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定思痛,地震文学的美学介入及其神学冥思 被引量:4
1
作者 范藻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18,36,共5页
汶川大地震后文学界及时创作了大量的地震文学,其社会作用功不可没,对其总的评价是:激情澎湃后还需理性精神,信心百倍中应有哀惋意识,乐观昂扬时应有悲悯情怀,爱意浓郁处还需畏惧心理。地震文学在痛定思痛后应该表现出一种"美学介... 汶川大地震后文学界及时创作了大量的地震文学,其社会作用功不可没,对其总的评价是:激情澎湃后还需理性精神,信心百倍中应有哀惋意识,乐观昂扬时应有悲悯情怀,爱意浓郁处还需畏惧心理。地震文学在痛定思痛后应该表现出一种"美学介入后的神学冥思",这就是将人类生命意义推向极端后的觉醒,它体现为人性和神性双重视阈下的悲剧意识,它不仅沉重而且沉思,不仅悲伤而且悲悯,不仅畏避而且畏惧,不仅虔诚而且虔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地震文学 美学介入 敬畏自然 终极关怀
下载PDF
经验的美学与身体的经验——阿诺德·柏林特介入美学对约翰·杜威经验美学的承续与超越 被引量:6
2
作者 张超 崔秀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94,共8页
介入美学既是柏林特审美经验理论的整体概括,也是他环境美学得以形成和拓展的理论基础。杜威实用主义和现象学是柏林特介入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来源。"经验的美学"与"身体的经验"是柏林特介入美学承续与超越杜... 介入美学既是柏林特审美经验理论的整体概括,也是他环境美学得以形成和拓展的理论基础。杜威实用主义和现象学是柏林特介入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来源。"经验的美学"与"身体的经验"是柏林特介入美学承续与超越杜威经验美学的理论基点,也构成了他介入美学的两大特色,即"作为知觉经验的美学"和"作为身体化存在的审美"。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柏林特介入美学对杜威经验美学的承续与超越,不仅可以更好地呈现柏林特介入美学的理论特征,还可以厘清柏林特环境美学的独特内涵和内在理路,进一步为当代环境美学和生态美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诺德·柏林特 介入美学 环境美学 经验美学 “审美的身体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介入美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康德美学留给后人的主要遗产是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两条律令。为走出康德,20世纪普遍倡导一种介入的美学,尤以萨特、贝林特等人为代表。回到历史的链条中,马恩美学也正行走在走出康德的路上,他们思想的介入性非常值得关注。这种介入性... 康德美学留给后人的主要遗产是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两条律令。为走出康德,20世纪普遍倡导一种介入的美学,尤以萨特、贝林特等人为代表。回到历史的链条中,马恩美学也正行走在走出康德的路上,他们思想的介入性非常值得关注。这种介入性集中地体现在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方面。马克思主义美学介入精神的彻底性、批判性与建设性对当下介入美学的讨论与发展有着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康德 介入 介入美学 实践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后现代的两极美学重构——以超越美学与介入美学为中心
4
作者 廖建荣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韦尔施与柏林特分别提出"超越美学"与"介入美学"的美学重构,后现代多元化的原则是他们共同的起点。韦尔施的"超越美学"从形而上出发提出美学是认识论的基础,美学是能够横贯所有领域的跨学科,创造出美学... 韦尔施与柏林特分别提出"超越美学"与"介入美学"的美学重构,后现代多元化的原则是他们共同的起点。韦尔施的"超越美学"从形而上出发提出美学是认识论的基础,美学是能够横贯所有领域的跨学科,创造出美学与伦理学结合的"伦理/美学"。柏林特则是回归美学形而下的"感知经验",消解美学的认识论基础,反对传统美学的普遍性,提倡欣赏者与审美物体共同作用、身体介入审美的"介入美学"。两人是后现代的两极美学重构,分别代表了德国古典美学与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美学 介入美学 后现代 美学重构
下载PDF
介入美学与当代戏剧艺术实践——兼论“浸没式”戏剧艺术形式的美学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肖伊谷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
"浸没戏剧"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式戏剧,演员在不同于传统舞台的各种表演空间里演出,观众可以自主决定观看路线从而产生更加丰富的体验,其本质是对传统的观演关系的颠覆,创建一种"浸没"式的新型观演关系。其中... "浸没戏剧"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新式戏剧,演员在不同于传统舞台的各种表演空间里演出,观众可以自主决定观看路线从而产生更加丰富的体验,其本质是对传统的观演关系的颠覆,创建一种"浸没"式的新型观演关系。其中,建立符合剧情的特定剧场空间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实践,浸没戏剧的探索为戏剧演出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体现了"介入美学"对当代戏剧艺术实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美学 浸没戏剧 当代艺术 文化产业
