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汉时期山东漆器及其纹饰的美学意味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纪洋 唐济川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山东地区西汉漆器是较为发达的,其出土数量以及艺术水平都值得关注。山东西汉时期漆器装饰方法巧妙而多样,漆器纹样丰富且精美,主要有卷云纹、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以及文字等,通过对其深入分析...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情况来看,山东地区西汉漆器是较为发达的,其出土数量以及艺术水平都值得关注。山东西汉时期漆器装饰方法巧妙而多样,漆器纹样丰富且精美,主要有卷云纹、动物纹、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以及文字等,通过对其深入分析,旨在探讨该地区漆器的主要纹饰及其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与美学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西汉漆器 纹饰 美学意味
下载PDF
论《归来》中的美学意味和哲学况味
2
作者 太清华 陈刚 《西部广播电视》 2014年第22期111-111,共1页
《归来》于2014年上映,由张艺谋执导。影片演员阵容强大,演员成熟精湛的演技,加上剧情的张力,使得该部电影不仅赢得高票房,也获得观众良好的口碑。《归来》的内容,平实而引人入胜。其改编自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但仅截取小说的最后章... 《归来》于2014年上映,由张艺谋执导。影片演员阵容强大,演员成熟精湛的演技,加上剧情的张力,使得该部电影不仅赢得高票房,也获得观众良好的口碑。《归来》的内容,平实而引人入胜。其改编自长篇小说《陆犯焉识》,但仅截取小说的最后章节。电影中人物背景简化了很多,故事情节也变得简单。张艺谋在做减法后,创造出另一种美和深刻,这也是影片的吸引力所在。本文从从美学意味和哲学况味两方面,品读影片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来 张艺谋 美学意味 哲学况味
下载PDF
冰裂纹的美学意味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敏 郑革委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5-279,共5页
从形式美和意蕴美两个方面分析了传统元素冰裂纹的美学意味,并结合实例论述了冰裂纹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特点,进而提出了设计可以从古典园林中提取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抽象特征的传统元素,并将其进行视觉、功能和意义方面... 从形式美和意蕴美两个方面分析了传统元素冰裂纹的美学意味,并结合实例论述了冰裂纹在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中应用的特点,进而提出了设计可以从古典园林中提取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抽象特征的传统元素,并将其进行视觉、功能和意义方面的转化从而创造"中而新"的景观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裂纹 美学意味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庄子“心斋”、“坐忘”说的美学意味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颖 高兵 《河北学刊》 200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心斋”、“生忘”是庄子哲学追求的必要心理过程,是一种虚静超脱的心理状态,其目的在于体道,寻求一种逍遥自由、适意自得的、艺术的、审美的人生境界。“心斋”、“坐忘”说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美学意味。“心斋”、“坐忘”的美学思想... “心斋”、“生忘”是庄子哲学追求的必要心理过程,是一种虚静超脱的心理状态,其目的在于体道,寻求一种逍遥自由、适意自得的、艺术的、审美的人生境界。“心斋”、“坐忘”说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美学意味。“心斋”、“坐忘”的美学思想对艺术创作具有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斋 坐忘 庄子 美学意味
下载PDF
“依样画葫芦”与“依葫芦画瓢”的美学意味
5
作者 黄信初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32-233,共2页
“依样画葫芦”与“依葫芦画瓢”,平时在我们的口语上,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区别,但在绘画美学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一种是低层次的写生模仿阶段,一种是升华了的主观创作状态。在它们的审美层次、内容与形式、创作与状态中,又存在着共同... “依样画葫芦”与“依葫芦画瓢”,平时在我们的口语上,两者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区别,但在绘画美学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一种是低层次的写生模仿阶段,一种是升华了的主观创作状态。在它们的审美层次、内容与形式、创作与状态中,又存在着共同的审美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层次 审美特征 美学意味 绘画创作 表现手法
