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circRNA_102046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国燕 程媛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circRNA_102046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 目的探讨血浆中circRNA_102046表达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受试者6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两组血浆circRNA_102046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2和TNF-α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circRNA_102046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和预后价值;分析circRNA_102046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以及IL-2和TNF-α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浆中circRNA_102046表达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为0.986,灵敏度为88.372%,特异度为98.529%;血浆中circRNA_102046表达水平在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组,AUC为0.889,灵敏度为93.750%,特异度为70.37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circRNA_102046表达水平与NIHSS评分、IL-2和TNF-α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665、0.446、0.653,P<0.05)。结论circRNA_102046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明显高表达,并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和炎症因子表达正相关。circRNA_102046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circRNA_102046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皮质醇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敖平 柯红 +1 位作者 高超 刘凡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皮质醇(Cor)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住院并且完成... 目的探讨皮质醇(Cor)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住院并且完成多导睡眠监测(PSG)的脑梗死患者135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OSAS分为脑梗死组(55例)和脑梗死合并OSAS组(80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血清Cor水平、睡眠参数、清晨血压及NIHSS评分和AHI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合并OSA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分析Cor与NIHSS评分和AHI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or、NIHSS及AHI对脑梗死患者发生OSAS的诊断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or、NIHSS及AHI是脑梗死合并OSAS发生的影响因素(OR=2.305、2.196、2.248,P<0.05)。Cor水平与NIHSS评分和AHI均呈正相关(r=0.915、0.903,均P<0.05)。ROC曲线显示Cor、NIHSS及AHI对脑梗死患者发生OSAS诊断评估中的AUC均在0.75以上;联合检测的AUC为0.957,高于单独检测(Z=2.925、2.644、2.873,P<0.05),有较高的敏感度(92.00%)和特异度(90.00%)。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OSAS的影响因素包括Cor、NIHSS及AHI,临床上可以联合Cor、NIHSS及AHI对脑梗死合并OSAS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评分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皮质醇 梗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3
作者 王妮 谢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7月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7月辽宁电力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得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238例)与预后不良组(2~6分,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CysC、Hcy水平、NIHSS评分;分析血清CysC、Hcy水平、NIHSS评分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CysC、Hcy水平、NIHSS评分均较预后良好组更高;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Hcy水平、NIHSS评分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水平高、Hcy水平高、NIHSS评分高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114、1.137、1.139,均P<0.05)。结论血清CysC、Hcy水平及NIHSS评分高均为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围绕上述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72
4
作者 王大力 赵晓晶 +3 位作者 张江 薛新宏 刘洋 阮向华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99例ACI患者在发病3d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和NIHSS评分,以发病28d时生存或死亡判断预后。以ROC... 目的评价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399例ACI患者在发病3d内分别进行A-PACHEⅡ和NIHSS评分,以发病28d时生存或死亡判断预后。以ROC曲线下面积衡量两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能力,找出最佳界值;应用判别分析方法对两种评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函数方程式计算准确度。结果APACHEⅡ和NIHSS评分预测ACI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和0.822,生存或死亡的界值分别为12分和10分,预测准确度分别为74.5%和76.9%;二者联合的预测准确度为85.5%。结论APACHEⅡ和NIHSS评分对预测ACI患者的预后均有较高的价值,但两者结合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梗死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收缩压变化值在颅内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4
5
作者 徐阳 金凡夫 +4 位作者 赵丽 黄四妹 赵守财 刘海荣 储照虎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出现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23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溶栓24 h后采用头颅CT检查。将病人分为出血转化组(n=25)...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出现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23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溶栓24 h后采用头颅CT检查。将病人分为出血转化组(n=25)和非出血转化组(n=98)。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溶栓前后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发病到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等,明确脑梗死病人行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性别、烟酒史、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时间等基线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组在发病年龄[(71.64±10.56)岁比(63.85±12.42)岁]、溶栓前NIHSS评分[11(6,14.5)分比7(4,12)分]、溶栓后2 h NIHSS评分[11(3,14.5)分比5(2,9)分],出血转化组均大于非出血组(P<0.05)。