建筑,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结构进行修复加固,并通过有限元模型计算、耐震时程分析、Pushover分析等技术手段验证了钢筋笼加固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碉楼需要通过加固措施提升结构整体刚度。加固后的碉楼屈服位移有小幅增长,延性提高17.2%,峰值承载力提高37.5%。在各级地震作用下,加固后碉楼出现轻微、中等、严重和完全4种损伤状态的概率明显小于原结构。加固措施对结构延性和承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也能有效降低结构易损性,加固措施合理,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碉楼 耐震时程分析 地震易损性 PUSHOVER分析
下载PDF
论羌族碉楼建筑美感的形成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彭代明 唐广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3,共3页
羌族碉楼建筑是集战争、宗教等为一体的建筑典型代表。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战争防御而达到生存之目的,再经过建筑形式寄托精神希望,两者相辅相成而形成碉楼建筑美感,其代表作品是著名的黑虎羌碉、桃坪羌碉和木卡羌碉。
关键词 羌族碉楼 战争功能 建筑美感
原文传递
羌族碉楼建筑空间与石砌结构特征探析——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碉楼为例
3
作者 尹伟 黄建强 +2 位作者 史晶荣 巫沛耘 黄园林 《《规划师》论丛》 2022年第1期383-389,共7页
本文通过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茂县、汶川县羌族碉楼进行调查,分析其地理分布、类型、建筑特征、结构特征,并以理县桃坪碉楼为例,梳理了羌族碉楼的建筑与结构特征,总结羌族碉楼空间与结构的关键问题,从结构视角解析建造关键技术... 本文通过对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茂县、汶川县羌族碉楼进行调查,分析其地理分布、类型、建筑特征、结构特征,并以理县桃坪碉楼为例,梳理了羌族碉楼的建筑与结构特征,总结羌族碉楼空间与结构的关键问题,从结构视角解析建造关键技术和营造方法,为羌族碉楼保护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碉楼 建筑空间 建筑结构 古建筑
原文传递
“BIM+VR”技术在羌族石砌碉楼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尹伟 巫沛耘 +2 位作者 秦珺 黄园林 黄建强 《《规划师》论丛》 2022年第1期390-397,共8页
本文通过比较固定地区内的羌族碉楼并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探索了在羌族碉楼保护中使用数字可视化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碉楼的保护层面,“BIM+VR”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新技术,利用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详细的保护体系,从传... 本文通过比较固定地区内的羌族碉楼并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探索了在羌族碉楼保护中使用数字可视化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碉楼的保护层面,“BIM+VR”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新技术,利用数字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详细的保护体系,从传统的人工检验更新为计算机控制和维护保护。根据搭建预制构件和仿真模拟维护,提升古建筑保护的弹性区间和效率,进而在羌族古建筑群的保护和利用中寻找均衡。因此,应融合目前的“BIM+VR”技术,合理规划碉楼群的保护方案,并建立多专业、多技术的虚拟平台,达到预制构件和模拟维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碉楼 古建筑保护 BIM V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