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视角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
作者 胡成 樊行健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53-158,共6页
美国视角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为四个阶段,突出反映了美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各历史阶段的主要努力及其主导性国际会计话语权构建的策略历程,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美国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夯实立于会计学科与趋同前沿的科学基础、以多层次... 美国视角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分为四个阶段,突出反映了美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各历史阶段的主要努力及其主导性国际会计话语权构建的策略历程,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美国以扎实的学术研究夯实立于会计学科与趋同前沿的科学基础、以多层次实质性交流合作增强国际会计话语权的代表性和趋同合力、以全过程深度参与筑牢国际会计话语权的广泛根基、以明确的国家会计话语权战略指引国内相关机构间的协同配合,以及以合法性支持为基础通过系统的诱导策略引导国际会计话语权配置的美国流向等,对构建和持续提升我国国际会计话语权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视角 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国际会计话语权
下载PDF
一个美国视角下的历史架构样本——评《世界是平的》
2
作者 孙雅茹 姚传德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8-70,89,共4页
弗里德曼带着记者的敏锐,以美国人的观察视角,为我们描述了"全球化3. 0"版本中世界逐渐变平的过程。弗里德曼着重分析了这个超级大国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目前的发展困境。不过,也正是因为美国人的身份,一种从福山《历史的终结》... 弗里德曼带着记者的敏锐,以美国人的观察视角,为我们描述了"全球化3. 0"版本中世界逐渐变平的过程。弗里德曼着重分析了这个超级大国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目前的发展困境。不过,也正是因为美国人的身份,一种从福山《历史的终结》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一路行来的美国视角下的历史架构,使书中关于美国、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观点难脱"傲慢"之气,难脱局限与偏见。但是不可否认,许多想法都是极具建设性的,尤其是他强调了两个非常关键的力量:文化和教育;且弗里德曼被"平坦化"牵引,不受控制地落脚到了人类整体发展的观点。就此而言,《世界是平的》仍不失为一部大气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视角 文化 教育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梦是走中国道路的和平发展之梦——对美国视角下中国梦的回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娟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102,共6页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引发了美国社会的热烈讨论,部分美国人认为,中国梦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是对美国梦的简单复制,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走西方现代化道路,将对世界发展产生威胁。本文针对这些认识进行阐释,中国梦不仅是一个良好愿望,更是一... 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引发了美国社会的热烈讨论,部分美国人认为,中国梦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是对美国梦的简单复制,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走西方现代化道路,将对世界发展产生威胁。本文针对这些认识进行阐释,中国梦不仅是一个良好愿望,更是一个指日可待的现实目标.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民生责任的具体回答;中国梦比美国梦的历史更悠久,两者价值基础存在根本差异,实现道路也截然不同;无论从历史教训、实践证明还是西方国家现状来看,中国梦的实现都依赖于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与机遇,而不是动荡和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美国视角 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美国学者对中国社会抗争的研究及其特点
4
作者 夏金梅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3-128,共6页
近年来,美国学者对中国社会抗争的研究具有一些新特点和新动向。在研究内容上,侧重分析普通民众利益受损型的抗争;在研究阶段上,重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抗争的关注;在研究方法上,将实证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重视对抗争事件发生机制的... 近年来,美国学者对中国社会抗争的研究具有一些新特点和新动向。在研究内容上,侧重分析普通民众利益受损型的抗争;在研究阶段上,重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抗争的关注;在研究方法上,将实证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重视对抗争事件发生机制的研究。美国学者研究的多元性、实证性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预防以群体性事件为代表的抗争运动的发生。但在研究的价值取向上,由于中西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部分美国学者的话语体系仍在一定程度上蕴含"西方中心论"的成见。为此,总结美国学者研究中国社会抗争的特点,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人、反观自身,也可以开展交流、澄清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抗争 美国视角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政治“浮漂”:冷战时期魏克兰研究中国电影的独特视角
5
作者 刘景福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0-27,共8页
中美隔绝对峙期,美国政府及其智库成员约翰·H·魏克兰借由电影来研究政治,将中国电影看成是中国政治的"浮漂",具体体现在其研究材料、方法的选择以及研究聚焦的主题上。魏克兰从社会学和政治学入手,以精神分析以及... 中美隔绝对峙期,美国政府及其智库成员约翰·H·魏克兰借由电影来研究政治,将中国电影看成是中国政治的"浮漂",具体体现在其研究材料、方法的选择以及研究聚焦的主题上。魏克兰从社会学和政治学入手,以精神分析以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电影。他巧妙地研究妇女和家庭、侵犯和抵抗这两对主要关系,并透过电影中的家庭关系和女性来探究中国文化的密码,从而了解中国对于"侵犯"的态度,探讨中国电影所折射的政治。其对女性的关注折射出美国在国际关系中所持有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对家庭的关注彰显美国期待在文化差异中寻找破解困局的密码,对侵犯的关注暗藏了隔绝对峙期美国对中国的勃勃野心。魏克兰的研究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或明或暗地表达了冷战时期美国的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研究 约翰·H·魏克兰 政治“浮漂” 冷战时期 美国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