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高师声乐教学的美学回归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兵 《音乐探索》 2007年第4期97-99,共3页
文章从美学回归的重要性、美学回归的引导、美学回归的学科综合等方面讨论了当代高师声乐教学须唤醒高师声乐课的审美意识,并将其纳入高师声乐教育的轨道。
关键词 高师 声乐 教学 美学回归
下载PDF
走出文化研究的藩篱——论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美学回归态势
2
作者 邓文华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103,共5页
在20世纪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下,当代西方文学研究逐步偏离了审美化的研究模式,从单纯地分析作品本身转向了对作品语境的社会政治学批评。从积极的方面上讲,这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空间,使研究者有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 在20世纪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下,当代西方文学研究逐步偏离了审美化的研究模式,从单纯地分析作品本身转向了对作品语境的社会政治学批评。从积极的方面上讲,这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大大拓展了文学研究的空间,使研究者有了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但从消极的意义上讲,却存在一种文本本身被忽视、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所取代的趋势。对此,众多欧美学者纷纷呼吁文学研究回归美学和作品本身。这一诉求,可以理解为对文化研究新霸权的棒喝,对文学研究从跨界到出界的质疑,以及对大众化时代美育缺失的纠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 美学回归 审美教育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背景下书籍装帧的美学回归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02,112,共4页
数字技术的入侵导致书籍装帧艺术创作观念、手段和效率的革命性变化,但技术的过度参与,让书籍装帧艺术的人文精神日渐缺失。数字化时代,技术和书籍装帧艺术的高度融合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有必要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未来进行更为深入... 数字技术的入侵导致书籍装帧艺术创作观念、手段和效率的革命性变化,但技术的过度参与,让书籍装帧艺术的人文精神日渐缺失。数字化时代,技术和书籍装帧艺术的高度融合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有必要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未来进行更为深入的美学思考。在融合中提升书籍装帧的审美维度,在融合中实现书籍装帧的美学回归,借此回应数字技术革命给书籍装帧艺术创作所带来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书籍装帧 融合 美学回归
下载PDF
传统译论关键概念范畴的“美学回归”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军平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F0003,共8页
传统译论的创造性转化是新时期翻译理论创新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传统译论的关键概念范畴深受中国美学原则的影响,有必要深入探究其生成性及其形成关联性的美学内在法则。本文尝试提出“美学回归”的概念来再造传统译论,即强化美学视域... 传统译论的创造性转化是新时期翻译理论创新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传统译论的关键概念范畴深受中国美学原则的影响,有必要深入探究其生成性及其形成关联性的美学内在法则。本文尝试提出“美学回归”的概念来再造传统译论,即强化美学视域,以实现传统译论概念范畴的美学转化。本文重点探讨了表征中国传统译论的关键范畴:翻译实践与现实审美的互动性和“有我之境”的审美主体体验观。作者提出,中西美学是革新传统中国译论的重要资源,也是翻译研究方法论上可供借鉴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回归 译论 概念范畴 转化
原文传递
美学的超越与回归 被引量:23
5
作者 高建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29,共9页
美学的超越不是追求一种超越性,而是超出传统美学,关注生活实践、环境生态以及社会文化。超越美学,不是美学的提"纯",而是变"杂",成为"杂美学"。但是,这绝不是取消美学。所谓美学过时、美学取消的言论,... 美学的超越不是追求一种超越性,而是超出传统美学,关注生活实践、环境生态以及社会文化。超越美学,不是美学的提"纯",而是变"杂",成为"杂美学"。但是,这绝不是取消美学。所谓美学过时、美学取消的言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杂美学"只是过渡。在当代社会,图像泛滥,消费文化主导,艺术和审美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美学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重回传统美学,而是创造新美学。新美学要重新阐释艺术的功能,要重新定义审美在生活中的意义,也要重新建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美学。这是对美学复兴的呼唤,也是对正在出现的现实过程和学术发展趋势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性 传统美学 美学回归 美学
下载PDF
美学的“家族相似”与回归——沃尔夫冈·韦尔施的超越美学论兼与王建疆先生商榷 被引量:3
6
作者 陶国山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96,共13页
