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颖果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7,共7页
美国华裔戏剧已有大约百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为初级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崛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繁荣发展时期。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华裔戏剧无论从创作主题、戏剧形式,还是影响范围,... 美国华裔戏剧已有大约百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为初级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崛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繁荣发展时期。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华裔戏剧无论从创作主题、戏剧形式,还是影响范围,都有很大的变化,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研究美国华裔剧作对于研究海外华人戏剧传统的建构,探讨中国文化与文学对海外华人戏剧的影响,以及了解华裔戏剧在海外的接受,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戏剧 美国华裔文学 中国戏剧
下载PDF
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与剧团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颖果 《华文文学》 2012年第3期116-123,共8页
美国华裔戏剧在美国华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意义,华裔剧团在华裔文化的建构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华裔戏剧的产生与发展和华裔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差异,美国华裔戏剧团体的建立和运作也有自己的特点,... 美国华裔戏剧在美国华人的生活中有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社会意义,华裔剧团在华裔文化的建构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华裔戏剧的产生与发展和华裔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差异,美国华裔戏剧团体的建立和运作也有自己的特点,与我们国内的戏剧形式、戏剧创作的目的和追求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亚裔戏剧 美国华裔戏剧
下载PDF
当代美国华裔戏剧的性别身份建构
3
作者 姜萌萌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16,共6页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华裔戏剧趋于成熟并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近40年的戏剧实验中,美国华裔戏剧力图突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与种族主义的宰制,跨越过分强调的民族主义藩篱,审视离散视角对传统根基的忽略,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故事,建构出...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华裔戏剧趋于成熟并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在近40年的戏剧实验中,美国华裔戏剧力图突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与种族主义的宰制,跨越过分强调的民族主义藩篱,审视离散视角对传统根基的忽略,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故事,建构出多元化的华裔性别身份。本文聚焦于70年代之后的美国华裔戏剧,以赵健秀(Frank Chin)、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段光忠(Alice Tuan)、陈美欢(Eugenie Chan)以及谢耀(Chay Yew)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时代背景、意识形态、权力关系、性取向、族裔身份、后殖民话语等多角度来探讨华裔戏剧中性别身份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多元化建构的历史发展规律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华裔戏剧 性别身份 建构
下载PDF
论美国华裔戏剧中的文化话语权
4
作者 张露馨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8期168-169,共2页
从18世纪晚期第一批华人移民、华人矿工的大量迁移至美国,带来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传统戏曲,这些戏曲文化在美国不断上演翻译、改编,再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东方文化热潮,到七八十年代在北美大陆这些文化逐渐的成功,美国华裔戏... 从18世纪晚期第一批华人移民、华人矿工的大量迁移至美国,带来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中国传统戏曲,这些戏曲文化在美国不断上演翻译、改编,再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掀起的东方文化热潮,到七八十年代在北美大陆这些文化逐渐的成功,美国华裔戏剧中的文化话语权完成了对"东方主义"的解构,成为美国戏剧和美国少数族裔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嬗变中论述其文化话语权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戏剧 文化话语权 历史嬗变
下载PDF
中国戏剧在美国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颖果 《华文文学》 2010年第4期99-102,共4页
