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建设蠡测
1
作者 杨道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作为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客体,语文课程建设始终处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前沿。语文教育要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 作为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的客体,语文课程建设始终处于语文教育改革的前沿。语文教育要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中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建设研究。对语文课程形态、课程设计、课程走向等三个方面的考察表明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建设研究长期以来是相当薄弱的。因此,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建设研究要求施教者必须在语文学科本体的关怀下构建,要立足于受教者在语文中养成既探索品质又觉醒道德意识还建构自由心灵的人文情怀;必须在受教者本位的关注下构建,要致力于受教育者在语文中形成从"立言"到"立意"再到"立人"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建设 语文教育客体的课程形态 语文教育客体的课程设计 语文教育客体的 课程走向
下载PDF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建设
2
作者 杨道麟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5年第6期91-91,共1页
一、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客体的课程形态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客体的课程形态涵盖“显性的语文教育课程”和“潜在的语文教育课程”两大部类,是赋予受教者在语文中活动的“学习经验的总体”,有多种具体的课程形态,又常以语言课程... 一、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客体的课程形态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客体的课程形态涵盖“显性的语文教育课程”和“潜在的语文教育课程”两大部类,是赋予受教者在语文中活动的“学习经验的总体”,有多种具体的课程形态,又常以语言课程形态、文章课程形态和文学课程形态呈现。语言课程、文章课程应立足于培养受教者在语文能力基础上的开智、立德、审美;文学课程则应立足提高的层面。基于此,可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形态的比较,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语文课程的具体形态,以适应语文教育在语文中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人才和“健全的人格”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美学视野 课程建设 课程形态 教育客体 教育课程 语言课程 文学课程
下载PDF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略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道麟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18-121,56,共5页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的研究。美学视野下的...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的研究。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是指编制者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而规定的内容、范围、分量、进程等的总和,即明确语文教育"应该教学什么"的问题。它是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首要工作,也是语文教育研究的第一项内容。"健康的语文课程"的研究从宏观深入中观、微观,从笼统模糊走向明确具体,这就为构建系统完整、要素分明的语文课程体系提供了学理支撑。作为"健康的语文课程"至少应包括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中的语言课程、文章课程、文学课程等三大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语言课程 语文课程的文章课程 语文课程的文学课程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建设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新市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
要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独特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并积极地运用于人民警察的实际工作中。通过追求全面发展中的审美情结加强警察执法能力建设,注意在生活世界的美感生成中增强警察执法能力建设的成效,以主体能动的建设活动作为创新人民警察执... 要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独特的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并积极地运用于人民警察的实际工作中。通过追求全面发展中的审美情结加强警察执法能力建设,注意在生活世界的美感生成中增强警察执法能力建设的成效,以主体能动的建设活动作为创新人民警察执法能力建设方式方法的基本素材,通过深化建设过程中的美的规律加强警察执法能力建设,通过道德人格的修养的美的回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强化将善与美相结合相统一的意识。通过捕捉无处不在的美的灵性,能够使自己同时也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准确地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历程中的人生价值坐标。据此,人民警察将愈益鲜明地表现出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美学视野 警察执法能力建设
下载PDF
美学视野下的苏南城市现代化
5
作者 张巧凤 《江南论坛》 2015年第3期16-18,共3页
苏南五市,即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人文精神都处于传统的诗性江南的核心区。苏南五市,肩负着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建立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任。我们提倡从美学维度来考量苏南城市建设,重构与... 苏南五市,即南京、镇江、常州、无锡和苏州,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人文精神都处于传统的诗性江南的核心区。苏南五市,肩负着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全国建立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任。我们提倡从美学维度来考量苏南城市建设,重构与再现曾经的诗性江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现代化 苏南 美学视野 现代化建设 人文精神 地理位置 城市建设 美学维度
下载PDF
