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寄情山水——中国山水画与造园美感的成因
1
作者 王胜男 吴晓淇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18,共4页
中国园林“诗、书、画”三位一体,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造园特征,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而流传于世,山水画的法则更成为造园的范式,造就了中国传统园林之“美”。从中国文化生成的重要群体——“士”的特征出发,论述了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诗、书、画”三位一体,千百年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造园特征,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而流传于世,山水画的法则更成为造园的范式,造就了中国传统园林之“美”。从中国文化生成的重要群体——“士”的特征出发,论述了中国园林在特殊历史境遇的中国独有的山水画影响下,从山水画到山水园的发展。以史据考证的方法,说明了中国园林实质为山水园,并在中国山水画影响下生成、演进的历程。印证了中国园林——山水园实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家园,中国传统园林与山水画相互促进、印证,形成中国传统园林的无穷魅力,傲立于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传统文化 山水画 山水园 造园美感
下载PDF
韩、柳“文以明道”的书写策略和古文美感特质的孳乳
2
作者 熊礼汇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文以明道”是韩、柳倡导古文的思想纲领,较之同为中国文学思想纲领的“诗言志”而言,对中国文学影响之大,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明道”之“道”,自为儒道。“文以明道”不同于周敦颐说的“文以载道”。周说是将“文”“道”分开,如车与... “文以明道”是韩、柳倡导古文的思想纲领,较之同为中国文学思想纲领的“诗言志”而言,对中国文学影响之大,实有过之而无不及。“明道”之“道”,自为儒道。“文以明道”不同于周敦颐说的“文以载道”。周说是将“文”“道”分开,如车与物;韩、柳是“文”“道”一体,如布之经纬交织。韩、柳有文生于道的观念,而主要从道之作用的角度说“道”,特别看重“道不远人”的特点。以此为学理基础,同时受道家、玄学家思维方式的启发,充分吸收《庄子》《史记》等众多子、史即物明理、即事寓情,以及乐府叙事陈理、近体诗融情于景的艺术经验,形成了古文即人即物即事以明道的书写策略。此一书写策略的应用,不但大大缩短了古文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还使古文的文学性深具“人学”之灵魂。其突出表现是古文美感特质的孳乳,在离不开即人即物即事之“人”和与“人”密切相关之“物”与“事”。正是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人、物、事,伴随新奇巧妙的表现艺术,带来了古文美感质素的激增,和美感魅力的油然而生。这些,皆可从韩、柳所作古文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 文以明道 书写策略 美感特质
下载PDF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的生成
3
作者 徐杰玲 张静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不同职业不仅有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也会形成不同的职业美感.思政课教师除了一般教师的身份,还是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信仰铸魂者和真善美播种者,体现了“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美感.信如磐石、学而不厌、教之有... 不同职业不仅有不同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也会形成不同的职业美感.思政课教师除了一般教师的身份,还是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信仰铸魂者和真善美播种者,体现了“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美感.信如磐石、学而不厌、教之有道和动之以情分别是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的底色、源泉、根基和灵魂.思政课教师要以信如磐石之美、学而不厌之美、教之有道之美、动之以情之美,生成并提升职业美感,让教学成为师生共探美的旅程、共享美的盛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 职业美感 生成
下载PDF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酒店员工美感劳动负担形成机理研究
4
作者 伍蕾 王九九 胡雯珺 《河北企业》 2024年第7期122-127,共6页
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情绪理论为基础,引入恢复体验作为调节变量,基于调节模型来探索酒店员工美感劳动负担形成机制。通过线上方式,以五星级酒店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共488份。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情绪... 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情绪理论为基础,引入恢复体验作为调节变量,基于调节模型来探索酒店员工美感劳动负担形成机制。通过线上方式,以五星级酒店员工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共488份。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情绪展现规则及其不同维度对员工美感劳动负担的形成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回报及工作自主性能弥补员工因美感劳动流失的心理资源,缓释美感劳动负担;恢复体验负向调节工作要求对美感劳动负担的影响;恢复体验正向调节工作资源对美感劳动负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感劳动负担 工作要求 工作资源 恢复体验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提升的六重维度
