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感染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
作者 王飞扬 陈素阳 +3 位作者 解家松 姜建湖 郭建林 张海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会...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会引起造成银鲳大规模死亡的出血病,但目前尚不清楚美人鱼发光杆菌感染后对银鲳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注射使银鲳感染PDD,在24 h和72 h分别采集健康及患病银鲳的中肠和后肠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结合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和数据分析,研究PDD感染后不同时间银鲳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DD感染后在银鲳肠道内大量增殖并占据优势,引起银鲳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PDD的侵入及在银鲳肠道中的增殖并占据优势,导致银鲳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紊乱。PDD的过度生长与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失调密切相关,显示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相互关系,为银鲳养殖业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Pampus argenteus) 肠道微生物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疾病 群落结构平衡
下载PDF
三种植物精油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的抑菌效果及其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杨新月 王春元 +4 位作者 于永翔 王印庚 李京泽 刘定远 张正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1-201,共11页
为研究百里香精油、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对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主要致病菌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D)的抑菌作用,实验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精油对6株不同致病力PDD菌株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采用... 为研究百里香精油、牛至精油和肉桂精油对海水养殖经济鱼类主要致病菌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D)的抑菌作用,实验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3种植物精油对6株不同致病力PDD菌株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添加精油后6株PDD生长曲线的变化;以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浓度精油对PDD毒力基因表达量及胞外产物(ECP)活性的影响;分析了3种精油存储不同时间后以及在金属离子影响下的药效稳定性。结果显示,3种精油对6株PDD菌株均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MIC为32~128μg/mL,MBC为64~192μg/mL;3种精油对2株高致病性PDD菌株的毒力基因表达及ECP的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低浓度精油对PDD主要毒力基因的抑制作用最明显。3种精油于室温下避光存储35 d,对实验菌株的杀菌率均大于99%,显示其良好的药物稳定性;水环境中不同浓度Na^(+)、Mg^(2+)、Ca^(2+)、K^(+)等对3种精油的杀菌效果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3种精油均适宜开发为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新型渔药或饲料添加剂。本研究可为拓展芳香类植物精油在水产疾病防控上的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 植物精油 抑菌作用 药效稳定性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dly基因缺失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刘定远 王春元 +5 位作者 于永翔 王印庚 李京泽 张晓松 秦蕾 张正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92,共11页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damselae,PDD)是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致病菌。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高致病性PDD菌株(PDD1608)作为对象,初步探究毒力基因dly对PDD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damselae,PDD)是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致病菌。本研究以实验室保存的一株高致病性PDD菌株(PDD1608)作为对象,初步探究毒力基因dly对PDD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力的影响。利用λRed重组技术成功构建毒力基因dly缺失株Δdly PDD1608::Cm,比较野生株和缺失株的生长、涌动性、药物敏感性、生理生化特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菌株及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的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等生物学特性。选用海水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作为实验动物,通过人工感染实验测定野生株和缺失株及其ECP对海水青鳉鱼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毒力基因dly缺失后导致PDD菌株生长变慢,涌动性、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均降低;野生株和缺失株的药物敏感性和生理生化特性未产生变化;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人工感染实验表明,缺失株及其ECP对海水青鳉鱼的致病性降低。毒力基因dly影响PDD菌株的生长、涌动性、溶血性和磷脂酶活性等多种生物学特性,并且与PDD菌株及其ECP的致病力强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 缺失株 胞外产物 生物学特性 致病性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源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飞 苏永全 +3 位作者 王军 覃映雪 马英 鄢庆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2-1208,共7页
