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音乐视域中的美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尚翡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真"求科学、"善"求德行、"美"求美好,三者是评判一切事物的最高要求。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其美与审美都是其最重要、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性,而音乐作为一种非语义性特征... 真、善、美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真"求科学、"善"求德行、"美"求美好,三者是评判一切事物的最高要求。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其美与审美都是其最重要、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性,而音乐作为一种非语义性特征的艺术,最终目的是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美感。笔者将试着从哲学角度寻找依据,探讨音乐的美善关系。据此论述:1.美的概念2.何为音乐中的美3.美的音乐为哪些4.音乐中美和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美善关系 教育 情感体验
下载PDF
关于孔子美善关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章渊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18-22,17,共6页
孔子美善关系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对立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体系,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在时下关于"文艺精神价值取向"的讨论中,文艺与人、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道德、文艺与审美等等问题,再... 孔子美善关系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对立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体系,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在时下关于"文艺精神价值取向"的讨论中,文艺与人、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道德、文艺与审美等等问题,再次成为了文艺批评的热点。本文认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从孔子美善关系思想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借鉴,孔子美善关系思想不论在正面还是负面的意义上均能给我们以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善关系 孔子 现实意义 重善轻美 文艺与政治 尽美尽善 相对独立价值 美与善 思想 价值取向
下载PDF
从《论语》中的“美”看孔子的美善关系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童心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7期23-25,共3页
从《论语》中"美"字的运用来梳理,孔子美善关系思想主要有三层:美区别于善,方显现出美独特地位和价值意义;美合乎善,方使美存续并发挥出其价值意义;美引导于善,方能引人达成仁之自觉,走向审美境界。孔子的美善关系思想为美育... 从《论语》中"美"字的运用来梳理,孔子美善关系思想主要有三层:美区别于善,方显现出美独特地位和价值意义;美合乎善,方使美存续并发挥出其价值意义;美引导于善,方能引人达成仁之自觉,走向审美境界。孔子的美善关系思想为美育进入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美学前提,也为美育与德育关系探讨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对当下学校的美育工作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善关系 孔子 《论语》 美育
下载PDF
关于孔子美善关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章渊 《云南电大学报》 2002年第3期29-33,共5页
孔子美善关系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对立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体系,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在时下关于“文艺精神价值取向”的讨论中,文艺与人、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道德、文艺与审美等等问题,再次成为了... 孔子美善关系思想是一个充满矛盾对立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复杂体系,从文艺美学的角度看,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方面。在时下关于“文艺精神价值取向”的讨论中,文艺与人、文艺与政治、文艺与道德、文艺与审美等等问题,再次成为了文艺批坪的热点,而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可以从孔子美善关系思想中获得一些经验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善关系思想 现实意义 孔子 文艺美学 人文意识
下载PDF
论“爱”对美善关系的作用——以阿奎那为中心
5
作者 顾柔燕 《外国美学》 2022年第2期44-56,共13页
关于阿奎那论美与善的关系,“爱”的概念对于理解这一问题的作用和意义常被忽略。深究阿奎那所论的“爱”有助于理解阿奎那论美与善的关系,从而深化对阿奎那美学思想的理解。本文通过厘析“爱”(amor)这一概念在阿奎那的理论体系中的具... 关于阿奎那论美与善的关系,“爱”的概念对于理解这一问题的作用和意义常被忽略。深究阿奎那所论的“爱”有助于理解阿奎那论美与善的关系,从而深化对阿奎那美学思想的理解。本文通过厘析“爱”(amor)这一概念在阿奎那的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涵,进而分析从美善同一性关系来看,爱善即爱美;从美善的差异性关系来看,善与爱更为相关,美则与认知更为相关,由此引申出阿奎那强调美感体验具有理性的向度。在阿奎那的美学思想中,“爱”与“认知”对于理解“美”有不同作用和意义:爱赋予了“美”感性与超越性向度,认知则赋予了“美”理性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奎那 美善关系
原文传递
从夏夫兹博里“内在感官说”观康德美学
6
作者 段歌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9期21-23,共3页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夏夫兹博里提出“内在感官说”,认为人类除外感官外,还拥有并具理性与感性的内感官(InnerSense),它来源于神的心灵,是美感与道德感的来源。一方面,由于“内在感官说”是17、18世纪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在美学上的反映...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夏夫兹博里提出“内在感官说”,认为人类除外感官外,还拥有并具理性与感性的内感官(InnerSense),它来源于神的心灵,是美感与道德感的来源。一方面,由于“内在感官说”是17、18世纪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在美学上的反映和融汇,具有丰富的内涵,并对之后的德国观念论美学有着隐秘而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夏夫兹博里思想与著作的驳杂,历来学界虽对“内在感官说”有大量研究,但仍有不足。以“内在感官说”为核心与契机,结合夏夫兹博里的其它美学思想,与康德的一些美学思想进行对比,不仅揭示了“内在感官说”的深层含义,同时也从侧面阐述了康德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并给予当代西方艺术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夫兹博里 内在感官说 自然神论 美善关系 康德
下载PDF
儒家美善思想在青年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7
作者 陈阳春 《理论界》 2009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气质形成的重要来源,儒家的美善思想,对当代青年的人格培养有着极为深远的现实意义。挖掘先秦儒家美善思想的文化内涵,以美储善、以美引善、以美扬善,发挥其在青年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美善关系 以美储善 以美引善 以美扬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