但是出血转化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差值低于非出血组[0(0,2)分比1(0,4)分,P<0.001]、溶栓前收缩压出血转化组较高[(160.88±20.24)mmHg比(150.79±21)mmHg,P=0.033],出血转化组溶栓前后收缩压变化值大于非出血转化组[(34.88±22.51)mmHg比(24.58±16.56)mmHg,P=0.01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较大、溶栓前后收缩压差值、溶栓前后NIHSS评分变化值是脑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溶栓前后收缩压变化值和NIHSS评分变化值均对病人愈后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变化值小、溶栓后收缩压变化值大是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龄病人,应充分考虑到病人血压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变化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干预手段、积极预防出血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病人病情 溶栓治疗 出血转化 收缩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评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颅内自发性脑出血影像不匹配患者神经内镜锁孔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楠 杨光辉 石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859-1861,共3页
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均非常高的疾病,对于基底核脑出血量>30ml的患者,临床倾向于清除血肿减压手术,但对于<30ml基底节区出血、无明显颅高压的患者,可暂时保守治疗,在发病72h内严密观察,动态复查CT[1]。但部分基底节区... 自发性脑出血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均非常高的疾病,对于基底核脑出血量>30ml的患者,临床倾向于清除血肿减压手术,但对于<30ml基底节区出血、无明显颅高压的患者,可暂时保守治疗,在发病72h内严密观察,动态复查CT[1]。但部分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出血量20~25ml,无明显高颅压表现,但偏瘫完全,肌张力低,美国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偏高,与影像表现出血量不匹配。此类患者一般容易后遗较为严重的肢体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我们尝试神经内镜锁孔手术的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神经内镜锁孔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自发性出血 神经内镜 锁孔手术 手术治疗 评分 影像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8
7
作者 姚丽娜 时伟 +2 位作者 孙喜燕 马艳 张立娜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966-970,共5页
目的分析颗粒蛋白前体(PGR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脑梗死病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并接受急诊... 目的分析颗粒蛋白前体(PGR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脑梗死病人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并接受急诊溶栓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治疗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将病人分为出血组(n=30)和未出血组(n=64),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溶栓治疗15 d后PGRN、MMP-9、NIHSS评分变化情况,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GRN、MMP-9及入院时NIHSS评分对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的梗死面积、溶栓时间窗、病发前抗凝药物使用、随机血糖值、NIHSS评分、PGRN水平、MMP-9水平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时间窗>3.5 h、随机血糖值>8 mmol/L、NIHSS评分>12分、PGRN水平>65μg/L、MMP-9≥110 mg/L均是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出血组入院时及溶栓治疗后15 d时PGRN、MMP-9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ROC结果显示:入院时PGRN、MMP-9及NIHSS评分预测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AUC分别为0.819、0.851、0.791,95%CI分别为0.727~0.912、0.752~0.950、0.684~0.898,Cut off值分别为64.905μg/L、106.51 mg/L、11.85分。结论PGRN、MMP-9及NIHSS评分均是脑梗死病人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脑梗死早期检测PGRN、MMP-9及NIHSS评分对预测脑梗死出血转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出血转化 颗粒蛋白前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下载PDF
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8
作者 吴燕敏 陈文伙 +5 位作者 易婷玉 林定来 林晓辉 陈荣城 潘志南 郑秀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7,共7页
目的探讨对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脑血管病介入科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动... 目的探讨对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福建省漳州市医院脑血管病介入科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进行急诊血管内治疗的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65例,均经多模式影像学评估证实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及小核心梗死区大片缺血半暗带。根据发病24 h内采用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5例患者分为直接取栓组(30例)和延迟取栓组(35例)。直接取栓组患者采用机械取栓配合标准药物治疗;延迟取栓组患者先进行标准药物治疗,症状加重后行机械取栓。记录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资料、疗效及随访结果,即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NIHSS评分(入院时、术前、出院时)、使用替罗非班比例、就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血管闭塞部位、良好侧支循环(血流代偿>2级)、成功再通(脑梗死溶栓分级≥2b级)、症状性颅内出血、异位栓塞、预后良好、死亡,并进行组间比较。评估的主要终点事件为治疗后90 d良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次要终点事件为症状性颅内出血及90 d死亡。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脂血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入院时NIHS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术前及出院时NIHSS评分均低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4(2,5)分比11(9,14)分,χ2=6.613;出院时:1(0,2)分比3(1,10)分,χ2=3.205;均P<0.01]。直接取栓组就诊至穿刺时间少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5(95.3,181.8)min比865.0(520.0,1096.0)min,Z=5.928,P<0.01]。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患者大血管闭塞均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分别为73.3%(22/30)、80.0%(28/35)],病因分型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取栓组与延迟取栓组替罗非班使用比例、血管闭塞部位、血流代偿>2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两组血管成功再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异位栓塞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90 d,直接取栓组良好预后率高于延迟取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7%(26/30)比60.0%(21/35),χ2=5.737,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NIHSS评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可能是安全的,对该类患者可尝试尽早行血管内治疗,但结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闭塞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评分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6
