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和我的祖国》:近年主流电影美学趣味律动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87,共3页
在中国社会语境下,主流电影始终有着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不可替代的地位,又不断打破与后二者之间的壁垒。在市场和时代使命的召唤下,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代表的国产主流电影出现了从宏大历史层面向日常生活层面,从提供完美英雄榜样到体... 在中国社会语境下,主流电影始终有着商业电影和文艺电影不可替代的地位,又不断打破与后二者之间的壁垒。在市场和时代使命的召唤下,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代表的国产主流电影出现了从宏大历史层面向日常生活层面,从提供完美英雄榜样到体贴个性,洞悉人性的转向轨迹。并且,主流电影开始有意识地加入幽默元素,让叙事严肃而不失达观,深刻而不乏智趣,这都是近年国产主流电影在美学趣味上积极的具有建构性的律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和我的祖国》 主流电影 美学趣味
下载PDF
王家卫与新美学趣味的歧途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大先 《艺术广角》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从19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王家卫电影无疑成为华语电影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世纪之交中国都市文化转型的风向标。某种意义上,王家卫电影在无意中充当了“一片”历史的代言人,让人得以窥见一种新的文化感受方式如何... 从19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王家卫电影无疑成为华语电影一个不能忽视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世纪之交中国都市文化转型的风向标。某种意义上,王家卫电影在无意中充当了“一片”历史的代言人,让人得以窥见一种新的文化感受方式如何不动声色地占据了中国文化市场的一席之地,进而让人省醒文化格局变迁与整个社会体制割舍不掉的牵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家卫 美学趣味 中国文化市场 华语电影 文化转型 90年代 社会体制 文化格局
下载PDF
《昆虫记》的生态哲学与美学趣味
3
作者 王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显露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和耐人寻味的美学趣味。与自然界动植物平视的观察角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科学作为惟一评判标准,提倡生态整体观念以及孩童般诙谐幽默、乐观的写作风格都具有... 法国作家让-亨利·法布尔写的《昆虫记》显露了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和耐人寻味的美学趣味。与自然界动植物平视的观察角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把科学作为惟一评判标准,提倡生态整体观念以及孩童般诙谐幽默、乐观的写作风格都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记》 生态整体观 美学趣味
下载PDF
论《故事新编》中死亡意象所表现的美学趣味
4
作者 张晓红 《绥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8-119,共2页
《故事新编》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实,是鲁迅先生的最后一本小说集。它以古代神话英雄、圣人贤士等已故去人物为创作对象,构思和传达死亡意象,将死亡转换为审美体验,使之成为精神观照和想象的境域,凸现了艺术主体对于死亡意象表现... 《故事新编》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实,是鲁迅先生的最后一本小说集。它以古代神话英雄、圣人贤士等已故去人物为创作对象,构思和传达死亡意象,将死亡转换为审美体验,使之成为精神观照和想象的境域,凸现了艺术主体对于死亡意象表现的总体美学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新编》 死亡意象 美学趣味 虚无
下载PDF
颜文樑绘画艺术“求真至美” 之美学趣味初探
5
作者 商桦 《艺术学研究(辑刊)》 2012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本文以颜文樑一生的绘画创作经历为线索,结合苏州美专的办学历史以及他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成果,全面梳理并分析了颜文樑“写实派”绘画观的形成、确立、发展与完善的渐进过程,并得出结论:颜文樑的绘画创作一以贯之的“求真实”态度和... 本文以颜文樑一生的绘画创作经历为线索,结合苏州美专的办学历史以及他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成果,全面梳理并分析了颜文樑“写实派”绘画观的形成、确立、发展与完善的渐进过程,并得出结论:颜文樑的绘画创作一以贯之的“求真实”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实践精神体现了他善于观察真实的客观世界,尊重自然形象与定律,并能在自然中不断地发现美与表现美,在绘画中力求达到真、善、美统一的追求目标,体现了他“求真至美”的美学趣味。本文进一步指出:颜文樑的风景油画虽然不同时期在样式和内容的追求上丰富多变,但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总能呈现出和时代面貌息息相关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努力探寻油画民族性和中国风格的艺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文樑 求真至美 美学趣味
下载PDF
原创儿童绘本中的传统美学趣味表现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戴璐 《艺术科技》 2016年第11期56-,共1页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原创绘本中的传统美学趣味表现,探究原创绘本发展的实践方法和可能性。
关键词 原创儿童绘本 美学趣味 民族文化
下载PDF
《时事画报》的美学趣味与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建构
7
作者 王楠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1年第5期44-46,共3页