下载PDF
人物品鉴风潮之美学意味初探——从《人物志》谈起
6
作者 牛伟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22-25,共4页
魏晋之际的人物品鉴实质是以"观"为方式来评论人物的。它以中国气论哲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感性直观"的方式来审查一个人所具有的"气",从而实现一种美学式的关照。因此,人物品鉴是中国气论哲学发展的新阶段... 魏晋之际的人物品鉴实质是以"观"为方式来评论人物的。它以中国气论哲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感性直观"的方式来审查一个人所具有的"气",从而实现一种美学式的关照。因此,人物品鉴是中国气论哲学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气论哲学具有美学内涵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品鉴 “观” 气论哲学 美学意味
下载PDF
“远”的美学意味
7
作者 周亚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4期46-47,共2页
作为形容词的“远”,无论是遥远还是久远、疏远,都因其距离,不可捉摸,造成极强的美学意味。在历来的诗文中,这种美学意味表现得更为强烈。古人云“境由心生”,那么,“远”也由心生。倘不关心,便无所谓远近。本文试图据“远”与... 作为形容词的“远”,无论是遥远还是久远、疏远,都因其距离,不可捉摸,造成极强的美学意味。在历来的诗文中,这种美学意味表现得更为强烈。古人云“境由心生”,那么,“远”也由心生。倘不关心,便无所谓远近。本文试图据“远”与“心”的关系,来解读诗文中的“远”所造成的美学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意味 “远” 形容词 “心” 诗文 古人
下载PDF
试论魏晋玄学“言意之辩”的哲学美学意味
8
作者 高蕾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8期38-40,共3页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有三种观点——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论、以荀粲和嵇康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以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言论。这些观点体现了玄学家们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这些思考触及认识论上的重要问题——认识工具语言的局限性...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辩有三种观点——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论、以荀粲和嵇康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以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言论。这些观点体现了玄学家们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思考,这些思考触及认识论上的重要问题——认识工具语言的局限性、事物本体能否被认识主体把握,因而极富洞见,闪烁着思辨的光辉,更佐以论据证之,同一阵营观点呈补充之态,不同阵营观点针锋相对,言意之辩故弥漫着浓厚的哲学意味。言意之辩解释了创作者时常遇到的词不达意的苦恼,凝结着创作者苦与乐,因而充斥着生机勃勃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构成言意之辩生意盎然的美学意味。言意之辩的美学意味还在于它导向对“言外之意”审美价值的追求,并在导向对此审美价值的追求后引发对“会意”审美方式的推崇,最终助推重感性、直觉和个人内在体验的中华美学传统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玄学 言意之辩 言不尽意 哲学意味 美学意味
下载PDF
“举重若轻”的时间与空间——论《活着》的叙事美感及美学意味
9
作者 沈宁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5-81,共7页
《活着》是余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代表作品,该小说以情节的空间化、双重叙事空间蕴含的巨大张力、不同频率和时距创造的音乐节奏,使文本的叙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时间美感与空间美感。此外,小说充满美感的艺术形式背后,还蕴藏着具有人类... 《活着》是余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代表作品,该小说以情节的空间化、双重叙事空间蕴含的巨大张力、不同频率和时距创造的音乐节奏,使文本的叙述形式呈现出独特的时间美感与空间美感。此外,小说充满美感的艺术形式背后,还蕴藏着具有人类生命崇高审美力量的“举重若轻”的美学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着》 时间 空间 叙事美感 美学意味
下载PDF
“没落”的不朽事业——白先勇小说的美学意味与现代性面向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晓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43,共12页
