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科技进步与美国新经济 |
肖洪钧
姜照华
|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2
|
从美国新经济的产生看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
彭斯达
陈继勇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3
|
第五次长波与美国新经济 |
陈继勇
肖光恩
|
《对外经贸实务》
|
2005 |
1
|
|
4
|
“三位一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新范式——评《美国新经济与经济周期研究》 |
张彬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7 |
1
|
|
5
|
美国新经济的原发性虚化及其矛盾指向性反思 |
刘爱文
|
《黑龙江社会科学》
|
2019 |
1
|
|
6
|
一部解读“美国新经济”的力作——评《美国新经济论》 |
黄秉杰
|
《生产力研究》
CSSCI
|
2004 |
0 |
|
7
|
美国新经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体制竞争 |
胡均民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3 |
0 |
|
8
|
美国新经济动力机制分析 |
许晶华
|
《科学决策》
|
2001 |
0 |
|
9
|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竞争优势:综合优势──以美国新经济为例 |
胡列曲
|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
2000 |
0 |
|
10
|
美国新经济的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
杨芳
卢亚娟
喻丽
何金旗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5 |
3
|
|
11
|
美国新经济降温后的思考 |
赵庆明
|
《新经济导刊》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2
|
金融市场制度创新是美国新经济的推进器 |
李天栋
潘洁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0 |
0 |
|
13
|
十年磨一剑——评《美国新经济》 |
陈德照
|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4
|
互联网:美国新经济的增长动力——美国新经济成因透视之五 |
邱宏伟
|
《政策》
|
2001 |
0 |
|
15
|
美国新经济的基本动力及我们的选择 |
杨芳
张海峰
|
《浙江统计》
|
2005 |
0 |
|
16
|
美国新经济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徐岩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0 |
0 |
|
17
|
美国新经济成因大透视之一 美国新经济的技术政策背景 |
林晨辉
|
《政策》
|
2000 |
0 |
|
18
|
风险投资是美国新经济的重要基石——美国新经济成因大透视之四 |
郑宇
|
《政策》
|
2001 |
0 |
|
19
|
美国新经济“崩溃”启示录 |
余波
|
《中国工商》
|
2002 |
0 |
|
20
|
美国新经济成因大透视之二——造就美国新经济的金融环境 |
梁建武
|
《政策》
|
200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