9
作者 张本银 路吾长 杨靖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ACI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A)组、穿支动脉疾病...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ACI患者纳入观察组,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LAA)组、穿支动脉疾病(PAD)组、心源性卒中(CS)组、其他病因(OE)组以及病因不明确(UE)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浆Hcy水平,评估患者入院NIHSS评分,分析ACI的危险因素。结果 CS组NIHSS评分高于PAD组,血浆Hcy水平低于L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患者NIHSS评分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r=0.226,P=0.024);观察组吸烟史、高血压、甘油三酯(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Hc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吸烟史、高血压、高TG、高hs-CRP、高Hcy为AC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I患者中,CS型患者NIHSS评分最高,LAA型患者血浆Hcy水平最高。有吸烟史、高血压和高TG、高hs-CRP、高Hcy水平均属于ACI的危险因素,且Hcy水平与ACI病情严重程度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双嘧达莫联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分析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崔付丽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7期894-896,共3页
脑血栓形成多因脑动脉干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脑部血流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出现神经系统临床综合征,是脑梗死常见的类型[1].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 脑血栓形成多因脑动脉干或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患者脑部血流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出现神经系统临床综合征,是脑梗死常见的类型[1].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预后不良等临床特点[2].发病后若未在最佳治疗时间采取有效治疗,将造成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溶栓治疗[3].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双嘧达莫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阿司匹林肠溶片 血栓形成 评分 临床分析 联合治疗 双嘧达莫
下载PDF
脂蛋白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凝血四项指标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付永娟 刘昊 陈菁菁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9期647-650,共4页
目的分析脂蛋白(a)[Lp(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与大面积脑梗死(C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治的116例大... 目的分析脂蛋白(a)[Lp(a)]、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凝血四项指标变化与大面积脑梗死(C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治的116例大面积CI患者,根据其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中度组(61例)、重度组(55例),并根据预后效果[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69例)、预后不良组(47例),测定所有患者Lp(a)、ox-LDL、凝血四项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各组间Lp(a)、ox-LDL、PT、FIB、TT、APTT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重度组对比,中度组Lp(a)、ox-LDL、FIB水平较低,PT、TT、APTT较高(P<0.05);预后良好组Lp(a)、ox-LDL、FIB水平较预后不良组低,PT、TT、APTT较预后不良组高(P<0.05);大面积CI患者Lp(a)、ox-LDL、FIB水平均与NIHSS评分、mRS评分呈正相关(r=0.468,0.502,0.417,0.459,P均<0.05),PT、TT、APTT水平均与NIHSS评分、mRS评分呈负相关(r=-0.467,-0.488,-409,-0.426,-0.472,-0.413,P<0.05)。结论大面积CI患者Lp(a)、ox-LDL、凝血四项指标存在异常表达的情况,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效果具有紧密联系,测定其水平对临床判定患者病情程度、评估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脂蛋白类 LDL 凝血酶原 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预后
下载PDF
早期服用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魏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2970-2972,共3页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主要的预防药物可以减少严重的血管事件,而且它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于阿司匹林对急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早期阿司匹林使用者...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主要的预防药物可以减少严重的血管事件,而且它在脑卒中的二级预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关于阿司匹林对急性脑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早期阿司匹林使用者中没有变化;而另一些研究则认为卒中前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严重程度较轻[1,2]。研究已证实,梗死体积影响基线NIHSS,因此,预先使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影响NIHSS。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是否通过梗死面积影响入院NIH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急性梗死患者 急性 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 梗死体积 梗死面积 血管事件
下载PDF
系统认知心理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文琴 张翠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1824-1826,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常见性,据相关数据统计,其在全部脑卒中类型中占比为60%~80%,致死率、致残率较高[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临床积极规范化治疗后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疾病不适等因素易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增加影...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常见性,据相关数据统计,其在全部脑卒中类型中占比为60%~80%,致死率、致残率较高[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临床积极规范化治疗后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疾病不适等因素易导致患者出现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增加影响疗效及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患者 规范化治疗 中类型 认知心理护理 疗效及预后 数据统计 美国国立卫生中量评分 负性情绪