白先勇的小说经常讲述败落的故事,家庭或是个人今非昔比的失落感,本文倾向于把这种生存境遇和情状概括为"没落"。它是一种失败的哀怨,抹不去的怀旧,向后看的精神意向。它表达了另一种历史与阶级的意识,可以说是一种反现代性... 白先勇的小说经常讲述败落的故事,家庭或是个人今非昔比的失落感,本文倾向于把这种生存境遇和情状概括为"没落"。它是一种失败的哀怨,抹不去的怀旧,向后看的精神意向。它表达了另一种历史与阶级的意识,可以说是一种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白先勇对那些处于"没落"的历史命运中的女性形象的描写尤为深刻有力,她们身陷没落的命运而顽强抵抗,这些抵抗是乖戾的、变态的、颓废的和虚无的。这在某种意义上勾连起中国传统的小说美学,那也是一种表达"没落"意识的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本来可以从这里生长中国的小说艺术,但民族国家的激进现代性俘获了中国的小说,由是,中国现代小说与中国传统美学分离了,只是在某些作品里,还偶尔可以闪现这种"没落"的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小说 反现代性 美学意味 没落 中国传统美学 事业 中国现代小说 历史命运
原文传递
论曹操诗文的死亡美学意味
11
作者 程勇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2-97,共6页
曹操诗文具有浓厚的死亡美学意味,这形成其作品"清峻通脱""古直悲凉"的审美风格。曹操诗文的死亡美学意味主要体现在他前期的时事诗及后期的游仙诗中。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汉末战争及瘟疫流行造... 曹操诗文具有浓厚的死亡美学意味,这形成其作品"清峻通脱""古直悲凉"的审美风格。曹操诗文的死亡美学意味主要体现在他前期的时事诗及后期的游仙诗中。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汉末战争及瘟疫流行造成民众的大批死亡,楚地悲情之风以及汉乐府体制对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的形成亦具有重要影响,而儒家、道家及道教死亡美学思想亦影响了曹操诗文死亡美学意味的形成。曹操在诗文作品中透露出来的死亡美学意味,不仅直接奠定了当时整个建安文学"慷慨悲凉"的审美基调,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后世文学创作及中国人基本的死亡美学态度。研究曹操诗文中的死亡美学意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诗文 死亡美学意味 时事诗 游仙诗 原因分析 影响
原文传递
反讽小说的美学意味——以铁凝《春风夜》为例
12
作者 晓苏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8-119,共2页
反讽最初只是一种语言上的修辞技巧,在戏剧中主要表现出佯装和反语两大特点。后来在不断的运用中,反讽的范围和含义都得到了扩大和延伸。作为一个概念,它的使用范围已经超越了戏剧,适用于每一种文体。反讽的内涵,也不再只是局限于... 反讽最初只是一种语言上的修辞技巧,在戏剧中主要表现出佯装和反语两大特点。后来在不断的运用中,反讽的范围和含义都得到了扩大和延伸。作为一个概念,它的使用范围已经超越了戏剧,适用于每一种文体。反讽的内涵,也不再只是局限于语言层面,已经扩展到情节、人物和结构等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讽小说 美学意味 铁凝 语言层面 修辞技巧 主要表现 戏剧
原文传递
电视节目发展转型的美学意味
13
作者 阎玉清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2-86,共5页
作为中央电视台前身的北京电视台建台初始,电视文艺和体育转播是中国电视的主导书写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第一次呈显出电视对无限空间的巨大超越力而达向了时间层面真正的交接与并行。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基础的制约... 作为中央电视台前身的北京电视台建台初始,电视文艺和体育转播是中国电视的主导书写内容。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场直播或实况转播,第一次呈显出电视对无限空间的巨大超越力而达向了时间层面真正的交接与并行。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基础的制约,电视在当时还只是一种群体消费品,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傍晚黄昏时分聚集于街头的集体娱乐活动的替代与演绎。由此我们可以说,以娱乐为指向的电视文艺其实是“紧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建立而诞生”①。与此相应,中国电视在丰厚自身的表现手段,逐步开发其本体蕴含的过程中,也自然地把探索原点定位在娱乐性节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 美学意味 中国美学 中国电视 电视文艺 转型 电视观众 娱乐性 虚实相合 新闻类节目
原文传递
狂笔亦淡墨,轻细谐苍劲——试谈刘德海音乐作品之美学意味
14
作者 齐瑶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X期209-210,共2页
本文以刘德海的琵琶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对其进行一定的系统归纳,对刘德海琵琶作品的美学意味进行浅显的探究。
关键词 刘德海琵琶作品 美学意味 思维 反弹
原文传递
逆向叙事电影:形态建构与美学意味
15
作者 杨鹏鑫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7-93,共7页