当前以韦尔施与高建平为代表的中西方美学界达成的"超越美学"共识,既是对传统的"美学即艺术论"的超越,也是对大众消费文化盛行所致的表面审美化的超越。前者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历史影响,后者是全球商业化的今天审... 当前以韦尔施与高建平为代表的中西方美学界达成的"超越美学"共识,既是对传统的"美学即艺术论"的超越,也是对大众消费文化盛行所致的表面审美化的超越。前者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历史影响,后者是全球商业化的今天审美世俗化泛滥的表现。超越美学不是美学之外,而是美学各种概念边界敞开的家族相似,它的对象不再仅仅是一种"美的精神",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新的认知。超越美学也是向"美学的回归",它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回到作为学科的美学自身的领地,回归认识论的审美化,让审美成为一种日常的存在,也是美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开放改革的中国,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技术与人文、泛滥的大众文化、生态危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多层次和多主题的批判也是中国当代美学批判研究的问题。而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探讨的审美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等主题也是中国美学的研究内容。西方马克思主义只是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中国的一支。因此,中国当代美学仍然需要借鉴与参照,不能以民族主义心态一味拒之。正确的做法显然还是应少谈"主义",不盲目追求原创,重视消化吸收,取长补短,于中国美学才会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美学 家族相似 美学回归 中国美学
下载PDF
美学·反美学·美学的回归——审美政治的一种关系考察
7
作者 谢卓婷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0-93,共14页
现代美学的诞生是一个在艺术、哲学、政治三者之间混杂的存在。但长期以来,美学的主要危机在于,它几乎一直被作为自律性的艺术理论而备受指责,而其与西方现代性筹划之间的混杂关系也多被视作政治浪漫派的乌托邦梦想。因此,现有的审美政... 现代美学的诞生是一个在艺术、哲学、政治三者之间混杂的存在。但长期以来,美学的主要危机在于,它几乎一直被作为自律性的艺术理论而备受指责,而其与西方现代性筹划之间的混杂关系也多被视作政治浪漫派的乌托邦梦想。因此,现有的审美政治思考一般以"美学"作为反向的起点,其中,以韦尔施为代表的认识论美学、以法兰克福学派为核心的否定美学、以审美意识形态批判为基础的后现代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构成了"反美学"的主要路径,同时也形成了审美政治的几种基本关系模式。近年来的回归美学的思潮,再次将美学推至浪漫主义和哲学美学的原生性场景,一种以平等为核心的审美共同体视域将成为审美政治的新的理论生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美学 美学回归 政治 审美共同体
下载PDF
美学的超越与回归论述评
8
作者 王维玉 《安康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7-31,52,共6页
美学的超越与回归论者认为,当代美学要超越传统的艺术论美学,回归到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自然、社会及至杂美学中去。然而从认识论审美化、伦理/美学以及新感性等方面,对作为策略或旨趣的审美感知所做的多角度说明,显示出美学的超越与回... 美学的超越与回归论者认为,当代美学要超越传统的艺术论美学,回归到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自然、社会及至杂美学中去。然而从认识论审美化、伦理/美学以及新感性等方面,对作为策略或旨趣的审美感知所做的多角度说明,显示出美学的超越与回归论乃是一种后现代美学。以美学的超越与回归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美学事实上并不适合当下的中国现实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美学 美学回归 审美认知 中国语境
下载PDF
美学艺术的生活回归与超越
9
作者 李鸿雁 《艺术评鉴》 2017年第21期171-172,共2页
随着美学艺术的发展,美学艺术的超越不仅仅追求一种超越性,而是要超出传统美学,关注生活实践。鉴于此,本文对美学艺术的生活回归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美学艺术的生活回归与超越,将审美与生活相结合,重视生活与美学的关系。此次研究的主要... 随着美学艺术的发展,美学艺术的超越不仅仅追求一种超越性,而是要超出传统美学,关注生活实践。鉴于此,本文对美学艺术的生活回归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美学艺术的生活回归与超越,将审美与生活相结合,重视生活与美学的关系。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将美学回归于生活,丰富审美活动,使美学艺术在生活中实现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艺术 美学回归 传统美学
下载PDF
美学视角下高师声乐教学研究
10
作者 梁娜 《北方音乐》 2012年第12期110-111,共2页
21世纪,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此同时,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声乐教学也处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但是,高师声乐教学要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尽可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这就要求高师声乐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 21世纪,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此同时,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声乐教学也处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但是,高师声乐教学要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尽可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这就要求高师声乐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先简述现代高师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再论述声乐教学创新途径——美学回归,也就是从美学的视角对高师声乐教学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视角 高师声乐 美学回归 改革
下载PDF
手作:回归的生活美学
11
作者 韩忍冬 《党员文摘》 2023年第3期38-39,共2页
一双鞋、一个挂件、一个手机壳,就能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相较于现实世界,手工世界里的时间更像是在刻度上搁了一把放大镜,在时间的缓慢流逝中,放大了人的感受。如今的年轻人,正在通过自己的双手,感受制作的温度,让生活美学回归。
关键词 生活美学 手机壳 放大镜 美学回归 年轻人
原文传递