5
作者 侯坤 孙晓惠 程亚军 《陕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美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对事物美的体验”。具体来说,美感就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具体感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美感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事关立德树人... “美感”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对事物美的体验”。具体来说,美感就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具体感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美感决定着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影响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关键课程中的“关键要素”,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政课教师 立德树人 思政课教学 宣传者 职业美感 审美对象 美的体验
下载PDF
艺术美感增强的图像任意风格迁移
6
作者 李鑫 普园媛 +2 位作者 赵征鹏 李煜潘 徐丹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9,共11页
目前的研究表明,通用风格迁移取得了显著成功,即能将任意视觉风格迁移到内容图像。然而,在图像任意风格迁移的评价维度中,只考虑语义结构的保留度和风格图案的多样性是不全面的,还应将艺术美感纳入考量范围。现有方法普遍存在艺术美感... 目前的研究表明,通用风格迁移取得了显著成功,即能将任意视觉风格迁移到内容图像。然而,在图像任意风格迁移的评价维度中,只考虑语义结构的保留度和风格图案的多样性是不全面的,还应将艺术美感纳入考量范围。现有方法普遍存在艺术美感不自然的问题——表现为风格化图像中会出现不和谐的图案和明显的伪影,很容易与真实的艺术作品区分开来。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艺术美感增强的图像任意风格迁移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多尺度艺术美感增强模块,通过提取不同尺度的风格图像特征,改善了风格化图案不和谐的问题;同时,设计了一个美感风格注意力模块,使用通道注意力机制,根据艺术美感特征的全局美感通道分布自适应地匹配并增强相应的风格特征;最后,提出了一个协方差变换融合模块,将增强后的风格特征的二阶统计数据迁移到对应的内容特征上,在很好地保留内容结构的同时实现了美感增强的风格迁移。通过与4种最新的风格迁移方法进行定性比较,同时进行消融实验,分别验证了所提模块与所加损失函数的有效性;在5项定量指标的对比中,有4项取得最优分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生成艺术美感更和谐的风格迁移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风格迁移 艺术美感 通道注意力 协方差变换 特征融合
下载PDF
风景园林美感探究——景的人境感应机制与景境回路设计原理
7
作者 刘滨谊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4,共9页
围绕风景园林美感的研究对象、个体与群体、文化与科学、误区与症结、研究战略、如何创新突破等问题,以“景”为主线,揭示风景园林美感成因与机制的流变性,构建景境回路设计原理。分别从哲学、人居环境学、风景园林学三方面展开,构建景... 围绕风景园林美感的研究对象、个体与群体、文化与科学、误区与症结、研究战略、如何创新突破等问题,以“景”为主线,揭示风景园林美感成因与机制的流变性,构建景境回路设计原理。分别从哲学、人居环境学、风景园林学三方面展开,构建景的“人-境互动”模型,剖析景作为风景园林美感的源头、成因、机制作用,揭示景的“人-境互动”流变机制。为此,分析论述了景与园、与意境的关系,提出“经”的概念。进一步阐明了建筑学非生命美学与风景园林生命美学的根本差别及因偏离了基于生命美学的风景园林美学分析评价的基本方向性误导,主张以风景园林的过程动态感受主导风景园林美感评价,指出流变性这一风景园林美感美学的内在属性,提出以“景流”作为评价风景园林美感的准则和标准,并为风景园林美感流变理论奠定基础。具体成果如下:1)提出了“风景园林美感流变理论”雏形;2)发展中国传统八景理论,提出了主观、客观、主客观结合的“3类八景”24位元素及其8条风景园林美感规划设计的流变线索;3)基于美感流变理论,构建了由回路、景境、景阻、景势、景流组成的“景境回路设计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美感 风景园林美感流变性 人-境感应 八景 景感流变 景境回路设计
下载PDF
基于美感经验的中国园林建筑审美特点探究
8
作者 崔晗 刘越 《美与时代(城市)》 2024年第1期11-13,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意境。在进行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建造者总是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借由美感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利用感性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也由此呈现。因移情作用,物的形象人情化,从而使人的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特点便是有意境。在进行园林的营造过程中,建造者总是将其审美意趣、情志一并投入其中,借由美感经验进行艺术创造,同时利用感性的形式给观者带来精神愉悦,美感也由此呈现。因移情作用,物的形象人情化,从而使人的情趣借由物的形象得以返照,同时观者吸收物的姿态丰满心中美的意象,如此往复回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利用物象的意,使园林意象群被建筑形式构造成一个整体,让观者在有限的视域内无限地延展美的感悟。以美感经验为依托,探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对意境呈现的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建筑 美感经验 意境 意象
下载PDF
