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49年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国共产党的观察与判断
1
作者 张牧云 秦斐斐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年第1期124-132,共9页
1949年,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报道,观察中共内外政策,讨论中共执政后给美国带来的挑战。美国舆论界重点关注中共对大城市的接管工作、中共取得政权后的外贸和投资环境、中共与苏联的关系以及中共对亚洲的影响力等问题。... 1949年,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报道,观察中共内外政策,讨论中共执政后给美国带来的挑战。美国舆论界重点关注中共对大城市的接管工作、中共取得政权后的外贸和投资环境、中共与苏联的关系以及中共对亚洲的影响力等问题。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共的预判受到现实主义与意识形态因素的双重影响。研究和分析1949年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共的报道,可以为理解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提供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美国主流报纸 苏联 经贸关系 冷战意识形态
下载PDF
美国主流报纸对中国阅兵报道态度差异研究——基于评价理论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晓雪 黄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10-118,共9页
2015年9月3号,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阅兵活动,引起了美国各大新闻报纸的关注。以评价理论的态度和介入系统为研究视角,从词汇意义层面,对美国4家主流报纸有关中国阅兵的... 2015年9月3号,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了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阅兵活动,引起了美国各大新闻报纸的关注。以评价理论的态度和介入系统为研究视角,从词汇意义层面,对美国4家主流报纸有关中国阅兵的4篇报道进行分析,以揭示报道中评价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差异,由此窥探美国主流报纸在对此活动报道中所体现的态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 介入系统 美国主流报纸 中国阅兵
下载PDF
如何看待美国主流报纸的对华报道?——一位旅美记者与一位留美学者的对话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希光 《新闻记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4-47,共4页
刘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中文系主任 李希光,新华社对外部主任记者,1995年度美国《华盛顿邮报》访问记者 刘康博士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赴美攻读博士并在美国名牌大学担任教授... 刘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中文系主任 李希光,新华社对外部主任记者,1995年度美国《华盛顿邮报》访问记者 刘康博士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赴美攻读博士并在美国名牌大学担任教授职务的少数佼佼者之一。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玻明豪森称刘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秀学者之一,是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同行面临的强大竞争对手。” 1995年12月上旬一场大雪后,正在美国访问的李希光从美国首都华盛顿搭乘了“灰狗”长途汽车驶进白雪皑皑的阿巴拉契亚山,采访刘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报纸 留美学者 对华报道 李希光 《华盛顿邮报》 舆论界 中国问题 对外宣传 美国国会 美国媒体
下载PDF
美国主流报纸关于“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例
4
作者 刘巍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7-9,共3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国主流报纸给予极大关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语言特征...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国主流报纸给予极大关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对《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的语言特征进行了阐释和分析,以探寻美国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倡议所持的观点和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报纸 “一带一路”倡议 批评性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美国主流媒体报道“抗议范式”验证——以《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柳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西方学术界认为媒体在抗议运动报道上遵循边缘化"抗议范式"。本文以伊拉克战争为例,通过研究《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框架建构特点,验证"抗议范式"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抗议范式"大部分内容已不适用于《... 西方学术界认为媒体在抗议运动报道上遵循边缘化"抗议范式"。本文以伊拉克战争为例,通过研究《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框架建构特点,验证"抗议范式"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抗议范式"大部分内容已不适用于《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在框架建构方面存在诸多"非边缘化"特点。本文证明了西方主流媒体抗议报道"抗议范式"的局限性,为探索西方主流媒体抗议报道及反战报道框架建构开辟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流报纸反伊战报道 框架理论“两步走”分析法 反战报道范式
下载PDF
旗帜与论坛——中美主流报纸评论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国珍 《当代传播》 2004年第2期42-44,共3页
本文从评论的呈现状态、理论依据和发展契合点等入手,对中美主流报纸评论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党报评论履行着党的喉舌职责,其理论依据是稳定理念;美国主流报纸则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意见的自由市场,其理论依据是平衡理念。中美主流报纸评论... 本文从评论的呈现状态、理论依据和发展契合点等入手,对中美主流报纸评论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党报评论履行着党的喉舌职责,其理论依据是稳定理念;美国主流报纸则致力于为公众提供意见的自由市场,其理论依据是平衡理念。中美主流报纸评论各具特色的呈现状态和理念,源于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两者可以在互相借鉴的过程中找到未来发展的共同契合点:公众利益和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论 中国党报 美国主流报纸
下载PDF
《纽约时报》中的五四运动
7
作者 郭永虎 宋建欣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0-81,共2页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话语体系里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意义。这样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在近代西方主流媒体中以何种面貌和方式呈现?其媒体立场又如何?近代美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作为第三方媒体,其对五四运动的新闻报道为解答上述问...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话语体系里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意义。这样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在近代西方主流媒体中以何种面貌和方式呈现?其媒体立场又如何?近代美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作为第三方媒体,其对五四运动的新闻报道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原始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反帝爱国运动 《纽约时报》 五四运动 西方主流媒体 原始文本 标志意义 美国主流报纸
下载PDF
如何看待美国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一位旅美记者与一位留美学者的对话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希光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1-23,共3页
对话人介绍 刘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中文系主任,曾出版过《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变迁》、《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与政治意识》。
关键词 主流媒体 对华报道 留美学者 舆论界 意识形态 美国主流报纸 李希光 中国学者 中国现代文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