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画互补:论罗塞蒂《观看美杜莎》中的跨艺术创作
1
作者 欧荣 贾钰祺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7,共9页
《观看美杜莎》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兼诗人罗塞蒂绘制的一幅画作,另有一首同名诗作。国内外已有研究多是对诗歌内容的解读或是涉及美杜莎形象的文化研究,对诗画互动关系的探索尚有较大的空间。论文从跨艺术诗学的视角出发,还原《观看... 《观看美杜莎》是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兼诗人罗塞蒂绘制的一幅画作,另有一首同名诗作。国内外已有研究多是对诗歌内容的解读或是涉及美杜莎形象的文化研究,对诗画互动关系的探索尚有较大的空间。论文从跨艺术诗学的视角出发,还原《观看美杜莎》从“诗画同框”到“诗画分离”的曲折过程,探析《观看美杜莎》中的诗画互补关系,从而揭示罗塞蒂的跨艺术创作理念。通过对美杜莎故事的隐喻和改写,罗塞蒂在作品中传达了自己对诗画关系乃至艺术本质的理解一一代表“纯粹理念”的美杜莎是不可直视的,而艺术作为中介向我们传达这一理念。罗塞蒂的诗画组合通过对美杜莎神话的跨艺术再现,也为读者/观者提供了多重的解读空间和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但丁·罗塞蒂 拉斐尔前派 美杜莎 诗画互补 艺格符换
下载PDF
在美杜莎与宁芙之间——论阿甘本的图像理论 被引量:4
2
作者 蓝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8,共8页
图像诞生于一种记忆的技艺,即图像最终实现了从我们有限的当下去联系一个业已失去的过去的可能性。但最初的图像如同被美杜莎双瞳石化的僵死之物,为我们固化了一个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有限性去穿透的过去。实际上,阿甘本并不认为,图像的存... 图像诞生于一种记忆的技艺,即图像最终实现了从我们有限的当下去联系一个业已失去的过去的可能性。但最初的图像如同被美杜莎双瞳石化的僵死之物,为我们固化了一个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有限性去穿透的过去。实际上,阿甘本并不认为,图像的存在是对我们过去的彻底石化,恰恰相反,在石化的图像之中存在着某种缝隙,让我们以辩证的方式衔接图像成为可能,此即本雅明意义上的辩证图像,不过阿甘本最关心的不是图像衔接,而是在这个缝隙中,实现一种诗性的创生,即一种宁芙式创生的可能性,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美杜莎的双瞳之下找到自己独特的将图像创生为一个未来的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杜莎 宁芙 阿甘本 图像
下载PDF
埃莱娜·西苏的文论《美杜莎的笑声》和林白的前期小说 被引量:1
3
作者 冯皓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5,共4页
文章通过西苏的文论与作品对比阅读,可以看出二者在许多方面的暗合与互文。林白实践了埃莱娜.西苏的文学理论主张,在女性主义身体写作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 美杜莎的笑声》 林白的前期小说 女性身体写作
下载PDF
美杜莎式语象叙事、性别政治与再现的困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安 《符号与传媒》 2020年第1期206-221,共16页
语象叙事(ekphrasis)是关于词语与形象之间关系的研究。美杜莎这一神秘的、意蕴丰富的形象在语象叙事中具有普遍性。当作为男性的文字试图去观看、言说和控制作为女性的视觉艺术品时,会遭遇后者美杜莎式的反抗。一方面,词语与形象之争... 语象叙事(ekphrasis)是关于词语与形象之间关系的研究。美杜莎这一神秘的、意蕴丰富的形象在语象叙事中具有普遍性。当作为男性的文字试图去观看、言说和控制作为女性的视觉艺术品时,会遭遇后者美杜莎式的反抗。一方面,词语与形象之争体现的不仅是不同符号系统和媒介之间的对比,更是不同体裁间争夺控制权的性别政治博弈,具有广泛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另一方面,美杜莎的形象促使人们反思当词语与形象遭遇时所面临的再现困境,它消解了语象二元对立的基础,使语象之间呈现出既对立又统一的动态而辩证的关系,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语象叙事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杜莎 语象叙事 性别政治 再现的困境
下载PDF
论《美杜莎的笑声》及“身体写作”的文化悖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玉珍 《文教资料》 2009年第35期26-28,共3页