功能与美感:清代椅披的形制研究
9
作者 吕佳熹 刘瑜 《辽宁丝绸》 2024年第3期26-27,共2页
以散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清代椅披实物为研究样本,结合清代图像中的椅披形象及古籍记载,对清代椅披的形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椅披在清代已经形成独特成熟的形制表达,包括披挂型、套入型和包裹型三类,造型独特、装饰性强。在为... 以散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中的清代椅披实物为研究样本,结合清代图像中的椅披形象及古籍记载,对清代椅披的形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椅披在清代已经形成独特成熟的形制表达,包括披挂型、套入型和包裹型三类,造型独特、装饰性强。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倚靠的同时,成为调配居室色彩、点亮居室环境的点睛之笔,侧面展示了清代社会的繁荣和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椅披 形制 功能 美感
下载PDF
基于SBE-SD法的梯田景观美感评价研究——以江西崇义客家梯田为例
10
作者 王雪梅 陈飞平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2期175-177,共3页
为探讨梯田景观美感评价,选取江西崇义客家梯田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照片为主要评价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景观美景度评价(SBE)法和语义差异(SD)法对崇义客家梯田景观进行美感评价,并构建梯田景观美景度与主要景观因子之间的梯田景... 为探讨梯田景观美感评价,选取江西崇义客家梯田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照片为主要评价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运用景观美景度评价(SBE)法和语义差异(SD)法对崇义客家梯田景观进行美感评价,并构建梯田景观美景度与主要景观因子之间的梯田景观美感评价模型,得出结论:梯田景观美景度=0.147景观要素的协调多样性+0.267线条的舒展性与闭合度+0.319历史文化-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景观 景观美感评价 SBE-SD法 崇义客家梯田
下载PDF
苗族蜡染中的经典纹样窝妥纹的文化内涵与设计美感分析
11
作者 冯仲祥 刘洋 《收藏与投资》 2024年第8期188-190,共3页
笔者通过对苗族蜡染经典纹样窝妥纹的起源与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论述,对窝妥纹所呈现的美感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苗族文化中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并对现代设计中窝妥纹的应用价值以及传承和推广的方式进行思考和阐述,探索窝妥纹在当... 笔者通过对苗族蜡染经典纹样窝妥纹的起源与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行论述,对窝妥纹所呈现的美感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苗族文化中独特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并对现代设计中窝妥纹的应用价值以及传承和推广的方式进行思考和阐述,探索窝妥纹在当代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蜡染 蜡染纹样 窝妥纹 文化内涵 设计美感
下载PDF
基于SBE-SD法的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美感度影响因素探究
12
作者 朱龄 高婧淑 +2 位作者 傅雷 把小宁 吕九芳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为探究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审美要素和规律,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BE法和SD法对清式家具雕刻图案进行美感度评价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图主次和布局协调感直接影响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美感度评价值,而动态关系、尺... 为探究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审美要素和规律,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BE法和SD法对清式家具雕刻图案进行美感度评价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图主次和布局协调感直接影响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美感度评价值,而动态关系、尺度比例和元素丰富度则为间接影响,且元素丰富度的影响程度略高于尺度比例。线性回归方程构建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_(SBE)=0.555A_(3)(构图主次)+0.419A_(5)(布局协调感)和Y_(SBE)=0.27A_(6)(动态关系)+0.239A_(1)(尺度比例)=0.27A_(6)(动态关系)+0.218A_(4)(元素丰富度)。研究结果对于探究清式家具雕刻图案的美学规律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式家具 雕刻图案 SBE法 SD法 美感
下载PDF
论言意命题的修辞关系原理及其审美接受程度——以高尔泰绝对美感观为例
13