下载PDF
姜文电影的介入性美学论析
6
作者 李志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7-110,共4页
介入性美学是国产电影一直坚守的现实主义在当下的一个变体。电影人在依然着眼于现实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现实进行各种变形。姜文电影堪称是介入性美学的典型范例,在其执导的六部长片中,姜文通过介入历史创痛、社会弊病、心理症结等,实现... 介入性美学是国产电影一直坚守的现实主义在当下的一个变体。电影人在依然着眼于现实的同时,有意识地对现实进行各种变形。姜文电影堪称是介入性美学的典型范例,在其执导的六部长片中,姜文通过介入历史创痛、社会弊病、心理症结等,实现对社会现实的深度介入。在电影语言层面,姜文以戏剧化、类型化、娱乐化这三种介入美学方法对现实世界编码。姜文以介入性美学开拓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并以其实践证明了审美自律与获取高票房、高口碑之间并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文 现实主义 介入美学
下载PDF
《成都偷心》:“浸没戏剧”的介入美学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欣 周兰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0-153,共4页
较之传统静观的观演关系,"浸没戏剧"以其多样、流动、丰富的戏剧空间提供审美环境,加之以"观众的参与""感官的看重"为新式美学特征重塑动态的观演机制,深刻体现了贝林特介入美学的逻辑内涵。本文以《成... 较之传统静观的观演关系,"浸没戏剧"以其多样、流动、丰富的戏剧空间提供审美环境,加之以"观众的参与""感官的看重"为新式美学特征重塑动态的观演机制,深刻体现了贝林特介入美学的逻辑内涵。本文以《成都偷心》一剧为例,对"浸没戏剧"的介入美学探索进行考察,回归戏剧理论对"经验的美学"和"身体的经验"双重向度的审美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戏剧” 介入美学 《成都偷心》 观演关系
原文传递
旅游演艺的创新探索——以“浸没剧《成都偷心》”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凡玥 《区域治理》 2019年第32期235-238,共4页
国内目前的旅游演艺形形色色,作为对外展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根据民俗文化的特征,打造更优质的旅游演艺是各界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浸没剧《成都偷心》进行个案研究,针对民俗的整体性、真实性、集体性等... 国内目前的旅游演艺形形色色,作为对外展示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根据民俗文化的特征,打造更优质的旅游演艺是各界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浸没剧《成都偷心》进行个案研究,针对民俗的整体性、真实性、集体性等特点,得出浸没剧在旅游演艺方面拥有的“互动性”“介入美学”“舞台真实”等优势,以期为国内的旅游演艺开发拓宽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剧 舞台真实 介入美学
下载PDF
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与中国当代文论建构
9
作者 郭芳丽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4-179,188,共6页
新时期的中国作家文学思想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维度,为文学理论危机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话语形态。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以"介入的形式美学"为思想内核,作家们不但具有一以贯之的"现实关怀",同时... 新时期的中国作家文学思想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的重要维度,为文学理论危机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话语形态。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以"介入的形式美学"为思想内核,作家们不但具有一以贯之的"现实关怀",同时坚持从"汉语写作"和"审美体验"的双重维度展开对"现代""中国"审美形式的探索。作家文学思想给中国当代文论建设提供的重要启示在于文学思想和"中国""文学"的贴近以及强调审美经验传达的诗性话语形态。理想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该是一种向"中国""当代""文学""个体"敞开的"活"的理论。以此为参照,新时期作家文学思想的主要局限在于"个体"的缺失,独立作家文学思想的产生有赖于独立作家个体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文学思想 当代文论建构 介入的形式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