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提出,女性通过写作,通过“写身体”、“用身体去写”的策略,颠覆男权、建构女性话语.在写作-话语-身体-女性主体间拉起了一夸紧密的关系链.直接影响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写作和“身体写作”。但... 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提出,女性通过写作,通过“写身体”、“用身体去写”的策略,颠覆男权、建构女性话语.在写作-话语-身体-女性主体间拉起了一夸紧密的关系链.直接影响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女性写作和“身体写作”。但因其理论资源、核心概念及表述方法的悖论.对人的社会性及文化特性的生物性窄化,其思想和观点时常互相抵牾.在解蔽的同时也不断地遮蔽,甚至自我消解。故身体写作理论在发端处,即含有其无法超越的尴尬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杜莎的笑声》 女性写作 身体写作 文化悖论
下载PDF
美杜莎的倒影——浅议但丁·罗塞蒂的诗与画 被引量:4
6
作者 于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8年第10期44-46,共3页
但丁·罗塞蒂深谙艺术的真谛,只有赋予它看似远离客体的能指语言/画面,才可以使它的意义游离于所指空间之外而不断加以延伸,成为"从心灵升华"的感性之梦。但丁·罗塞蒂的诗与画承载的是维多利亚时期艺术徘徊于现实主... 但丁·罗塞蒂深谙艺术的真谛,只有赋予它看似远离客体的能指语言/画面,才可以使它的意义游离于所指空间之外而不断加以延伸,成为"从心灵升华"的感性之梦。但丁·罗塞蒂的诗与画承载的是维多利亚时期艺术徘徊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学院主义与自然主义之间的彷徨与困惑。它们在内容上、风格上的中世纪回归和神话追溯尽管带有唯美主义的表征,但丝毫掩饰不住当时艺术家对传统和现实表现出来的焦躁不安与深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塞蒂 画家 美术家 但丁 先拉斐尔派 拉斐尔前派 绘画艺术 美杜莎 倒影 诗与画
下载PDF
女性物化视角下的美杜莎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丽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3-65,79,共4页
美杜莎女妖是希腊神话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运用物化女性的相关理论,发现奥维德等希腊作家通过对美杜莎进行物化描写,弱化、贬低女性形象,塑造丑陋的美杜莎以衬托大英雄的光辉形象。其根源在于古希腊社会男女性别地位不平等的现实。
关键词 美杜莎 物化女性 物化根源
下载PDF
《洛丽塔》中的美杜莎式语象叙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安 《探索与批评》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在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中,代表男性言说权威的亨伯特运用文字的叙述技巧,通过多棱镜的透视技法,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美杜莎式的致命而迷人的美少女洛丽塔的肖像画,体现了美杜莎式的语象叙事中作为男性的语言对作为女性的图像的恐慌... 在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中,代表男性言说权威的亨伯特运用文字的叙述技巧,通过多棱镜的透视技法,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美杜莎式的致命而迷人的美少女洛丽塔的肖像画,体现了美杜莎式的语象叙事中作为男性的语言对作为女性的图像的恐慌。纳博科夫这位作家中的画家,正是在语言与图像的融合之中,真正实现了语中有象、象中有语,做到了诗与画的完美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塔》 美杜莎 语象叙事 男性语言 女性图像
下载PDF
文论《美杜莎的笑声》和林白小说的互文性解读
9
作者 孔莲莲 冯皓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7-81,共5页
通过西苏的文论与林白作品的互文性阅读,可以看出二者在许多方面的暗合与互文。林白实践了埃莱娜·西苏的文学理论主张,在女性主义身体写作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 美杜莎的笑声》 林白小说 互文性 女性身体写作
下载PDF
美杜莎的变形:拜厄特作品中的语图叙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须明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0年第1期33-42,共10页
