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顺夫教授得益于中国台湾东海大学创校初期实施的富有崇高理想的通才教育,四年的东海大学本科学习经历对他后来“为人师”有重要影响。在林顺夫教授看来,一位理想的老师是课堂里及其他场合的游戏之人。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四十余年的教学...林顺夫教授得益于中国台湾东海大学创校初期实施的富有崇高理想的通才教育,四年的东海大学本科学习经历对他后来“为人师”有重要影响。在林顺夫教授看来,一位理想的老师是课堂里及其他场合的游戏之人。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林顺夫教授最特出,也最喜欢的三门关于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大学本科课程是“中国的巨著”(Great Books of China)、“中国的艺术与文艺”(Artsand Letters of China)及“中国传统幸福观”(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访谈详细介绍了这三门课程的内容设计与讲授情况。林顺夫教授推崇与坚守“亦师亦友”、“薪火相传”的师生之谊,他认为这种师生之谊在当下美国校园中也还是能够实现的。展开更多
邓茹萍(Ruth W. Dunnell)是美国凯尼斯学院(Kenyon College)历史系的荣休教授,海外中国史和西夏佛教的研究专家。1983年,邓茹萍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9年,她作为詹姆斯·P.斯托雷(James P. Storage)亚洲历史教...邓茹萍(Ruth W. Dunnell)是美国凯尼斯学院(Kenyon College)历史系的荣休教授,海外中国史和西夏佛教的研究专家。1983年,邓茹萍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9年,她作为詹姆斯·P.斯托雷(James P. Storage)亚洲历史教席的第二位获聘者来到凯尼斯学院。1991年,她帮助凯尼斯学院启动跨学科的亚洲研究项目。展开更多
访谈按语:艾朗诺(Ronald Egan),美国著名汉学家,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文化系汉学教授,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主攻宋代诗学、宋代士大夫文化与宋代艺术史,尤以《左传》为主。著有《欧阳...访谈按语:艾朗诺(Ronald Egan),美国著名汉学家,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文化系汉学教授,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主攻宋代诗学、宋代士大夫文化与宋代艺术史,尤以《左传》为主。著有《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1984)、《苏轼的言、象、行》(Word,Image,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Shi),1994《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2006)(以下简称《美的焦虑》)、《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2013)(以下简称《才女之累》)。译有《李清照集》(The Works of Li Qingzhao,2019),选译过钱謹书的《管锥篇》,即《有限的视野:钱锺书的思想与书信随笔》(Limited Views: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 by Qian Zhongshu,1998),参与撰写《中国剑桥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10)等。2019年2—7月,笔者就美国汉学研究与翻译研究方面的相关问题对艾朗诺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美国汉学研究与中国汉语言文学研究及其与翻译学研究的异同,诗歌翻译中的可译性、策略方法、理想的翻译以及译者的风格,汉学研究与翻译学研究的契合路径及学者型翻译与作家型翻译的异同,中国语言文化如何更好地在英语世界传播及艾朗诺教授的未来翻译计划等。展开更多
文摘林顺夫教授得益于中国台湾东海大学创校初期实施的富有崇高理想的通才教育,四年的东海大学本科学习经历对他后来“为人师”有重要影响。在林顺夫教授看来,一位理想的老师是课堂里及其他场合的游戏之人。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林顺夫教授最特出,也最喜欢的三门关于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大学本科课程是“中国的巨著”(Great Books of China)、“中国的艺术与文艺”(Artsand Letters of China)及“中国传统幸福观”(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访谈详细介绍了这三门课程的内容设计与讲授情况。林顺夫教授推崇与坚守“亦师亦友”、“薪火相传”的师生之谊,他认为这种师生之谊在当下美国校园中也还是能够实现的。
文摘邓茹萍(Ruth W. Dunnell)是美国凯尼斯学院(Kenyon College)历史系的荣休教授,海外中国史和西夏佛教的研究专家。1983年,邓茹萍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89年,她作为詹姆斯·P.斯托雷(James P. Storage)亚洲历史教席的第二位获聘者来到凯尼斯学院。1991年,她帮助凯尼斯学院启动跨学科的亚洲研究项目。
文摘访谈按语:艾朗诺(Ronald Egan),美国著名汉学家,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语言文化系汉学教授,曾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主攻宋代诗学、宋代士大夫文化与宋代艺术史,尤以《左传》为主。著有《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 Ou-yang Hsiu,1984)、《苏轼的言、象、行》(Word,Image,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Shi),1994《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s in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ina,2006)(以下简称《美的焦虑》)、《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2013)(以下简称《才女之累》)。译有《李清照集》(The Works of Li Qingzhao,2019),选译过钱謹书的《管锥篇》,即《有限的视野:钱锺书的思想与书信随笔》(Limited Views: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 by Qian Zhongshu,1998),参与撰写《中国剑桥文学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2010)等。2019年2—7月,笔者就美国汉学研究与翻译研究方面的相关问题对艾朗诺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美国汉学研究与中国汉语言文学研究及其与翻译学研究的异同,诗歌翻译中的可译性、策略方法、理想的翻译以及译者的风格,汉学研究与翻译学研究的契合路径及学者型翻译与作家型翻译的异同,中国语言文化如何更好地在英语世界传播及艾朗诺教授的未来翻译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