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美国劳工史研究中“阶级”的概念重构与范式更新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蔡萌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154,I0007,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九世纪美国工业化转型中的农村、农业与农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8ZDA21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20世纪美国劳工史研究中,“阶级”概念的内涵被多次重构。旧劳工史家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理论,把“阶级”视为在生产力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60到80年代美国的新劳工史家在社会史的广阔视野中重新研究阶级。他们反对“阶级”的结构化定义,重视工人自身在“阶级”形成中的能动性,但是,这种“社会转向”也让阶级研究变得碎片化。90年代以后,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学者们把种族、性别等分析范畴嵌入劳工史研究,从而解构了“阶级”概念的确定性,将其变为一个不稳定的、模糊不清的“社会和话语构造物”。随着“阶级”概念被多次重构,其作为一个分析范畴在劳工史中的重要性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
关键词
美国劳工史
阶级
后现代主义
社会转向
跨国转向
-
分类号
D01
[政治法律—政治学]
K712
[历史地理—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