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爱永存与灾难永志——论地震诗潮中传统诗词灾难书写的美刺精神
1
作者 张帆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81-84,89,共5页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美刺"的教化功能,但对于重大的自然灾难却鲜有表现。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在两年内相继发生,诗歌的抒情主体倏忽回归到时代的"大我",改变了长期以来陷于"小我"圈子里自娱自乐的状况... 中国古典诗歌历来注重"美刺"的教化功能,但对于重大的自然灾难却鲜有表现。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在两年内相继发生,诗歌的抒情主体倏忽回归到时代的"大我",改变了长期以来陷于"小我"圈子里自娱自乐的状况,不少诗人还借用旧体诗词寄情抒怀。今天,当我们诀别灾难,静下心来沉淀这场由灾难诉说引起的古典诗潮,会发现诗人们对传统美刺精神的把握、继承与超越,集中体现在当代人珍视生命的人文关怀、直面现实的诗人良知和由此引发的悲悯情怀及含蓄深沉的理性洞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诗词 美刺精神 人文关怀 悲悯情怀 理性洞彻
下载PDF
“诗可以怨”:借以“观风俗,知得失”——论中国口头歌谣的“载道”传统及其“诗学”特征
2
作者 张文杰 《语文学刊》 2018年第3期14-22,共9页
中国自古盛产民谣、歌谣(也称顺口溜),这些民谣反映出民间百姓对当时的政治、民俗和风气变化的评价与态度。虽然民谣来自偏僻乡野,有点不登大雅之堂,而且口头表达显得粗糙肤浅,甚至有点下里巴人、俗不可耐的味道,但这种草根文学的诗性... 中国自古盛产民谣、歌谣(也称顺口溜),这些民谣反映出民间百姓对当时的政治、民俗和风气变化的评价与态度。虽然民谣来自偏僻乡野,有点不登大雅之堂,而且口头表达显得粗糙肤浅,甚至有点下里巴人、俗不可耐的味道,但这种草根文学的诗性话语却十分鲜活,而且富于生命活力。民谣所继承的古典文学中的诗学韵味,既简洁精炼,又合辙押韵;既幽默风趣,又通俗易懂,值得人文学者关注和研究。首先从歌谣的历史渊源和口耳相传、美刺批判的特点入手,进而借鉴西方"口头诗学"的角度来阐释歌谣的口头传承、采集加工以及形成的语言修辞文本的特点,结合中国古代歌谣"观风知政"、美化风俗以及干预现实的特征来展开论证,从而挖掘歌谣中的"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现实批判精神,进而阐明口头歌谣文学表达的修辞风格与口头诗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民谣 诗学特征 美刺精神 载道传统
下载PDF
“文以载道”与民谣的“观风知政”——论中国口头歌谣的诗学审美话语与“载道写实精神”
3
作者 张文杰 《中国美学研究》 2018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无论是古代反映民俗风情的歌谣,还是当代社会转型之后出现的时政歌谣,都反映了人们的生存处境、道德理想和审美趣味所发生的嬗变。当代歌谣传承了古典文学直面现实与'文以载道'的实录精神。首先,中西诗学阐释和关注口头歌谣方... 无论是古代反映民俗风情的歌谣,还是当代社会转型之后出现的时政歌谣,都反映了人们的生存处境、道德理想和审美趣味所发生的嬗变。当代歌谣传承了古典文学直面现实与'文以载道'的实录精神。首先,中西诗学阐释和关注口头歌谣方法、视角各有不同,中国歌谣却关注对读者内心感受的抒发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其次,中国儒家诗学理论长期重视诗歌作品的道德教化和社会功能功利性作用,它主张文学关注民生,反对无病呻吟的表达,担当'怨刺上政'的政治使命;再次,中国当代歌谣是对转型社会之后出现的社会矛盾的批判性关照,旨在劝谏执政者反思弊端,改良社会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也是当代中国歌谣的诗学价值和文化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民谣 诗学话语 美刺精神 载道传统
原文传递
北宋前期诗歌与政治关系——以王禹偁为考察中心倡
4
作者 杜若鸿 《中文学术前沿》 2012年第1期63-70,共8页
北宋前期的诗歌受唐风影响较深,个别诗人如王禹偁的诗歌表现出较突出的政治内涵。这一时期,诗歌的政教意识并不突出;诗人的参政意识普遍薄弱。整体上涉猎政治的涵量不能和中后期相比。这时期的创作主体彼此间没有明确的群体意识,也没有... 北宋前期的诗歌受唐风影响较深,个别诗人如王禹偁的诗歌表现出较突出的政治内涵。这一时期,诗歌的政教意识并不突出;诗人的参政意识普遍薄弱。整体上涉猎政治的涵量不能和中后期相比。这时期的创作主体彼此间没有明确的群体意识,也没有共通的政见及主张,只有个别诗人敢于正面抨击政措的得失,而深婉托讽、暗讽君主的手法更为常见。本文以王禹偁的诗歌为考察中心,以见北宋初期诗歌和政治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诗歌 白体 王禹偁 美刺精神 行道革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