新世纪美学的不满与回归——论哈罗德·布鲁姆的崇高美学与文化政治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乃海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逐渐退潮,文学批评实现了新的审美转向。哈罗德·布鲁姆的"后现代崇高美学"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它不仅重申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且兼顾了后现代崇高观中自我观念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同时,... 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逐渐退潮,文学批评实现了新的审美转向。哈罗德·布鲁姆的"后现代崇高美学"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它不仅重申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且兼顾了后现代崇高观中自我观念的复杂性和异质性。同时,布鲁姆的崇高观具有明确的社会现实指向性和政治性,它既批判了美国的文化现实,又尝试重塑美国的集体认同。当下美学的回归不是退回到浪漫主义批评,而是要把个人经验与集体认同、审美体验与现实文化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恢复宏大叙事和文学的超越性价值。它具有明显的折衷、过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回归 新审美批评 后现代崇高 文化政治 哈罗德·布鲁姆
原文传递
从“表达论”到“制度论”:再论艺术审美之维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甦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129-137,148,共10页
艺术的“表达论”认为艺术作为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形式;艺术的“制度论”则强调艺术作品是被人类生活的空间作为艺术而接受的“人工制品”。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很难厘清,... 艺术的“表达论”认为艺术作为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形式;艺术的“制度论”则强调艺术作品是被人类生活的空间作为艺术而接受的“人工制品”。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很难厘清,但二者并非有绝对的界限,偶然性地出现了“现代主义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汇流”,即“表达论”与“制度论”的交汇。将艺术重新定义为“蕴含的意义”,不仅体现了这种“汇流”,即为艺术的“表达论”和“制度论”提供了契合点,还表现了“象征性”和“美”的维度,进而展示了在范式上朝向美学的回归与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表达论 艺术制度论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美学回归
下载PDF
马尔库塞晚年回归美学的缘由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春艳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6,共8页
马尔库塞的学术探索经历了一个"始于美学又终于美学"的过程,他晚年回归美学源于经验基础与超验准则的共同需求,其中,一是为确认超越既定存在的潜能,他需要一种经验的基础,二是他的理论需要一个更富有想象力的可以取代道德的... 马尔库塞的学术探索经历了一个"始于美学又终于美学"的过程,他晚年回归美学源于经验基础与超验准则的共同需求,其中,一是为确认超越既定存在的潜能,他需要一种经验的基础,二是他的理论需要一个更富有想象力的可以取代道德的价值准则以衡量整个社会。同时,卢卡奇、席勒等人的美学思想和技术美学在西方众多国家的兴起也为满足这些需求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回归美学 经验基础 超验准则
原文传递
浅析泛娱乐背景下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策略 被引量:18
15
作者 丁敬 胡颖 《东南传播》 2018年第7期137-138,共2页
真人秀节目的火热使媒体业态逐步泛娱乐化,本文从近年真人秀节目在文化性、生活性、公益性层面的突破,从其实现价值引领、呼吁美学回归与传递社会关怀三个层面,举例探讨我国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并基于现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真人秀节目的火热使媒体业态逐步泛娱乐化,本文从近年真人秀节目在文化性、生活性、公益性层面的突破,从其实现价值引领、呼吁美学回归与传递社会关怀三个层面,举例探讨我国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创新策略,并基于现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并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秀 价值引领 美学回归 社会关怀
下载PDF
围炉煮茶,再现传统美学的仪式感
16
作者 CoCo 清可(图) Sherryyu(图) 《收藏.拍卖》 2023年第1期86-89,共4页
冬日闲散的午后,一炉炭火,一壶热茶,烤上柿子、红枣、花生、板栗……三五好友围炉而坐,茶香氤氲,烟火气十足。2022,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迎来了秋冬的社交新顶流——围炉煮茶。说起围炉煮茶,正是传统茶文化的一种。不久前,中国茶申遗成功(... 冬日闲散的午后,一炉炭火,一壶热茶,烤上柿子、红枣、花生、板栗……三五好友围炉而坐,茶香氤氲,烟火气十足。2022,全国各地的年轻人迎来了秋冬的社交新顶流——围炉煮茶。说起围炉煮茶,正是传统茶文化的一种。不久前,中国茶申遗成功(“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是把中国人骨子里的饮茶基因给唤醒了。其实,“围炉煮茶”自古有之,且在古人的生活中只是一件寻常事。如今,围炉煮茶文化复兴,是今人对古人生活方式的一种向往,同时也是传统生活美学回归当下,并转化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茶文化 煮茶 仪式感 文化复兴 传统美学 自古有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美学回归
原文传递
试论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
17
作者 马闻静 《家教世界》 2013年第8X期263-263,共1页
中国的音乐教育需要进一步彰显我国的民族特色,需要按照我们母语表达系统的客观要求设置声乐的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西方音乐体系为主的声乐教学法的藩篱,加开中国声乐乐理、方言学习课程、中国声乐历史等课程,让声乐教学真正回归母语文... 中国的音乐教育需要进一步彰显我国的民族特色,需要按照我们母语表达系统的客观要求设置声乐的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西方音乐体系为主的声乐教学法的藩篱,加开中国声乐乐理、方言学习课程、中国声乐历史等课程,让声乐教学真正回归母语文化,借助学习民族文化来进一步弘扬母语音乐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影响力,突出中国声乐教育的民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育 文化回归 美学回归 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