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逸:2007—2009年中国长篇儿童小说高端的美学指向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力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2-115,共4页
轻逸是2007——2009年中国儿童小说的美学指向。轻逸的内涵是丰富的,它既指儿童小说扶摇高标的境界;又指小说内容的富于幻想;还指小说表现形式的轻松、完美以及小说风格的轻灵飘逸。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时代的选择,是儿童的选择,是中国儿... 轻逸是2007——2009年中国儿童小说的美学指向。轻逸的内涵是丰富的,它既指儿童小说扶摇高标的境界;又指小说内容的富于幻想;还指小说表现形式的轻松、完美以及小说风格的轻灵飘逸。这种风格的形成是时代的选择,是儿童的选择,是中国儿童小说自觉地艺术追求的美学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逸 儿童文学 美学指向
下载PDF
福柯治理思想的理论内涵及其美学指向
2
作者 谭嘉仪 《文化与传播》 2022年第1期71-74,共4页
治理思想作为福柯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囿于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所涉及的哲学意义与美学内蕴也极为丰富。文章围绕国家治理与生命政治、个体治理与身体规训,以及自我治理与主体自由等范畴,对福柯治理思想的理论内涵展开分析... 治理思想作为福柯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囿于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所涉及的哲学意义与美学内蕴也极为丰富。文章围绕国家治理与生命政治、个体治理与身体规训,以及自我治理与主体自由等范畴,对福柯治理思想的理论内涵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治理与审美之间的关系,以探求治理思想的美学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柯 治理思想 美学指向
下载PDF
“自画”色彩的美学指向--探寻三色堇油画的纯净之域
3
作者 孔晓岩 《现代青年》 2023年第5期100-104,共5页
艺术家简介三色董,本名郑萍,山东人,诗人、画家,现居西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获得“天马散文诗”奖、中国当代诗歌诗集奖、杰出诗人奖、《现代青年》十佳诗人奖、黄河诗会一等奖、“山东... 艺术家简介三色董,本名郑萍,山东人,诗人、画家,现居西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获得“天马散文诗”奖、中国当代诗歌诗集奖、杰出诗人奖、《现代青年》十佳诗人奖、黄河诗会一等奖、“山东诗人”年度奖等多项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当代诗歌 山东人 杰出诗人 美学指向 黄河诗 散文诗 三色堇
原文传递
《论语》文学性的三个美学指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钢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6-207,187,共3页
作为儒家著作之经典《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本质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学。《论语》的"仁爱"学说并不是经文式的说教,它散发着自然清爽的诗性美,这些诗性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仁爱&... 作为儒家著作之经典《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本质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学。《论语》的"仁爱"学说并不是经文式的说教,它散发着自然清爽的诗性美,这些诗性的语言充分展现了"仁爱"的社会生态。孔子不仅提倡社会人文关怀,还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孔子学说中,天是万物之本源,万物同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孔子的这一思想通过"比德"的文学手法,在《论语》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是《论语》的文学之美,更是《论语》反映出的自然生态之美。如果说,社会人文之美与自然生态之美是《论语》内容的反观与写照,于文学形式,《论语》也蕴涵着丰富的美学思想,"文质中和"的修辞文学为《论语》美学思想的实施提供了可能,这才使《论语》之语言文字能既简约含蓄又富有意蕴,进而成就诸多千古名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文学性 美学指向 语言修辞
原文传递
美学思维指向辨正:回到常识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守森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18,共5页
中国当代美学,虽然诸说繁多,热点频仍,但因"思维指向"的迷误,常见大而无当、玄虚莫测、脱离实际、不能有效地回答与"美感"相关的常识性问题,有的甚至越来越远离了这类问题。这种状况,与我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类乎&... 中国当代美学,虽然诸说繁多,热点频仍,但因"思维指向"的迷误,常见大而无当、玄虚莫测、脱离实际、不能有效地回答与"美感"相关的常识性问题,有的甚至越来越远离了这类问题。这种状况,与我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类乎"集体无意识"的"唯心主义心态禁忌"以及教条化地理解马克思的有关言论似不无关联。我们的美学研究,只有回到实际、回到常识,从"美感"出发,而不是从子虚乌有的"美的本体"出发,才可能更有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美感 美学思维指向 美学研究
下载PDF
阐释:从意义的追寻到意义的消解——试论彝族女诗人巴莫曲布嫫诗歌的美学指向 被引量:1
6
作者 阿库乌雾 《民族文学》 1996年第9期92-95,共4页
如果说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有着世界的话,那么,阐释便是人的世界中最基本的生命行为和最高的生存目的。人,从阐释中不断发现自我,从阐释中不断淘汰自我,从阐释中不断更新和再构自我。在人赖以生存的语言活动中,爱与恨互为阐释;宗教,是对... 如果说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有着世界的话,那么,阐释便是人的世界中最基本的生命行为和最高的生存目的。人,从阐释中不断发现自我,从阐释中不断淘汰自我,从阐释中不断更新和再构自我。在人赖以生存的语言活动中,爱与恨互为阐释;宗教,是对人的感性精神可能性的阐释;科学是对人的实践精神可能性的阐释;诗歌(艺术)是这三者兼而有之的对人的一切语言阐释可能性的最隐秘部分的、最深刻精当的阐释。本文所要论及的当代著名彝族女诗人巴莫曲布嫫的诗歌,就属于这样的阐释。纵观她的诗歌创作历程,诗人力图以诗歌的方式,从彝民族古老的文化记忆中发掘出独特的"意义"假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女诗人 美学指向 彝族 语言阐释 图腾 可能性 意义 消解 民族
原文传递
电影《一一》的叙事结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继楠 徐晓村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1,共3页
分析影片《一一》的叙事结构,指出其叙事结构上的独特性并将之命名为多线式聚合结构。分析这种叙事结构背后的美学指向和形成原因,特别是叙事结构与影片主旨阐述的关系。
关键词 叙事结构 美学指向 影片主旨
下载PDF
激变时代影像艺术的调适及其知识体现
8
作者 段运冬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3,共5页
影像意义的表达由“文本—语境”为中心的语义场域主宰,不同材料、不同形态,乃至观众的不同参与方式,决定着影像艺术的指向。现今,这个语义场正进入一个激变的时代,数智媒介的全息覆盖、全球权力的结构变化、气候变暖的快速提升、种族... 影像意义的表达由“文本—语境”为中心的语义场域主宰,不同材料、不同形态,乃至观众的不同参与方式,决定着影像艺术的指向。现今,这个语义场正进入一个激变的时代,数智媒介的全息覆盖、全球权力的结构变化、气候变暖的快速提升、种族歧视的根深蒂固、文明边界的剧烈冲突等,使影像艺术的发展进入一个调适阶段,亟须从内(文本)外(语境)两个方面寻求影像艺术新质感的形塑。激变的时代、实验的媒介,两者的再次叠加,深刻影响着艺术家的自我表达、社会公众的文化参与,而且还在媒介逻辑、艺术表达、美学范式方面,孕育着新的知识聚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变时代 媒介逻辑 主体表达 美学指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