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界顶级研究机构开放性合作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以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例 |
赵昕
姜燕媛
付强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2
|
高等研究院体制:普林斯顿的经验、挑战与改造 |
孙华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3
|
何以成为学者的“天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发展理念、研究模式及其成功关键 |
张会杰
|
《世界教育信息》
|
2009 |
6
|
|
4
|
高等研究院的普林斯顿模式 |
李云鹏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5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运作模式研究 |
孙艳丽
|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4 |
2
|
|
6
|
学人乐园 学术圣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
刘学礼
|
《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廖山涛从芝加哥到普林斯顿的学术历程——基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档案的考察 |
王涛
邓明立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8
|
纯粹精神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坚守与价值 |
张睦楚
|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9
|
美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跨学科培养的基本路径与支撑机制研究——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 |
包水梅
谢心怡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0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
吕毅
|
《科技创新导报》
|
2017 |
1
|
|
11
|
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体会到的美国高等教育 |
施红辉
|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
0 |
|
12
|
从“普林斯顿计划”看美国战略新动向 |
余功德
应勇
|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3
|
从《普林斯顿计划最终报告》看美国安全战略新思路 |
冯平
梅仁毅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14
|
《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 |
|
《日本侵华史研究》
|
2012 |
0 |
|
15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刘子健教授谈宋史研究 |
|
《社会科学》
|
1980 |
0 |
|
16
|
生命之旅与学习价值——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克里斯托弗·伊斯格鲁布在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
陈建录
|
《世界教育信息》
|
2014 |
0 |
|
17
|
中国的地质特征成就了“断层转折褶皱几何学与运动学理论”——访美国科学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萨波(John Suppe)先生 |
王大锐
|
《石油知识》
|
2005 |
0 |
|
18
|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大学的“美丽心灵” |
王常泰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9
|
永不过时的人文教育——美国普林斯顿大学2012年毕业演讲 |
雪莉.蒂尔曼
孙端
|
《世界教育信息》
|
2012 |
1
|
|
20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杰出人才选拔与培养——访2014年度沃尔夫数学奖得主彼得·萨纳克教授 |
本刊编辑部
熊建辉
黄喆
|
《世界教育信息》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