通过运用语图叙事,A.S.拜厄特成功地在其小说中将视觉艺术融入文学创作。拜厄特更多是通过"想象的语图叙事"(notional ekphrasis),虚构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借用视觉艺术的创作手法,包括对光、影、色以及构图等的使用,使得文... 通过运用语图叙事,A.S.拜厄特成功地在其小说中将视觉艺术融入文学创作。拜厄特更多是通过"想象的语图叙事"(notional ekphrasis),虚构出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借用视觉艺术的创作手法,包括对光、影、色以及构图等的使用,使得文字的描写具有视觉的效果,以实现最生动的故事画面的渲染。拜厄特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参照美杜莎原型,通过语图叙事手法,从多个角度刻画了各类女性形象。她们的善良、美丽和性感代表了美杜莎的正面形象,她们的残忍、复仇和丑陋呈现的是作为受害者的美杜莎。拜厄特笔下的语图叙事打破了传统上男性主宰模式,从艺术批评的视角,以女性写作立场,重点刻画了女性自身的发展、成熟以及对命运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拜厄特 美杜莎的变形 语图叙事
下载PDF
读《美杜莎的笑声》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晓晨 《青海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37-39,共3页
《美杜莎的笑声》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理论代表之一 ,对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女性写作都起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文本的解构 ,指出其为女性写作所提供的出路 :女性躯体描写、女性语言构建、双性同体创作。在结合中国当代文坛女性作家创作... 《美杜莎的笑声》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理论代表之一 ,对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女性写作都起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文本的解构 ,指出其为女性写作所提供的出路 :女性躯体描写、女性语言构建、双性同体创作。在结合中国当代文坛女性作家创作的基础上 ,本文也对这三方面的构架进行反思与批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杜莎的笑声》 西方 女权运动 女性写作 局限性
下载PDF
论美杜莎形象在希腊瓶画中的设计意识
12
作者 杨烨 胡玲玲 《艺术科技》 2020年第4期59-62,共4页
美杜莎形象在瓶画中非常具有特殊性,是一个罕见的以正面凝视脸面向观众的形象。从公元前6世纪发展到公元前4世纪,美杜莎呈现出由丑到美的演变过程。本文以美杜莎形象为切入点,探讨美杜莎在瓶画中的设计灵感与设计意识。
关键词 美杜莎 希腊瓶画 演变 设计意识
下载PDF
美杜莎的回返:泰国恐怖电影中凝视的再研究
13
作者 刘文军 《视听》 2021年第11期89-91,共3页
泰国恐怖电影展现了诸多凝视场景,并完成对古希腊美杜莎神话的召唤和逆写。电影中男性和女性通过凝视呈现视觉政治,并由此展现性别政治。在视觉政治和性别政治的争夺中,男性通过掌控视觉技术而获得机械之眼,并对女性施加视觉和性别暴力... 泰国恐怖电影展现了诸多凝视场景,并完成对古希腊美杜莎神话的召唤和逆写。电影中男性和女性通过凝视呈现视觉政治,并由此展现性别政治。在视觉政治和性别政治的争夺中,男性通过掌控视觉技术而获得机械之眼,并对女性施加视觉和性别暴力;女性却经由身体的唤醒而重拾肉身之眼,并借此反抗视觉和性别暴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杜莎 恐怖电影 凝视 性别政治 视觉技术
下载PDF
雕像后面的希腊神话故事——帕尔修斯与美杜莎
14
作者 童心愉悦(文/图) 《中老年保健》 2019年第4期54-55,共2页
当您到世界各地旅游,尤其是到欧洲的城市和小镇,经常可以在城堡、教堂和广场中央看到喷泉和雕像。如果用心去查查这些喷泉和雕像的背景,您会发现有不少极有意思而又极不熟悉的典故值得探究。当然这些典故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也可能是神话... 当您到世界各地旅游,尤其是到欧洲的城市和小镇,经常可以在城堡、教堂和广场中央看到喷泉和雕像。如果用心去查查这些喷泉和雕像的背景,您会发现有不少极有意思而又极不熟悉的典故值得探究。当然这些典故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也可能是神话故事,但是却可以让走到这儿的人,尤其是来此旅游者长久地驻足和拍照留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克斯 希腊神话故事 美杜莎
下载PDF
论戏剧《美杜莎之筏》的悲剧精神
15
作者 唐天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5期45-46,共2页