于2010年从宁德患病大黄鱼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NPL1006,经鉴定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大黄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7.96×103CFU/g体重。药敏性实验结果显示NPL1006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和诺氟沙星等9... 于2010年从宁德患病大黄鱼中分离得到一株优势菌NPL1006,经鉴定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大黄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7.96×103CFU/g体重。药敏性实验结果显示NPL1006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和诺氟沙星等9种药物高度敏感。采用纸片法检测得到NPL1006的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明胶酶和淀粉酶活性。胞外产物感染斑马鱼研究结果显示其LD50为1.20mg蛋白/kg体重。以上结果表明大黄鱼源美人鱼发光杆菌NPL1006胞外产物含有多种毒力因子,与该菌对大黄鱼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美人鱼发光杆菌 胞外产物 致病性
下载PDF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源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庚申 许文军 +2 位作者 谢建军 汪玮 施慧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1-157,共7页
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某网箱养殖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暴发了一种严重的疾病,病鱼主要症状为脾、肾出现1–2 mm的白色类结节。从患病鱼内脏处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OF-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为此次引起条石鲷死亡的致病菌,半数致死量... 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某网箱养殖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暴发了一种严重的疾病,病鱼主要症状为脾、肾出现1–2 mm的白色类结节。从患病鱼内脏处分离得到1株优势菌OF-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为此次引起条石鲷死亡的致病菌,半数致死量为5.93×10~4 CFU/g。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菌株OF-1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在TCBS培养基上不生长。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16S r RNA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证实,该菌株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subsp.piscicida)。该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氟哌酸、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等药物高度敏感,对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苯唑青霉素等药物具有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 细菌鉴定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感染卵形鲳鲹的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苏友禄 冯娟 +2 位作者 郭志勋 徐力文 王江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81,共7页
病原菌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分离自发病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本实验利用腹腔注射和浸泡的感染途径,观察卵形鲳鲹发光杆菌病的病理变化。感染发病鱼呈现急性和慢性临床症状,主要... 病原菌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分离自发病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本实验利用腹腔注射和浸泡的感染途径,观察卵形鲳鲹发光杆菌病的病理变化。感染发病鱼呈现急性和慢性临床症状,主要急性症状为鳃盖周围轻微出血,腹腔积水和内脏器官多灶性坏死;主要慢性症状为脾脏、肾脏和心脏内能观察到直径为0.5~1.0 mm的白色粟米样结节;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病理显示:急性病理症状主要表现为鳃、肝和肾发生变性及凝固性坏死,肾管微绒毛紊乱,线粒体的嵴脱落,脾淋巴细胞增生,核染色质边集,心肌细胞发生多灶性坏死,线粒体增生,肠道的病变较轻微。慢性病理症状主要表现为鳃丝上皮细胞坏死,脾淋巴细胞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溶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微绒毛脱落,心肌纤维Z带排列紊乱,线粒体变性,肝脏、肾脏、脾脏、心脏和肠道出现典型的肉芽肿病变。相比之下,脾脏、肾脏和心脏的病变是所有器官中最严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 病理学
下载PDF
龙胆石斑鱼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系统发育学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2 位作者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3,共6页
对从1尾病死的观赏用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较系统的表观生物学性状鉴定。同时,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 对从1尾病死的观赏用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较系统的表观生物学性状鉴定。同时,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供试两株纯培养菌(编号:HQ061227-1、HQ061227-2)为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Beijerinck 1889)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amselae subsp.damselae(Love et al.1982;Smith et al.1991),用HQ061227-1株作为代表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区)为1469bp(GenBank登录号:EF635307),与GenBank数据库中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的同源性在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4种耐药,对头孢唑啉等32种敏感,对氨苄青霉素低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石斑鱼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 生物学特性 系统发育学
下载PDF
卵形鲳鲹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瑞旋 冯娟 +2 位作者 苏友禄 蓝祥宾 王江勇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20-1027,共8页
