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美感经验的中国园林建筑审美特点探究
1
作者 崔晗 刘越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期11-13,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意境。在进行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建造者总是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借由美感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利用感性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也由此呈现。因移情作用,物的形象人情化,从而使人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意境。在进行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建造者总是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借由美感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利用感性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也由此呈现。因移情作用,物的形象人情化,从而使人的情趣借由物的形象得以返照,同时观者吸收物的姿态丰满心中美的意象,如此往复回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利用物象的意,使园林意象群被建筑形式构造成一个整体,让观者在有限的视域内无限地延展美的感悟。以美感经验为依托,探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对意境呈现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建筑 美感经验 意境 意象
下载PDF
心理的距离在美感经验中的分析——以盐田千春的纤维艺术为例
2
作者 谢佳桐 赵海燕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第6期86-88,共3页
美感经验是一种深刻的体验,它需要观者与创作者之间维持一种适当的心灵间距,以便在观赏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知美的魅力,只有当这个距离设置得较为恰当时,美的创造和欣赏才能够取得成功。
关键词 美感经验 美的创造 纤维艺术 感知美 距离
下载PDF
传统梅园美感生成机制对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的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达婷 陈瑞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5-178,共4页
梅花是中国传统园林喜用的主题植物之一。传统梅园所追求的赏梅意境是一种以传统文人的赏梅意趣为导向的、浪漫的梅园境界。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物我交融"的梅花审美取向在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中仍然起到指导梅花种植和造景的作... 梅花是中国传统园林喜用的主题植物之一。传统梅园所追求的赏梅意境是一种以传统文人的赏梅意趣为导向的、浪漫的梅园境界。传统文人所追求的"物我交融"的梅花审美取向在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中仍然起到指导梅花种植和造景的作用。通过解析传统梅园美感生成机制,并以现代环境美学观点研究传统梅园的美感生成机制,指出梅园的环境美感是由感觉价值、形式价值和综合价值构成,并据此启发当代梅花专类园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文化 审美取向 美感经验 梅花专类园
下载PDF
教师教学审美距离的内涵、作用及实现路径
4
作者 孙嘉蔓 李如密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教学审美距离”借鉴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学保持适当的距离,将教学作为审美对象,以观赏者的视角直面教学,促进自身教学经验嬗变深化,从而获得超越日常教学经验的美感体验。“教学审美距离”的作用贯穿... “教学审美距离”借鉴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学保持适当的距离,将教学作为审美对象,以观赏者的视角直面教学,促进自身教学经验嬗变深化,从而获得超越日常教学经验的美感体验。“教学审美距离”的作用贯穿于教学始终,有利于保障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教学情感表达的有效性,重在通过“自知无知而求知”构建超越现实情境的意象世界,以无功利的审美态度感知教学,将教师的经验进行“悬置”等方式来探索其实现路径,以使教师获得更高层次的教学审美体验,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审美距离 经验改造 意象世界 美感经验
下载PDF
作为道家传统的以物观物与中国诗学的美感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月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作为道家传统的“以物观物” ,是中国诗学美感经验的源头 ,也是中国诗学美感经验的集中体现。“观”体现了身体与自然的联系 ,“以物观物”意味着视觉的游移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观察者这样一个中心的潜隐 ,意味着对个人情感的排除 ,对自... 作为道家传统的“以物观物” ,是中国诗学美感经验的源头 ,也是中国诗学美感经验的集中体现。“观”体现了身体与自然的联系 ,“以物观物”意味着视觉的游移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观察者这样一个中心的潜隐 ,意味着对个人情感的排除 ,对自然本身状态最大程度的亲近。王国维以“以物观物”对中国的抒情诗进行了现代阐释 ,他并没有排除情感之于文学的基质性意义 ;控以来 ,正是王国维开始以现代性的眼光对传统的文学概念进行了改造。叶维廉以“以和观物”阐释中国的山水诗 ,从比较诗学的高度强调中西观物程序及其表达方式的差异 ,给这一命题赋予了新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传统 以物观物 中国 诗学 美感经验 王国维 叶维廉