开拓电视美学新视野——评胡智锋《电视美学大纲》
6
作者 徐海义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62-63,共2页
相对于电视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电视理论的研究却显得滞后,这在电视界已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问题,特别是作为"高层次抽象"的电视美学理论研究则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电视从出现到今天,特别是在中国,其历史还不是很久远... 相对于电视实践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电视理论的研究却显得滞后,这在电视界已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问题,特别是作为"高层次抽象"的电视美学理论研究则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电视从出现到今天,特别是在中国,其历史还不是很久远,实践和理论的积累还处在一种量变的阶段: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普遍的浮躁情绪也撩拨着电视美学研究所需要的清净氛围。同时对电视这一极为复杂的对象进行美学的把握存在着诸多的难题。胡智锋先生的新著《电视美学大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研究 电视理论建设 视野 电视产品 审美意识 电视文化 电视艺术 研究对象 美的本质 社会转型期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之美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国雄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19,共2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其中"村容整洁"的提出意味着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问题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其中"村容整洁"的提出意味着把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问题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尽管"村容整洁"这一提法已经内在地蕴涵了对新农村景观建设的审美要求,但是它并不常常成为人们关注农村环境问题的焦点。事实上,审美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经济增长、生产发展的附庸,这导致了我国农村的乡土人文景观的大面积破坏。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各地热烈开展,如何在农村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让农村的生活景象充满美感,应是我们考虑的问题。编者认为,美不美应当成为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新农村建设中的哪些地方需要建设美,正是本期笔谈关注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有机组成部分 和谐发展 美学要求 美学视野
下载PDF
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美学研究
8
作者 柳素芬 潘天波 +1 位作者 冯昭军 樊传果 《淮海文汇》 2015年第2期16-21,共6页
十八大国家提出美丽城市建设的"城市梦",它是基于整体结构、系统建设与生态理想的科学城市发展理念而提出的基本政策。徐州是苏北重要的经济、文化、贸易中心,有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遗产多、城市地域特色明显。伴随工业... 十八大国家提出美丽城市建设的"城市梦",它是基于整体结构、系统建设与生态理想的科学城市发展理念而提出的基本政策。徐州是苏北重要的经济、文化、贸易中心,有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遗产多、城市地域特色明显。伴随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的变革,徐州城市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全球化视野下的城市审美化诉求给徐州城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当走以"形象徐州"为起点,以"意象徐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城市建设 徐州城 城市地域 城市发展理念 美学理论 工业城市 全球化视野 经济产业结构 建城 功能区规划
原文传递
形式与批评的勾连——中国音乐美学的应由之路
9
作者 何宽钊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1,共7页
作为有着久远历史的音乐美学,在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学科建设的大跨越,取得了令学界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之后,音乐学界各个领域围绕自身建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思考和探索。音乐美学领域在前人业已奠定的学科发展基础上,如何进一步... 作为有着久远历史的音乐美学,在改革开放之后迎来了学科建设的大跨越,取得了令学界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之后,音乐学界各个领域围绕自身建设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思考和探索。音乐美学领域在前人业已奠定的学科发展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筑牢学科根基、开拓学术视野,如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协作,如何谋求音乐美学学科的再次提升,是新一代学人需要直面并认真思索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所思所想,我刊编辑部约请数位在此领域已有卓见的青年学者撰文,并专栏刊载以飨学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美学 学科视野 中国当代 批评 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 21世纪 学术视野
原文传递
试谈接受美学原理在我馆的应用
10
作者 容缨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 1997年第1期24-25,共2页
接受美学是本世纪60年代由联邦德国莱斯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塞尔等人创立的一种研究读者的接受实践的文学理论。本文试从接受美学角度为我馆图书工作提供一条新思路。我馆分为三大业务部门:流通部、采编部和参考咨询部。图书馆的藏书... 接受美学是本世纪60年代由联邦德国莱斯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塞尔等人创立的一种研究读者的接受实践的文学理论。本文试从接受美学角度为我馆图书工作提供一条新思路。我馆分为三大业务部门:流通部、采编部和参考咨询部。图书馆的藏书是为了使用,但长期以来我馆藏书的利用率都较低,平均为25%,图书馆的巨大藏书资源未被充分利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图书馆要加强自身建设外,还要充分调动读者利用馆藏文献的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图书馆 接受美学 参考咨询 利用率 期待视野 藏书布局 自身建设 读者需求 馆藏文献 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