清末民初,以《点石斋画报》《时事画报》等为代表的石印画报的出现,开启了晚清时期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以"新闻画"的独特方式描绘了包罗万象的晚清社会。《时事画报》除了商业广告的经济目的以外,也经常通过新闻报... 清末民初,以《点石斋画报》《时事画报》等为代表的石印画报的出现,开启了晚清时期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画报体式,以"新闻画"的独特方式描绘了包罗万象的晚清社会。《时事画报》除了商业广告的经济目的以外,也经常通过新闻报道向广大受众普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时事画报》(十日刊)是广东最早的石印画报,在广东地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该画报主要由潘达微、高剑父等人参与,以刊登绘画为主,也刊照片。从美学角度对《时事画报》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绘画内容、绘画技法等专业美学知识,分析其作为画报与同时期其他报纸的不同之处,从社会背景、工商资本等角度探索形成《时事画报》基本审美取向的力量,画师以配图的形式完成了对时事新知的叙事功能。在传播过程中完成了它的大众化、商业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事画报 美学趣味 审美取向 形式 中国美术 现代性建构
下载PDF
浅析版面美学趣味对读者产生的影响
8
作者 刘冬梅 范宝龙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83-84,共2页
本文对报纸版面构成和表现的美学趣味进行了探讨,认为其美学趣味不单纯表现在对读者视觉的影响,它在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加深读者对宣传内容的印象方面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
关键词 版面 美学趣味 影响
下载PDF
梁启超趣味美学思业海报设计的启示
9
作者 吴晨玮 苏琳玉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6期182-184,共3页
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引人注目的美学家之一的梁启超先生认为,“美”和“趣味”都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美”有能力赋予人们审美趣味,而“趣味”则是生活的原动力。梁启超所论述的“美”“趣味”与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应... 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引人注目的美学家之一的梁启超先生认为,“美”和“趣味”都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他认为,“美”有能力赋予人们审美趣味,而“趣味”则是生活的原动力。梁启超所论述的“美”“趣味”与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探究可影响到多个设计领域,更为凸显的是注重趣味性对于设计的影响。虽然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也有其他领域的探究,但对于现代商业海报设计中的趣味性并无具体的研究。本文基于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对商业海报设计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美学 视觉设计 商业海报
下载PDF
脱逸:青年亚文化的美学趣味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中红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28,共3页
用“脱逸”这样古典的词汇来概括当代性四溢的青年亚文化,似乎很唐突,甚至匪夷所思,因而不合美学理论的规训。不过查考一下“脱逸”的内涵外延,你就会发现,用“脱逸”来描摹青年亚文化的美学趣味还是很恰切的。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美学趣味 美学理论 当代性
原文传递
梁启超趣味主义美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勇勤 《中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梁启超后期的美学思想是紧紧围绕着趣味得以展开的 ,趣味实际上是指一种审美趣味 ,它与日常趣味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非功利性 ,梁启超正是从这一点出发 ,作出了其独具特色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建构。
关键词 梁启超 趣味主义美学 审美 鉴赏力
下载PDF
《奥特兰托堡》中美学趣味与道德寓意的矛盾及分离
12
作者 刘云飞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0-79,共10页
霍勒斯·沃坡尔的《奥特兰托堡》是第一部哥特小说,体现了作者偏向中世纪的美学趣味。在哥特复兴的浪潮中这种美学趣味隐含了与英国民族主义绑定在一起的道德寓意。然而,作者急于复兴旧时传奇中的幻想与崇高,同时又不得不考虑当下... 霍勒斯·沃坡尔的《奥特兰托堡》是第一部哥特小说,体现了作者偏向中世纪的美学趣味。在哥特复兴的浪潮中这种美学趣味隐含了与英国民族主义绑定在一起的道德寓意。然而,作者急于复兴旧时传奇中的幻想与崇高,同时又不得不考虑当下道德规范中的自由与理性,于是小说中的美学趣味和道德寓意产生了矛盾。为了调和此矛盾,作者在情节设置上将宗教迷信与超自然力量分离;在伦理结构上将封建社会关系与现代家庭关系分离;在人物塑造上将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分离。此种解决办法构成了该作品的特性,为后来更加成熟的现代小说提供了参照,因此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趣味 道德寓意 伦理价值 《奥特兰托堡》 哥特复兴
原文传递
趣味美学之后物感美学架上绘画空间的衍变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秀珂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9年第9期24-25,共2页
物感美学是当代美学在以康德的趣味美学为代表之后,新兴起的一种美学思潮,物感美学作品由平面性向多维性的空间衍变,突出了"物质因"在美学和哲学创作指导思想下,对人与物之间的功能关系的另外一种空间关系的开创,对架上绘画... 物感美学是当代美学在以康德的趣味美学为代表之后,新兴起的一种美学思潮,物感美学作品由平面性向多维性的空间衍变,突出了"物质因"在美学和哲学创作指导思想下,对人与物之间的功能关系的另外一种空间关系的开创,对架上绘画的艺术创作产生新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美学 物感美学 架上绘画 创作 衍变
下载PDF
试谈美学趣味与教师德育素养的提升
14
作者 郑锦杭 《中国德育》 2022年第24期71-72,共2页
教师的美学趣味,也是教师道德的外显,直接影响德育的境界,如果能够施以激发、唤醒、培育,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德育活动的窄化与降格,并且能够通过审美判断与反思,不断扩充德育的视域,兼有丰富的知性、感性和理性,传递给学生博大、智慧... 教师的美学趣味,也是教师道德的外显,直接影响德育的境界,如果能够施以激发、唤醒、培育,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德育活动的窄化与降格,并且能够通过审美判断与反思,不断扩充德育的视域,兼有丰富的知性、感性和理性,传递给学生博大、智慧以及信仰,诱发并鼓舞心中的道德理念,实现从美到道德的心灵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趣味 德育活动 教师道德 审美判断 德育素养 道德理念 最大限度 感性和理性
原文传递
梁启超“趣味”论美学的佛学因素
15
作者 杨光 郭焕苓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8-64,共7页