下载PDF
由《声无哀乐论》谈音乐的感知与美感经验的获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锦 《戏剧之家》 2014年第3期89-89,69,共2页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探讨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说明音乐有美丑之分,却没有哀乐的差别,去除人的情感因素,呈现音乐本身的意境与价值。本文所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来谈音乐作为情感被引发的媒介,如著名的禅宗公案所探讨,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探讨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说明音乐有美丑之分,却没有哀乐的差别,去除人的情感因素,呈现音乐本身的意境与价值。本文所关注的焦点进一步来谈音乐作为情感被引发的媒介,如著名的禅宗公案所探讨,是风动、幡动还是心动,借以提出并探讨"音乐感知"与"美感经验"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声无哀乐 音乐感知 美感经验
下载PDF
从“主客融合”到“美感经验”:朱光潜实践美学的理论框架 被引量:1
7
作者 裴萱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6-101,共6页
朱光潜在新时期摒弃了认识论意义上的美在主观或者客观的哲学式定位,而是在"主客观统一"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了独立的实践美学样态,将主体的精神实践纳入广泛的实践范畴,从而为艺术和审美活动创造了"合法性"的言说空... 朱光潜在新时期摒弃了认识论意义上的美在主观或者客观的哲学式定位,而是在"主客观统一"的基础上全面发展了独立的实践美学样态,将主体的精神实践纳入广泛的实践范畴,从而为艺术和审美活动创造了"合法性"的言说空间。在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经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和改造,以"主客观统一"的美学思想初步显出了实践性萌芽;在1980年代的"美学热"中,朱光潜建构了一条从主体实践到美感经验的理论谱系。实践美学对人性的关注、对人情的渴望以及对人道主义思潮的坚守,构成了美学话语体系的价值核心,成为"美学热"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深刻地影响了美学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实践美学 “美学热” 美感经验 自然的人化
下载PDF
禅宗思想与中国画的美感经验 “意象世界”在审美中生成 被引量:1
8
作者 熊菊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3-24,共2页
我们说“身体本身在世界中,就像心脏在机体中:身体不断地使可见的景象保持活力,内在地赋予它生命和供给它养料,与之一起形成一个系统。”[1]那么中国画就是借景物抒情怀,描绘的虽然是山水、花鸟、人物,反映的却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真情... 我们说“身体本身在世界中,就像心脏在机体中:身体不断地使可见的景象保持活力,内在地赋予它生命和供给它养料,与之一起形成一个系统。”[1]那么中国画就是借景物抒情怀,描绘的虽然是山水、花鸟、人物,反映的却是画家对客观世界的真情实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其美本质在:“吸纳天地之清,正,雅,和之气”在“妙得天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禅宗思想 意象世界 美感经验 审美经验
下载PDF
多媒体画面的美感经验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伯邑 唐卓 《教育信息技术》 2013年第7期101-103,共3页
多媒体画面艺术使得审美认知、科学认知和道德认知一起共同建构着人的健全的认知心理结构,使得多媒体教学开展完美的认知活动。其中的审美认知从多媒体画面的美感经验开始,美感经验是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认知对象和认知活动本身的... 多媒体画面艺术使得审美认知、科学认知和道德认知一起共同建构着人的健全的认知心理结构,使得多媒体教学开展完美的认知活动。其中的审美认知从多媒体画面的美感经验开始,美感经验是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认知对象和认知活动本身的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这种心理体验往往包容着形象的直觉、心理的距离、自然的联想和情感的宣泄与净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认知 美感经验 心理的距离 形象的直觉
下载PDF
美感经验:诗意教学的栖居地
10
作者 刘冬岩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9期91-94,共4页