早期电影中的逆向进程着意于吸引力营造,而后来的电影则更关注逆向叙事的叙事效果及美学效果。逆向叙事电影的形态构造凸显了陌生化的美学效果,其核心美学依据在于形式和内容的一体两面性,其建构与认知基础是正向因果逻辑,通常在逆向叙... 早期电影中的逆向进程着意于吸引力营造,而后来的电影则更关注逆向叙事的叙事效果及美学效果。逆向叙事电影的形态构造凸显了陌生化的美学效果,其核心美学依据在于形式和内容的一体两面性,其建构与认知基础是正向因果逻辑,通常在逆向叙事电影中起故事整合、架构连锁作用的仍然是因果链。逆向叙事电影中的逆序具有选择性,其在影像和声音的逆向呈现上具有非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叙事电影 形态建构 美学意味
原文传递
从茶器具美学意味看不同的文化特性
16
作者 戴雨享 《茶博览》 2020年第9期22-27,共6页
二十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校主张现代主义,推崇几何美学、简洁实用;二十世纪末,苹果电脑相关产品席卷全球,出产ipod、iphone和ipad,总是穿着三宅一生黑色素雅高领衫的贾伯斯奉行简约设计,扬弃过度装饰的美。当今全球逐渐暖化,资源耗竭,... 二十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校主张现代主义,推崇几何美学、简洁实用;二十世纪末,苹果电脑相关产品席卷全球,出产ipod、iphone和ipad,总是穿着三宅一生黑色素雅高领衫的贾伯斯奉行简约设计,扬弃过度装饰的美。当今全球逐渐暖化,资源耗竭,疫情当前。全世界审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有机、共生、惜物价值再度被高举。其实,这一切,对中国宋人来说早就精神所往、推崇之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宅一生 苹果电脑 简约设计 黑色素 资源耗竭 二十世纪末 美学意味 简洁实用
原文传递
2015年中国国产电影表演美学述评 被引量:3
17
作者 厉震林 罗馨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8,共6页
2015年国产电影表演主要呈现为平民化身份和个人化叙事,较之以往具有更为强烈的"草根"情结和怀旧色彩。文艺电影表演多呈现出一种纪实感和真挚感,多处在表演精神格局的深度模式的部位;喜剧电影表演在平民化、"草根"... 2015年国产电影表演主要呈现为平民化身份和个人化叙事,较之以往具有更为强烈的"草根"情结和怀旧色彩。文艺电影表演多呈现出一种纪实感和真挚感,多处在表演精神格局的深度模式的部位;喜剧电影表演在平民化、"草根"式的整体基调上,强调想象性乃至梦幻性的形态,可以分为以空间为轴线的"异域"想象和以时间为轴线的"当代"想象两大方向;类型电影表演,以动作片表演、悬疑片表演和青春片表演最为可观。由此,形成了特属于2015年国产电影的表演和表情、性格和气质,而且,其背后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合力"意味可谓深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2015年 国产电影表演 平民化 个人化 美学意味
下载PDF
实参实悟与元代禅宗美学思潮 被引量:2
18
作者 皮朝纲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47-55,共9页
元代禅宗普遍倡导实参实悟 ,视实参重于顿悟 ,将顿悟禅法导向平实修习 ,这一倾向表明元代禅宗的禅学及其美学思想出现了向早期禅宗的回归。其倡导实参实悟的根本目的是要了脱生死 ,追求人生的诗意栖居 ,他们的人生态度 ,表现出浓郁的美... 元代禅宗普遍倡导实参实悟 ,视实参重于顿悟 ,将顿悟禅法导向平实修习 ,这一倾向表明元代禅宗的禅学及其美学思想出现了向早期禅宗的回归。其倡导实参实悟的根本目的是要了脱生死 ,追求人生的诗意栖居 ,他们的人生态度 ,表现出浓郁的美学意味。他们在对心性论的探讨中 ,对本体论范畴“禅”的内涵作出了明确的理论概括 ,对禅宗哲学与美学作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参实悟 禅宗美学 元代 美学意味
下载PDF
皮影舞蹈《俏夕阳》的艺术追求和美学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立元 杨扬 《大舞台》 2011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在2006年春节晚会上,唐山的皮影舞蹈《俏夕阳》成为了晚会的亮点。这个节目通过儿童观看老人表演皮影,随后与之和谐共舞、其乐融融的舞美动作,传达了"爱与和谐"的主题,展示了天地人和万事兴的气氛,彰显了唐山皮影独特的神韵,表现了地... 在2006年春节晚会上,唐山的皮影舞蹈《俏夕阳》成为了晚会的亮点。这个节目通过儿童观看老人表演皮影,随后与之和谐共舞、其乐融融的舞美动作,传达了"爱与和谐"的主题,展示了天地人和万事兴的气氛,彰显了唐山皮影独特的神韵,表现了地域文化的美学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 美学意义 艺术追求 夕阳 舞蹈 春节晚会 美学意味 地域文化
下载PDF
从物质材料的角度论霍去病墓石刻的美学特征
20
作者 张西昌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12,共3页
霍去病石刻是我国现存最早陵墓石刻,其雄浑、朴茂的艺术特征也成为了后人认识与定位汉代雕塑艺术风格的典范,因石循形、因材造像的艺术技巧也不断给与后人以创作的启示。前人对其研究已有不少,但多偏重于视觉感受与造型符号的解析,本文... 霍去病石刻是我国现存最早陵墓石刻,其雄浑、朴茂的艺术特征也成为了后人认识与定位汉代雕塑艺术风格的典范,因石循形、因材造像的艺术技巧也不断给与后人以创作的启示。前人对其研究已有不少,但多偏重于视觉感受与造型符号的解析,本文试图从手工技术、材料发展状况的物质角度,解析其对石刻艺术品某种程度的影响与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墓石刻 石质材料 冶炼技术 美学意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