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术文本与文本解读 被引量:3
1
作者 朱瑞锋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60-61,共2页
美术文本是人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是精神产品,因此文本解读是人类审美、认知世界、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美术文本 文本解读 途径 意义
下载PDF
美术文本汉英翻译语篇重构及其翻译策略
2
作者 孙静艺 王伦 李雨晨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9期126-127,共2页
美术文本的汉英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还必须掌握美术文本的特征和美术文本的翻译特点,尤其是当原文的篇章形式和内容不能满足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时,译者要对美术文本语篇进行重构,并适时采用直译、意译、增... 美术文本的汉英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还必须掌握美术文本的特征和美术文本的翻译特点,尤其是当原文的篇章形式和内容不能满足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时,译者要对美术文本语篇进行重构,并适时采用直译、意译、增译、编译等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完成原美术文本的信息交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文本 语篇重构 翻译
下载PDF
国际化艺术拔尖人才“语言+艺术+文化”课程体系构建——以美术馆文本翻译课程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肖红 陈香 《艺术评鉴》 2020年第20期88-90,共3页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得到了广泛推行。本文提出了对于国际化艺术拔尖人才培养探索的路径,即以"语言+艺术+文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得到了广泛推行。本文提出了对于国际化艺术拔尖人才培养探索的路径,即以"语言+艺术+文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并以项目中的"艺术翻译"这门课在美术馆文本翻译的实践性实施为例,剖析了"艺术+语言"的教学实践和艺术外宣的价值,提出了拔尖人才课程教学与艺术文本翻译项目相结合的新模式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院校 拔尖人才 艺术翻译 美术文本
下载PDF
从敦煌情结到民族主题——甘肃地域美术现象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5
4
作者 牛乐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35,共3页
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使美术文本成为当代文化研究中重要的阐释对象,通过对甘肃近现代美术现象的文化阐释,论述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系统的构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敦煌 民族 地域 美术文本
下载PDF
语境、话语模式与文本:《美术思潮》发刊词的批评语言学分析
5
作者 王建玉 屈婷 《艺术教育》 2019年第2期48-50,共3页
《美术思潮》杂志从1985年初试刊到1987年底停刊,这个总计发行了22期的文艺理论刊物在中国艺术理论界影响至今。文章通过借鉴批评语言学的文本研究方法,从语境、方法和话语模式方面展开对《美术思潮》"发刊词"的批评性分析,... 《美术思潮》杂志从1985年初试刊到1987年底停刊,这个总计发行了22期的文艺理论刊物在中国艺术理论界影响至今。文章通过借鉴批评语言学的文本研究方法,从语境、方法和话语模式方面展开对《美术思潮》"发刊词"的批评性分析,试图深入文本及其话语模式所传递的观念内核,显示表达形式与其传递的观念之间的精致关联,以此探讨社会思想变迁的历程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一些表现,并作为社会思想史研究的一种视角和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文本美术思潮》批评语言学
原文传递
“以娱传诉”——略论当下科普美术的娱乐性发展
6
作者 黄文山 《科普创作》 2017年第3期49-52,共4页
题记传统的科普美术如绘画、摄影、书法等在20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科学文化的传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数字媒体和大众文化高度融合的当代,传统的科普美术创作方式已远跟不上国家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下文化传播的形势... 题记传统的科普美术如绘画、摄影、书法等在20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对科学文化的传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数字媒体和大众文化高度融合的当代,传统的科普美术创作方式已远跟不上国家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为了适应当下文化传播的形势,以娱乐性作为科普美术创作的切入方向,通过'娱乐'来传达科普'诉求',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科普美术是以向大众普及科学文化、精神等内容所进行的视觉形式的艺术创作。它的终极目标不是艺术创作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文本 美术创作 视觉形式 娱乐化 娱乐性
原文传递
后现代主义真的能够解构真善美吗?——德里达解构理论浅析
7
作者 彭公亮 《美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55,共3页
自六十年代开始,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对人类理性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哲学、文化、文学艺术诸多领域刮起一股“解构”风潮。这股虚无主义的风潮刮到中国,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起到了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这种作用在美术领域表现... 自六十年代开始,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对人类理性传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哲学、文化、文学艺术诸多领域刮起一股“解构”风潮。这股虚无主义的风潮刮到中国,对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起到了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作用。这种作用在美术领域表现得尤为严重。故此,重新审视一下德里达解构理论,解剖一下后现代主义的虚无主义本质,对于广大中国知识分子和广大中国艺术家消除心中的“后现代迷团”,是极为必要的。雅克·德里达[Derrida,Jacques)的解构(deconstrution)理论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和哲学建立在一种“二元对立”(binaryopppsitions),诸如:自我与非我,真理与虚伪,理智与疯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解构策略 美术文本 后现代主义 德里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