当师生真诚而专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自己的理性与感性相融合,并在经历过后产生完满自足的感受,这即是成就了一种具有统一性质的美感经验。美感经验存在于理性思维、实践活动以及道德经验中,它虽然是不可教的,但却是可以培育、唤醒和激发... 当师生真诚而专注地参与教学过程,使自己的理性与感性相融合,并在经历过后产生完满自足的感受,这即是成就了一种具有统一性质的美感经验。美感经验存在于理性思维、实践活动以及道德经验中,它虽然是不可教的,但却是可以培育、唤醒和激发的,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建构美感经验,引导学生体验完满的自我,也使教学绽放自身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整经验 美感经验 教学美感
下载PDF
关于朱光潜美感经验论的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坤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92-97,共6页
朱光潜的"美感经验"理论是其前期美学思想的核心。在探讨美感经验时,朱光潜主要以艺术为中心,在吸收、借鉴与批判克罗齐、布洛、立普斯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审美直觉论、心理距离观、审美移情说为支点的独特的美感经验... 朱光潜的"美感经验"理论是其前期美学思想的核心。在探讨美感经验时,朱光潜主要以艺术为中心,在吸收、借鉴与批判克罗齐、布洛、立普斯美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审美直觉论、心理距离观、审美移情说为支点的独特的美感经验理论。朱光潜的美学观点与克罗齐、布洛、立普斯的美学思想相比较下,朱光潜自身的美感经验理论的内容得以明确化、系统化,其美感经验理论的独特性得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经验 意象 审美直觉 心理距离 审美移情
下载PDF
极端形态下的美感——病态美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鸣 《红河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8-80,共3页
"病态美"一词经常性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但究竟什么是病态美,我们却很难用系统的语言为其组指出具体的定义。作为中国视野下的病态美实则为狭义的病态美,且这种美感经验具有强烈的审美功利性与趣味性,其核心价值也突出的... "病态美"一词经常性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但究竟什么是病态美,我们却很难用系统的语言为其组指出具体的定义。作为中国视野下的病态美实则为狭义的病态美,且这种美感经验具有强烈的审美功利性与趣味性,其核心价值也突出的与我国文人性格命运相吻合,形成了一种独特并且极端的美感经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美 美感经验 张力美感
下载PDF
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美感认知理论的观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淑卿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1,共4页
美感认识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人的认知活动除了逻辑思考,还包含感官知觉和情感的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让人藉着不同的途径由外界获得信息,细致分辨其中的特质,让人有真切的认识。基于感官知觉所发展出来的表征形式,更让人藉以将自己的知... 美感认识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人的认知活动除了逻辑思考,还包含感官知觉和情感的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让人藉着不同的途径由外界获得信息,细致分辨其中的特质,让人有真切的认识。基于感官知觉所发展出来的表征形式,更让人藉以将自己的知识公开化,参与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当知觉与知识相互结合,人还能发展出直觉的能力,让我们藉着"有信息基础的猜测",迅速掌握整体情境特质。学校课程若要改变孩子的心智能力,则应提供孩子通过多重表征形式去理解与建构意义的经验。如此具有美感体验的课程无法事先完全规划,而必须由教与学的历程经验来完成,所以,由美感认识理论来看,课程根本是在教学中形成的,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美感认识论 美感经验 课程与教学关系
下载PDF
论科学创造和科学鉴赏中的美感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信砚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2期24-31,共8页
本文认为,正如在艺术领域中一样,在科学劳动中也同样存在着美感。文章通过详细考察科学美感的两种基本类型即科学创造中的美感和科学鉴赏中的美感各自的特点、产生过程及其心理经验,表明科学美感与艺术美感乃是相似相通的;人们要想在科... 本文认为,正如在艺术领域中一样,在科学劳动中也同样存在着美感。文章通过详细考察科学美感的两种基本类型即科学创造中的美感和科学鉴赏中的美感各自的特点、产生过程及其心理经验,表明科学美感与艺术美感乃是相似相通的;人们要想在科学劳动中体验到这种深沉的美感,必须既具有高超的科学创造才能,又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作者认为,科学美感不仅是对艰辛的科学劳动的奖赏,而且也有力地促动着科学探索并在科学理论的评价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创造 科学美感 美感经验 爱因斯坦 科学家 科学研究 鉴赏力 科学劳动 物理学家 科学理论
下载PDF
论朱光潜“美感经验”说的局限及其根源
15
作者 顾颖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90-94,共5页
朱光潜先生的“美感”定义只基本符合我们在审美时最初最浅的一步,美的蕴含过于单薄。因此《文艺心理学》中前后矛盾之处颇多。造成“美感经验”说失误的症结在于:一、其基础扎根于形式主义美学的基座之上。二。