2006年海南省凌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出现大批死亡。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完好,部分病鱼内脏稍肿大,病理组织研究显示脾脏和肝脏有灰白色结节。从病鱼的脾脏分离到1株明显优势菌,命名为TOS1,人工感染确认TOS1对卵形鲳鲹... 2006年海南省凌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出现大批死亡。肉眼观察病鱼体表完好,部分病鱼内脏稍肿大,病理组织研究显示脾脏和肝脏有灰白色结节。从病鱼的脾脏分离到1株明显优势菌,命名为TOS1,人工感染确认TOS1对卵形鲳鲹有强致病性,其半数致死量为1.1×106CFU/g,组织病理研究显示相同症状,因此确定TOS1为本次流行病的病原菌。经API鉴定系统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常规生化指标,将TOS1鉴定为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该菌具有很强的溶血性和较强的蛋白酶活性,对多种抗生素和中草药均具抗性,仅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对中草药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和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高度敏感。以上敏感药物可作为该病预防或治疗的参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 细菌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抗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兰萍 宋晓玲 +1 位作者 张辉 成君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73,共9页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1%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配制成3种免疫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样。对个体质量为(4.83±0.36)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实验,分别在0、5、10...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和1%美人鱼发光杆菌灭活菌、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配制成3种免疫实验饲料,以基础饲料为空白对照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样。对个体质量为(4.83±0.36)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20 d的饲养实验,分别在0、5、10、15和20d进行取样,以血清中的酚氧化酶(PO)、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UL)活性为免疫指标,探讨了美人鱼发光杆菌作为免疫制剂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的影响;在投喂免疫饲料后的第22天,按0.004 2 kg/kg体重的剂量,直接投喂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病料,并记录累积死亡率。结果表明,美人鱼发光杆菌免疫实验组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PO、ACP、AKP、UL和SOD活性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饲料中添加美人鱼发光杆菌后,明显提高了对虾抵御WSSV感染的能力。其中0.1%美人鱼发光杆菌活菌实验组的抗病毒感染能力最强,WSSV感染14d内累计死亡率为63.3%±5.8%;而对照组为96.7%±3.3%。研究表明,美人鱼发光杆菌添加在对虾饲料中能提高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将其作为对虾免疫增强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美人鱼发光杆菌 非特异性免疫 抗病力 WSSV
下载PDF
3种美人鱼发光杆菌疫苗对卵形鲳鲹的免疫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友禄 冯娟 +4 位作者 郭志勋 王瑞旋 徐力文 姜敬哲 王江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5-110,共6页
用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制备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及甲醛灭活全菌(FKC)3种疫苗,分别腹腔注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在免疫后第7、14、21、28天进行尾静脉采血,检测试验鱼的白细胞吞噬活... 用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制备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及甲醛灭活全菌(FKC)3种疫苗,分别腹腔注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在免疫后第7、14、21、28天进行尾静脉采血,检测试验鱼的白细胞吞噬活性、溶菌酶活力以及血清凝集抗体效价等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OMP、LPS和FKC均能显著提高所测的免疫指标(P<0.05),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血清溶菌酶活力在免疫第14~21天内,保持较高的水平,而血清抗体滴度则在免疫第14天后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免疫第28天后,测得LPS或OMP免疫组的鱼体增质量率明显高于FKC免疫组(P<0.05),同时进行人工感染,LPS、OMP和FKC免疫组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66.7%、60.0%和38.8%.说明注射美人鱼发光杆菌的LPS或OMP疫苗能给卵形鲳鲹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 疫苗 卵形鲳鲹 免疫效果
下载PDF
五条鰤源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燕 石存斌 +3 位作者 常藕琴 付小哲 陶家发 吴淑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48-152,共5页
2007年5月广东汕尾红海湾网箱养殖的五条鰤爆发主要症状为脾脏、肾脏出现许多灰白色小结节的疾病。从病鱼体内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SWZX5,为革兰氏阴性杆菌。SWZX5对剑尾鱼有强致病性,其半数致死量为5.8×105CFU/g。综合细菌在... 2007年5月广东汕尾红海湾网箱养殖的五条鰤爆发主要症状为脾脏、肾脏出现许多灰白色小结节的疾病。从病鱼体内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SWZX5,为革兰氏阴性杆菌。SWZX5对剑尾鱼有强致病性,其半数致死量为5.8×105CFU/g。综合细菌在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系统发育树等方面的研究结果,确认分离菌株SWZX5属于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piscicida)。15种中草药提取液的抑菌和杀菌试验显示,五倍子的功效最好,MIC和MBC均为0.05mg/mL;其次是黄连、石榴皮,两者MIC均为0.20 mg/mL,MBC均为0.40 mg/mL;黄芪功效较差。20种化学抗菌类药物的抑菌试验显示,分离菌株SWZX5对供试的氨曲南、恩诺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钠等16种抗菌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苯唑西林等4种抗菌药物中度敏感或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条鰤 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 假结核病 鉴定 中草药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溶血素Hly_(ch)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血清制备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同垒 靳晓敏 +5 位作者 王洪彬 陈玥 张志强 高桂生 单晓枫 史秋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5,共5页