《美杜莎之筏》是德国剧作家乔治·凯泽写于1940年至1943年间的戏剧作品,经法国剧作导演托马斯·乔利准备13年,登上剧场。这一剧作讲述的中心事件是:1940年一艘船只载着13个逃难儿童从英国驶往加拿大,途中遭遇敌军轰炸,孩子们... 《美杜莎之筏》是德国剧作家乔治·凯泽写于1940年至1943年间的戏剧作品,经法国剧作导演托马斯·乔利准备13年,登上剧场。这一剧作讲述的中心事件是:1940年一艘船只载着13个逃难儿童从英国驶往加拿大,途中遭遇敌军轰炸,孩子们逃上了救生艇,而后在救生艇中等待救援的7天中发生的事情。文章从悲剧与悲剧精神的起源与概念出发,从人与世界的对立和人与人的对立这两个角度探讨《美杜莎之筏》中体现出的悲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杜莎之筏》 悲剧 悲剧精神
下载PDF
美杜莎&莎乐美
16
作者 涂丽(文) 陈安(摄影) 《人像摄影》 2023年第6期118-121,共4页
整体创作基于哥特风格,以神话故事中的两个反派角色“美杜莎(美丽与危险的混合载体)”和“莎乐美(圣洁与妖艳的混合载体)”为创作形象。布景风格为体现出清冷和孤寂感,在拍摄过程中,通过烟雾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
关键词 莎乐美 神话故事 美杜莎 孤寂感 拍摄过程 哥特风格 混合载体 荒凉
原文传递
美杜莎小姐
17
作者 王珂 《小学生之友(智力探索版)(中旬)》 2023年第5期12-17,共6页
充满魔力的绿豆糕“太夸张了,太不可思议了!”熊宝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熊宝,你再磨叽,你那份绿豆糕也归我了。”李奇边说边又往嘴里塞了一大块绿豆糕,随即脸上露出享受美食的陶醉笑容。
关键词 绿豆糕 美杜莎 美食 不可思议
原文传递
“祛魅”与“驱魔”:英语诗歌中的“美杜莎”形象与女性写作观的现代转换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巍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2-139,共8页
英美20世纪以来的四位女诗人:露易丝·博根、西尔维亚·普拉斯、梅·莎藤、卡罗尔·安·达菲,都有以古希腊神话中"美杜莎"为原型创作的诗歌。本文通过细读比较这四首诗歌,指出"美杜莎"形象具... 英美20世纪以来的四位女诗人:露易丝·博根、西尔维亚·普拉斯、梅·莎藤、卡罗尔·安·达菲,都有以古希腊神话中"美杜莎"为原型创作的诗歌。本文通过细读比较这四首诗歌,指出"美杜莎"形象具有两面性,而这两种形象都是男性社会塑造的刻板形象。女诗人的诗作则在解构旧形象的基础上重建了生动的美杜莎新形象。新形象的塑造,融入了女性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对外在世界的全新体验,以及对性别身份的深刻反思。这一过程,同样反映出女性写作如何突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实现现代转换并完成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杜莎”形象 女性写作观 现代转换
原文传递
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衣若芬 《新国学》 2008年第1期57-80,共24页
东汉文人蔡邕之女蔡琰,十六岁时嫁卫仲道为妻,因夫亡无子而归宁于家。西元194至195年,异族南侵,被掳于胡地,嫁匈奴,居胡地十二年,生二子。其后曹操感念与蔡邕之旧谊,以重金将蔡琰赎回,再嫁董祀为妻。蔡琰自异域别子返乡,感伤身世,作诗... 东汉文人蔡邕之女蔡琰,十六岁时嫁卫仲道为妻,因夫亡无子而归宁于家。西元194至195年,异族南侵,被掳于胡地,嫁匈奴,居胡地十二年,生二子。其后曹操感念与蔡邕之旧谊,以重金将蔡琰赎回,再嫁董祀为妻。蔡琰自异域别子返乡,感伤身世,作诗悲怀。传世为蔡琰所作之诗,有五言体和骚体的《悲愤诗》,以及乐府《胡笳十八拍》。自北宋以来,一直有关于《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是否为蔡琰所作之争论。本文拟从法国学者埃莱娜·西苏(Helene Cixous)所著《美杜莎的笑声》(The Laugh of Medusa)中关于女性写作的观点,对照蔡琰诗裹痛哭身世之号啕,梳理蔡琰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形象,反思千年来蔡琰研究的性别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琰 文姬归汉 美杜莎 性别 文学史
原文传递
历史上没有女性声音 美杜莎:被斩首的女权主义者
20
作者 玛丽·比尔德 《世界博览》 2019年第13期94-95,共2页
几乎不需要弗洛伊德的帮助,我们就能看出美杜莎的蛇发暗示着篡夺雄性阳具力量的意图。故事反映的还是那个经典的神话主题:男性的支配地位通过暴力镇压女性的不正当权力而再次被申明。美杜莎的故事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变体,一个著名的版本... 几乎不需要弗洛伊德的帮助,我们就能看出美杜莎的蛇发暗示着篡夺雄性阳具力量的意图。故事反映的还是那个经典的神话主题:男性的支配地位通过暴力镇压女性的不正当权力而再次被申明。美杜莎的故事在古代有许多不同的变体,一个著名的版本是,她本来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在雅典娜的一座神庙中被波塞冬强暴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权主义者 特朗普 希拉里 女性声音 美杜莎 珀尔修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