关键词 美感经验” 朱光潜 局限 根源
下载PDF
中西合璧形成动力结构——试析朱光潜先生美感经验论的贡献
16
作者 吴宇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1-33,64,共4页
近代美学的核心问题是美感问题,许多美学家都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精辟见解,但大多着重于美感经验要素的分析.朱光潜先生特殊的学术情结决定了他思想的独特性,中西方的美学思想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了美感经验分析的内外两个参照... 近代美学的核心问题是美感问题,许多美学家都对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精辟见解,但大多着重于美感经验要素的分析.朱光潜先生特殊的学术情结决定了他思想的独特性,中西方的美学思想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了美感经验分析的内外两个参照系.朱光潜先生用批判的、综合的方法将美感经验描绘成了一个动力结构,对前人的观点起到了"补苴罅漏"的作用,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美育找到了内在的心理机制.这种思想对后人的启示作用及其在美学史上的地位都是不可磨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经验 直觉 心理距离 移情 双向交流 美育
下载PDF
论形式的“暴力”与审美的“崇高”——关于“暴力美学”美感经验形态的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杰 《人文天下》 2019年第24期77-79,共3页
清代文人姚鼐曾对美有这样一番描述:“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生出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呼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1]这番描述让我... 清代文人姚鼐曾对美有这样一番描述:“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生出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呼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1]这番描述让我们对古典美中的和谐感、自由感、纯粹的形式感有了更为直接的感性的认识。然而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只有鲜花、细柳、小桥、流水等这样美好的事物才符合美感经验的认知,却把看上去、听起来不够和谐、自由、纯粹的事物拒之门外,错失了诸如毕加索绘画之魅力、《浮士德》人物之生动、希区柯克电影之精深等有别于“优美”甚至高于“优美”的独特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 美感经验 自由感 暴力美学 和谐感 有思 古典美 传统认知
下载PDF
描述与评价——美感经验的表达模式
18
作者 王华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26-30,53,共6页
美感经验的表达有两种基本模式,分别是描述表达模式和评价表达模式。前者偏重对审美客体的忠实展现,后者偏重对审美心理的艺术传达,在固定的表达内容、媒介和目的方面,二者各有优劣;这两种表达模式又都可以指向内在的"自我陶醉&qu... 美感经验的表达有两种基本模式,分别是描述表达模式和评价表达模式。前者偏重对审美客体的忠实展现,后者偏重对审美心理的艺术传达,在固定的表达内容、媒介和目的方面,二者各有优劣;这两种表达模式又都可以指向内在的"自我陶醉"与外在的"再传达",在具体表达的过程中,应根据两者各自的特点予以选择或糅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表达 评价表达 美感经验 自我陶醉 再传达
下载PDF
美感即直觉——浅析朱光潜美感经验之“形象的直觉”
19
作者 赵桂芬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0-42,共3页
"美感即直觉"理论可以说是朱光潜先生美感经验分析中的基础性理论,这一理论融合了西方近代美学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心理学》这部著作中,朱光潜先生从"形象的直觉"开始谈起,融入"距离说"和&q... "美感即直觉"理论可以说是朱光潜先生美感经验分析中的基础性理论,这一理论融合了西方近代美学思想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艺心理学》这部著作中,朱光潜先生从"形象的直觉"开始谈起,融入"距离说"和"移情说",多角度对作为美学体系核心的审美经验进行了阐释。这里我们主要从朱光潜先生确立自己早期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的立足点之"形象的直觉"这个角度对朱先生的审美经验进行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的直觉 美感经验 艺术创造
下载PDF
关于美感经验——朱光潜美学评述
20
作者 闫国忠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4期4-11,共8页
本文比较系统地评述了朱光潜在美感经验问题上认识的发展变化过程:他由直觉论而艺术直觉论,后期又提出想象或形象思维论,认识上是逐渐深化了,但却失去了一些不应失去的东西。针对朱光潜认识上的矛盾性,文中提出了美感经验可分三个层次... 本文比较系统地评述了朱光潜在美感经验问题上认识的发展变化过程:他由直觉论而艺术直觉论,后期又提出想象或形象思维论,认识上是逐渐深化了,但却失去了一些不应失去的东西。针对朱光潜认识上的矛盾性,文中提出了美感经验可分三个层次和三种类型:第一是直觉,第二是想象或形象思维,第三是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经验 直觉 联想 移情 想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