作者 刘真睿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言意问题其来有自,而魏晋之际则正是言意二者作为一种客存的综合修辞命题并被加以思潮化转换的典型时期。其中言意的修辞性原理部分则以文本形式诉诸西晋欧阳建所作《言尽意论》一文当中。该文强调人的命名将因之而发生多种必要变动,来... 言意问题其来有自,而魏晋之际则正是言意二者作为一种客存的综合修辞命题并被加以思潮化转换的典型时期。其中言意的修辞性原理部分则以文本形式诉诸西晋欧阳建所作《言尽意论》一文当中。该文强调人的命名将因之而发生多种必要变动,来配合说明“物本名”的各样形态。所以言可尽意这一命题的修辞逻辑是依循成立的。但我们能否因之从日常审美角度对这种言意关系(语用)的潜在论断进行再认识?关于这一点,高尔泰“美即美感”的绝对美感论颇具启发性。在19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在一众客观性、社会性、主客合一的观念群中,他坚称个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经验事实是独立的、是无社会标准的,所以人的审美感受决定了人可以审美,事物因主观观照的内部条件而可以为美。这种决定美本质的美感具备着绝对属性。故而可以看出,客体在同主体的关系转换过程中,作为命名或审美的主体往往着重于观照言是否得以尽其意。以审美话语转述,即言意美感的修辞关系(一种实存客体)的立论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言意间的审美接受程度(一种审美主观性)。换言之,也就是言意美感的绝对性特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美感 主观性 审美接受 高尔泰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提升的六重维度
14
作者 侯坤 孙晓惠 程亚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0,共5页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责任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具体体现在职业人格美、思想理论美、方式方法美。增强思政...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责任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具体体现在职业人格美、思想理论美、方式方法美。增强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振教师精气神、提升学生获得感的关键手段。要立足“六个要”的基本要求,从职业本色维度强化政治,从职业本心维度加深情怀,从职业本原维度更新思维,从职业本分维度严格自律,从职业本领维度扩大视野,从职业本质维度端正人格,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美感,在学生心中播洒美的种子,引导学生遇见美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思政课教师 职业美感 职业人格美 思想理论美 方式方法美
下载PDF
基于陶艺的幼儿美感培养策略研究
15
作者 陈桂玲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1期24-25,共2页
本文研究了基于陶艺的幼儿美感培养策略。通过对陶艺在幼儿美感培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丰富多样的陶艺材料和工具、观摩和模仿、主动创作以及艺术欣赏与交流等策略的实施。通过案例分析,发现陶艺可以作为情感表达媒介、促进创造力... 本文研究了基于陶艺的幼儿美感培养策略。通过对陶艺在幼儿美感培养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了丰富多样的陶艺材料和工具、观摩和模仿、主动创作以及艺术欣赏与交流等策略的实施。通过案例分析,发现陶艺可以作为情感表达媒介、促进创造力发展以及社交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将陶艺融入幼儿教育课程,有助于全面培养幼儿的美感,提升他们的感知能力、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本研究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了实践指导,促进幼儿美感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 幼儿 美感培养 策略 教育课程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艺术美感培养
16
作者 徐静 《学周刊》 2024年第27期145-147,共3页
音乐是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经常忽视音乐教学,导致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较慢。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加强对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已经成为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在日常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要践行新课标... 音乐是开展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经常忽视音乐教学,导致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较慢。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加强对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已经成为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在日常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师要践行新课标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艺术美感教育,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让他们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为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文章主要结合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研究初中音乐教学中艺术美感的培养意义和培养策略,希望能够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初中音乐 音乐教学 艺术美感
下载PDF
论紫砂作品《幽香壶》的艺术美感
17
