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活性美白化妆品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37
1
作者 张建友 方艳燕 +1 位作者 吴晓琴 张英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机制及美白机理,介绍了天然活性美白添加剂、美白功效评价方法以及美白化妆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引用文献20篇。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抑制机理 功效评价 发展
下载PDF
采用Lab色度系统评价某种美白化妆品的美白功效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玲 苏瑾 +2 位作者 李竹 周华 宋伟民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如何评价美白化妆品的美白效果 ,为我国制订美白化妆品的美白功效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 10名年轻女性 ,其连续使用某品牌美白化妆品 90d ,观察使用前及使用后第 3 0、60、90d其额、颊、颈部肤色的变化 ;肤色的... [目的 ]探讨如何评价美白化妆品的美白效果 ,为我国制订美白化妆品的美白功效评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 10名年轻女性 ,其连续使用某品牌美白化妆品 90d ,观察使用前及使用后第 3 0、60、90d其额、颊、颈部肤色的变化 ;肤色的测量采用光谱光度计。 [结果 ]颊部色差 (ΔE)在使用该品牌美白化妆品后升高 ,使用 3 0、60、90d后颊部ΔE分别为 4 85、5 2 1、6 77,使用 90d后颊部ΔE的变化有显著性 (t=2 72 1,P <0 0 5 )。其余各测试部位的变化无显著性。 [结论 ]颊部是美白化妆品人体试验合适的观察部位 ;使用该品牌美白化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Lab色度系统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美白化妆品中铅和铜 被引量:16
3
作者 刘建波 张萍 +2 位作者 范广 王欢 张尼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0-522,共3页
乳液和水类美白化妆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粉类美白化妆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混合液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和铜的含量。在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下,铅和铜的质量浓度分别在9.0 mg·L-1和11.0 mg·L-1... 乳液和水类美白化妆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混合液消解,粉类美白化妆品经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混合液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铅和铜的含量。在优化的仪器工作条件下,铅和铜的质量浓度分别在9.0 mg·L-1和11.0 mg·L-1以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21.8μg·L-1和16.2μg·L-1。方法用于美白化妆品中铅、铜的测定,测得回收率分别在98.0%~102.5%和96.7%~105.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波消解样品 美白化妆品
下载PDF
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及其在祛斑美白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杜孝元 刘玮 +1 位作者 史飞 张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740-742,共3页
目的:建立评价祛斑美白化妆品功效的体外实验方法。方法:根据酪氨酸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原理,研究建立和优化了一种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系统,并采用不同浓度的曲酸溶液作为标准对照。结果:应用本方法进行测试,分别得出3.0%的熊果苷、4... 目的:建立评价祛斑美白化妆品功效的体外实验方法。方法:根据酪氨酸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原理,研究建立和优化了一种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实验系统,并采用不同浓度的曲酸溶液作为标准对照。结果:应用本方法进行测试,分别得出3.0%的熊果苷、4.0%的曲酸双棕榈酸脂、0.5%的氢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58.21%、92.92%、126.01%。对未知成分的数种化妆品样品也进行了同样测试,抑制率在3.15%~47.69%。结论:本研究为祛斑美白化妆品的功效评价提供了一种体外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酶 祛斑美白化妆品 功效评价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美白化妆品中铅和镉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利 陈中兰 曾淼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61-463,共3页
