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春》:两个时代的美学边界 被引量:2
1
作者 石川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青春》独特的历史价值在于,从影片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文革"话语的延续,另一方面又能发现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和美学风尚的暗自滋长。它是两个时代、两种观念、两种政治与美学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叠加与博弈的产物,是一座连接历... 《青春》独特的历史价值在于,从影片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文革"话语的延续,另一方面又能发现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和美学风尚的暗自滋长。它是两个时代、两种观念、两种政治与美学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叠加与博弈的产物,是一座连接历史裂缝的浮桥。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电影创作是如何一步一步摆脱"文革"禁锢,逐渐孕育、塑造了"新时期"电影美学新的品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电影 柔性写作 弱势策略 美学边界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美学的“边界”——兼谈“内在超越”
2
作者 农文聪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7期22-27,共6页
审美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不同的美学话语形态,以打破美学与日常生活边界的相同方式拓展美学研究领域,共同昭示美学研究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固守美学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已然不可取,边界的全然破除却有可能使美学沦为日常生活的附庸而... 审美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美学作为不同的美学话语形态,以打破美学与日常生活边界的相同方式拓展美学研究领域,共同昭示美学研究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固守美学与日常生活的边界已然不可取,边界的全然破除却有可能使美学沦为日常生活的附庸而丧失学科品性。审美人类学与日常生活美学一方面以日常生活作为美学研究的生长点,另一方面与日常生活维持灵活的界线。“内在超越”本质上关联着美学与日常生活边界的破除和重建,它意味着美学研究不再寻求外在于日常生活的乌托邦式超越,而坚守内在于日常生活的审美超越,是对美学走向日常生活与保持自觉独立的双重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人类学 日常生活美学 美学边界 内在超越
下载PDF
艺术的唯美着光——评安哲罗普洛斯的“希腊”三部曲 被引量:2
3
作者 布莉莉 郭全照 《电影评介》 2012年第6期5-8,共4页
2012年初,安哲罗普洛斯的去世留下了未竟的"希腊"三部曲,我们面对的是这一宏大企划已实现了的《悲伤草原》和《时光之尘》两部影片。在这两部影片中,安哲继续推进他对电影艺术的诗性哲思:"名字美学"所蕴含的共性信... 2012年初,安哲罗普洛斯的去世留下了未竟的"希腊"三部曲,我们面对的是这一宏大企划已实现了的《悲伤草原》和《时光之尘》两部影片。在这两部影片中,安哲继续推进他对电影艺术的诗性哲思:"名字美学"所蕴含的共性信念,戏剧形式、神话互文和融过去、现在、想象于单一长镜头中所构建的"无边界"时空体,以及超现实意象的寓意。若把这一切纳入萨义德所谓"晚期风格"的视野之内,当更可揭示安哲晚年对人类命运、死亡的深沉思索和对超越的可能性触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伤草原》《时光之尘》名字美学“无边界”时空体超现实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