下载PDF
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中医证候评分、卒中量表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耀武 刘路遥 +3 位作者 刘祖标 丁昊鹏 王邱 王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卒中量表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 目的 探讨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卒中量表评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6月—2022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凝血功能及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主证、次证、总积分和NIHSS评分逐渐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TT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及FIB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阳急救汤加减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痰瘀阻络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中医证候的恢复,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及长期生活质量,且并未影响凝血功能,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急救汤 急性梗死 中医证候评分 中量评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泛素羧基端水解酶L1联合卒中量表评分在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成 郑祥德 +1 位作者 田琳 陈俊霖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端水解酶L1(UCH-L1)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24例ACI患者资料(ACI组)及66例正常人(健康组)。比较两组GFAP、UCH-L水平变化;分... 目的探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端水解酶L1(UCH-L1)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24例ACI患者资料(ACI组)及66例正常人(健康组)。比较两组GFAP、UCH-L水平变化;分析不同预后ACI患者GFAP、UCH-L水平及与NIHSS评分的关系;探讨上述指标在ACI治疗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ACI组GFAP、UCH-L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健康组,预后良好组GFAP、UCH-L水平及NIHSS评分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GFAP、UCH-L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ROC结果示,GFAP、UCH-L及NIHSS评分联合检测AUC为0.774,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GFAP、UCH-LI、NIHSS评分可作为评估ACI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且上述指标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泛素羧基端水解酶L1 预后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短期预后的评估效力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周全 江朋 +2 位作者 唐勇 徐宝丽 张蜀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99-704,共6页
目的 探究入院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及溶栓后即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并接受... 目的 探究入院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及溶栓后即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短期神经功能预后的评估效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就诊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急诊入院时NIHSS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出院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以及入院时实验室资料,并计算入院时SII。根据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入院时SII、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对患者短期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评估效力。结果 共纳入213例患者,其中预后不良者8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距溶栓时间、入院时尿酸、入院时SII、入院后空腹血糖、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是AIS患者溶栓后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SII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715,灵敏度为55.7%,特异度为84.0%;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66,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2.8%;入院时SII联合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预估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75,灵敏度为84.1%,特异度为77.6%,阳性预测值为72.5%,阴性预测值为87.4%。入院时SII与急诊入院时NIHSS评分、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出院后3个月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入院时SII能预测AIS患者溶栓治疗后短期神经功能预后,与溶栓后即刻NIHSS评分联合可提高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急性缺血性 静脉溶栓 预后
原文传递
眼震-头脉冲-步态检查法联合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评分对孤立性眩晕病人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红霞 樊峰萍 +5 位作者 张学艳 刘福兴 张丽 王焱浩 马艳 李丽杰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眼震-头脉冲-步态检查法(STANDING)联合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FSP)评分对孤立性眩晕病人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86例孤立性眩晕病人的临床资料,完成STANDING床旁检查和FSP评分,根据最... 目的探讨眼震-头脉冲-步态检查法(STANDING)联合改良弗明汉卒中量表(FSP)评分对孤立性眩晕病人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9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86例孤立性眩晕病人的临床资料,完成STANDING床旁检查和FSP评分,根据最终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脑卒中组(20例)和非脑卒中组(66)例,评估STANDING检查法联合FSP评分预测脑卒中的价值。结果STANDING检查提示中枢性眩晕36例,非中枢性眩晕50例,其诊断中枢性眩晕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80.64%;脑卒中组FSP评分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FSP评分诊断脑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95%CI:0.702~0.891),临界值为17.35,灵敏度为79.80%,特异度为77.88%;通过FSP评分临界值预测脑卒中病人23例,非脑卒中病人63例。STANDING检查法联合FSP评分诊断脑卒中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5.45%。结论STANDING检查法和FSP评分联合应用对孤立性眩晕病人脑卒中发生风险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对临床预防、治疗及预后脑卒中病人改善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梗死 孤立性眩晕 眼震-头脉冲-步态检查法 改良弗明汉中量评分