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美白化妆品中铅、镉含量。铅、镉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76ng/mL、0~88ng/mL,相关系数r均为0.9998,回收率分别为98.2%~101.1%和98.9%~101.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3%和1.46%。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美白化妆品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中杜鹃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及质谱确证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振东 石建华 +6 位作者 顾娟红 翟纹静 余雯静 潘葵 陈军 朱振华 李建军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92-797,共6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建立了美白化妆品中杜鹃醇的分析方法,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化妆品试样以5%三氯乙酸-乙腈混合溶液(70:30)超声提取15min,离心过膜后,采用通用型的反相c。。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建立了美白化妆品中杜鹃醇的分析方法,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确证。化妆品试样以5%三氯乙酸-乙腈混合溶液(70:30)超声提取15min,离心过膜后,采用通用型的反相c。。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乙腈(75:25)为流动相,荧光检测器(λex/λem=280nm/315nm)检测,外标法定量;质谱确证采用水(含0.01%氨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负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结果显示,杜鹃醇在0.05-1.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方法的定量下限为2.5mg/kg。面膜、乳霜、乳液和爽肤水等样品在加标浓度为5.O,10,25mg/kg时的回收率为86.5%-103.4%,RSD(n=6)为1.1%~3.4%。该方法简便、灵敏,加标回收率和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化妆品中杜鹃醇的检测及其含量水平的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美白化妆品 杜鹃醇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卫生质量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大南 柳玉红 +1 位作者 王平 李洁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44-345,共2页
目的:分析美白产品存在的问题,为监督管理提供控制点.方法:采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铅、汞、砷及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经结果分析显示,美容院的美白产品存在严重问题,汞不合格率高达 43.8%,且某些样品... 目的:分析美白产品存在的问题,为监督管理提供控制点.方法:采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所提供的方法进行铅、汞、砷及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经结果分析显示,美容院的美白产品存在严重问题,汞不合格率高达 43.8%,且某些样品汞含量为 104~105 mg/kg,超过国家标准数万倍,甚至数十万倍.结论:必须加强对美容院产品的监督管理,扩大对美容从业人员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质量分析 化妆品卫生 结果分析 不合格率 汞含量 美白化妆品 问题 容院 监督管理 产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串联质谱法检测美白化妆品中的杜鹃醇 被引量:9
8
作者 陈章庭 汪侃晨 +1 位作者 杨振宇 倪昕路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4年第2期53-56,共4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串联质谱法对美白化妆品中的杜鹃醇进行测定.样品用乙醇振荡后超声提取10 min,经离心和滤膜过滤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在280 nm波长下检测、或采用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在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负离...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串联质谱法对美白化妆品中的杜鹃醇进行测定.样品用乙醇振荡后超声提取10 min,经离心和滤膜过滤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在280 nm波长下检测、或采用液相串联质谱(HPLC-MS/MS)在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负离子模式下测定化妆品中的杜鹃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下,杜鹃醇在2~12 mg/L间呈线性关系(r=0.9997),加标回收率为92.9%~97.1%,相对标准偏差为0.4%~1.5%,检测限为200 mg/kg;液相串联质谱法下,杜鹃醇在5~25 μg/L间呈线性关系(r=0.9975),加标回收率为97%~105%,相对标准偏差为3.08%~9.48%,检测限为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串联质谱法 美白化妆品 杜鹃醇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致汞中毒性周围神经病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燕飞 贾延劼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0-450,共1页
汞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职业暴露。但近来非职业性中毒的亦不少见,除误服及口服或外敷中药中毒外,使用美白化妆品致汞中毒的也逐渐增多。我科2012年下半年收治了4例使用美白化妆品致汞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现总结分析如下。
关键词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美白化妆品 汞中毒 临床分析 非职业性中毒 职业暴露 中药中毒
下载PDF