为研究美人鱼发光杆菌溶血素的携带情况及溶血素的免疫原性,对前期分离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溶血素基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携带溶血素Hlych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与美人鱼发光杆菌溶血素基... 为研究美人鱼发光杆菌溶血素的携带情况及溶血素的免疫原性,对前期分离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溶血素基因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了原核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携带溶血素Hlych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与美人鱼发光杆菌溶血素基因同源性达到99%以上,细胞定位预测为胞外蛋白,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研究结果提示该菌携带Hlych基因,细菌毒力增强,同时Hlych蛋白有一定的免疫原性,有望用于建立ELISA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 溶血素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中美人鱼发光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亚素 童国忠 顾松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美人鱼发光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病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力文 《海洋与渔业》 2013年第1期60-61,共2页
美人鱼发光杆菌病又称为类结节病,以前称为巴斯德氏杆菌病,病原为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damselae(革兰阴性,短杆状或球杆菌)。美人鱼发光杆菌有两个亚种,
关键词 发光杆菌 杆菌 美人鱼 巴斯德 结节 阴性 病原 亚种
下载PDF
不同来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表型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施琳妮 于永翔 +4 位作者 姜勇 张正 王印庚 廖梅杰 荣小军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4,共10页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可感染多种海水养殖动物发病,为研究不同菌株之间的表型差异性,作者对不同来源的 25 株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的溶血特性、生理生化特征、药物敏感性以及 5 ...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可感染多种海水养殖动物发病,为研究不同菌株之间的表型差异性,作者对不同来源的 25 株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的溶血特性、生理生化特征、药物敏感性以及 5 种最敏感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5 株菌株在 TSB 培养基上均为白色不透明圆形菌落, TCBS 培养基上菌落显绿色,直径为 1~2 mm,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2)25 株菌对 3%胰胨水、无盐胰胨水、葡萄糖、肌醇、3% NaCl、ONPG 以及精氨酸双水解酶等 22 种生化反应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对于丙二酸盐、赖氨酸脱羧酶、尿素酶以及西蒙氏枸橼酸盐表现出明显差异;(3)所有菌株中仅有 2 株菌表现出β溶血, 23 株菌表现出α溶血;(4)25 株菌对丁胺卡那、链霉素、复方新诺明、乙酰螺旋霉素以及苯唑青霉素 5 种抗生素均表现出耐药性;对萘啶酸、氟罗沙星、菌必治、头孢胺噻肟、盖伯斯林以及洛美沙星 6 种抗生素均表现敏感性;对恩诺沙星等 27 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5)5 种抗生素的 MIC 检测结果表明, 25 株菌对萘啶酸以及环丙沙星的 MIC 基本一致,浓度分别是 2.5~10 μg/mL 以及低于 2.5 μg/mL,对多粘菌素 B、氧氟沙星以及洛美沙星 3 种抗生素差异较大。通过本研究证实不同来源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表型特征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 damselae) 溶血性 抗生素耐药 生理生化特征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洪彬 吴同垒 +2 位作者 张志强 高桂生 史秋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5-58,共4页
美人鱼发光杆菌是一种嗜盐的海水养殖动物致病菌,也是一种人鱼共患菌,病死鱼以出血性败血症为典型特征。文章简单介绍了美人鱼发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综述了其致病因子、鉴定方法、流行病学、疫苗及药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发... 美人鱼发光杆菌是一种嗜盐的海水养殖动物致病菌,也是一种人鱼共患菌,病死鱼以出血性败血症为典型特征。文章简单介绍了美人鱼发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综述了其致病因子、鉴定方法、流行病学、疫苗及药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发光杆菌属的成员,美人鱼发光杆菌具有重要的致病因子,如胞外蛋白酶类、胞外溶血素和细胞毒素等。目前,美人鱼发光杆菌的鉴定主要基于生理生化鉴定,同时也能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快速鉴定。美人鱼发光杆菌对多种海水养殖动物具有较高的致病性,其中美人鱼亚种也能感染人,因此对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有关美人鱼发光杆菌病的防控方面的研究表明,细菌DNA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 海水养殖 生物学特性 致病因子 疫苗
下载PDF