梁启超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以“宇宙未济,人类无我”的人生观为前提。通过发掘梁氏人生八字诀中的佛学因素,可以发现梁启超“趣味”论美学中佛学影响因素的存在典型地表征着中华美学精神在现代中国美学理论建构中的存在样态,表明了儒释... 梁启超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以“宇宙未济,人类无我”的人生观为前提。通过发掘梁氏人生八字诀中的佛学因素,可以发现梁启超“趣味”论美学中佛学影响因素的存在典型地表征着中华美学精神在现代中国美学理论建构中的存在样态,表明了儒释道融合共生的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在传统美学思想资源向现代美学理论形态的转化过程中可以提供多样的选择路径和强进的文化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趣味”论美学 佛学 中华美学精神
下载PDF
试析沈从文文艺思想及美学趣味
16
作者 宋德才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年第11X期78-79,2,共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沈从文先生,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老实人》《蜜柑》等三十多篇短篇小说集以及《长河》《边城》等六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出版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沈从文先生,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老实人》《蜜柑》等三十多篇短篇小说集以及《长河》《边城》等六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出版的诸多大学教材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大都没有提及沈从文,中学语文课本也没有选过其作品。一些文学史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学语文课本 《边城》 文艺理论批评 石子船 短篇小说集 文学史家 美学趣味 人性美 月下小景
原文传递
《论语》翻译中变异现象的美学分析——以林语堂《论语》英译本为例
17
作者 杨艳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43-151,共9页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意识的交融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过程,变异在其中随处可见。从美学视角出发,以林语堂《论语》英译本为例,对译本中出现的变异现象进行研究:即译者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诗学立场出发,给译文涂上...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意识的交融和审美风格的再度创造过程,变异在其中随处可见。从美学视角出发,以林语堂《论语》英译本为例,对译本中出现的变异现象进行研究:即译者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诗学立场出发,给译文涂上了浓烈的个人色彩,不仅对原文的语言形式、语言风格进行改写,而且还重塑了译本中的孔子形象。译本中字词“句化”、语言风格“幽默化”以及人物形象“幽默化”现象的出现,与译者通俗化的美学趣味密切相关。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往往会根据自身的美学趣味去理解、品鉴、选择和过滤原本承载的美学信息,从而使译本发生新的美学变异,给译文带去更多美学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趣味 林语堂 《论语》 变异 翻译
下载PDF
“文章”的意义——论孙犁晚年写作的文体创造与精神意涵
18
作者 宋文坛 《当代作家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孙犁的晚年写作以风格的重大转变而令人瞩目。他放弃早年单纯热烈的浪漫抒情,转向深沉凝重的写实,从表现“真善美的极致”转向对社会历史与人生命运的冷静审视;他致力于“质实精短”的文章写作,行文自然又老到纯熟,透露出至简至纯又含... 孙犁的晚年写作以风格的重大转变而令人瞩目。他放弃早年单纯热烈的浪漫抒情,转向深沉凝重的写实,从表现“真善美的极致”转向对社会历史与人生命运的冷静审视;他致力于“质实精短”的文章写作,行文自然又老到纯熟,透露出至简至纯又含蓄深沉的美学趣味。孙犁的风格转型在熟悉他的读者看来简直可谓“脱胎换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趣味 风格转型 冷静审视 人生命运 文章写作 孙犁 脱胎换骨
下载PDF
梁启超“趣味”美学之思
19
作者 吕梁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09年第5期125-126,共2页
梁启超是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动学习西方新思想,对康德、柏格森、达尔文、罗素等人的学术专著均有涉猎。他的"趣味"说正是中西方思想融合后的产物。"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他将&qu... 梁启超是中国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动学习西方新思想,对康德、柏格森、达尔文、罗素等人的学术专著均有涉猎。他的"趣味"说正是中西方思想融合后的产物。"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他将"趣味"这一美学范畴从抽象的理论概念变成浅显易懂的实际应用,由传统的审美欣赏上升到人生观高度,同时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美育思想——"趣味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趣味'美学
下载PDF
从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美学观看艺术与人生的关系
20
作者 温雅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2年第9期23-26,共4页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最早一批将艺术审美与人生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分子。面对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空虚昏暗的境况,梁启超企图通过艺术介入生活的方式,来为国人建立一种新的人生信仰,塑造新的国民性。梁启超并不是抽象地、空洞地去...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最早一批将艺术审美与人生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分子。面对近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空虚昏暗的境况,梁启超企图通过艺术介入生活的方式,来为国人建立一种新的人生信仰,塑造新的国民性。梁启超并不是抽象地、空洞地去谈论美学与艺术,而是始终面向不断变化的人生境遇,企图通过艺术与审美来使个体走向趣味人生,使社会走向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趣味主义美学 日常生活审美化 艺术与人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