作者 冯小俊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6期195-195,共1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砂艺术延续着文化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精髓,注重内在与外在的结合,其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紫砂壶作为承载文化传承的载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八个字讲的就是紫砂壶别具一格的造型特征,紫砂壶的特别之处就在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砂艺术延续着文化与艺术高度结合的精髓,注重内在与外在的结合,其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紫砂壶作为承载文化传承的载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这八个字讲的就是紫砂壶别具一格的造型特征,紫砂壶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材质,出众的可塑性才能造就紫砂壶多种多样的作品形式,其次就是因为有了文人的高度参与,紫砂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设计语言人们能够更加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艺术智慧,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造就了紫砂壶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展现出其中蕴含的艺术气质,令人爱不释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艺术 幽香壶 造型特征 艺术美感
下载PDF
浅谈紫砂作品《鱼化龙壶》的艺术美感
18
作者 谢钦萦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3期174-174,共1页
紫砂艺术在中国陶瓷艺术中是通过造型之美获得了大众的喜爱,凭借着人们对茶艺的关注,人们也逐渐开始注重茶具的选择,而紫砂壶既注重造型特征的美感,又格外强调作品中内涵的传递和表达,因此紫砂壶开始被人们所认可和喜爱。一件件精美的... 紫砂艺术在中国陶瓷艺术中是通过造型之美获得了大众的喜爱,凭借着人们对茶艺的关注,人们也逐渐开始注重茶具的选择,而紫砂壶既注重造型特征的美感,又格外强调作品中内涵的传递和表达,因此紫砂壶开始被人们所认可和喜爱。一件件精美的紫砂壶从紫砂艺人手中呈现出来,紫砂壶自北宋年间开创以来便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化融入作品中,其中的美学推动着紫砂艺术的发展,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沉淀,紫砂壶不再是简单的茶具,而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形式的艺术品,其中的设计在如今的审美看来,仍然蕴含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艺术 鱼化龙壶 造型特征 艺术美感
下载PDF
浅谈紫砂作品《合梅壶》的艺术美感
19
作者 蒋爱勤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4年第8期164-164,共1页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文人墨客经常描写的事物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成长特点,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发现梅花的身影,基于此,紫砂壶创作中将梅花元素融入壶器的设计也是屡见不鲜,历史上...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中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元素之一,也是文人墨客经常描写的事物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成长特点,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发现梅花的身影,基于此,紫砂壶创作中将梅花元素融入壶器的设计也是屡见不鲜,历史上有众多作品都以梅花为题进行刻画,重点突出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让人在欣赏紫砂的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与精神气韵,这样的表现方式与其他陶艺形式不同,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艺术 合梅壶 造型特征 艺术美感
下载PDF
以紫砂壶中的数学知识为导向——浅析紫砂壶的艺术美感
20
作者 倪红艳 《江苏陶瓷》 CAS 2024年第1期59-61,共3页
众所周知,紫砂壶的造型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方形的端庄典雅还是圆形的融会贯通,都能够充分展现出紫砂艺术的魅力所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意识形态都运用到作品中,紫砂壶的造型是整件作品的... 众所周知,紫砂壶的造型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其中的一大亮点,无论是方形的端庄典雅还是圆形的融会贯通,都能够充分展现出紫砂艺术的魅力所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意识形态都运用到作品中,紫砂壶的造型是整件作品的重中之重,宜兴紫砂壶经过数百年的变化和发展,经历了多种文化的考验,但是也拥有了自身的艺术发展体系,在中国陶瓷艺术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这与紫砂壶的造型美感分不开。我们在探索紫砂艺术的魅力时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造型变化中不断探索出新的发展之路,当然蕴含着艺术哲理的造型特点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历代能工巧匠的辛苦付出才造就了紫砂壶的历久弥新,紫砂艺术正是将方圆之中的组合和变化融合到紫砂壶中,将造型艺术发挥到极致,创作出众多优秀的紫砂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砂艺术 数学原理 知识运用 艺术美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