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文论与当代中国文学评论 被引量:4
1
作者 樊星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2-88,共7页
美国文论给予了当代中国文论以重要的影响——从注重"文学的内部研究"到充满忧世情怀的"文化评论",都开阔了中国评论界的新视野。另一方面,中国评论界在兼收并蓄美国文论影响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并不唯新是从,而是立... 美国文论给予了当代中国文论以重要的影响——从注重"文学的内部研究"到充满忧世情怀的"文化评论",都开阔了中国评论界的新视野。另一方面,中国评论界在兼收并蓄美国文论影响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并不唯新是从,而是立足本土的现实关怀。这是中国当代文论追求超越境界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论 中国当代文论
下载PDF
郁达夫与美国文论
2
作者 何朝辉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8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1928年,郁达夫在与梁实秋论争时涉及了两位美国文学批评家:白璧德与辛克莱。郁达夫一开始猛烈抨击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随后,却向传统回归。对于辛克莱的文艺观,郁达夫始终认同,但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开始对辛克莱片面接受。
关键词 郁达夫 美国文论 白璧德 辛克莱
下载PDF
论当代美国文论的流变与特征——以里奇的《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为例
3
作者 胡燕春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9期39-40,共2页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文森特·里奇的《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呈现了当代美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发展脉络、流变历程、诸种特征及其未来趋势。鉴于此,本文不仅注重考察该书所呈现出的当代美国文论的发展谱系,而且揭... 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文森特·里奇的《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呈现了当代美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的发展脉络、流变历程、诸种特征及其未来趋势。鉴于此,本文不仅注重考察该书所呈现出的当代美国文论的发展谱系,而且揭示相关研究实绩的历史与文化视角,进而剖析其世界视野及其对诸种相关问题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文论 历史视角 全球视域
原文传递
论21世纪以来中国对当代美国文论的引介
4
作者 胡燕春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5期199-200,共2页
中国与美国及世界学界的直接学术对话业已成为全球化文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趋向之一,而美国文论则在诸多层面显现出中国因素的影响。由此,针对中美当代文论交流状况以及21世纪以来当代美国文论在中国的引介予以考察无疑有望促进西方对目... 中国与美国及世界学界的直接学术对话业已成为全球化文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趋向之一,而美国文论则在诸多层面显现出中国因素的影响。由此,针对中美当代文论交流状况以及21世纪以来当代美国文论在中国的引介予以考察无疑有望促进西方对目前中国文论的认知,进而争取中国学界应有的话语权力,并且促进中美及中西当代文论领域的积极互识与有效沟通。由此,本文注重探讨新世纪至今美国当代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影响等方面的情况,进而揭示其对于他国文论中国化以及当下中外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互动实践的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国文论 本世纪中国文论 译介与接受 问题及检省
原文传递
西方科幻乌托邦批评的叙事机制研究——以詹姆逊为中心
5
作者 蒋丽微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5期27-30,共4页
作为人的创造活动,文学与科技都是以人能够更充分发展自身为目的。但信息技术的沿革对传统文学媒介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文学的生存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消解了传统文学的内容、结构、表达方式,由此美国文论家米勒在21世纪初提出了“文... 作为人的创造活动,文学与科技都是以人能够更充分发展自身为目的。但信息技术的沿革对传统文学媒介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对文学的生存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消解了传统文学的内容、结构、表达方式,由此美国文论家米勒在21世纪初提出了“文学消亡论”。实际上,科技在消解文学的同时,亦延伸、开阔了文学的想象,科技与文学处于一个“破坏与补偿”同时进行的过程。[1]科幻文学作为在此背景下异军突起并日渐繁荣的文学形式,已然不再适用于传统文学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媒介 詹姆逊 文学评价标准 乌托邦 信息技术 科幻文学 叙事机制 美国文论
下载PDF
影响的焦虑
6
作者 王秋海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23年第4期57-58,共2页
论及文学传统、文学前辈和文学遗产的影响,我们一般持正向肯定态度,认为后继者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养分和素材,前者犹如灯塔、星辰,对此后继者可以继承或者批判性继承。然而,一本著作却彻底颠覆了这样的观点。美国文论巨璧哈罗德·... 论及文学传统、文学前辈和文学遗产的影响,我们一般持正向肯定态度,认为后继者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养分和素材,前者犹如灯塔、星辰,对此后继者可以继承或者批判性继承。然而,一本著作却彻底颠覆了这样的观点。美国文论巨璧哈罗德·布鲁姆于1973年发表著作《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独具匠心地提出悸逆传统观念的诗学影响理论——“影响的焦虑”。从标题即可看出布鲁姆迥异于惯常的思维和态度——影响是一种焦虑,影响产生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的焦虑 哈罗德·布鲁姆 诗歌理论 文学遗产 美国文论 批判性继承 诗学影响 肯定态度
原文传递
从比较的角度说镜与鉴
7
作者 张隆溪 《中国文学年鉴》 2020年第1期1070-1071,共2页
中西比较研究不仅需要理论的阐述,更需要具体文本的实例来阐明和论证文学与文化的可比性,达到不同传统的沟通与契合。以下从比较的角度讨论镜或鉴这一具体意象在中西文学和文化中的意义。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著有《镜与灯》,镜与灯都... 中西比较研究不仅需要理论的阐述,更需要具体文本的实例来阐明和论证文学与文化的可比性,达到不同传统的沟通与契合。以下从比较的角度讨论镜或鉴这一具体意象在中西文学和文化中的意义。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著有《镜与灯》,镜与灯都是心灵的象征,镜的比喻将心的活动理解为反映事物,可代表从柏拉图至18世纪之模仿观念,而灯的比喻则以心为光之来源,向外发射而映照事物,可代表19世纪之浪漫派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学 《镜与灯》 艾布拉姆斯 浪漫派 文学与文化 美国文论 中西比较研究 镜与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