下载PDF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儒钦 陈成志 +1 位作者 韦海生 张钊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 目的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CTA)相结合方式进行临床诊断,评估该诊断方式对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以临床治疗后NIHSS评分为评判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IHSS评分≤4分, 52例)和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4分, 48例)。对比两组患者预后情况、NIHSS评分以及CT血管成像显示阻塞情况,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分别为(6.1±1.5)分、(2.4±0.5)分、(0.67±0.12),预后不良组分别为(11.8±2.3)分、(6.8±1.3)分、(0.46±0.19)。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患者基线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均明显更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较高(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良好组基线NIHSS评分及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占比明显偏低(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高、CT血管成像显示血管阻塞与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临床预后密切相关,是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ROC分析可知,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模型预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基线NIHSS评分模型和CT血管成像模型。结论 NIHSS评分结合CT血管成像对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预后的预测能力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评分 CT血管成像 超早期急性缺血性 血管闭塞 临床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与头颅DWI/MRA影像表现及GCS/NIHSS评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阮洪光 郑关毅 +3 位作者 刘文威 梁卫东 洪国灿 江文匡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0年第5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灶的部位、大小、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等DWI/MRA影像表现及GCS/NIHSS评分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33例,评估、统计分析患者DWI/MRA影像表现(病灶部位、大小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GCS/NI...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灶的部位、大小、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等DWI/MRA影像表现及GCS/NIHSS评分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33例,评估、统计分析患者DWI/MRA影像表现(病灶部位、大小和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及GCS/NIHSS评分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以中经络为主,证型以风痰入络型最为常见。大面积脑梗死病灶以脑叶最多。局灶性脑梗死以基底节、脑叶、放射冠及脑干病灶较多。腔隙性脑梗死以脑干、脑叶与基底节为多发部位。急性缺血病灶位于脑叶、基底节最多见,脑叶病灶中经络的三种证型均较多见;基底节、脑干与放射冠病灶以风痰入络及阴虚风动证型多见;丘脑以风痰入络证型多见。脑叶病灶以中脏腑痰热腑实证型多见。急性缺血性梗死灶以腔隙性脑梗死最多,其次是局灶性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相对较少。中经络中大面积脑梗死以风阳上扰证型多见,局灶性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以风痰入络与阴虚风动证型多见,中脏腑中大面积脑梗死以痰热腑实证型多见。在血管异常方面,大面积脑梗死以动脉闭塞多见,局灶性脑梗死以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多见。中经络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三个证型的GC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脏腑闭证三个证型的GC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脏腑脱证GCS评分明显低于中脏腑闭证(P<0.01);中经络与中脏腑证型间GC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经络风痰入络、风阳上扰、阴虚风动三个证型的NIHS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脏腑不同证型的NIHSS评分两两比较,其中痰热腑实与痰火瘀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经络与中脏腑证型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不同病灶部位及梗死病灶大小具有一定的联系,DWI结合MRA可综合评价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并判定预后,GCS评分的高低可作为中风中脏腑证的参考指标,NIHSS评分的高低可作为中风各中医证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死 中医证型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现状调查及NIHSS评分判断卒中后抑郁风险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唐艳 殷雯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情况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PSD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SD发生情况将其分成...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情况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PSD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SD发生情况将其分成PSD组与非PSD组,比较两组的病理资料,分析PSD发生与病理情况的关系。观察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NIHSS评分的变化,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对NIHSS评分与HAMD各因子评分及总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IHSS评分对PSD的预测价值。结果在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42例(35.00%)发生PSD,78例(65.00%)未发生PSD。PSD组的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绝望感、认识障碍评分及HAMD总分高于非PSD组,且NIHSS评分高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NIHSS评分与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睡眠障碍、绝望感、认识障碍评分及HAMD总分呈正相关(r=5.412、4.726、4.925、5.048、5.194、6.795,均P<0.05)。NIHSS评分预测PSD的曲线下面积为0.640(标准误=0.051,P=0.008,95%CI=0.541~0.739);NIHSS评分>7.310分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PSD的风险更高。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PSD发生率较高,NIHSS评分与HAMD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且对PSD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评分 缺血性 抑郁 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