海水鱼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对小鼠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丽芳 于永翔 +5 位作者 王印庚 廖梅杰 荣小军 李彬 秦蕾 张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5-91,共7页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damselae)能感染多种海洋动物,并且对人也具有致病性。为验证我国近海环境中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对哺乳动物的致病能力,以从患病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分离的1...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lae subsp.damselae)能感染多种海洋动物,并且对人也具有致病性。为验证我国近海环境中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对哺乳动物的致病能力,以从患病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分离的1株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菌株为对象,用昆明系小鼠为实验动物,研究该菌对小鼠的致病力。结果发现,灌胃和注射该菌均能造成实验小鼠发病和死亡。感染小鼠出现了精神萎靡、被毛杂乱、呼吸急促和对外界刺激迟钝等临床症状,个别小鼠体表还出现了溃疡性伤口。该菌对昆明系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5.52×10^(5)CFU/g。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死亡小鼠的多个器官均出现了病理变化,如心脏心肌组织肌纤维束相互解离、断裂;肝脏细胞出现了炎性病变,细胞核轮廓变得模糊;肺实质组织崩解,组织结构变得稀松、零落;肾脏和脾脏都出现局灶性的溃疡;胃和肠道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发生了大面积的溃疡性坏死;心脏、肝脏和肾脏均有大量的血细胞浸润。病理学的研究结果证实该菌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 小鼠 组织病理 人工感染 半致死剂量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MCCC 1K03226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冀梦瑶 赵宏吉 +4 位作者 于秀剑 张志强 单晓枫 史秋梅 吴同垒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5-273,共9页
为了探究美人鱼发光杆菌MCCC 1K03226株的功能。本研究利用Megalign构建美人鱼发光杆菌16S r DNA遗传进化树,利用电镜观察菌株,并进行生化鉴定;采用PacBio RSII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美人鱼发光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SMRT portal软件对... 为了探究美人鱼发光杆菌MCCC 1K03226株的功能。本研究利用Megalign构建美人鱼发光杆菌16S r DNA遗传进化树,利用电镜观察菌株,并进行生化鉴定;采用PacBio RSII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美人鱼发光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SMRT portal软件对测序所得基因进行组装拼接;利用NR、KEGG、COG等数据库和SignalP、EffectiveT3、antiSMASH等软件对MCCC 1K03226株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利用Circos软件绘制基因组环形图谱。通过遗传进化树、序列比对及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测序结果显示该菌基因组由2条染色体和1个质粒组成,共编码4 298个基因,GC含量为41.59%;基因功能分析显示,2 392个基因对应美人鱼发光杆菌,1 980个基因参与34类代谢通路;3 452个基因编码蛋白质;3 570个基因与分子功能相关;2 884个基因与细胞成分相关;6 526个基因与生物学过程相关;501个基因编码转运蛋白;5个基因与耐药性相关;97个基因编码的蛋白与致病性相关;317个基因编码分泌蛋白,其中192个蛋白为Ⅲ型分泌系统(T3SS)效应蛋白。本研究对美人鱼发光杆菌分离株MCCC 1K0322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该菌的致病机制研究和疾病防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鱼发光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半滑舌鳎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楠 张志强 +3 位作者 吴同垒 王洪彬 史秋梅 高桂生 《中国兽药杂志》 2018年第2期19-25,共7页
2016年5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某海水养殖基地半滑舌鳎突发大批死亡,为了确定引起死亡的病原菌,无菌采集心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公布的美人鱼发光杆菌参考株序列同源性为99.6%,被鉴定为美人鱼发光杆菌... 2016年5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某海水养殖基地半滑舌鳎突发大批死亡,为了确定引起死亡的病原菌,无菌采集心血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公布的美人鱼发光杆菌参考株序列同源性为99.6%,被鉴定为美人鱼发光杆菌;进一步通过生化特性分析,被确认为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舌鳎鱼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其LD_(50)为3.1×10~4CFU/mL,且对哺乳动物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乙酰甲喹高度敏感;对多西环素、阿米卡星中敏感;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替米考星等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中西药联用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洪彬 朱利霞 +6 位作者 杨楠 张志强 高桂生 冯东青 陈玥 吴同垒 史秋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29-131,共3页
为了探讨中西药联用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种西药(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和3种中药(女贞子、黄柏、夏枯草)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肉汤棋盘稀释... 为了探讨中西药联用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2种西药(氟苯尼考、阿米卡星)和3种中药(女贞子、黄柏、夏枯草)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肉汤棋盘稀释法测定中西药联用对美人鱼发光杆菌的联合抑菌指数(FIC)。结果表明:这5种药物对美人鱼发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每种药物单独使用时以阿米卡星的抑菌效果最好。在6种药物组合中,氟苯尼考和黄柏组合及阿米卡星和黄柏组合在抑菌方面表现为相加作用;氟苯尼考和夏枯草组合及氟苯尼考和女贞子组合在抑菌方面表现为无关作用;阿米卡星和女贞子组合及阿米卡星和夏枯草组合在抑菌方面表现为颉颃作用。说明中西药联用对美人鱼发光杆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美人鱼发光杆菌 中西药联用 体外抑菌效果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联合抑菌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