1082例消费人群美白化妆品使用现况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琦如 李吴萍 金锡鹏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了解美白化妆品使用中的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的形式 ,调查了 10 82名女性化妆品消费者。结果 :使用化妆品后 ,总副作用的发生率为 2 6 2 %,美白化妆品副作用的发生率为 10 3%,副作用主要表现为 :痒、红肿、痛、色素沉着及... 目的 :了解美白化妆品使用中的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的形式 ,调查了 10 82名女性化妆品消费者。结果 :使用化妆品后 ,总副作用的发生率为 2 6 2 %,美白化妆品副作用的发生率为 10 3%,副作用主要表现为 :痒、红肿、痛、色素沉着及水疱。结论 :美白化妆品的卫生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人群 美白化妆品 使用现况 调查 卫生状况
下载PDF
大学生美白化妆品使用现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叶剑清 吴昭怡 《广州化工》 CAS 2009年第7期48-49,共2页
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对5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大学生消费者对美白化妆品的认知、偏好和使用状况。结果显示受访者对美白产品的安全问题和功效问题关注比例最高,有21.9%的人使用美白护肤品后出现接触性皮炎,有81.0%的人认为美白产... 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对56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大学生消费者对美白化妆品的认知、偏好和使用状况。结果显示受访者对美白产品的安全问题和功效问题关注比例最高,有21.9%的人使用美白护肤品后出现接触性皮炎,有81.0%的人认为美白产品的功效不显著。调查数据说明美白化妆品的宣传教育和客观评价标准应引起各方的进一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大学生 网络调查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二东 刘立 《化学工程师》 CAS 2008年第10期19-20,25,共3页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白化妆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和条件为:使用ODS-C18。柱(200×4.6mm·id,5μm)作为色谱柱,使用甲醇与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比为20:80),流动相中添加醋酸与醋酸钠用...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白化妆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和条件为:使用ODS-C18。柱(200×4.6mm·id,5μm)作为色谱柱,使用甲醇与水混合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比为20:80),流动相中添加醋酸与醋酸钠用来稳定溶液pH值,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实验结果:回收率在98.9%~10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08%,可以看出该方法测定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美白化妆品 维生素C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的功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华 广丰(摄影) 《中国化妆品(专业版)》 2006年第9期74-75,共2页
美白化妆品一直是消费热点。美白化妆品的主要作用,在于影响酪氨酸酶、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的新陈代谢。按其作用机理,美白化妆品分为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黑色素细胞毒性剂、影响黑色素代谢剂、遮光剂、还原剂和化学剥脱剂。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功效评价 黑色素细胞 酪氨酸酶 活性抑制剂 新陈代谢 细胞毒性 色素代谢
下载PDF
应用酶催化动力学——吸光光度法评价美白化妆品功效实验中几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14
作者 杜孝元 赵广 +1 位作者 蔡瑞康 刘玮 《中国化妆品(专业版)》 2006年第8期86-87,共2页
市场上销售的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而起作用的,因此,检测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强度是评价其功效的模式之一。吸光光度法具有快速,灵敏和准确等特点,已成为检测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首选方法。由于化妆品... 市场上销售的祛斑美白类化妆品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而起作用的,因此,检测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强度是评价其功效的模式之一。吸光光度法具有快速,灵敏和准确等特点,已成为检测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首选方法。由于化妆品的一些特性(成分复杂、多为乳化型、无公认的标准品等),应用吸光光度法检测美白化妆品的实验中曾遇到一些问题,就将几个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吸光光度法 酶催化动力学 实验 功效 评价 应用 酪氨酸酶活性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 方法简介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的发展动向
15
作者 毛培坤 《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88-97,共10页