自从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于1759年在西方舞台上演,中国戏剧就开始了在海外的传播经历,而中国戏剧中所浸润的中国文化,也随之向西方观众展现,并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戏剧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戏剧主题、... 自从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于1759年在西方舞台上演,中国戏剧就开始了在海外的传播经历,而中国戏剧中所浸润的中国文化,也随之向西方观众展现,并成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戏剧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戏剧主题、表演语言、舞台设计、表演技术等方面的改变,通过多层面与国际接轨,衍生出无数新的戏剧表演形式。中国古典戏剧成为国际舞台上跨界改编的丰富资源,同时也在国际化中传播发展。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戏剧在美国亚裔剧场的上演情况,探讨中国戏剧在海外的传播方式以及受众的接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剧 戏剧传播 美国华裔戏剧
下载PDF
角色与现实:1850年—1950年美国戏剧舞台上的华人形象
6
作者 徐颖果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81-86,共6页
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发展与华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华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舞台形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华裔的社会地位。从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美国开始到20世纪中期的近一百年期间,在美国的华裔舞台形象经历了智力上被幼儿化、外貌... 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发展与华裔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密切相关。华裔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舞台形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华裔的社会地位。从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美国开始到20世纪中期的近一百年期间,在美国的华裔舞台形象经历了智力上被幼儿化、外貌上被妖魔化、文化上被另类化的负面化的过程。这些形象广泛见诸于美国社会。匡正华裔刻板形象的努力是促成美国华裔戏剧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这些负面形象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从历史的视角了解美国华裔戏剧的产生和发展。文章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华裔舞台形象进行梳理和阐释,说明华裔舞台形象的负面化与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华裔戏剧的相关性,并说明戏剧舞台不仅是华裔的表演平台,也是他们实现自己政治和文化诉求的重要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戏剧 美国华裔文学 美国亚裔戏剧 美国华人舞台形象
下载PDF
建构华裔积极形象:赵健秀剧作《鸡笼中的唐人》 被引量:1
7
作者 徐颖果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美国华裔戏剧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登台美国主流剧场,第一部在主流剧场上演的由华裔剧作家原创的剧作是赵健秀的《鸡笼中的唐人》。该剧开启了美国主流对华裔原创戏剧的评论,从而结束了美国戏剧批评中华裔戏剧缺失的历史。该剧以重塑美国... 美国华裔戏剧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登台美国主流剧场,第一部在主流剧场上演的由华裔剧作家原创的剧作是赵健秀的《鸡笼中的唐人》。该剧开启了美国主流对华裔原创戏剧的评论,从而结束了美国戏剧批评中华裔戏剧缺失的历史。该剧以重塑美国华裔族群的形象著称,对美国主流重新认识华裔族群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研究赵健秀在建构华裔群体积极形象中的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戏剧 赵健秀 《鸡笼中的唐人》 华裔积极形象
下载PDF
“冒现的戏剧”: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作品解析
8
作者 王正胜 殷茵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3-75,共3页
本文根据"冒现的文学"的概念,对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了解析。黄哲伦的戏剧经历了从早期的关于理想与幻灭、成长期的寻求自我定位,到成熟期的思辨及对文化融合的态度,这些充分体现了"冒现的文学"... 本文根据"冒现的文学"的概念,对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了解析。黄哲伦的戏剧经历了从早期的关于理想与幻灭、成长期的寻求自我定位,到成熟期的思辨及对文化融合的态度,这些充分体现了"冒现的文学"的特点,黄哲伦的戏剧可称为是"冒现的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现的文学” 美国华裔戏剧 文化冲突
原文传递
两种文化身份的忽视与融合——论话剧《喜福会》中两代美国华人之间关系的转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素菊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8-131,共4页
话剧《喜福会》是中美戏剧艺术合作的产物。剧情演绎了美国华人母女之间文化身份的忽视与融合:第一代移民美国的华人母亲吴宿愿与第二代华裔女儿吴晶妹之间由于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母女对彼此文化身份的忽视。母亲无视女儿的美国文化氛... 话剧《喜福会》是中美戏剧艺术合作的产物。剧情演绎了美国华人母女之间文化身份的忽视与融合:第一代移民美国的华人母亲吴宿愿与第二代华裔女儿吴晶妹之间由于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母女对彼此文化身份的忽视。母亲无视女儿的美国文化氛围,女儿则无法理解母亲的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而叛逆于母亲对自己的期望。华人俱乐部"喜福会"却成为了母女理解和沟通的舞台,开启了女儿寻求双重身份之旅,使女儿最终完成了中美文化身份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戏剧文学 《喜福会》 文化身份 忽视 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