人体表皮内含有多和氨基酸,其中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黑色素,使人体表皮变黑,有的会出现雀斑、老人斑等症状。为此,科学家在寻找消去黑色素,美白皮肤的有效物质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用来衡量一种... 人体表皮内含有多和氨基酸,其中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黑色素,使人体表皮变黑,有的会出现雀斑、老人斑等症状。为此,科学家在寻找消去黑色素,美白皮肤的有效物质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用来衡量一种物质的美白效果。其测定方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技术发展
下载PDF
沙棘维生素P粉系列美白化妆品的制备 被引量:5
16
作者 牛真真 王沙沙 +1 位作者 金宏 公衍玲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1-47,共7页
研究制备了含有沙棘维生素P粉的美白化妆品.通过检测沙棘维生素P粉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还原力及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选择合适的添加浓度.研究并设计润肤水、乳液、面霜的配方组成,制备美白化妆品,并对化妆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实验结果表... 研究制备了含有沙棘维生素P粉的美白化妆品.通过检测沙棘维生素P粉的羟自由基清除活性,还原力及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选择合适的添加浓度.研究并设计润肤水、乳液、面霜的配方组成,制备美白化妆品,并对化妆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当沙棘维生素P粉浓度为8mg/m L,其酪氨酸酶抑制率可达到66.03%,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4.7%,且本实验制备的沙棘维生素P粉系列美白化妆品工艺简单,质量安全符合要求,稳定性较好.实验结果可为美白化妆品的制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维生素P粉 美白化妆品 羟自由基清除活性 酪氨酸酶抑制率 质量检测
下载PDF
防晒美白化妆品全攻略
17
作者 王炳东 广丰 《中国化妆品(专业版)》 2004年第16期56-57,共2页
气温一下了就窜到了30℃以上,爱美怕热的年轻人,身上的"行头"全部换上了伏天的装扮,各种吊带装、露脐装、兜肚装等招摇过市,大街上满眼都是露肩膀和露脊背的人,浮躁的天气,使户外活动的人越发多了起来,同时人们也想方设法地... 气温一下了就窜到了30℃以上,爱美怕热的年轻人,身上的"行头"全部换上了伏天的装扮,各种吊带装、露脐装、兜肚装等招摇过市,大街上满眼都是露肩膀和露脊背的人,浮躁的天气,使户外活动的人越发多了起来,同时人们也想方设法地躲避着烈日的烘烤,但遮蔽不当的人,仍免不了被烈日灼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晒美白化妆品 皮肤护理 使用 皮肤病 防晒效果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原料的开发及其祛斑美白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林春梅 张小东 +1 位作者 管洪义 刘大民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8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原料 祛斑机制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的功效评价--人体试验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冠杰 郭清泉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56-59,64,共5页
对于美白化妆品的功效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美白有效成分的检测和评价,另一类是对美白产品的使用效果评价[1]。根据黑素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目前常用美白化妆品的主要作用靶点是酪氨酸酶、黑素细胞和黑素的转运代谢途径[2... 对于美白化妆品的功效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美白有效成分的检测和评价,另一类是对美白产品的使用效果评价[1]。根据黑素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目前常用美白化妆品的主要作用靶点是酪氨酸酶、黑素细胞和黑素的转运代谢途径[2,3],故美白化妆品的具体评价方法为:酪氨酸酶实验(生物化学试验)、黑素细胞实验(细胞生物学试验)和人体试验。然而针对美白化妆品,最直观的方法是人体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白化妆品 产品 皮肤色素沉着 功效评价 人体试验
下载PDF
美白化妆品的功效评价——动物试验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冠杰 郭清泉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0年第2期57-58,60,共3页
1豚鼠皮肤模型以棕色或黑色成年豚鼠为实验动物,分别选取皮肤部位后脱毛,用UVB紫外照射,UVB紫外灯管照射波长为310 nm,持续一段时间诱导相应部位皮肤色素沉着后,将美白剂涂于实验动物背部去毛皮肤上,坚持每日涂敷产品,并设空白对照区。... 1豚鼠皮肤模型以棕色或黑色成年豚鼠为实验动物,分别选取皮肤部位后脱毛,用UVB紫外照射,UVB紫外灯管照射波长为310 nm,持续一段时间诱导相应部位皮肤色素沉着后,将美白剂涂于实验动物背部去毛皮肤上,坚持每日涂敷产品,并设空白对照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取豚鼠的皮肤活组织切片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显微照相,并对其进行光密度分析,对基底细胞中含黑素颗粒细胞计数及多巴阳性细胞计数,并与空白组进行比较。该方法可作为化妆品美白原料动物水平美白功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色素沉着 豚鼠皮肤 实验动物 对照区 基底细胞 显微照相 细胞计数 美白化妆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